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科电气(300035) - 2020 Q4 - 年度财报
中科电气中科电气(SZ:300035)2021-04-28 00:00

财务表现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74亿元,同比增长4.7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增长8.34%[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亿元,同比增长947.03%[21]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33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4] - 2020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32.57万元[24] - 公司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下降9.09%[21] - 2020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7.86亿元,同比增长0.72%[21]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93亿元,同比增长8.46%[21] - 公司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4%,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21] - 公司拟以642,365,82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5] - 公司2020年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营业收入97,362.68万元,同比增长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80.46万元,同比增长8.34%[51]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973,626,797.74元,同比增长4.79%[69] - 公司2020年可分配利润为564,589,125.69元[162]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64,236,582.4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9.22%[165]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4,236,582.40元[162]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62]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642,365,824股为基数[162]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2] - 公司近三年现金分红金额逐年增加,2020年较2019年增长66.77%,较2018年增长299.62%[165] 业务表现 - 公司2020年锂电负极业务营业收入为7.57亿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77.77%[34] -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于动力类、消费类、储能类锂离子电池等领域[34] -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产品包括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工业磁力设备和锂电专用设备[34] - 公司中间包通道式感应加热与精炼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4] - 公司连铸电磁搅拌(EMS)成套系统是连铸生产线关键设备之一,用于改善钢材品质[34] - 公司连轧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具有加热速度快、控制精确、均匀性好等优点[34] -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在动力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位于前列,具备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40] -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市场占有率超60%,稳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40] -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5,720.39万元,同比增长5.30%;全年实现负极材料销量24,026吨,同比增加35.44%[51] -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70.9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668.10万元有明显改善[51] - 公司磁电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1,642.29万元,同比增长3.08%[61] - 公司签获中间包通道式感应加热与精炼系统1套、连轧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订单3套[61] - 公司锂电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近80%,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行业知名企业[140] - 公司连铸EMS市场占有率超60%,处于国内行业龙头地位[140] -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并成功开发了蜂巢能源、瑞浦能源等新客户[46] - 公司子公司中科星城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2020年消费类和储能类锂电负极材料销售占比不到5%,未来具有较大拓展空间[47] -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获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74项,其中72项为发明专利[51] -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继续围绕高能量密度BEV和PHEV动力锂电负极材料、高端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消费电子锂电负极材料以及小储能和基站储能用锂电负极材料进行研发和优化[51] - 公司已获得多项锂离子电池相关专利,包括碳包覆石墨棒制备方法、高石墨化度石墨纤维制备方法等[54] - 公司正在申请多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关专利,包括高首效球形硬碳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54] - 公司研发了多种新型石墨负极材料,如高容量快充石墨负极材料、高压实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等[54] - 公司开发了多种微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高性价比微晶石墨负极材料、快充型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等[57] - 公司研发了多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复合材料,如三相复合负极材料、高性能硅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等[57] - 公司开发了多种石墨改性方法,如改性石墨材料、具有多孔碳层的石墨材料等[57] - 公司研发了多种石墨化工艺,如块体半闭孔催化石墨化、中间相沥青边接触式包覆石墨工艺等[57] - 公司开发了多种锂电池负极造粒工艺,如低温氧化固化工艺、低温塑性沥青造粒工艺等[57] - 公司研发了多种硅碳复合材料,如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硅/膨胀石墨/无定型碳复合材料等[54] - 公司开发了多种高纯纳米硅制备方法,如制备高纯纳米硅的方法、石墨烯包覆纳米硅制备方法等[57] -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受钢铁行业去产能、产能置换、节能环保政策影响,市场机遇增加[61] -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收入为757,199,305.86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7.77%,同比增长5.30%[69] - 机械制造业收入为209,719,394.87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1.54%,同比增长3.01%[69] - 石墨类负极材料收入为744,801,759.45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6.50%,同比增长5.76%[73] - 华北区收入为112,331,032.12元,同比增长77.50%,占总营业收入的11.54%[73] - 海外区收入为83,221,868.36元,同比增长262.40%,占总营业收入的8.55%[73] - 锂电材料业务毛利率为34.24%,同比下降3.63%[74] - 石墨类负极材料毛利率为34.66%,同比下降4.28%[74] - 公司锂电材料产能为32,000吨,在建产能为10,000吨,产能利用率为76.63%[77] - 锂电材料销售量同比增长35.44%,从2019年的17,739.75吨增至2020年的24,026吨[78] - 锂电材料生产量同比增长34.96%,从2019年的18,168.95吨增至2020年的24,520吨[78] - 锂电材料库存量同比增长31.59%,从2019年的1,563.53吨增至2020年的2,057吨[78] - 机械制造业库存量同比增长38.13%,从2019年的160台套增至2020年的221台套[78] - 锂电材料行业原材料及部分加工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从2019年的73.40%降至2020年的66.46%[82]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611,926,012.1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5.52%[8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88%,从2019年的49,562,722.08元增至2020年的54,956,314.53元[8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91%,从2019年的52,614,925.56元增至2020年的62,040,517.24元[87] - 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0,312,32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9%[98] - 公司2020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86人,占员工总数的17.11%[98] - 公司成功开发多出口式流钢通道,解决了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中各流间温度差≥6℃的问题[10] - 公司成功研制风道自动对接装置,实现了对接后自动对中复位的快速、可靠连接[11] - 公司成功开发中间包感应加热耐火材料重复利用技术,降低了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运行成本[12] - 公司成功开发消费电子负极材料,实现高容量、高压实、低膨胀,满足消费电子项目需求[13] - 公司成功开发高功率动力负极材料,满足EV快充、PHEV、HEV项目需求[15] - 公司成功开发高容量动力负极材料,目标克容量达到355mAh/g,目标压实密度达到1.75g/cm³[18] - 公司成功开发储能用负极材料,满足锂离子电池储能市场需求[19] - 公司完成退役锂电池回收石墨循环利用与高值转化项目的小试阶段[20]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0.40%,1.50%,1.27%[101]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0.16%,0.54%,0.41%[10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947.03%,达到116,966,107.58元[10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05.92%,达到20,942,169.92元[10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28.60%,为-170,493,390.18元[101] - 投资收益为9,500,740.89元,占利润总额的5.17%[102]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11.96%下降至10.07%,减少1.89%[106]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13.42%上升至18.58%,增加5.16%[106]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从14.31%上升至17.68%,增加3.37%[106] - 报告期投资额为298,032,396.4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8.35%[112] - 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52,354.72万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9,037.55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3,989.52万元[114][115] - 公司2020年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1,922.2万元,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672.34万元[115] - 公司募集资金余额为23,989.52万元,其中3,000万元用于购买结构性存款,6,000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剩余14,989.52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账户[115]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1.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1万吨石墨化加工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7,921.07万元,投资进度为49.62%,预计2021年8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19]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中科星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1,105.48万元,投资进度为17.71%,预计2021年11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19] - 公司2020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增加部分募投项目实施地点的议案,中科星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新增实施地点为长沙市湘江新区泉水路与金菊路交汇处亿达中建智慧科技中心3号栋[122] - 公司2020年4月16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中科星城使用4,000万元,格瑞特使用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金额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123]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人民币5,358.18万元[12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金额为3,000.00万元[127]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2020年总资产为105,404.56万元,净利润为9,188.53万元[130] - 贵州格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2020年总资产为71,764.78万元,净利润为5,785.55万元[130] - 湖南中科星城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总资产为6,298.45万元,净利润为-1.77万元[130]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79,568,974.87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99.9921536%[133] - 贵州格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71,554,880.11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100.00%[133] - 湖南中科星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0,000.00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100.00%[133] - 石棉县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3,793,104.00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37.50%[136]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从2020年的137GWh增长至1163GWh,年均增长率达53.38%[137] - 2025年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市场出货量预计从2020年的16.2GWh提升至58GWh,年均增长率达29.06%[137] - 2023年中国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0年的36.6GWh提升至51.5GWh,年均增长率达10.86%[137] - 公司计划聚焦锂电负极材料研发和生产,推进产业链整合,力争成为全球领先品牌[140] - 公司计划巩固电磁冶金行业领先优势,推动磁电技术创新发展[140] - 公司计划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向高端制造业进军[140] - 公司将在2021年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品创新[143] - 锂电负极业务方面,公司计划开发高能量密度BEV、PHEV和HEV/48V动力锂电材料,并推进硅基负极材料和新型碳材料的产业化[143] - 公司计划在2021年加快锂电负极材料产能建设,完善锂电负极产业布局[143]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5.18亿元,计提的坏账准备增加,影响了经营业绩[143] -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影响较大[146] - 锂离子电池技术在未来3-5年内仍将是市场主流技术,但新兴技术路线的快速成熟可能对公司产品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146] -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动力锂电负极材料产品价格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市场竞争加剧[146] - 公司计划通过多样化融资手段确保发展战略的资金需求,并制定市值管理战略以实现资本市场价值最大化[143] - 公司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维权力度,保护公司利益不受侵犯[143] - 公司计划优化业务板块架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143] - 公司2020年复工复产情况及负极材料业务未来发展等[150] - 公司2019年业务发展情况及负极材料业务未来发展等[153] - 公司2019年、2020年一季度业务发展情况及负极材料业务未来发展等[153] - 公司2020年上半年业务发展情况及负极材料业务未来发展等[156]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业务发展情况及负极材料业务未来发展等[156] - 公司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符合公司章程等的相关规定[161] - 公司2019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38,517,169.44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5.48%[165] - 公司2018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6,071,181.74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2.33%[165] - 承诺人通过本次交易取得的中科电气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交易或转让[170] - 自发行结束满12个月后,承诺人各自于本次交易取得的中科电气股份总数的50%可解除锁定[170] - 自发行结束满24个月后,承诺人各自于本次交易取得的中科电气股份总数的30%可解除锁定[170] - 自发行结束满36个月后,承诺人各自于本次交易取得的中科电气股份总数的20%可解除锁定[170] - 承诺人承诺在取得中科电气股票后,除正常的融资需求外,不以质押、设置其他权利限制或被司法拍卖等方式实现转移股票所有权的实质目的[170] - 承诺人确认本承诺函所载的每一项承诺均为可独立执行之承诺,任何一项承诺若被视为无效或终止将不影响其他各项承诺的有效性[173] - 承诺人及所拥有控制权的其他企业截止到本承诺函出具日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与中科电气、星城石墨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相同或相似的业务[173] - 自本次交易完成之日起五年内,承诺人及承诺人的关联方将避免从事任何与中科电气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等关联方相同或相似且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关系的业务[173] -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在交易完成后36个月内避免从事与星城石墨现有业务相同或构成竞争的业务[175] - 赵永恒承诺在持有中科电气股份期间不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与星城石墨现有业务相同的业务[175] -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承诺尽量避免或减少与中科电气和星城石墨之间的关联交易,并遵循市场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175] - 长沙斯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等承诺在星城石墨发展战略、重大经营决策、日常经营活动等事项上保持一致意见,形成一致行动关系[178] - 北京当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