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8.29万元,同比下降90.09%,主要系参投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所致[2] - 报告期内公司参投基金公允价值变动减少净利润885.34万元,去年同期参投基金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净利润6,904.80万元[2]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相较去年同期增长5.30%[2]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42,807,639.89元,同比增长5.3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82,909.38元,同比下降90.0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319,724.87元,同比增长26.55%[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09,130.70元,同比下降1.99%[21]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74,705,262.06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2]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66,070.32元,为全年最低季度[22]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871,364.49元[24] - 公司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457,591.17元[24] - 公司2022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1,885,532.50元[25] - 公司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043,067.97元[25]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42,807,639.89元,同比上升5.30%,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5.62%至30,952,287.98元,净利润同比下降90.09%至8,882,909.38元[36]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42,807,639.89元,同比增长5.30%[43]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100,986,597元,净利润为89,490,697元[125] 股东分红与股权变动 - 公司以480,831,53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3] - 公司转让大千生物35.56%股权,转让价款为12,261,640元[39] - 公司转让广州穗华全部股权,转让价格为8,390,129.81元[39] - 公司转让武汉标迪5.11%股权,转让价格为533.64万元[39] - 公司转让大千生物35.56%股权,转让价款为12,261,640元,转让后公司仍持有大千生物20%股权[46] - 公司转让持有的全部广州穗华股权,转让价格为8,390,129.81元,主要原因是广州穗华近年来连续亏损,业绩未达预期[46] - 公司拟向洛阳正浩发行144,240,000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71,684,000元用于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40] - 公司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为24,041,576.8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每10股派息0.5元(含税)[171] - 公司2022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72,359,626.83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6,717,164.46元后,可供分配利润为60,454,480.11元[171]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均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2] -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已在报告中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予以描述[2] - 公司智能电网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建设、电源建设、配网建设、用户工程建设及其技术改造,电力故障录波装置、时间同步装置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31] - 公司医疗信息化业务聚焦智慧医共体、智慧医院领域,产品包括HIS、EMR、PACS、RIS、HRP、集成平台、数据中心、移动医疗、互联网医院等[31] - 智能电网业务签订合同额为46,468.84万元,同比增长12.14%,而医疗健康业务签订合同额同比下降58.87%至5,182.75万元[36] - 公司中标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北换流站等多个重点项目,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中标广东电网公司2022年第一批框架招标项目,中标比例60%,预计中标金额约2,379万元[37] -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033,110.69元,同比增长18.62%,并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2级资质,可从事22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或试验业务[37] - 智能电网领域共有22个主要研发项目,本年度新增8个,其中6个项目已转产,6个项目正在样机试制,4个项目正在开发中[38] - 医疗健康领域共有11个主要研发项目,本年度新增3个,其中8个项目已转产,3个项目正在开发中[38] - 医疗健康行业营业收入为90,539,160.02元,同比增长15.41%[43] - 电力故障录波装置营业收入为125,687,204.05元,同比增长4.54%[43] - 时间同步装置营业收入为55,706,333.40元,同比增长33.30%[43] - 医疗信息化营业收入为74,560,408.22元,同比增长164.34%[43] - 公司计划推进智能电网业务发展,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和仪器仪表类产品[112] - 公司计划推进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设,拓展新能源领域[112] - 公司推出自主可控新一代智能故障录波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自主可控继电保护测试仪等新产品[113] - 公司通过投资并购进入医疗健康产业,以拓展业务范围和增加利润增长点[113] - 公司密切关注国家电力行业和医疗行业发展动态,提升核心技术及产品竞争力[113] - 公司持续加强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新产品市场占有率[113] - 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实现外延式扩张,审慎选择并购标的并做好资源整合[114]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跟踪行业发展方向,增强核心竞争力[114] - 公司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薪酬政策,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115] - 公司加大募投项目产品的市场推广及销售力度,及时调整投资项目技术方向和市场策略[11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累计参与57项国家、行业、企业、团体标准起草、制定工作,其中已颁布、实施32项标准[33]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共申请专利5项,获得专利14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60项、实用新型26项[33]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登记软件著作权12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255件[33] - 公司获得7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并申请3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8] - 轻量化继电保护测试仪重量减轻至原有设备的55%,体积减小至原有设备的67%[57] - 低频故障录波装置开发项目正在进行初步工程化试点应用,公司作为首批参与厂家[58] - 国网自主可控新一代智能故障录波装置采用自主可控芯片,满足未来510年现场需求[59] - 智能配电网高压高精测试平台支持电流大小量程切换,满足保护与测量不同精度测试需求[60] - 新一代配网装置V2.0采用自主可控芯片设计,生产周期和成本极大缩短[62] - 电能质量监测主站软件系统支持异构平台数据共享和海量数据处理,具备远程监控能力[64] - 配电录波主站系统实现故障电压电流特征提取,支持基于对象的电网事故分析[66] - 列车智能化电气柜综合监控系统实现无触点化智能逻辑控制功能,提升逻辑控制装置智能性[67] - 自主可控继电保护测试仪采用自主可控芯片,满足未来510年现场需求[68] - 小水电集群微网控制装置研发项目解决小水电集群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6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343人减少至2022年的321人,变动比例为-6.41%[82]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2021年的42.50%下降至2022年的40.33%,变动比例为-2.17%[82]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77,905,022.18元,占营业收入的17.59%,较2021年的18.99%有所下降[82] - 公司研发人员中本科人数从2021年的165人增加至2022年的173人,变动比例为4.85%[82] - 硕士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46人减少至2022年的40人,变动比例为-13.04%[82] - 博士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1人增加至2022年的2人,变动比例为100.00%[82]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143人减少至2022年的137人,变动比例为-4.20%[82] -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164人减少至2022年的155人,变动比例为-5.49%[82] 行业动态与政策 -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29] - 2022年电源工程投资完成7,208亿元,同比增长22.8%[29] - 2022年电网工程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2.0%[29] - 国家电网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9] - 国家电网规划到2025年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28] - 国家电网计划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亿千瓦以上[28] - 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28] - 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配电网建设规划投资达到3,200亿元[28] - 国家电网经营区到2030年水电装机达到2.8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28] - 国家电网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28]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确保股东权利平等行使[117] - 公司在人员、资产、业务、管理机构、财务核算体系等方面独立于实际控制人[117]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人(财务、法律、新能源各1名)[118]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3次董事会和8次监事会[119]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4个专门委员会[119] - 2022年5月9日,公司举行网上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总裁、独立董事、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出席[119]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02%[122]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21%[122]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47%[122]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8.91%[122] - 董事邓志刚减持股份6,379,900股,期末持股20,570,100股[124] - 董事张小波减持股份2,100,000股,期末持股21,250,350股[124] - 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10月26日收到董事长王永业、董事张小波、陈默及独立董事龚庆武的辞职报告,因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需进行董事会改组[125] - 2022年11月17日,公司董事会收到副总裁尹健和总工程师张小波的辞职报告,因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需进行董事会改组[125] - 2022年11月15日,公司董事会选举徐军红为董事长,窦宝成、赵炳松为董事,郑洪河为独立董事[132][134][135][136] - 公司现任董事长徐军红女士,1968年生,本科学历,现任洛阳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37] - 公司现任副董事长尹健先生,1967年生,工学学士,工程师,曾任公司副总裁[138] - 公司现任总裁卢春明先生,1973年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公司副总裁[139] - 公司前任董事长邓志刚先生,1959年生,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曾任公司总裁[140] - 公司现任董事窦宝成先生,1964年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现任鄂尔多斯市恒达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41] - 公司董事赵炳松先生现任深圳中嘉智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并兼任多家能源科技公司高管[142] - 独立董事杨洁女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42] - 独立董事郑洪河先生现任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并担任多家能源科技公司独立董事[142] - 独立董事马东方先生现任江苏金牌律师事务所律师、副主任,并担任多家科技公司独立董事[144] - 监事会主席陈志兵先生曾获航天部科学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并担任多家生物科技公司董事[144] - 监事尹力光先生现任控股子公司成都智达电力自动控制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武汉中元惠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145] - 职工代表监事姚弄潮先生参与公司“ZH-1电力故障录波分析装置”及“ZH-2电力故障录波分析装置”的研制,该项目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145] - 副总裁熊金梅女士参与公司多项电力故障录波分析装置的研制,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45] - 财务总监黄伟兵先生现任公司财务总监,并兼任多家子公司董事及监事[146] - 实际控制人徐军红女士持有洛阳华世66%股份,并担任多家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14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55.94万元[150] - 独立董事津贴调整为人民币6万元/年(税前)[149] - 公司董事长徐军红2022年税前报酬为7.50万元[150] - 公司副董事长尹健2022年税前报酬为81.15万元[150] - 公司董事、总裁卢春明2022年税前报酬为83.90万元[150] - 公司董事邓志刚2022年税前报酬为78.90万元[150] - 公司监事会主席陈志兵2022年税前报酬为57.50万元[150] - 公司财务总监黄伟兵2022年税前报酬为47.10万元[150] - 公司副总裁熊金梅2022年税前报酬为28.40万元[150] - 公司独立董事郑洪河2022年税前报酬为0.75万元[151] - 公司2022年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796人,其中母公司363人,主要子公司433人[166]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为501人,占总员工数的62.94%[166]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57.41%,其中博士4人,硕士58人,本科395人[166] - 公司2022年共组织培训189场,总参训2391人次,人均参训6次,总学时5397.3小时,人均学时12.6小时[168] - 公司2022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100%[173] - 公司2022年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均未发现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77]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确认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有效内部控制[177]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信息披露,并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提高透明度和诚信度[179] -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实施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179] - 公司实际控制人徐军红女士承诺确保上市公司人员独立,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专职工作、财务人员独立、劳动人事及薪酬管理体系独立[181] - 公司承诺确保上市公司资产独立完整,资产全部处于上市公司控制之下,并不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81] - 公司承诺确保上市公司财务独立,建立独立财务部门和核算体系,独立在银行开户,并独立作出财务决策[182] - 公司承诺确保上市公司机构独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独立行使职权,与关联企业不存在机构混同[183] - 公司承诺确保上市公司业务独立,拥有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资产、人员、资质和能力,规范管理关联交易[183] - 公司拟通过控制的企业认购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新疆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10万吨/年)[184] - 公司承诺避免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必要的关联交易,对于无法避免的关联交易将遵循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185] - 公司实际控制人邓志刚等八位一致行动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不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同或相似的业务[186]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如从事可能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经营活动,将优先将该商业机会给予公司[187]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如违反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将赔偿公司因此受到的全部损失[187]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非法占用中元华电资金、资产,并减少关联交易[188]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关联交易将遵循“等价有偿、平等互利”原则,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89]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维护中元华电的独立性,包括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独立[190]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活动[19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利用实际控制人地位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利益[19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94][196][197][198][199][200
中元股份(30001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