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威科技(300007) - 2020 Q4 - 年度财报
汉威科技汉威科技(SZ:300007)2021-03-16 00:00

公司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可生产17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传感器,可检测气体300余种,年产销各类传感器4000余万支[6] - 公司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6] - 公司旗下有二十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6] 公司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取得专利总数达655个,其中发明专利106项,主导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达32项[6] - 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1.29亿元,新增专利116项,截至报告期末专利总数达655项,其中发明专利106项[78] - 公司产品通过科技成果鉴定42项,其中16项达国际先进水平,26项达国内领先水平;主导制订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4项[78]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证书116项[53]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77项[53] - 汉威科技拥有多项专利,如2019 - 2020年获得的“一种燃气紧急切断报警系统”等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每项专利对应价值为10[55] - 炜盛科技拥有多项专利,如2019 - 2020年获得的“一种实时检测滤毒罐使用寿命的装置”等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每项专利对应价值为10[56] - 炜盛科技有一项发明专利“质子酸掺杂聚苯胺材料和室温氨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对应价值为20[55] - 炜盛科技在2020年1月21日获得6项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外观专利[57,58,59,60,61,62] - 炜盛科技在2020年4月2日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63,64,65,66] - 炜盛科技在2020年4月10日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67] - 炜盛科技在2020年6月4日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68] - 苏州能斯达在2019年12月31日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69,70,71,72] - 苏州能斯达在2020年3月18日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73] - 畅威物联在2019年9月6日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78,79] - 嘉园环保在2019年12月31日获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86,87,88,89,90] - 智能仪表在2019年11月28日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80,81] - 鞍山易兴在2019年6月20日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91]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专利,每项专利对应数量为10个[58] - 公司新增19项软件著作权证书,保护期限均为50年[58] - 汉威科技2020年多个软件著作权原始取得成本均为50[59][60] - 汉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监测预警系统V1.0于2020/7/10获得登记号2020SR1042712[59] - 汉威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监测预警系统V1.0于2020/7/10获得登记号2020SR1042718[59] - 雪城污染源监控数据造假调查取证系统V1.0于2019/12/1获得登记号2020SR0283605[59] - 雪城基于CALPUFF模型的企业污染溯源分析系统v1.0于2020/2/10获得登记号2020SR0388744[59] - 电化学传感器模组软件V1.0于2015/9/1获得登记号2020SR0905902[60] - 炜盛粉尘传感器模组软件V1.0于2017/5/1获得登记号2020SR0905895[60] - 高新水务SCADA数据采集传输管理系统V1.0于2019/3/31获得登记号2020SR0031388[60] - 安消一体化在线监测平台V1.0于2020/9/17获得登记号2020SR1759845[60] - 智慧消防设施巡查可视化管理系统(移动端)V1.0于2020/10/1获得登记号2020SR1737244[60] - 2020年传感器业务板块新增专利45项[66] 公司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2020年智慧环境监测与治理板块整体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4] - 2020年传感器板块主要子公司炜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18,817,878.4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06%,净利润90,142,923.22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5.92%[38] - 2020年传感器业务以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筑高行业壁垒,拓展多门类传感器共同发展[65] - 2020年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业务集团化客户占比36%以上[68] - 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围绕智能仪表等构建物联网安全产品生态,推进全景产品链升级迭代[67] - 智慧环保业务围绕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展开,雪城软件打造环保生态圈,嘉园环保业绩稳步回升[69][71] - 嘉园环保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通过专家组审核,智慧环保平台(二期)入选福建省重点项目[71] - 公司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市政等业务领域收入、回款、利润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72] - 公司智慧水务、智慧热力三期项目建设完成,提升了运维和服务质量及运营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75] - 2020年传感器收入316,436,082.51元,占比16.30%,2019年为171,446,137.23元,占比9.42%,同比增长84.57%[88] - 2020年智能仪表收入351,974,872.24元,占比18.13%,2019年为361,602,964.29元,占比19.87%,同比下降2.66%[88] - 2020年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收入1,222,502,655.06元,占比62.98%,2019年为1,236,629,188.12元,占比67.97%,同比下降1.14%[88] - 2020年国内收入1,852,290,116.57元,占比95.42%,2019年为1,755,396,640.79元,占比96.48%,同比增长5.52%[88] - 炜盛科技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净利润9014.29万元[118][119] - 嘉园环保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净利润1003.30万元[118][122] - 汉威智源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净利润9843.69万元[118][12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1年公司将围绕MEMS技术、光电技术先进传感器、智能仪表展开研发[9] - 2021年公司会优化祥云物联网平台、数字技术及应用方案[9] - 2021年公司将加速扩充传感器产能,加快在消费和汽车领域推广[9] - 2021年公司会加速智能仪表、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市场投放速度[9] - 2021年公司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将完成年产1000万支柔性传感器产线的投产以及年产10万台柔性触控智能设备产线的建设[130] - 2021年传感器板块将完成产线扩建,增加产能,强化相关气体传感器市场领先地位,加速新产品投放[130] - 2021年公司将在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投放新产品,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品牌建设[131] - 2021年公司将在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推广新成果,优化云平台,拓展监测和治理业务[132][133] - 2021年公司将在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抢抓政策机遇,加强协同,拓展客户和市场[134] - 2021年公司智慧公用相关业务坚持三大工作主线,发挥“样板间”职能[135][136] - 2021年公司将加速居家智能与健康产品市场投放,搭建家居安全健康生态圈[137] - 2021年公司将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扩大产能,释放各板块协同效应[129] - 2021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环境传感器新技术研发储备[130] - 2021年公司将加快子公司嘉园环保业务转型战略落实[133] - 2021年公司将沿产业链、产业生态拓宽创新格局,加速MEMS传感器工艺技术优化,加强多类传感器开发和产业化,研发传感应用解决方案等[138] - 2021年公司将持续优化创新体系,打造全产业链式研发能力[139] - 2021年公司将加强上海、苏州、深圳及河南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传感器检测平台”建设[139] - 2021年公司将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传播力度,传感器围绕大客户精准营销,智能仪表等启动线上渠道[140] - 2021年公司将稳步推进集团化管控1.0到2.0过渡,深化多项改革并扩大改革范围[142][143] - 2021年公司将加大力度推进《汉威文化法典》落地,强化监督和专项审计[14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19.41亿元,较2019年的18.19亿元增长6.69%[30]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较2019年的 - 1.04亿元增长298.05%[30]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1亿元,较2019年的 - 1.93亿元增长162.54%[30]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6亿元,较2019年的3.26亿元增长80.02%[30]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股,较2019年的 - 0.35元/股增长300.00%[30] - 2020年末资产总额52.52亿元,较2019年末的48.04亿元增长9.34%[30]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59亿元,较2019年末的13.46亿元增长15.82%[30] - 2020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10亿元、4.97亿元、4.42亿元、5.92亿元[33] - 2020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30亿元、0.94亿元、0.52亿元、0.30亿元[33] - 2020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0.17亿元、1.55亿元、2.24亿元、2.24亿元[33]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4,695,668.28元,2019年为89,435,223.04元,2018年为55,095,506.73元[36] - 在建工程较年初增加32.60%,系公司投资建设管网等长期资产所致[46] - 其他应收款较年初减少33.83%,系往来款项减少所致[46] - 合同资产较年初减少33.68%,系公司BOT项目转运营所致[46] - 长期待摊费用较年初减少31.18%,系公司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所致[46] - 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0,306,329.50元,2019年为128,581,486.32元,2018年为98,223,081.50元[36] - 2020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50,691.91元,2019年为 - 428,887.98元,2018年为 - 895,232.20元[36] - 2020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 567,186.65元,2019年为 - 267,345.03元,2018年为 - 443,369.63元[36] - 2020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1,353,930.38元,2019年为4,916,795.46元,2018年为1,230,738.07元[36] - 2020年物联网行业毛利率33.47%,较2019年增长2.06%[91] - 2020年传感器毛利率48.98%,较2019年增长6.49%[91] - 2020年智能仪表毛利率46.03%,较2019年下降1.37%[91] - 2020年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毛利率25.78%,较2019年增长0.77%[91] - 2020年物联网行业原材料成本898,577,301.25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9.57%,同比增2.38%[94] - 2020年销售费用130,457,052.73元,同比增2.29%;管理费用167,734,002.20元,同比降5.05%;财务费用40,575,411.97元,同比降12.70%;研发费用128,509,464.12元,同比降4.35%[98][99] - 2020年研发人员688人,占比27.00%,研发投入金额128,509,464.1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62%[100]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26,268,353.35元,同比增17.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6,121,669.26元,同比增80.02%[101] - 2020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429,817.27元,同比降99.5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6,900,248.61元,同比降28.10%[101] - 2020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16,978,265.00元,同比增89.8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2,815,612.30元,同比增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