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7]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33亿元,上年同期8.23亿元,同比增长147.07%[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亿元,上年同期1.59亿元,同比增长64.9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00亿元,上年同期 -3.42亿元,同比下降309.90%[26] - 基本每股收益0.3875元/股,上年同期0.2513元/股,同比增长54.20%[26] - 稀释每股收益0.3873元/股,上年同期0.2503元/股,同比增长54.73%[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14%,上年同期7.33%,同比下降0.19%[2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8.93亿元,上年度末63.23亿元,同比增长56.45%[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88亿元,上年度末24.41亿元,同比增长96.10%[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2071.46万元[29] - 2022年半年度按协议计算利息费用为30,977,705.94元[32] - 项目用电补贴5,970,282.92元、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税款6,196,222.34元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3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03,266.60万元,同比增长147.07%,归母净利润26,294.57万元,同比增长64.91%,扣非归母净利润28,456.04万元,同比增长81.74%[43] - 锂电负极板块营业收入187,592.03万元,同比增长167.77%,出货量48,398.68吨、确认收入数量45,496.99吨,同比分别增加104.54%、93.23%[43] - 磁电装备板块营业收入15,674.57万元,同比增长28.33%[43]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33亿元,同比增长147.07%,因销售量增加[49]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15.57亿元,同比增长189.89%,因销售量增加及成本上涨[49]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2197.7万元,同比下降37.21%,因运输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49] - 本报告期管理费用4609.85万元,同比增长51.65%,因人工费用增加[49] - 本报告期财务费用7105.07万元,同比增长679.84%,因计提利息费用和银行利息支出增加[49] - 本报告期所得税费用3776.23万元,同比增长89.44%,因本期利润增加[49]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5849.71万元,同比增长39.39%,因各项研发项目有序展开[49] - 本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05亿元,同比增长486.01%,因非公开股权融资和银行借款[52] - 锂电材料营业收入18.71亿元,同比增173.56%,营业成本14.72亿元,同比增214.42%,毛利率21.29%,同比降10.23%[53] - 机械制造业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28.91%,营业成本7958.80万元,同比增16.56%,毛利率48.62%,同比升5.44%[53] - 锂电材料产能9.71万吨,在建产能11.50万吨,产能利用率100.11%,产量4.86万吨[53][56] - 投资收益2239.0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5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8.89万元,占比 -0.13%[57]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21.3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61%,应收账款期末金额12.93亿元,占比13.07%[58] - 存货期末金额21.2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49%,较上年末比重增加7.97%[58]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17.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65%,长期借款期末金额5.85亿元,占比5.92%[5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412.71万元,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5.25亿元[61] - 报告期投资额7.25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45亿元,变动幅度195.49%[63]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7.00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62] 业务情况 - 锂电负极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布局多个生产基地,在动力锂电负极材料领域有技术和先发优势[36] - 磁电装备业务涵盖多种设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36] - 采购模式为“以产定购”,对供应商严格管理和考核[36] - 锂电负极业务生产模式为“按订单生产、兼顾市场预测适度库存”[36] - 磁电装备业务主要“按订单生产、单套量身定制”,部分标准化设备少量库存[36] - 产品采用直销模式,锂电负极业务采取大客户紧跟战略[37] - 磁电装备业务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建立稳定业务关系[39] - 锂电负极业务获发明专利6项,另有70项正在申请并获受理的专利(61项为发明专利)[43] - 磁电装备业务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另有25项正在申请并获受理的专利(24项为发明专利)[43] - 公司锂电负极与磁电装备业务拥有专利技术成果142项(发明专利66项),软件著作权42项,正在申请专利95项(发明专利85项)[44] - 磁电装备业务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超60%,处于行业龙头地位[46] 行业数据 - 2022年1 - 6月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约54.2万吨,同比增长69%[40] - 2022年1 -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销量渗透率由2021年的13.4%提高至21.6%[40] - 2022年1 - 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16万辆,同比增长63.4%,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增至12%[40] - 2022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超200GWh,同比增长超150%[40] - 2022年1 - 6月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44.5GWh,较去年同期增长144.51%[40] 募集资金管理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270,496.29万元,报告期投入121,479.37万元,累计投入167,048.75万元,累计变更用途资金总额为0,比例为0.00%[67] - 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23,547,215.11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余额为5,412.30万元[67][69][70]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181,415,728.57元,报告期使用119,325.19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余额为98,913.44万元[69][7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0,011万元,投资进度100.11%[71] - 中科星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6,255.01万元,投资进度100.23%,2022年3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1] - 1.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1万吨石墨化加工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1,457.54万元,投资进度87.11%,报告期实现效益12,863.6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37,537.85万元[71]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累计投入32,895.2万元,投资进度41.12%,预计2022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1] - 生产基地项目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4.5万吨石墨化加工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9,429.99万元,投资进度43.26%,报告期实现效益5,007.82万元,累计实现效益5,007.82万元[71] - 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47,0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71] - 合计金额为270,496.29 [75] - 2019年12月20日,公司同意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5,358.18万元 [75] - 2022年4月26日,公司同意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59,826.44万元 [75] - 2021年4月26日,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使用不超过1,300.00万元、全资子公司贵州中科星城使用不超过5,5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75] - 2022年4月26日,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使用不超过10,000万元、全资子公司贵州中科星城使用不超过4,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75] - 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金额为46,000.00万元 [75] - 2022年3月29日,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贵州中科星城可使用不超过12.0亿元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 [7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78] 公司投资与合作 - 深创投新材料基金拟9亿元认购中科星城控股新增注册资本,公司有回购义务,投资款9亿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负债[32] - 公司对贵安新区中科星城增资7亿元,持股比例65%,宁德时代为合作方,2022年7月28日完成增资工商变更登记[65] - 2022年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中科星城科技向安徽海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205万元,持有其51.0044%股权,增资后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至10,205万元 [162][165] - 2022年5月13日公司拟在四川甘眉工业园区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 [165] - 2021年公司与亿纬锂能拟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00万元,公司认缴60,000万元持股60%,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负极材料年产能10万吨 [162] 公司股权结构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538882428亿元,持股比例99.9984375%[85] - 贵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8297060868亿元,持股比例100%[85] - 湖南中科星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800万元,持股比例100%[88] - 湖南中科星城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中科星城科技持有25%股权,拥有55%表决权[88] - 云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中科星城控股持有60%股权,拥有60%表决权[89] - 贵安新区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为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公司[89] - 宁德时代和公司通过中科星城控股分别认缴贵安新区中科星城新增注册资本2.8亿元和4.2亿元,增资后其注册资本将增至8亿元[92] - 中科星城控股持有贵安新区中科星城65.00%股权和表决权[92] - 公司持有石棉县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37.50%股权和表决权,其注册资本为23,095,701.00元[92] - 公司向11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81,102,941股,总股本由642,365,824股变更为723,468,765股[172][175][18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数量为113,124,078股,占比17.61%,变动后数量为190,055,019股,占比26.28%[17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数量为529,241,746股,占比82.39%,变动后数量为533,255,746股,占比73.72%[172] - 余新等股东限售股份情况有变动,如余新期初和期末限售股数均为60,459,750股,限售原因为高管锁定股,拟解除限售日期为2023 - 01 - 04[17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0,946 [183] - 余新持股比例为11.15%,持股数量为80,613,000股 [183]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2.92%,持股数量为21,084,802股 [183] - 深圳前海凯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90%,持股数量为20,984,251股,质押14,680,000股 [186] - 李爱武持股比例为2.59%,持股数量为18,717,498股,质押4,670,000股 [186] - 余新与李爱武系夫妻关系,系公司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李爱武为深圳前海凯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86,189] - 许乃弟和皮涛分别与李爱武签署投票委托协议,将所持凯博资本股权投票权委托李爱武行使 [186]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余新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0,153,250股 [189] - 前10名普通股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未进行约定购回交易 [189] - 董事长余新持股80,613,000股[193] - 董事、总经理李爱武持股18,717,498股[193] - 董事、副总经理皮涛持股5,709,942股,另有555,000股相关权益[193] - 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斌持股2,400,000股,另有800,000股相关权益[193] - 董事黄雄军持股1,202,351股,另有240,000股相关权益[
中科电气(300035)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