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5] - 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171] - 公司2022年度未分配利润将累积滚存至下一年度[170] 行业风险与应对策略 - 轨道交通行业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大,若政策变动或招投标计划变更,可能影响公司业务[4][5] - 国家铁路行业基建投资规划落地执行收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下降,行业竞争加剧[6] - 公司投入资金建设智能微电网及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有不确定性[9] - 轨道交通项目特点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增加,若不能收回或延期收回,影响财务和经营[11] - 行业竞争使公司面临核心骨干人才流失和新能源领域人才配置不足风险[12] - 应对宏观和政策风险,公司将收集信息、强化管理、调整研发路线[5] - 应对竞争风险,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加速研发、升级设备、精细管理[8] - 应对研发风险,公司将加大投入,与专业机构合作,调整研发方向[9] - 应对账款风险,公司将完善制度、加强沟通、加大清欠力度[11] 年度关键财务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6.52亿元,较2021年减少11.57%[3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较2021年减少13.43%[3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89.06万元,较2021年减少22.24%[3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亿元,较2021年减少54.90%[32] - 2022年末总资产24.54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7.46%[3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93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10.55%[3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08.90万元,2021年为 -1978.74万元,2020年为65.59万元[37]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63.25万元,2021年为750.06万元,2020年为321.02万元[37]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94.15万元,2021年为265.34万元,2020年为397.81万元[37] - 2022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39.57万元,2021年为1416.14万元,2020年为 -102.70万元[38] - 2022年所得税影响额为206.26万元,2021年为126.08万元,2020年为83.90万元[38] - 2022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9.81万元,2021年为2.27万元,2020年为1.06万元[38] - 2022年合计非经常性损益为1310.66万元,2021年为324.45万元,2020年为557.45万元[38]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85.87万元,同比减少11.57%;净利润10,399.72万元,同比减少13.43%,原因是完工项目减少[67]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9,018.3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83%,同比减少4.51%,因研发项目阶段性投入规模减少[67]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4.90%,原因是销售回款减少[67] - 2022年公司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为18.84%,主要是新中标项目备货[67] - 2022年销售费用为30,267,254.59元,同比增长1.14%[83] - 2022年管理费用为100,971,442.64元,同比增长51.66%,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83] - 2022年财务费用为 - 2,001,524.37元,同比增长60.03%,主要系存款减少,利息收入减少所致[83] - 2022年研发费用为90,183,086.40元,同比减少4.51%[84]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39,865,433.99元,较2021年的990,232,352.84元下降35.38%[90]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22,351,162.32元,较2021年的729,670,456.89元下降28.41%[9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7,514,271.67元,较2021年的260,561,895.95元下降54.90%,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90][91]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58,126,697.96元,较2021年的3,620,345.05元增长7,029.89%[90]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90,192,762.16元,较2021年的299,616,398.35元下降3.15%[90]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2,066,064.20元,较2021年的 -295,996,053.30元增长89.17%,主要因购买理财到期[90][91]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190,000.00元,较2021年的3,000,000.00元增长506.33%[9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0,010,621.50元,较2021年的168,095,660.81元下降76.2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820,621.50元,较2021年的 -165,095,660.81元增长86.78%,主要因回购股份款减少[90][91] - 2022年末货币资金266,092,877.79元,占总资产比例10.84%,较年初比重增加2.21%[94] - 2022年末应收账款503,157,451.27元,占总资产比例20.50%,较年初比重增加0.22%[94] - 2022年末存货462,452,472.52元,占总资产比例18.84%,较年初比重增加1.85%[94] - 报告期投资额25,958,366.12元,上年同期投资额54,645,573.04元,变动幅度为 -52.50%[99] - 2022年末长期股权投资4,343,460.24元,占总资产比例0.18%,较年初比重减少0.03%[94] - 2022年末在建工程23,920,621.64元,占总资产比例0.97%,较年初比重减少2.81%[94] 季度财务指标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6.28万元[36] - 2022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8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05.05万元[36] - 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4.65万元[36]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8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3.74万元[36] 公司业务成果与布局 - 公司中标“西安市地铁8号线、10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集成采购项目3标段”,实现省外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总包首单突破[45] - 公司在园区完成“微电网 + 储能综合试验环境”建设,在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取得进展[46]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与多方共同出资在兰考设立河南电能易充科技有限公司,筹划绿电交通储能一体化项目[47] 公司业务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运维设备供应商及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分四大系列[49] - 公司产品适用于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等多个制式及不同领域[49] - 公司产品/系统分标准型和定制型,标准型通过直接销售和与系统集成商合作配套销售,定制型需二次开发[51][52]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构建了以IRIS、ISO9001、CMMI为基础的质量控制体系[52] 行业发展规划与趋势 - “十四五”期间,预计增加铁路营业里程1.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增加1.2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3400公里[53] - 2022年度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两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新建线路长度约911.80公里,投资总额约2382.62亿元[54] - 2022 - 2023年多个都市圈39条市域(郊)铁路线路开工建设,涉及线路里程约2057.82公里,投资额9148.64亿元[55] - 2022年全国20个省/市36条轨道交通线路(段)开工,新开工里程814.85公里,总投资超4799.12亿元[56] - 2023年预计17个城市33个项目开工,新增开工里程达940.10公里,新增投资额超3394.75亿元,新增车站超392个[56] - 2023年内预计28个城市56个项目开通,新增开通运营里程达911.65公里,新增车站564个[56] - 轨道交通行业新增建设规划线路长度近330公里,新增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近2600亿元[58] - 到2025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63.98GW,未来三年内将翻11倍[59] - 预计202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含部分城际铁路)5万公里左右[119] - 到202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达到26万公里左右,到2030年达到2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全面建成[120] - 2023年国家铁路预计完成旅客发送量26.9亿人次,同比增长67.6%;预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9.7亿吨,同比增长1.8%;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同比增长20.08%[121] - “十四五”期间将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123] - 2022年和2023年49座城市的111条轨道交通线路新增开工建设,线路总里程达1224.96公里,车站1243座,总投资额达17803.14亿元[124] - 郑州都市圈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工程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郑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投资约1150亿元[124] -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126] -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翻倍[126] - 到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95 - 120GW,到2030年将达120 - 140GW[126] 公司技术研发成果与进展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346项授权专利(含发明专利91项)和174项软件著作权,2022年新增专利47项(含发明专利13项)和软件著作权6项,新增申请专利29项[63] - 公司国铁行业产品结合各产品在现场4000余站、上万公里高铁线路上的运行数据进行研发[63] - 公司累计开通3900多个站场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和54个监测中心系统[64] - 公司高铁防灾监控系统累计开通13000多公里高铁线路,现场监测点2800多个[64] - 公司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累计中标17条城轨线路,线路长度507.32公里,截止2022年底已开通10条,274.8公里城轨线路,共计216个车站[64] - 公司软件研发管理于2021年通过CMMI5级认证,系统集成研发于2017年导入IRIS体系[62] - 信号机械室智能巡检系统已完成第二版产品的集成与研发,处于试点站测试验证中[85] - 道岔钢轨伤损监测系统已完成首版产品的总体设计和原型开发[85] - 信号检修作业卡控系统已完成首版产品的集成与研发,具备试点应用条件[85] - 铁路周界一体化防护系统已完成多种场景防护原型的研发,逐步开展实验环境测试工作[85] 各业务线财务指标变化 - 2022年国家铁路业务收入425,223,346.88元,占比65.23%,同比减少15.42%[68] - 2022年监控产品线收入458,684,859.58元,占比70.37%,同比减少15.29%[68] - 2022年运营管理产品线收入25,902,947.99元,占比3.97%,同比增长71.65%[68] - 2022年华东区收入94,970,408.15元,占比14.57%,同比减少50.13%[68] - 2022年南方地区收入381,805,729.52元,占比58.57%,同比增长10.46%[68] - 国家铁路营业收入425,223,346.88元,同比降15.42%,营业成本185,844,131.69元,同比降20.24%,毛利率56.29%,同比增2.64%[71] - 城市轨道交通营业收入196,250,679.15元,同比降4.40%,营业成本138,567,958.60元,同比增2.23%,毛利率29.3
辉煌科技(002296)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