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新天药业,代码002873,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董大伦[7] - 公司注册地址为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添大道114号,邮编550018 [7] - 公司办公地址为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北路3号,邮编550000 [7] - 公司网址为http://www.gyxtyy.com,电子信箱为002873@xtyyoa.com [7] - 董事会秘书为王光平,证券事务代表为王伟,联系电话和传真均为0851 - 86298482,电子信箱为002873@xtyyoa.com [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媒体名称为《证券日报》,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部[7]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20115214595556N [7] -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和历次控股股东均无变更[7]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不含公司回购专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每10股派息1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231,975,782股,现金分红金额23,197,578.2元,可分配利润488,306,398.9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42] - 2022年10月28日实施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165,589,647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4股[14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0.88亿元,较2021年增长12.15%[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较2021年增长15.40%[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81.82万元,较2021年下降39.00%[8] - 2022年末总资产18.4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0.95%[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2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6.81%[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49亿元、2.75亿元、3.45亿元、2.18亿元[11]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3.46万元[11]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23.46万元[11] - 2022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 39.61万元[11]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033.25万元[1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88亿元,同比增长12.15%,主营业务收入为10.87亿元,同比增长12.19%[30]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77.26%,同比下降2.02%[32][33] - 2022年主营业务中成药销售量为4541.26万盒,同比增长10.88%;生产量为4696.31万盒,同比增长5.83%;库存量为673.36万盒,同比增长15.42%[33] - 2022年销售费用531,978,403.89元,同比增长12.75% [3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73人,较2021年的142人增长21.83% [36]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34,450,753.48元,较2021年增长19.25% [36]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54,749,339.42元,同比增长15.24% [37]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减少75.59%,主要因购买的理财产品赎回减少 [37]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减少32.18%,主要因偿还贷款资金减少 [37]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占本期净利润的65.30%,主要系支付的购货款增加 [38]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金额359.92万元,占比0.20%,较期初减少0.04%[40]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3.58亿元,占比19.41%,较期初减少0.67%[40]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2.28亿元,占比12.39%,较期初增加2.47%[40] - 报告期投资额1.59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56亿元,变动幅度为 -37.74%[42] - 金融资产期末合计4.73亿元,较期初增加11904.62万元[40] - 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2.90亿元,累计使用1.94亿元,变更用途比例54.53%[47] -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64亿元,累计使用2.46亿元,变更用途比例0.00%[48] - 募集资金合计4.54亿元,累计使用4.40亿元,变更用途比例34.83%,尚未使用3205.86万元[49] - 截至报告期末,固定资产受限账面净值4893.74万元,无形资产受限账面净值1040.95万元[42] - 承诺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45351.6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43983.07万元[51] - 中药制剂产品产能提升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550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6091.14万元,投资进度达110.73%[5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27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2813.32万元,投资进度达104.20%[51] - 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3009.42万元,投资进度达100.31%[51] - 中药配方颗粒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6681.5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4344.85万元,投资进度达94.55%[51] - 凝胶剂及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6179.1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4923.3万元,投资进度达79.68%[51] - 发行股票募集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5974.2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5974.23万元,投资进度达100.00%[51] - 发行债券募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5326.6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5328.49万元,投资进度达100.04%[51] - “中药配方颗粒建设项目”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6681.51万元,投资进度94.55%[65] - “凝胶剂及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4923.3万元,投资进度79.68%[65]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23,298.89万元,占期末总资产比例为12.64%[7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妇科类产品收入7.69亿元,占比70.66%,同比增长11.95%;泌尿系统类产品收入2.22亿元,占比20.41%,同比增长9.95%;清热解毒类产品收入8016.44万元,占比7.37%,同比增长17.09%;其他类产品收入1694.20万元,占比1.56%,同比增长30.95%[30] - 2022年一区收入同比增长30.53%,九区收入同比增长24.85%,二区收入同比下降4.90%,直管区收入同比下降4.61%[30] - 妇科类产品毛利率为76.78%,同比下降1.83%;泌尿系统类产品毛利率为84.71%,同比下降2.20%[32][33] - 妇科类主营业务成本占比72.17%,较上期72.99%下降0.82%,金额为33,958,841.2元[35] - 公司OTC业务贡献率已超过30%份额,业务覆盖全国28个省市,近10万家门店[27] 行业政策环境 - 2022年CDE受理中药注册申请1550个,占2022年CDE审评中心受理号的比例约为12.68%,受理同比增长13.05%;国家药监局共批准6款中药新药上市[14] - 2022年1月,贵州省印发规划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14] - 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评价指标体系[14] - 2022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草案征求意见稿完善药物创新体系[14] - 2022年6月,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聚焦中医药人才培养等问题[14] - 2022年7月,国家药监局药物评审中心发布程序加快创新药上市速度[14] - 2022年12月,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草案征求意见稿加强中药全生命周期管理[15] 产品情况 - 公司和颜®坤泰胶囊、宁泌泰®宁泌泰胶囊等多个主打品种已实现单品过亿的市场规模,主要妇科产品在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妇科用中成药医院端销售排名第一,2021年度排名为第二[15]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妇科中成药前三名厂家市场份额均超过5%,公司首次登顶榜首[15] - 公司拥有32个药品生产批件,其中国家医保目录品种10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1个、非处方药(OTC)品种12个、独家品种12个[18] - 2018年全国中药大品种(全品类)科技竞争力排名中,坤泰胶囊位列第38位,妇科用药领域第2名[18] - 2020、2021年坤泰胶囊入选中国中药协会临床价值中成药品牌榜[18] - 2022年上半年坤泰胶囊在妇科中成药院端市场排名第三[18] - 夏枯草口服液2021年入选中国中药协会临床价值中成药品牌榜[20] - 公司主要中成药产品中坤泰胶囊、宁泌泰胶囊等处于批量生产状态,黄柏胶囊、调经活血胶囊等处于小规模生产状态,热淋清糖浆、消瘀降脂胶囊未来计划生产[21] - 公司拥有3个完成临床三期试验的中药新药产品,445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完成国标备案179个,8首经典名方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21] - 公司拥有3个完成临床三期试验的中药新药产品,445个中药配方颗粒省标品种,完成179个国标备案,正推进8首经典名方研究[25]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布局于上海、贵阳两地,建立了上海海天医药、上海硕方医药、贵阳新天药业三大研发基地,构建了四大研发模块[21] - 公司构建“二三四”研发格局,研发布局于上海、贵阳两地,建立三大研发基地,构建四大研发模块[28] - 2021年贵阳研发中心建成投运,产能供给保障中心全面运行,后续将推进绿色制造及智能制造[29] - 公司现有技术研发人员173人,占员工总数的18.62%[25] 生产采购情况 - 公司物资采购由物资采购中心集中管理,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储备库存物资并制定采购计划[21] - 采购设备需设备使用部门提出年度计划列入预算报董事会审批,月度需求计划报总经理批准[21] - 针对包装材料、常用大宗辅料采购,公司按GMP要求确定备选供应商,以竞价等方式确定最佳供应商[21] - 公司一般年初签订包装材料、常用大宗辅料年度购销合同,每月下订单订货[22] - 在建的两条现代化智能产线将于2023年6月完成建设,全部产线升级及新产线投运后可保障未来5年预计40亿产值的全产业链系统产能需求[23] - 公司正在建设的两条现代化产线将陆续投用,预计可保障未来5年40亿产值的全产业链系统产能需求[29] 销售情况 - 2022年初在四个省份九大城市启动中药商业品牌试点推广计划,“和颜”品牌女性生殖健康系列产品在院外零售市场获较好认可,OTC渠道药品销售明显提升[23] - 公司领先品种年销售规模已达到2 - 5亿元[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400余人的销售队伍及100余家商业推广公司,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区域办事处[27] - 公司处方药产品覆盖12800余家县(区)级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700余家,与国内1500余家医疗商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业务关系[27] - 公司OTC产品覆盖800余家药品连锁公司、100,000余家门店,与国内近500家药品连锁公司总部建立长期稳定业务关系[27] - 2022年初开启的“龙门计划”已在四个省份九大城市重点试点,2023年将向全国区域推广[27]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力争在未来3 - 5年实现细分领域的领导品牌,进而实现行业“大单品+强品牌”的战略目标[24] - 预计未来3 - 5年,院端市场和OTC渠道端将形成1:1的营收贡献格局[77] - 2023年是公司未来五年规划首年,业务经营发展与增长至关重要[77] - 2023年公司将持续加强现有主导品种推广,带动第二梯队品种打开市场增量通道[77] - 2023年公司将巩固并加强现有研发优势,加快研发进度[77] - 2023年公司将加快品牌建设,全方位打造医药商业品牌形象[77]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国家医疗改革政策使部分药品价格面临下降风险,可能影响公司产品利润和盈利能力[77] - 公司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生产成本及管理成本,保持利润水平稳定[78] - 公司重视项目立项和管理,采用保密管理、专利保护等方式减少研发风险[78] - 公司采取加强考核、取消合作、全程监控等措施控制应收账款风险[78] - 公司通过扩大销售规模降低环保费用占成本比重,保持利润稳定[78]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2022年1月5日至6月6日公司多次接待机构实地调研、电话沟通、线上交流等活动[79][80] - 2022年5月9日公司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第七届董事会共9名成员,其中非独立董事3名,占全体董事三分之一[83] - 2022年5月9日公司进行监事会换届选举,第七届监事会仍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83]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37
新天药业(002873)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