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2年营业收入为734.43亿元,同比增长7.4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87亿元,同比增长11.2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25亿元,同比增长10.7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60亿元,同比增长54.69%[6] - 基本每股收益为3.47元,同比增长11.2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59%,同比上升0.30个百分点[6] - 总资产为426.1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3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1.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5%[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262,615.85元,主要为本期门店退租产生的使用权资产处置收益[11] - 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0,069,269.22元[12] - 公司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为219,279.00元[13] - 公司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23,038,937.95元[13] - 公司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349,190.91元[13] - 公司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4,161,194.60元[14]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额为28,406,280.60元[14]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7,647,764.74元[14]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1,827,163.19元[14] 行业政策 - 2022年是医药行业变革的一年,全年国家层面发布医药行业相关政策320余条[16] - 2022年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经开展7批,共覆盖294个药品,平均降价超50%[17]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业务[25]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医药分销业务覆盖两广二三级医疗机构1092家、基层医疗客户8026家、零售终端客户6043家[26]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旗下国大药房在国内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门店9313家,收入规模超过240亿元[27] - 公司采取"前台-后台"分工协作的采购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渠道和规模采购优势[27] - 公司在销售模式上实施"优化结构,网络下沉"经营模式,聚焦医院直销市场并拓展基层医疗、民营医院等市场[27] - 公司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和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如医院供应链项目、器械SPD、区域配送等[28] 经营情况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43亿元,同比增长7.44%;实现利润总额23.11亿元,同比增长17.02%[29] - 2022年公司分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1.99亿元,同比增长7.19%;国大药房实现营业收入241.06亿元,同比增长7.25%[29] - 2022年公司对联营企业累计投资收益2.99亿元,同比下降10.46%[29] 疫情防控 - 全力以赴开展防控工作,全力保障药品民生[31] - 公司与政府医疗公卫建设的关系显著增强,新增储备资质50个[32] 业务创新 - 公司批零协同项目取得成效,批零一体试点区域由5个扩大为21个[33] - 公司不断创新医疗机构服务解决方案,树立SPD行业标杆[34] - 国大药房初步打通"医+药+险"的闭环业务模式,提升患者从问诊到购药及多渠道支付[35] - 公司第三方物流快速推进,打造疫苗第三方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36] - 公司在应急保障与常规储备工作中,落实政府要求,公卫事务关系显著增强[37] - 公司推动深圳市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追溯平台的试点[39] - 公司物流效率持续提升,单件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下降[40] - 公司数字化零售推进线上+线下模式高效贯通,完成一期智慧药房项目建设[41] 市场拓展 - 公司聚焦"抢份额,稳增长",通过组织重塑应对政策变化,在两广区域药品和器械业务市场份额均处领先地位[46] - 公司在国家第七批集采中取得独家配送品种,集采点配率达到97%、90%、86%[46] - 公司获得"粤港澳"药械通品种突破,并开拓了丰富轻医美及功效型新兴品类[46] - 公司推进全省零售一体化终端项目,截至2022年末共覆盖4222家终端药店,销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87%[47] - 公司在"商保+处方流转"领域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新增6个地市取得7款商保外购定点,启动53个处方流转项目[48] - 公司创新业务整体销售规模达27亿元,同比增长41.9%,创新项目数量新增28个,同比增长18.5%[49] 零售业务 - 国大药房通过建立运营型总部、完善运营体系等措施,不断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49] - 国大药房新增有效会员323万,会员交易笔次同比增长12%[52] - 国大药房自有品牌无税销售收入超7亿元,同比增长46.4%[53] - 国大药房电商业务持续保持高增长,2022年电商无税销售13.1亿元,同比提升50%[54] 公司优势 - 公司在34个地级以上城市设有子公司且点强网通,全面覆盖一二三各级医疗机构、小型社会办医和零售连锁单店终端[1] - 公司拥有9313家社会零售门店,连锁网络遍布20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国内超过150个城市[1] - 公司分销业务经营品规超过7万个,与数千家国内厂家和商业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2] - 公司经营商品品规10余万种,合作供应商1万余家,建立了覆盖面广、专业度高、品种丰富的商品体系[2] - 公司在两广拥有19万余平方米仓储面积,5个物流中心、23个配送中心、1个中转站,形成了阶梯式物流配送网络[3] - 公司物流仓遍布20个省份,大小物流仓库33个,合计仓储面积超19万平方米[3] - 公司在两广30个地市已有56家药房获得"双通道"资质[4] - 公司会员销售收入占比69%,会员交易次数占总交易次数比重达63%[6] - 公司2022年线上销售同比增长50%,其中自营平台业务增长45%,第三方O2O业务同比增长71%[8] - 公司2022年通过新媒体、直播等方式和与品牌商开展线上、线下的品牌共建[10] - 公司医保销售占比较高,医保门店数达7084家,直营医保店含税销售191.8亿元,同比上升15%;直营医保卡含税销售90亿元,同比上升23%[62] - 公司秉承合法合规性要求开展经营和管理,在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具有较大优势[62] - 公司品牌以及零售和分销子品牌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品牌一脉相承,依托强大的央企影响力,公司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凸显[63][64] 业务结构 - 公司医药批发业务营业收入为500.34亿元,同比增长5.52%;医药零售业务营业收入为229.53亿元,同比增长11.71%[66] - 公司器械耗材业务营业收入为87.45亿元,同比增长49.97%[66] - 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占比为4.93%,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占比为5.71%[69] 研发创新 - 公司新增研发费用9.07百万元,主要用于医用耗材SPD综合管理解决方案、中药饮片全流程溯源管理和智慧调配项目、药品零售智慧服务平台等研发项目[69][71][72][74] - 医疗机构全环境要素监测管理平台提供系统化服务解决方案[75]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6.67%,占比0.12%[76] - 研发投入金额增加17.1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4.69%[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84.58%[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205.52%[7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01%[7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总额增加25.4%[80][81] 投资并购 - 新设子公司国药控股崇左有限公司,收购国药控股泰州仁民大药房有限公司12家门店[82] - 公司完成对2021年新设公司国大药房(菏泽)有限公司(51%)、湖南国大药房医药有限公司(100%),2020年新设公司辽宁葫芦岛国大药房有限公司(100%)、2020年收购公司辽宁成大方圆医药物流有限公司(100%)的出资[83] - 公司完成对国药控股(江门)有限公司(100%)、国药控股佛山有限公司(100%)等10家子公司的增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83] - 公司对2021年新增认购国药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的二期基金,缴付二期出资款[83] 子公司经营 - 公司之子公司国大药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89.93%,主要系2022年国大药房围绕一体化运营能力多措并举狠抓经营,销售稳步上升,毛利率同比提升[90] 行业趋势 - 未来医药行业整体发展将呈现以研发创新驱动为主的特点,药企需要加快仿制药质量水平提升进度,鼓励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研发[91] - 医药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到2025年将培育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2] - 医药行业毛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带量集中采购范围将持续扩大,药品价格将进一步下降[2] - 医药行业将迎来"互联网+"新发展模式,各企业开始积极转变经营模式,不断探索医药电商和行业的互联网化[4] - 基层医疗将向协同化发展,秉承"协同"的理念,向服务方协同化、医防协同化、院间协同化、区域协同化、线上线下协同化的方向发展[5] - 医药零售行业将从价格竞争为主的初级阶段转向差异化竞争[93] - 执业药师收取药事服务费被认可,零售药店将增加药事服务业务相关增量收入[93] - 社会办中医诊疗受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零售连锁药店可以通过中医诊疗等健康增值服务[93] - 创新药、中药医保支付相对放宽,激发新药新技术创新动力[94] - 政策鼓励商业医疗保险发展,可为不在医保目录内的药品或非药品种提供额外支付保障[9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政策风险、现金流风险、客户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9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7.50亿元
一致B(20002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