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帆医疗(00238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蓝帆医疗蓝帆医疗(SZ:002382)2022-04-13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8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2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12.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43%[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3元/股,同比下降37.91%[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1.10元/股,同比下降36.42%[20] - 2021年营业收入为8,108,586,464.73元,同比增长3.04%[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570.92万元,同比降低34.28%[6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6,212.52万元,同比降低96.43%[61] - 公司2021年实际营业收入81.09亿元,未达百亿目标[14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为65亿元[1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健康防护产品原材料成本同比增加70.77%至27.9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58.49%升至65.05%[87] - 健康防护产品加工费用同比增加82.75%至11.5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22.64%升至26.95%[87]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60.04%至3.92亿元,主要因公司规模扩大及业务重组[95][96]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0.47%至4.39亿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9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0.21%至1.67亿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损益变动[9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健康防护业务、医疗器械业务和护理业务[18] - 健康防护产品收入7,354,175,653.82元,占总收入90.70%,同比增长8.91%[81] - 心脑血管产品收入709,823,758.93元,占总收入8.75%,同比下降28.01%[81] - 健康防护产品毛利率45.80%,同比下降17.68个百分点[84] - 心脑血管产品毛利率58.50%,同比下降13.22个百分点[84] - 直销收入7,721,913,410.46元,占总收入95.23%,同比增长5.77%[81] - 经销收入386,673,054.27元,占总收入4.77%,同比下降32.01%[81] - 防护事业部健康防护产品净利润为24.92亿元[58] - 心脑血管事业部2021年度亏损7.37亿元[58] - 心脑血管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50.81%至74.8万条,生产量增长20.98%至74.9万条[87] - 健康防护产品库存量同比激增99.05%至46.18亿支,生产量增长26.12%至268.02亿支[87] - 公司产品线涵盖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经血管介入[70] - 公司拥有丁腈手套、PVC手套、乳胶手套和TPE手套/CPE手套全品类防护手套产品[41] - 公司四大手套品类产能齐全,为行业唯一全覆盖企业[32] - 心跃TM支架销量超过35万条同比增长超330%[45] - 冠脉支架国内市场份额升至第二覆盖超2300家医院[45] - 柏盛国际获印尼国家球囊集采第一名占当地市场份额50%[44] - BioFreedomTM支架在中国超半数省份实现挂网[44] - BioFreedom™ Ultra产品进入28个欧洲和南美洲国家及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44] - RISE™ NC球囊扩张导管2021年6月获中国药监局注册证[45] - 武汉必凯尔销售急救包超1000万套口罩近7000万个反光背心160多万个[49] - 公司是特斯拉车载急救包全球供应商,与奔驰、宝马等车企长期合作[72] - 公司2022年2月11日与京东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3] - 公司药物支架产品心跃TM在集采中终端和出厂价格大幅下降[151] - 健康防护产品产能过剩,盈利水平下滑趋近疫情前正常利润水平[152]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7,349,648,244.28元,占总收入90.64%,同比增长21.81%[81] - 境内收入758,938,220.45元,占总收入9.36%,同比下降58.65%[81]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高,结算货币主要为美元和欧元[152] - 美国对18项中国防护产品恢复加征301关税,含丁腈/天然乳胶手套等[154] - 公司海外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4] - 公司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电商平台接收大量国际订单[149] - 公司在新加坡、德国等地拥有多个海外生产基地[149] - 西班牙TAVR植入量2018-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10%[36] 产能和投资项目 - 公司防护手套年产能达500亿支,2021年新增产能超过200亿支[32] - 丁腈手套产能建设项目获得国际金融公司(IFC)5000万欧元长期贷款支持[33] - 心脑血管事业部子公司柏盛国际年产能达142.6万条心脏支架[34] - 公司投资1.55亿元于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以推动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OCT)业务开发[37] - 武汉必凯尔急救包年产能超1000万套,口罩年产能超2.3亿个,反光背心年产能超400万个[38] - 公司拟投资数亿元将武汉必凯尔打造为全球医疗急救包龙头企业[39] - 手术手套项目新增产能包括第一期6000万副/年、第二期6000万副/年及越南8亿支PVC手套项目建成投产[43] - 健康防护手套项目新增年产75亿支丁腈手套、45亿支PVC手套及100亿支高端丁腈手套产能[43] - 投资8亿元建设医疗护理项目新增1000万套急救包及6万吨水刺非织造材料产能[49] - 年产75亿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建成投产[58] - 年产45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建成投产[58] - 年产100亿支高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建成投产[58] - 手术手套项目第一期6000万副/年建成投产[58] - 手术手套项目第二期6000万副/年建成投产[58] - 公司拥有超500亿支各品类手套产能[63] - 公司出资1.55亿元认购沃福曼医疗14.76%股权[143] - 新增湖北团风县医疗防护用品智能制造项目和越南手套生产基地建设计划[141] - 公司投资8亿元新建医疗护理事业部总部及医疗应急救护产业园等项目[150] - 75亿支/年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8.179亿元人民币[116] - 75亿支/年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9.249亿元人民币[116] - 75亿支/年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实现收益1.581亿元人民币[116] - 75亿支/年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进度为100%[116] - 年产100亿支/年高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15.558亿元人民币[116] - 年产100亿支/年高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5.560亿元人民币[116] - 年产100亿支/年高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进度为80%[116] - 收购介入主动脉瓣膜公司NVTAG100%股权项目投资进度为88.59%,累计投入金额123,261.2万元[128] - 收购CBCHII6.63%少数股权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金额43,676万元[128] - 第三期年产20亿支健康防护手套项目投资进度64%,累计投入金额17,784.19万元,报告期实现效益38,880.55万元[128] - 年产40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投资进度94.88%,累计投入金额29,412.17万元,报告期实现效益18,099.11万元[128] - 收购武汉必凯尔100%股权项目投资进度81.38%,累计投入金额23,274.68万元[128]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金额32,000万元[12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302.41%,累计投入金额36,893.79万元[128] - 募集资金先期投入及置换金额17,527.12万元,其中手套项目投入17,527.12万元[129] - 2021年度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金额27,852.73万元[129] - 截至2021年末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5,607.47万元,用途为收购武汉必凯尔股权项目[1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TAVR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18年35亿美元增至2024年70亿美元[36] - 中国TAVR市场规模从2017年0.41亿元增至2020年5.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38.1%[36] - 全球医疗急救包市场规模2019年4.95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7.4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90%[37] - 中国医疗急救包市场规模2019年2.53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4.0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6.62%[37] - 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5.2万亿增至2019年8.1万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达13.4万亿人民币[68] - 防护业务原材料价格波动,糊树脂、丁腈胶乳价格起伏导致手套生产成本波动[151]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84%[20]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554.57万元,同比降低38.84%[6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84%至22.46亿元[1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46.67%至24.67亿元[1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73.64%至14.84亿元[100]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17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2.58亿元[24]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达10.94亿元人民币,主要来源于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10.96亿元[27] - 确认业绩补偿收益10.96亿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2] - 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6.98亿元[10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98亿元占利润总额81.53%[105] - 资产减值损失21.17亿元占利润总额-157.14%[105] - 货币资金减少10.03亿元至28.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77个百分点至16.79%[108] - 固定资产大幅增加23.39亿元至45.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92个百分点至26.90%[108] - 存货增加3.56亿元至11.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14个百分点至6.65%[108]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1.54亿元至3.0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92个百分点至1.79%[108] - 短期借款减少2.97亿元至0.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75个百分点至0.07%[108] - 长期借款增加5.92亿元至15.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53个百分点至8.98%[108]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达12.03亿元,其中6.50亿元用于银行借款质押[111] - 报告期投资额25.29亿元,较上年同期36.16亿元下降30.07%[112] - 境外资产CBCH II规模达36.31亿元,占净资产比重34.46%,目前处于亏损状态[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6.4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91.38万元[110]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169.14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下降0.7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2%[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32%,较2020年下降8.99个百分点[2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63亿元人民币[2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8.8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3.25%[9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4.7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5.87%[93] - 2021年新增6家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主要涉及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业务[89] - 公司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69,844.98万元[60] - 业绩补偿款及补偿股份折合金额合计10.96亿元[60] - 武汉必凯尔2021年净利润为-1275.28万元,未完成业绩承诺2509万元[59][60]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314,404万元人民币[1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5,607.47万元人民币[126]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已使用金额38,924.57万元人民币[126]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306,302.03万元人民币[126] 研发和创新能力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51,821.37万元,已获专利技术超过550项[61] - 公司拥有超过550项专利[71] - 公司下属柏盛国际研制了全球首个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支架等领先产品[69] - 公司在新加坡、美国、瑞士等地搭建了全球八个研发平台[71]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26.96%至829人,研发人员占比下降8.59个百分点至9.78%[98]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9.47%至5.1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1.98个百分点至6.39%[99]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增长44.25%至7969万元,资本化率微降0.56个百分点至15.38%[99]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由蓝帆集团变更为蓝帆投资[18] - 公司聘请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19] - 海外客户账期一般为1-2个月[54] - 直销模式大型客户账期为15-60天[54] - 心脑血管事业部客户支付账期一般为2-4个月[56] - 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6家子公司[74]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161]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召开10次会议[163] -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召开9次会议[164] - 公司设有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163] - 公司信息披露指定媒体包括四大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165] - 公司采用现场加网络形式召开股东大会确保股东权利[161] - 公司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建立内部审计制度[166] - 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167] - 公司2021年4月30日接待32位机构投资者电话沟通[155] - 公司2021年11月3-4日接待钟港资本等机构实地调研[156]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60%[17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08%[17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10%[172]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28%[172] - 董事长刘文静持股从2,740,300股增至3,083,400股,增持343,100股[173] - 董事李振平持股保持2,980,536股不变[173] - 总裁钟舒乔持股从117,000股增至255,000股,增持138,000股[173] - 公司董事孙传志自愿增持公司股份1,033,000股[174] - 职工代表监事宗秋月持有公司股份9,500股[175] - 副总裁杨帆离任时持有公司股份52,500股[17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公司股份7,413,936股[175] - 副总裁钱克强于2021年2月26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76] - 副总裁杨帆于2021年6月8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76] - 总裁刘文静于2022年1月12日辞任总裁职务[176] - 钟舒乔于2022年1月13日被聘任为公司总裁[176] - 钟舒乔先生现任公司董事、总裁、董事会秘书并兼任蓝帆外科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180] - 孙传志先生现任公司董事、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并兼任蓝帆投资董事等职务[181] - 刘胜军先生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并兼任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等职务[182] - 董书魁先生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并兼任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84] - 宫本高先生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并兼任山东理工大学审计处处长等职务[184] - 祝建弘先生现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并兼任蓝帆集团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185] - 周治卫先生现任公司监事并兼任蓝帆化工办公室主任等职务[185] - 宗秋月女士现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行政办公室主任[185] - 王丹女士现任公司副总裁、首席研发官并兼任Biosensors International Group, Ltd.高级副总裁等职务[186] - Thomas Kenneth Graham先生现任公司副总裁并兼任Biosensors International Group, Ltd.欧洲、中东和美洲业务高级副总裁等职务[187] - 刘文静在深圳市阳和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并领取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