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启技术(00262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光启技术光启技术(SZ:002625)2022-04-2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光启技术,代码002625,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刘若鹏,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麻岭社区高新中一道9号软件大厦3层,邮编518057[6] - 董事会秘书是张洋洋,证券事务代表是张玮皓,联系电话0755 - 86581658,传真0755 - 86329077,电子信箱ir@kc - t.cn[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是www.cninfo.com.cn,媒体为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备置地点是公司董事会办公室[8]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1101,签字会计师是綦东钰、曾薪羽[10]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和财务顾问均不适用[10] - 公司全资子公司光启超材料持有北京理诚商业服务有限公司21%股权,为联营企业[5] 公司股权及控制权变更 - 2017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由俞龙生、郑玉英夫妇变更为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于2021年1月20日更名为西藏映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9] - 2021年4月30日,公司将深圳中京光启50%的股权作价1元转让给深圳市残友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0] - 2021年4月30日起,公司对深圳中京光启丧失控制权,不再纳入合并范围,股权处置价款1000万元,处置比例50%[31][32] - 龙生电子商务等11家公司于2021年完成注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133] 公司行业变更 - 2021年7月,公司所属行业由汽车制造业(代码C36)变更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代码C37)[9] - 2021年7月公司所属行业由汽车制造业变更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8] - 公司所属行业由汽车制造业(代码C36)变更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代码C37)[153]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2021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859,350,024.29元,较2020年增长35.01%[1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273,806.89元,较2020年增长66.25%[1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449,386.81元,较2020年增长86.78%[1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2,758,738.73元,较2020年下降894.31%[11] - 2021年末总资产8,953,265,661.32元,较2020年末增长3.54%[1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51,933,342.26元,较2020年末增长3.56%[11]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74,725,930.5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767,263.48元[1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2,544,976.53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146,278.89元[16]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296,277.43元,较2020年的28,212,623.69元有所增加[17]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35.00万元,同比增长35.01%;净利润27,127.38万元,同比增长66.25%;扣非净利润24,444.94万元,同比增长86.78%[2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35.01%,其中超材料行业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50.01%,汽车零部件行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6.78%[24] - 2021年销售费用19,899,056.93元,同比 -10.16%;管理费用118,210,968.92元,同比36.86%;财务费用 -155,815,830.56元,同比 -58.34%;研发费用65,101,708.02元,同比 -8.25%[37] - 2021年信用减值损失 -37,473,070.28元,同比 -32.01%;资产减值损失 -3,736,903.46元,同比72.96%;资产处置收益646,650.34元,同比 -90.82%;营业外支出3,836,640.61元,同比103.59%;所得税费用63,597,876.82元,同比149.00%[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1年为7.03亿元,较2020年增长44.18%,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96亿元,较2020年增长67.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275.87万元,较2020年减少894.3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1年为1.67亿元,较2020年减少93.57%,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62亿元,较2020年增长43.1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95亿元,较2020年减少117.92%[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1年为3000万元,较2020年减少94.45%,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84亿元,较2020年增长82.3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4亿元,较2020年减少207.10%[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1年为 - 8.42亿元,较2020年减少133.04%[42] - 投资收益为1752.9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2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84万元,占比0.02%;资产减值为 - 373.69万元,占比 - 1.12%[43] - 营业外收入为23.2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7%;营业外支出为383.66万元,占比1.15%;其他收益为3648.95万元,占比10.96%[43] - 信用减值损失为 - 3747.3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11.26%;资产处置收益为64.67万元,占比0.19%[43] - 货币资金2021年末金额为54.8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1.22%,较年初减少11.72%;应收账款为8.37亿元,占比9.35%,较年初增加3.44%[44] - 存货2021年末金额为3.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21%,较年初增加2.74%;固定资产为6.31亿元,占比7.05%,较年初增加2.80%[44]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为7191.78万元,占比0.80%,较上期增加0.30%;应付账款为3.85亿元,占比4.30%,较上期增加2.35%;应交税费为8433.59万元,占比0.94%,较上期增加0.53%;其他应付款为1361.61万元,占比0.15%,较上期减少0.10%;递延收益为2.61亿元,占比2.91%,较上期增加0.99%[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0,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84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30亿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10亿元,期末数为2.00亿元[46] - 货币资金受限余额为10.02万元,受限原因为保函保证金[47] - 20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54.81亿元,较2020年末的63.24亿元有所下降[179] - 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为8.37亿元,较2020年末的5.13亿元增长约63.09%[179] - 2021年末公司存货为3.77亿元,较2020年末的1.27亿元增长约196.09%[179] - 2021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合计71.32亿元,较2020年末的71.93亿元略有下降[180] - 2021年末公司固定资产为6.31亿元,较2020年末的3.68亿元增长约71.31%[180] - 2021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8.21亿元,较2020年末的14.54亿元增长约25.26%[180] - 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计89.53亿元,较2020年末的86.47亿元增长约3.54%[180] - 2021年末公司应付账款为3.85亿元,较2020年末的1.69亿元增长约127.46%[181] - 2021年末公司流动负债合计5.35亿元,较2020年末的6.14亿元有所下降[181] - 2021年末公司负债合计8.08亿元,较2020年末的7.80亿元增长约3.59%[1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超材料业务收入61,210.65万元,同比增长50.01%,占比从64.11%增至71.23%;批产业务收入52,301.61万元,同比增长102.50%,占比从63.30%增至85.45%[22] - 超材料业务整体毛利率增长到58.41%,较上年增加5.58%[22]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4%,亏损从1,010.82万元扩大至2,661.03万元[20] - 超材料产品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02.50%,超材料研发业务收入8909.04万元,同比下降40.51%[24] - 境内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35.01%,直销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35.01%[24] - 汽车零部件销售量945.28万件,同比增长19.13%,生产量933.56万件,同比增长20.53%,库存量135.43万件,同比下降7.96%[27] - 超材料生产量4.47亿元,同比增长99.03%,库存量2.40亿元,同比增长397.61%[27] - 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成本2.22亿元,同比增长20.09%,超材料行业营业成本2.55亿元,同比增长32.25%[26] - 汽车零部件行业材料成本1.50亿元,占比67.77%,同比增长27.39%,超材料行业人工成本9505.10万元,占比37.34%,同比增长107.23%[29]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4%,但毛利率同比下降4.60%,亏损从2020年的1010.82万元扩大至2661.03万元[23]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申报专利64项(发明专利32项),获授权90项,在研1项超材料领域标准,累计持有3项国家标准[21]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旗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家[21] - 公司超算中心峰值计算能力达4,200万亿次/秒,实现超材料快速优化设计[21][22] - 709基地一期投产后可年产4万公斤超材料产品,产能快速爬坡[21][22] - 公司研发投入12,054.95万元,同比增长34.27%,新增17个在研项目[22] - 主要研发项目******CK、******BYXB结构已完成方案设计等,******YMYXB结构计划2022年开展1:1样件制备及试验验证[39]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335人,较2020年增长32.41%,占比19.63%,较2020年增加0.68%[39] - 2021年研发人员中本科113人,较2020年增长43.04%;硕士79人,较2020年增长14.49%;博士16人,较2020年增长6.67%;大专及以下127人,较2020年增长41.11%[39] - 2021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124人,较2020年增长69.86%[39] - 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为1.21亿元,较2020年的8977.88万元增长34.27%,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为5544.78万元,较2020年增长194.62%[40] 公司募投项目情况 - 709基地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2.5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00亿元,项目进度为40.40%,预计收益为4.09亿元,累计实现收益为0[50] - 2017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68.38亿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92亿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7.12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53.98亿元,比例为78.94%,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51.74亿元[53] - 709基地募集资金承诺投资调整后总额为14.86亿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2.58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6.00亿元,投资进度为40.40%,预计2025年5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55] - 沈阳光启尖端装备产业园调整后投资总额为3.64亿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511.1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620.21万元,投资进度为1.70%,预计2024年5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55] - 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