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海防务(300008) - 2020 Q4 - 年度财报
天海防务天海防务(SZ:300008)2023-04-22 00:00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架构 - 公司2014年收购沃金天然气,2016年收购金海运并更名,2017年收购大津重工,2020年12月完成重整,明确“船海工程”“军工防务”“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3] - 2020年底公司完成重整,控股股东变为隆海重能,实控人为何旭东[16] - 2021年2月完成第五届董监高选举及聘任,原有团队稳定并引进多方面人才[16] - 重整后公司股东、财务和治理结构改善,管理团队充实提升[16] - 公司确立“一总部三平台”业务架构,形成“技术引领,水陆并举,军民融合,智能绿色”发展格局[16] - 2021年公司计划构建“一总部三平台”业务架构,总部主导战略规划与布局,提高组织效率和运营水平[62] - 公司将实施“一总部三平台”总体架构,打造船海工程、军工防务、新能源三位一体企业[67] 市场环境与行业数据 - 2020年国际船舶市场未完全恢复,BDI处于低位,二季度起中国海运需求复苏,三、四季度BDI逐步走高[5] - 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承接新船订单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60] -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362.4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船舶制造企业收入3029.8亿元,同比下降13%;船舶配套企业收入494.9亿元,同比增长2.4%;船舶修理企业收入299.3亿元,同比增长13.5%;船舶改装企业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2.7%[60]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业务持续拓展、市场周期、汇率、客户违约、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增加等风险[3][5][6] - 公司应对业务持续拓展风险,加强三大业务板块研发和营销力度,提升管理和运营能力[4] - 应对市场周期风险,公司调整产业及产品结构,扩展业务品类,谋求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5] - 应对汇率风险,公司加强汇率走势分析,制定风险防范方案[5] - 应对客户违约风险,公司加强船东资信调查、项目执行管理和合同预警监控[6] - 应对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增加风险,公司提升管理水平,开展成本管控,降低成本费用占收入比重[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0年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下降11.17%[12][16]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5.75万元,同比增加107.13%[12][16] - 2020年末资产总额20.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71%[12]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7.83%[12]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09.85万元[15]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355万元,同比减少1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6万元,同比增加107.13%[33] - 船海工程板块技术服务业务收入4583万元,同比增加1.39%[35] - 船海工程板块EPC业务收入33226万元,同比下降5.31%[35] - 防务装备及产品板块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制品类和海空装备产品业务收入6813万元,同比增长2.56%[35] - 能源业务板块天然气业务收入6429.57万元,同比下降44.32%[35] - 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1.24%、76.48%、12.28%,同比增减分别为4.08%、-4.06%、-44.32%[37] - 国内收入382,363,188.62元,占比73.03%,同比减少15.50%;国外收入141,189,555.96元,占比26.97%,同比增加3.17%[37] - 船海工程EPC业务销售量332,267,170.47元,同比减少5.31%;生产量340,514,797.37元,同比减少8.73%;库存量74,765,467元,同比减少85.12%[38] - 防务装备及产品销售量68,130,291.48元,同比增加2.56%;生产量25,499,877.72元,同比减少11.86%;库存量33,563,931.31元,同比减少27.40%[38] - 《28000CMBLNG运输船设计、建造工程总承包合同》累计确认收入47,820.54万元,最终收到结算款3,563.43万元[39][40] - 《600吨LNG动力干货船建造总承包合同》等三份合同累计确认收入15,987.99万元[40] - 《三型LNG动力干货船设计技术服务合同》累计确认收入2,640万元[40] - 《多功能工作船建造合同》两艘船累计收款2456万美元[41] - 《上海船员评估示范中心建设工程动力设备操作及动力装置测试分析与操作评估系统集成采购项目合同协议书》累计确认收入2993.25万元[41] - 公司签订两艘8000吨级干散货船总承包合同,金额1880万美元(约13150万元),累计确认收入5460万元[42] - 船海工程技术服务收入中,人工成本同比减少21.47%,外协费同比减少13.18%,折旧、摊销同比减少30.98%[43] - 船海工程EPC收入中,项目建造成本同比减少24.15%,材料及设备采购成本同比减少40.29%[44] - 防务装备及产品收入中,材料采购同比增加67.58%,人工成本同比减少6.07%[44] - 能源业务收入商品采购成本同比减少46.39%[44]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36668198.28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6.71%[4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82839373.7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3.90%[4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7.8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8.53%,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00%,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0%[46][47] - 2020年研发人员124人,占比15.92%,研发投入35934317.6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86%[50]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845893207.36元,同比降24.52%,流出974425109.47元,同比降11.09%,净额 -128531902.11元,同比降620.93%[50] - 2020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008149.93元,同比降86.81%,流出255546884.41元,同比增3424.53%,净额 -252538734.48元,同比降1723.84%[50] - 2020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923557143.00元,同比增1449.59%,流出272516056.21元,同比增128.83%,净额651041086.79元,同比增1194.39%[50] - 2020年末货币资金411024846.05元,占总资产20.16%,较年初比重增15.27%,因引入新投资人资金注入[52] - 2020年末应收账款144018446.35元,占总资产7.06%,较年初比重降2.96%,无重大变化[52] - 2020年末存货99691029.76元,占总资产4.89%,较年初比重增0.58%,因新签合同开工存货增加[52] - 2020年末短期借款64930000.00元,占总资产3.18%,较年初比重降12.01%,因偿还大部分短期借款[54] - 2020年末合同资产74765466.58元,占总资产3.67%,较年初比重降16.36%,因项目结算和交船等[54] - 2020年投资收益59399367.20元,占利润总额338.02%,主要系重整收益,不具持续性[52]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船海工程、军工防务、新能源三大领域[16] - 佳豪船海位列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三甲,交付船舶逾两千艘[17] - 公司设计的清洁燃料船舶有世界首型双燃料港口作业拖轮等多个首型船,是相关示范项目[18][19] - 公司在特种工程船舶设计方面保持领先,高端产品订单比重提升,承接多个国家级重点海洋工程项目设计订单[19] - 公司船海工程总承包业务获二十余项工程总包项目,交付船舶近百艘,是重要收入来源[20] - 大津重工厂区占地约60余万平方米,岸线长度约2.5公里,可承接各类船艇和海工装备建造任务[20] - 公司制定《内部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规范采购行为,企业规划与管理部负责归口管理[20] - 公司建立工程承包、材料供应及服务“厂商表”,每年进行修订[20] - 公司船舶与海洋工程业务各模式有效联动,能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技术服务[21] - 公司设计团队可为客户提供覆盖全部设计过程的服务,特定新型高端项目与国外伙伴合作[21] - 公司依托自身实力和融资优势开展设计工程总承包业务,以有竞争力价格和周期提供产品[21] - 公司船舶与海洋工程业务已形成丰富客户网络和良好口碑,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经营信息并争取订单[22] - 公司签订的研究、设计、监理和总承包项目合同明确约定相关条款,付款一般分阶段执行[23] - 公司初步形成军民融合业务架构体系,防务装备及相关业务覆盖六大高新技术领域[24] - 金海运采购材料分为A、B、C三类,合格供方需列入目录并经评价确认[24] - 金海运生产项目流程包括生产策划、制造和使用服务阶段[25] - 金海运销售模式分为军品和民品,采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直销模式[25] - 公司在船舶利用天然气技术方面持续研发投入,形成系列技术专利和工程实践[26] - 沃金天然气业务包括天然气销售和应用,有三种业务模式[26] - 沃金天然气根据加气站业务预期与供应商签订供气合同,确定全年和月度用气计划[27] - 加气站根据日用气计划运营,工业用户与沃金天然气签订供气合同,运输由捷能运输负责[27] - 公司具备船舶设计甲级资质、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等多种资质[30][31][32] - 公司形成设计、监理、制造一体化发展模式,业务间可独立运行也可协同[32] - 公司长期与主流船级社、优势设计公司、一流设备系统厂商合作[32] - 公司“一总部三平台”发展格局已形成,为业务扩张和发展打开前景[32] - 公司船海工程研发设计业务位列行业前三甲,旗下佳船监理公司拥有甲级资质,也位居行业前三甲[62] - 公司总承包业务依托“人工智能”数字化模拟造船平台,实现工程一体化管理[62] - 大津重工是公司EPC业务总装制造基地,配备5万吨级船坞和万吨级室内船台,是工信部造船企业白名单企业[62] - 公司军工防务业务现有产品覆盖六大高新技术领域,2021年将形成五大门类的防务装备研发生产平台[64] - 公司军工防务板块将精准定位业务领域、建立研发创新机制、发挥协同优势[64] - 公司新能源业务包括天然气销售和应用业务,将推进天然气水上应用[65] - 公司“绿色动力”项目拥有50余艘内河天然气动力船舶,是相关示范项目[66] - 新能源业务将强化现有LNG加气站运营、完善加气站网络布局、做好与其他板块协同[6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推动船海工程业务转型,加强环保型及高端特种船型研发推广,关注新能源船舶及深海海工装备市场机会,巩固提升品牌与竞争力[60] - 公司将借助金海运优势探索进入军辅船研制领域,打造防务装备全产业链[60] - 公司军工业务将发展五大门类产品,拓展军辅船研发修造、军贸船设计制造,加大无人智能产品研发生产[60] - 公司将加强新能源业务投入,构建水陆一体天然气利用增值产业链,推进水上天然气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62] - 2021年公司将聚焦高端技术研发,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强化内部协同,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升经营能力及业绩[63] 公司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0 - 2022年度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均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0] - 2020年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 358,271,940.8元,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0.00%[71] - 2019年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0.00%[71] - 2018年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0.00%[73] 相关方承诺事项 - 隆海重能作出同业竞争承诺,长期履行中[73][74] - 隆海重能作出股份减持承诺,36个月内履行中[75] - 隆海重能作出关联交易等方面承诺,长期履行中[76][77][78] - 长城资产股份限售期为6个月,履行中[79] - 李露作出同业竞争承诺,36个月或持股不低于5%期间履行中[79][80][81] - 李露取得的股份分三期解除锁定,第一期1250万股于对价股份发行结束满12个月后解除限售,第二期937.5万股于对价股份发行结束满24个月后解除限售,第三期2812.5万股于对价股份发行结束满36个月后且业绩承诺补偿完成后解除限售[82] - 刘楠承诺自本次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交易或转让因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向其发行的全部股份[86] - 刘楠在天海防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本人所持有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91] - 若税务主管部门要求天海防务补缴2006年和2007年期间所得税,或要求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发展有限公司补缴2007年12月31日前所得税,刘楠将承担全部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91][92] - 刘楠及一致行动人上海佳船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在天海防务完成对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