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装备(002933) - 2022 Q2 - 季度财报
新兴装备新兴装备(SZ:002933)2022-08-11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05%[2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05%至107,909,555.26元[47]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05%[5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1%至1.079亿元(2022半年度)对比5993万元(2021半年度)[1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07.02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69.54%[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809.36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63.39%[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改善71.4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5%,同比提升0.70个百分点[20] - 净利润亏损665万元(2022半年度)对比亏损1761万元(2021半年度)减亏62.2%[162]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2022半年度)对比-0.14元(2021半年度)改善71.4%[163] - 综合收益总额为664.96万元[177] - 综合收益总额为-2,287,149.83元,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190]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负10,914,513.68元[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181.98%至67,623,914.84元[47] - 机载设备营业成本为6557.7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81%[52] - 综合毛利率为37.33%,同比下降22.65个百分点[52] - 营业成本大幅增长182.0%至6762万元(2022半年度)对比2398万元(2021半年度)[162] - 研发投入同比减少6.95%至14,054,186.22元[4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7.0%至1405万元(2022半年度)对比1510万元(2021半年度)[162] - 财务费用因利息收入增加同比下降159.08%至-3,697,893.67元[47]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4.8%至589.08万元[16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34.0%至757.45万元[166]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改善74.0%至-897.69万元[166]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下降6.2%至5118.34万元[168] - 经营性租入办公场地租赁导致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326.53万元[122] - 经营性租入生产车间租赁导致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118.21万元[122] - 经营性租入库房租赁导致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12.01万元[122] - 另一办公场地租赁导致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2.28万元[122] - 另一库房租赁导致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3.22万元[122] - 新租赁准则导致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6.4万元[123] - 新租赁准则导致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1.48万元[123] - 新租赁准则导致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24.95万元[12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伺服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航空装备产品研发生产销售[29] - 机载设备类产品包括悬挂发射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军用自主可控计算机[30] - 机载设备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1.46%至102,534,803.53元[51] - 机载设备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5.02%[51] - 机载设备产品营业收入为1.0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46%[52] - 公司产品主要来源于挂架随动系统和炮塔随动系统等少数产品[81]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同比激增112.14%至51,053,932.99元[51] - 东北地区收入同比暴涨1,797.33%至43,107,210.65元[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军方采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具有计划性波动特点[35] - 公司系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全电多电技术产品核心供应商[36] - 报告期内新型号装备产品逐步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37] - 公司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高新技术项目科研工作[36] - 在直升机机载悬挂发射装置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36] - 国防军工行业预计将保持长期持续增长[33] - 军品采购存在订单个数少、单个订单金额大、执行周期长及交货时间不均衡的特点[79] - 产品及主要部件暂定价格与最终审定价格差异可能导致收入、成本及业绩波动[79] - 公司从事军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需要取得相关资质并定期重新认证[88] -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7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7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38%至5,593,718.38元[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1,392.70%至-483,439,118.48元[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4%至559.37万元[1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4.83亿元[16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8.6%至1.09亿元[16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79.6%至1658.55万元[1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7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7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39.1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102.83万元有所改善[1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816亿元,期末余额为4.482亿元[17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2.4%至4.78亿元[17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余额为4.79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7.3%,较上年末下降28.32个百分点[57] - 存货余额为2.1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47个百分点至总资产12%[57] - 在建工程余额为3137.21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1个百分点至总资产1.79%[57] - 货币资金减少至4.8亿元,较期初9.73亿元下降50.7%[154] - 应收票据减少至4731.3万元,较期初9893.9万元下降52.2%[154] - 存货增加至2.11亿元,较期初1.67亿元增长26.3%[154] - 其他流动资产激增至4.72亿元,较期初1626万元增长2800%[154] - 在建工程增长至3137.2万元,较期初1007.7万元增长211.3%[155] - 应付账款增加至1.05亿元,较期初5396.4万元增长94.7%[155] - 合同负债减少至1323.8万元,较期初2898.2万元下降54.3%[155] - 存货同比增长26.0%至2.117亿元(2022半年度)对比1.680亿元(2021半年度)[159]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1.6%至1.646亿元(2022半年度)对比1.673亿元(2021半年度)[159]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54.3%至1324万元(2022半年度)对比2898万元(2021半年度)[160] - 货币资金及其他流动资产大幅增长至4.705亿元(2022半年度)对比1436万元(2021半年度)[159]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在1.150亿元(2022半年度)对比1.156亿元(2021半年度)[159] - 应收账款净额为16458.61万元,占当年末流动资产比重为11.80%[82] - 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主要为两年以内[82] - 受限资产总额为4.713亿元人民币,含4.692亿元理财产品和211万元保证金[61] 所有者权益和股东信息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6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15%[20] - 资本公积减少至5.67亿元,较期初6.49亿元下降12.7%[156] - 未分配利润略降至6.91亿元,较期初6.96亿元减少0.7%[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645亿元,较期初的14.717亿元略有下降[177] - 未分配利润为6.910亿元,较期初的6.961亿元减少510.7万元[177][181] - 资本公积为5.670亿元,较期初的6.495亿元减少8248.04万元[177][181] - 盈余公积为6429.57万元,与期初持平[177][181] - 专项储备增加107.16万元,期末余额为471.73万元[177][179][18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208.53万元[17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1,480,621,850.03元变动至期末1,481,228,179.05元,净增加606,329.02元[190][1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26,381,984.08元,少数股东权益为5,570,996.32元[186] - 未分配利润减少36,326,451.00元,主要因对所有者分配所致[183] - 资本公积减少82,480,358.27元,库存股减少84,302,207.82元[190] - 专项储备增加1,260,490.98元,主要来自本期提取[186]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2,957,473.89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2,958,514.13元[182] - 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影响所有者权益8,487,273.67元[182]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期末余额为64,295,699.71元[186] - 股本保持117,350,000.00元未发生变动[18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2,085,269.30元[192] - 其他项目变动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0,263,419.75元[192]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071,629.30元[192] - 2022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481,228,179.05元[194] - 2021年半年度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95,108,793.27元[195] - 2021年半年度会计政策变更减少未分配利润2,955,846.85元[195] - 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减少未分配利润36,326,451.00元[197] - 2021年半年度专项储备提取1,260,490.98元[197] - 2021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37,685,199.05元[198]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4,020,048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38]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18名员工,持有股票总数4,020,048股,占公司股本总额3.43%[97] - 董事长李伟峰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持有1,040,000股,占股本总额0.89%[97] - 董事兼总经理向子琦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持有830,000股,占股本总额0.71%[97] - 副总经理尤优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持有450,000股,占股本总额0.38%[97] - 公司股东戴岳期末限售股数为35,964,587股,占总股本30.65%,其中12,1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41] - 公司股东张建迪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970,236股,期末限售股数降至3,451,056股,持股比例2.94%[139][141] - 公司股东郝萌乔持股总数3,200,000股(其中限售股3,000,000股),持股比例2.73%,报告期内减持800,000股[141] - 公司限售股总数由期初48,411,980股增至期末50,130,439股,净增加1,718,459股[139] - 长安汇通有限责任公司持有6,806,300股无限售流通股,持股比例5.80%,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41][142]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持有4,020,048股无限售流通股,持股比例3.43%[141][142] - 戴岳及其一致行动人(郝萌乔、戴小林、王苹)合计持股比例超过35%[14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6,488户,无限售条件股东前10名持股均以人民币普通股形式存在[141][142] - 股东戴小林期末限售股数为1,223,749股,持股比例1.04%,报告期内减持305,937股[139][141] - 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359,938股无限售流通股,持股比例1.16%[141][142] - 董事张建迪减持97.03万股,持股比例从442.1万股降至345.1万股[143]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718,459股至50,130,439股,占比提升至42.72%[134]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4,020,048股,占总股本3.4257%[137] - 股份回购支付总金额120,338,406.52元[137] 投资和理财活动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委托投资理财收益为243.97万元人民币[24] - 投资收益为336.9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44%[55]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为57,916.2万元,其中未到期余额43,909.2万元[126] - 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30,000万元,全部未到期[126] -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20,900万元,未到期余额10,900万元[126] -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券商理财产品7,016.2万元,未到期余额3,009.2万元[126]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61.0%至243.97万元[16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444亿元人民币,尚未使用资金3.711亿元[66] -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变更后)投资总额为31,329.54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583.32万元,累计投入7,991.91万元,投资进度为25.51%[6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后)投资总额为15,427.2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47.28万元,累计投入4,186.08万元,投资进度为27.13%[6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0.00万元,累计投入10,064.93万元,投资进度为100.65%[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结余24,994.14万元[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结余12,119.37万元[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37,113.51万元,其中30,000.00万元用于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70] - 公司于2019年12月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未使用的31,329.54万元(含收益)用于通州及南京新生产基地建设[69] - 公司于2019年12月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未使用的15,427.20万元(含收益)用于关键技术研究及基础设施建设[70] - 2019年2月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的自筹资金及发行费用共计2,297.59万元[70] -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地点新增南京市江宁区空港经济开发区,新增实施主体为南京全资子公司[70] -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变更后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313.295百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158.332百万元,累计投入进度25.51%[7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后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154.272百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14.728百万元,累计投入进度27.13%[72]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9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南京兴航动力科技报告期营业收入590.75万元,净亏损262.77万元[75] - 子公司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报告期营业收入0元,净亏损75.65万元[75] - 子公司天津新兴东方临近空间航天科技报告期营业收入0元,净亏损63.04万元[75] - 公司丧失对北京新星聚航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控制权,自2022年6月30日起不再纳入合并范围[78]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集团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9.74%[81]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由于我国直升机制造产业主要由中航工业主导[81] 税务和资质 - 公司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86] - 军品生产合同免征增值税[86] - 公司子公司南京兴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86] 公司治理和会议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17%[94]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83%[94]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00%[94] - 公司报告期内无现金分红、红股或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