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麦格米特(00285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麦格米特麦格米特(SZ:002851)2023-04-29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扣除回购专户中已回购股份后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海外布局与外汇风险管理 - 为应对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影响,公司在泰国和印度等海外地区购买或租赁土地建设部分产能[11] - 公司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环境和汇率变动,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择机将部分外币结汇为人民币以减少和对冲外汇风险[11] 公司2022年整体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54.78亿元,较2021年增长31.81%[3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亿元,较2021年增长21.56%[3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6亿元,较2021年下降2.37%[3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74.36万元,较2021年增长81.71%[37] - 2022年末总资产为84.5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6.06%[3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0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7.33%[37] - 剔除期权激励与可转债利息费用影响后,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为2.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87%[37]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1.81%;营业利润50,614.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5.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69.5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1.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25,572.4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7%;剔除期权激励与可转债利息费用影响后为27,467.2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87%;基本每股收益为0.9500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1725元[130] - 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54.78亿元,同比增长31.81%,电力电子行业收入52.05亿元,同比增长29.32%[182]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数据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70.86万元,2021年为2999.18万元,2020年为5.00万元[41]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757.25万元,2021年为2847.82万元,2020年为4920.70万元[41]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取得的投资收益为1.92亿元,2021年为9039.66万元,2020年为7091.71万元[41] 公司2022年各季度财务数据 - 2022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1.93亿元、15.12亿元、12.81亿元、14.92亿元[44] - 2022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346.61万元、1.51亿元、8002.27万元、1.68亿元[44] - 2022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91.73万元、 - 1.20亿元、6870.18万元、1709.13万元[44]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24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760亿元[50] - 2016 - 2020年国内智能坐便器年复合增长率达23.91%,预计2022年我国线上智能坐便器市场规模达64亿元,同比增长27%[51] - 2020年7月后国内空调产品结构基本稳定,变频空调渗透率超97%,新能效产品比例超50%;2020年出口家用空调中变频空调占比28%,预计到2025年提升至40%,年均提升2.4%[52] - 2022年中国空调市场全渠道销量5714万台,同比下降3.3%,销额1969亿元,同比增长0.3%[52] - 截至2022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全年净增87万个,其中5G基站为231.2万个,全年新建88.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56] - 预计医疗设备电源2027年将达到80146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18%[58] - 截止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显示面板年产能达2亿平方米,预计全年产值约5000亿元,全球市场占比超38%,预计2025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748亿元[59] - 2017 - 2022年中国OA办公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126.5亿元增至29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8.32%,预测2029年将达623亿元[60] - 2021 - 2025年中国每年平均新增光伏装机超75GW,公司光伏及储能核心部件产品将迎发展空间[98] - 2022年1 - 6月中国充电桩增量130.1万台,公共充电桩增量达2021年全年的112%,私人充电桩增量达154%,未来十年市场总投资额近万亿元[99] -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渗透率达25.6%,预计2023年汽车市场增长3%左右[100] - 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高铁2082公里,年底营业里程15.5万公里,高铁4.2万公里[101] - 2022年我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1条,新增运营里程847公里,“十四五”将新增3000公里[101] - 2016 - 202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从1428亿元增长至20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63%,预计2023年全球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达3066.7亿美元[106] - 2020年国内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约255亿元,预计2025年达323亿元,同比增长27%[107] - 2020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128亿元(+33%),预计2023年达195亿元,中国本土及中国台湾地区市占率从2017年的27.6%升至2021年的43.3%[107][108] - 预计2026年中国PLC市场规模增长至193.03亿元,5年CAGR为4.65%[109] - 2016 - 2020年中国电焊机产值从114.98亿元增长至1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2%[112] - 2022年1 - 5月我国生产原油8569万吨,同比增长4.1%,进口原油21671万吨,同比下降1.7%[113] - 全球同轴电缆市场预计从2021年的1376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82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118] - 2021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达78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4.30%,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为249.78亿美元,同比增长23.8%,预计2023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1086亿美元[120] - 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百万吨,约占全球生产总量的50%,预计到2029年我国电磁线需求量将超256万吨,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增至1455.9亿元[121] 公司2023年业务展望 - 2023年公司预计智能家电电控业务板块成长较好,空气源热泵驱控系统等产品会持续发力[63] - 公司电源业务已从研发投入阶段进入交付阶段,2023年预计在医疗、通信等领域保持较高速度增长[66] - 公司在医疗电源领域稳步替代海外竞争对手,预计未来医疗电源产品有持续稳定增长潜力[67] - 全球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增长带动公司网络电源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已获国内服务器厂商准入[68] - 2022年公司充电桩业务成长迅速,可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正瞄准海外市场布局[68] - 公司显示电源未来将巩固原有市场,2023年有望在日本等市场有更大增长,还布局了PC电源领域[69] - 公司调整新能源汽车经营模式,已与北汽新能源等整车厂建立合作,更多新客户在认证中[70] - 公司轨道交通空调控制器产品2023年将跟随客户发展稳步增长[70] - 2023年公司预计在传统行业为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成本管控,提升市场份额,新兴行业相关产品将保持较高增速增长[74] - 2023年公司认为在智能焊机、工业微波、智能采油设备等新兴装备产品上,将扭转颓势实现较快增长[75] 公司股权投资情况 - 2022年公司新增参股公司10家,对外股权投资总金额达7306.88万元,因投资公司估值提升获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8亿元[77][79] -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对外股权投资公司达30家,累计投资金额3.46亿元,累计获得收益3.25亿元[79] - 2022年新增参股公司10家,对外股权投资(剔除投资后合并报表的控股子公司)总金额达7306.88万元,因投资公司估值提升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8亿元[152] - 截至目前,累计对外股权投资(剔除投资后合并报表的控股子公司)的公司达30家,累计对外股权投资金额为3.46亿元,累计获得公允价值重估收益、投资收益等合计3.25亿元[152] 公司2023年运营与管理调整 - 2023年事业部运营将调整优化并设置不同经营目标,完善资源部门建设,加强管理体系覆盖[80] - 2023年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适时调整项目优先级和侧重点,延后部分固定资产投资[8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控 - 公司确立“成为一流的电气自动化产品和方案提供者”的基本战略[88] - 公司经营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将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使外部影响最小化[81] 公司组织结构与业务调整 - 公司形成六大产品领域,2022年完成组织结构优化调整[89] - 公司完成组织结构优化调整,四大板块业务口径整合为六大事业群,业务管理与产品统计口径变动,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未重大变化[129] - 2022年完成组织结构优化调整,四大板块业务口径整合为六大事业群,仅涉及业务管理与产品统计口径调整[156] 原材料影响 - 公司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例超80%,2021 - 2022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紧张影响毛利率[92] - 2022年后半年原材料供应紧张缓解、价格下跌,但仍有少量半导体供应问题,大宗商品价格处高位[96] 公司产品与市场情况 - 公司产品已跟随客户进入多个海外国家[104] - 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制造业高端化自主可控,推动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105] 公司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2022年公司智能家电电控产品销售收入20.91亿元,同比增长32.1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8.17%[133] - 2022年电源产品销售收入18.84亿元,同比增长24.9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4.40%[137] - 2022年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销售收入5.27亿元,同比上升94.6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62%[140] - 2022年工业自动化产品销售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40.5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94%[142] - 2022年智能装备产品销售收入2.97亿元,同比下降20.5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42%[146] - 2022年精密连接产品销售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108.8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98%[147] 公司业务板块具体业务进展 - 服务器电源迎来国产替代机遇,已获国内领先厂商准入[138] - 充电桩业务成长迅速,正瞄准欧美海外市场布局[138] -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入发展期,已与北汽新能源等建立合作[140][141] - 工业自动化在工程机械电动化和风电行业取得突破[144] - 2022年一季度通过新控股子公司完成精密连接业务整合[148] 公司技术平台与研发情况 - 公司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构建多个技术平台,完成多样化产品布局,建立跨领域生产经营模式[125] - 公司建立功率变换硬件、数字化电源控制、自动化系统控制与通讯软件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并向机电一体化和热管理集成方向拓展[161] - 2022年持续完善原有IPD流程,推进PMS流程建设和实施,优化西门子Team Center PLM,推广实施子公司PDM[162] - 公司在国内外建立全球研发布局,包括深圳、株洲等多地研发中心及德国、瑞典研究所[162]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63,240.79万元,同比增长37.28%,占销售收入的11.55%[132]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63240.79万元,同比增长37.28%,占销售收入的11.55%,累计拥有有效使用的专利1122项[172] - 公司持续多年保持销售收入10%左右的研发投入,搭建交叉延伸的核心技术平台[172] 公司生产与销售模式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采用自主生产与委托加工相结合方式[164] - 公司智能家电等产品销售多通过直接销售实现,工业自动化产品采用客户直销与专业代理商销售结合方式[166] - 公司在国内设华北等代表处,海外设美国等代表处,还将营销网点延伸至东亚、欧洲、东南亚区域[166] - 公司继续布局和完善创新营销中心,拓展境内外网上销售等新兴渠道并取得初步成果[166] 公司股权激励 - 2022年拟授予2000万份股票期权,首次授予1814.20万份,预留185.80万份,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共605人[179] 公司行业收入与毛利率情况 - 电力电子行业营业收入52.05亿元,同比增长29.32%,毛利率24.15%,同比下降2.97%[184] - 精密连接行业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108.80%,毛利率16.28%,同比增长5.85%,增长主要来自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广东田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84][192] - 内销营业收入37.81亿元,同比增长22.93%,毛利率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