Workflow
大立科技(00221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大立科技大立科技(SZ:002214)2022-04-2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大立科技,代码002214,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庞惠民,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39号,邮编310053[2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媒体为《证券时报》、巨潮资讯网,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部[22]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3月2日 - 2022年12月31日[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805,430,043.45元,较2020年调整后数据减少26.12%[2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163,552.69元,较2020年调整后数据减少56.16%[2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0,599,644.44元,较2020年调整后数据减少70.54%[27]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65,330.40元,较2020年调整后数据减少95.43%[27]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股,较2020年调整后数据减少59.15%[27] - 2021年末稀释每股收益0.29元/股,较2020年末的0.86元/股下降59.15%[31] - 2021年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1%,较2020年末的30.49%下降23.28%[31] - 2021年末总资产28.62亿元,较2020年末的18.54亿元增长54.38%[3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25亿元,较2020年末的14.34亿元增长76.07%[31]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93亿元、3.47亿元、1.01亿元、0.64亿元[34]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59亿元、 - 0.09亿元、 - 0.80亿元[34]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056.39万元,2020年为1504.52万元,2019年为1860.87万元[37]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43.00万元,同比下降26.12%;营业利润17,722.79万元,同比下降60.89%;归属净利润17,116.36万元,同比下降56.16%;扣非净利润11,059.96万元,同比下降70.54%[88] - 2021年销售费用7,112.91万元,占营收8.83%,同比增加683.37万元,增长10.63%;研发投入17,560.33万元,占营收21.80%,同比增加5,240.55万元,增长42.54%[89] - 2021年境内销售额758,894,053.13元,占比54.91%,同比 - 5.31%;境外销售额46,535,990.32元,占比35.07%,同比 - 83.68%[95] - 2021年销售费用71,129,080.05元,同比10.63%;管理费用88,405,575.98元,同比25.12%;财务费用 - 17,070,965.86元,同比 - 437.42%[108]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75,603,282.82元,较2020年的123,197,784.16元增长42.5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1.30%提升至21.80%[111]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419人,较2020年的339人增长23.60%,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41.54%提升至46.20%[111]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42,956,246.58元,同比减少28.4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30,290,916.18元,同比减少7.7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65,330.40元,同比减少95.43%[116]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5,138,632.44元,同比增长298,474.48%;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99,257,972.70元,同比增长638.6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14,119,340.26元,同比增长375.55%[116]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73,670,602.88元,同比增长150.85%;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8,693,263.88元,同比减少61.8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4,977,339.00元,同比增长 - 583.65%[116] - 2021年末货币资金为688,798,199.38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4.07%,较年初的7.59%提升16.48%,主要系非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所致[121] - 2021年末应收账款为819,597,389.03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8.64%,较年初的33.54%下降4.90%,因销售收入累积增加[121] - 2021年末存货为445,543,435.47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5.57%,较年初的23.81%下降8.24%[121] - 2021年末固定资产为487,942,222.33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7.05%,较年初的19.20%下降2.15%,主要系购置的北京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房产转固所致[121]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52,525,000元,变动幅度为 - 100.00%[126]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95,929.24万元,截至2021年累计使用50,597.99万元,尚未使用46,236.69万元[130] - 2021年累计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扣除手续费等净额为905.44万元[1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收801,903,399.38元,占比99.56%,同比下降26.20%;营业成本372,150,373.63元,毛利率53.59%,同比降8.29%[92] - 红外及光电类产品营收767,321,907.06元,占比95.27%,同比下降23.01%;营业成本363,270,215.24元,毛利率52.66%,同比降8.15%[92] - 机器人系列产品营收16,061,817.33元,占比1.99%,同比下降75.65%;营业成本6,061,619.87元,毛利率62.26%,同比降11.55%[92] - 境内营收758,894,053.13元,占比94.22%,同比下降5.73%;境外营收46,535,990.32元,占比5.78%,同比下降83.68%[92] - 2021年红外及光电类产品销售量55,600台,同比 - 7.96%;生产量54,377台,同比 - 9.01%;库存量2,171台,同比 - 36.03%[95] - 2021年机器人系列产品销售量49台,同比 - 79.84%;生产量51台,同比 - 80.83%;库存量37台,同比5.71%[95] - 2021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成本372,150,373.63元,占比99.94%,同比 - 10.15%[98] - 2021年红外及光电类产品营业成本363,270,215.24元,占比97.56%,同比 - 6.98%[102] - 2021年机器人系列产品营业成本6,061,619.87元,占比1.63%,同比 - 64.91%[102]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92,342,68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和巡检机器人类产品两大领域[42][47]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非晶硅”和“氧化钒”双技术路线量产的公司,已实现量产像元间距25um/17um/15um/12um等型谱系列产品[49] - 公司前期发布业内首款3072×2048分辨率600万像素级红外探测器[49] - 2021年8月,公司自主研制成功17μm像元和12μm像元2个型谱平台的四款氧化钒探测器并实现量产[57] - 公司巡检机器人前期已多次中标国家电网机器人招标采购,并开拓了在轨道交通和IDC数据机房等领域的应用[51][61] - 2021年9月,公司与北方夜视科技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整合组建合资公司[5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十三五”核高基重大专项已完成验收[59] - 公司机载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完成样机研制,正开展挂飞试验[65] - 2021年10月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签协议,12月底合资公司完成工商登记[65] - 公司二期厂房已投入使用,将加快二期基地投产进度[75]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非晶硅”和“氧化钒”双技术路线量产的公司,已量产像元间距25um/17um/15um/12um等型谱系列产品[77] - 公司发布业内首款600万像素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仍是国内最高分辨率非制冷红外产品[77] - 公司高分辨率宇航级抗辐照探测器产品已应用于某导航卫星等重点工程[77] - 公司晶圆级封装产品已产业化,推出千元级红外热像解决方案[77] - 公司前期获批的装备换装自产红外探测器任务进展顺利,产品持续交付[64] - 公司并行发展非晶硅和氧化钒技术路线,巩固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领域领先地位[78] - 2020年12月公司第三次独立承担电子元器件领域重大专项,2021年6月核心芯片产业化获国家经费支持[78] - 公司依托自产核心芯片优势拓展红外应用领域,装备类产品结构多元化,业务稳定性提升[83] - 公司产品在多行业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民品市场份额稳定增长,装备领域建立专职销售保障队伍[87] - 2021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浙江大立长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03] 募投项目进展 - 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承诺投资9,374.1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459.53万元,投资进度47.57%[131] - 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2,650.4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673.18万元,投资进度20.63%[131] - 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4,521.42万元,调整后投资13,450.6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046.43万元,投资进度67.26%[131] - 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25,753.9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718.85万元,投资进度29.97%[131]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24,7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4,700万元,投资进度100%[131] - 2021年2月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843.20万元[134] 未来规划 - 公司预计2022年业务结构与2021年保持稳定,型号装备产品预计持续稳定增长[141] - 2022年公司将深挖“新基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行业,加大装备科研投入,拓展型号应用[142][145] - 2020年公司承担元器件新专项,将持续提高红外热成像芯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147] - 2020年11月公司收到定增批复,将推进4个建设项目提升产能和培育新产业[148] 税收政策 - 公司按1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资格有效期自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54] - 子公司杭州大立微电子有限公司和北京航宇智通技术有限公司按1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154] - 宁波大立众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大立长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小微企业,2019 - 2021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155] 投资者关系与调研 - 2021年3月2日接待47名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情况[159] - 2021年3月9日接待28名机构投资者电话沟通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情况[159] - 2021年8月29日接待89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电话沟通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情况[159] - 2021年10月31日接待98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电话沟通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情况[15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66] - 公司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其中一名为职工代表监事[167] 股东大会情况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53%,召开日期为2021年02月23日,披露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