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垒知集团(00239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垒知集团垒知集团(SZ:002398)2022-04-29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9.18亿元同比增长27.0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27.00%[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40亿元同比下降29.48%[23] -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同比下降29.63%[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9%同比下降4.22个百分点[23] - 第四季度净利润3959.99万元显著低于前三季度[27] -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3172.76万元为全年最低[28]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49.18亿元,同比增长27.05%[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建设综合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6%,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59%,毛利率同比下降11.77个百分点[51] - 新型建筑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48%,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6.50%,毛利率同比下降4.92个百分点[51] - 研发费用1.88亿元,同比增长23.60%[62] - 财务费用476万元,同比增加545万元,主要因借款增加及新租赁准则影响[62] - 研发投入金额为188,001,946.17元,同比增长23.60%[6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2%,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65] - 职工薪酬总额占营业成本比重为4.29%[136] 各业务线表现 - 外加剂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30.68亿元,净利润1.59亿元[43] - 新型建筑材料业务收入39.46亿元,占营业收入80.24%,同比增长28.48%[48] - 外加剂新材料产品收入30.68亿元,占营业收入62.37%,同比增长15.97%[48] - 建筑材料批发业务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186.21%[48] - 建筑特种施工收入3920万元,同比增长103.09%[48] - 软硬件销售及服务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81.55%[48] - 公司营业收入分行业:建设综合技术服务5.12亿元,毛利率31.31%;新型建筑材料39.46亿元,毛利率16.28%[51] - 外加剂新材料销售量166万吨,同比增长15.28%;市场占有率9.5%,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52] - 商品混凝土销售量5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1.43%[52][53] - 建筑材料批发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87.00%,占营业成本比重从7.12%升至14.95%[56] - 健研检测集团综合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41] - 健研检测集团综合技术服务业务实现净利润3682.12万元[41] - 健研检测集团电子电气检测业务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41] -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2021年营业收入为5.65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560.13万元人民币[90] - 健研检测集团2021年检测与认证业务营业收入为2.5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777.38万元人民币[89] - 科之杰新材料福建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9.95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203.27万元人民币[89] - 重庆建研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5.40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095.30万元人民币[89] - 科之杰新材料浙江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7.31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190.91万元人民币[89] 各地区表现 - 中南地区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76.60%[48] - 华北地区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263.31%[48] - 华东地区收入23.13亿元,占营业收入47.02%,同比增长8.64%[48] - 重庆检测2021年经营业绩实现翻番[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将重点拓展长三角/珠三角/大西南外加剂市场[95] - 公司计划提升交通工程检测及电子电气检测业务贡献比例[96] - 公司2022年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化工行业开工受限[98] - 公司预计2022年可能出现行业性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涨[98] - 公司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资本市场融资和自有资金解决发展所需资金[100] - 公司主营业务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细分市场,存在行业竞争风险[99] - 公司发展依赖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投资,存在市场景气度风险[98] - 公司面临疫情反复风险,若复发将对宏观经济和业绩造成影响[98] - 公司持续推动投资并购进程,培育新增主营业务[97] - 公司重点开拓基建工程项目,聚焦外加剂特殊剂种[97] - 公司通过提升自动化程度和人均工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影响[99] - 公司以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应对行业竞争[9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2亿元同比微降0.23%[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190,177,552.39元,同比增长23.73%[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868,601,281.68元,同比增长26.25%[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1,576,270.71元,同比下降0.23%[6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782,551.80元,同比由负转正[6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68,257,796.56元,同比增长102.62%[6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2,633,281.47元,同比下降10.91%[68]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65.13亿元同比增长19.5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13亿元同比增长6.18%[2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86%,较期初增长0.57个百分点[7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1.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8.24%,较期初增长4.59个百分点且金额增长31.23%[7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5%,较期初增长1.48个百分点且金额大幅增长137.82%[7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2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6%,较期初大幅增长7512.88%[72]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3.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04%,较期初增长1.94个百分点且金额增长92.95%[7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2.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94%,较期初增长6.11个百分点且金额增长75.25%[7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2%,较期初减少2.54个百分点且金额下降51.97%[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12,329,161.90元,期初数为233,850,759.42元,本期出售金额为2,509,356,053.47元[7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145,015,528.63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61,687,955.27元,本期出售金额为26,167,100.00元[75] - 金融资产小计期末数为257,344,690.53元,较期初数428,893,368.07元下降40%[75] - 受限货币资金为242,954,856.23元,占货币资金总额的显著比例,主要用于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保证金[76] - 应收账款受限金额35,599,038.98元,涉及附追索权保理及供应链金融产品[7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2021年为7,855,827.49元,2020年为7,034,074.69元,2019年为6,313,597.08元[29]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1年为收益594,099.49元,2020年为损失1,424,823.61元,2019年为损失341,964.77元[2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1年为26,808,743.15元,2020年为24,593,244.20元,2019年为14,397,017.42元[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2021年为6,024,698.47元,2020年为5,240,072.22元,2019年为5,217,237.98元[29] - 单独减值测试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021年为2,594,959.23元,2020年为1,602,891.31元,2019年为13,085,410.00元[29]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2021年为4,178,251.56元,2020年为8,898,390.09元,2019年为721,490.04元[29]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6,024,698.47元列为非经常性损益[29] - 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府补助1,950,763.65元列为经常性损益[29] - 投资收益为2274.28万元,占利润总额的7.55%,主要来自股权投资收益、股利收入和处置长期股权投资[69] - 营业外收入为483.71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60%,主要来自赔偿金、违约金和业绩对赌补偿款[69] 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为-729.16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42%,主要由商誉和合同资产减值准备导致[69] 投资和并购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为5,288,400.00元,较上年同期30,357,981.36元下降82.58%[77] - 对天泽信息(300209)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03,089,928.63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1,687,955.27元[80]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99,999,994.38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1,475,889.40元,已全部使用完毕[84] - 新设子公司垒知科技集团(北京)增加合并净利润74.50万元人民币[89] - 收购福建垒知光合建设减少合并净利润8275.86元人民币[89] - 公司2021年新设子公司垒知科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持股60%[187] - 公司2021年非同一控制下收购福建垒知光合建设有限公司持股100%[187] - 公司2021年注销四家子公司:河北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100%)、KZJ CONSTRUCTION CHEMICALS (M) SDN BHD(90%)、健研检测(南平)有限公司(100%)[187] - 公司2018年收购标的公司盈利承诺:2018年净利润1,500万元、2019年2,000万元、2020年2,500万元[181] - 标的公司承诺每年应收账款余额占销售收入比例不超过30%[181] - 标的公司2017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不低于1,500万元[181] 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为407人,同比增长9.12%[65] - 研发人员占比为13.88%,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65] - 科研基地占地37亩研发大楼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38] - 公司获批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8] 主要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5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27%[5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5.1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9.25%[60]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成员9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占比33.3%[107] - 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其中3个由独立董事任主任且独立董事占比过半[107] - 第五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占比33.3%[10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0.00%[113]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0.04%[114] - 公司业务独立拥有完整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体系[111] - 公司资产独立合法拥有土地房产设备商标及特许经营权[112] - 公司财务独立设立独立财务部门并建立核算管理体系[112] - 公司机构独立设立5个职能部门及4个董事会委员会[112]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0]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125][126]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27] - 董事戴兴华出席7次现场会议和1次通讯会议[127] - 董事肖虹出席7次现场会议和1次通讯会议[127] - 董事王哲出席5次现场会议和3次通讯会议[127] - 董事刘小龙出席2次现场会议和6次通讯会议[127]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6次会议[130][131] - 战略委员会建议公司探索新经营模式并开拓新区域业务[130] - 审计委员会建议公司加强资金管理意识确保资金安全[130]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28]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99.05%[150]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99.16%[150] -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标准:利润总额潜在错报≥合并利润总额3%或资产总额潜在错报≥合并资产总额1%[151]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标准:直接财产损失金额≥合并利润总额3%[151]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定量标准:利润总额潜在错报介于合并利润总额1.5%至3%之间或资产总额潜在错报介于合并资产总额0.5%至1%之间[151]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定量标准:直接财产损失金额介于合并利润总额1.5%至3%之间[151] - 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1]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1]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1]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1] 股权激励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66人,授予股票10,595,000股[143] - 公司回购注销260,000股限制性股票,原因为激励对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续聘[144][145] - 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麻秀星获授1,700,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5.81元/股[145]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李晓斌获授850,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5.81元/股[145] - 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林祥毅获授350,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5.81元/股[145] - 公司董事刘静颖获授250,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5.81元/股[145] - 公司董事戴兴华获授250,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5.81元/股[145] - 公司副总经理叶斌获授350,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5.81元/股[145] - 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获授3,750,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均为5.81元/股[145]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以2016年为基准年,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4%和72%[172]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以2016年为基准年,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0%和30%[173]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效期自授予日起最长不超过48个月[171][172][173]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解锁期为锁定期满后第一年,解锁数量为获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30%[171]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次解锁期为锁定期满后第二年,解锁数量为获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30%[171]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次解锁期为锁定期满后第三年,解锁数量为获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40%[171]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分两次解锁,每次解锁数量均为获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50%[173]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共有129名激励对象,包括6名董事及高管[170] - 公司持股5%以上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直系近亲属未参与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70] - 2018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44%[174] - 2019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72%[174] - 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不低于32%[174] - 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不低于52%[174] - 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25%[177] - 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56%[177] - 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95%[177] - 2021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不低于25%[177] - 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不低于56%[177] - 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不低于95%[177] 关键管理人员变动及持股 - 董事长兼总经理蔡永太持股减少1018万股至期末1.289亿股[115] - 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麻秀星持股减少430万股并获授170万股限制性股票[115]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晓斌持股减少733万股并获授85万股限制性股票[115]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林祥毅获授35万股限制性股票[116] - 董事刘静颖获授25万股限制性股票[116] - 董事戴兴华获授25万股限制性股票[116] - 监事尹峻持股因回购注销减少3.7万股[116] - 副总经理叶斌获授35万股限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