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4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56.35亿元,上年同期为65.98亿元,同比减少14.61%[2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9亿元,上年同期为3720.18万元,同比增长1323.25%[2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099.98万元,上年同期为 - 1808.34万元,同比增长326.73%[29]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4亿元,上年同期为9471.46万元,同比增长326.57%[2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股,上年同期为0.04元/股,同比增长1425.00%[29]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61元/股,上年同期为0.04元/股,同比增长1425.00%[29]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2%,上年同期为0.62%,同比增长10.00%[2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39.30亿元,上年度末为138.32亿元,同比增长0.71%[2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2.69亿元,上年度末为46.45亿元,同比增长13.43%[2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947.46万元,同比增长1,323.25%[55] - 营业收入为56.35亿元,同比减少14.61%,主要因剥离民用铅酸业务及锂电及锂电回收产品收入提升[75] - 营业成本为51.56亿元,同比减少14.33%,主要因剥离民用铅酸业务[75] - 销售费用为8671.13万元,同比减少32.67%,主要因剥离民用铅酸业务[75] - 管理费用为1.44亿元,同比增加29.46%,主要因本期职工薪酬和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增加[75] - 财务费用为9742.46万元,同比减少31.63%,主要因剥离民用铅酸业务[75] - 所得税费用为637.56万元,同比增加1109.23%,主要因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75] - 研发投入为1.75亿元,同比减少13.37%,主要因剥离民用铅酸业务[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4亿元,同比增加326.57%,主要因剥离民用铅酸业务资金回流及加强供应链管理[75]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数据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59,820,386.29元[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2,646,184.07元[35]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1,931,003.84元[3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15,159.88元[35] - 所得税影响额为4,265,017.37元[35]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872,928.26元[3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88,474,788.45元[35]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至203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将达1000GWh,为2020年(32GWh)的30倍[44] - 2021 - 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保守/理想场景下达57.4%/70.5%[44] - 2022年中国将新建60万个5G基站,5G基站总数将超200万个[45] - 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520万架,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速超30%,大型以上占比80%[45] - 2021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达59.1万吨,其中废旧动力电池29.4万吨,3C及小动力24.2万吨,其他废料5.5万吨[49] - 全球再生铅产量占比平均水平约60%,中国约40%[50] 新型电力储能业务数据 - 公司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在全球储能装机规模近3GWh,承担国内外50余个储能示范项目[44] - 公司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集团签约总容量597.88MWh的锂电池储能系统项目[64] - 公司中标华能新疆60MW/125MWh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湖南郴州福冲100MW/200MWh电池储能电站、运达股份100MWh储能电池系统采购项目[64] - 2022年截至目前,公司累计中标及签约新型电力储能项目约1.3GWh[64] 通信后备电源业务数据 - 公司通信后备电源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国外逐年提升[48] 废旧电池回收业务数据 - 公司子公司华铂新材料首期年处理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达产[51] - 公司铅回收核心工厂华铂科技年处理废旧蓄电池120万吨以上,金属、塑料回收率达99%以上[54] - 公司参股子公司快点科技回收资质批复回收量达130余万吨[54] - 子公司华铂新材料首期年处理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达产,二期计划年底前达6万吨处理能力[66][69] - 锂回收产能为1.25万吨处理能力/半年,产能利用率为69.60%,产量为0.87万吨处理[83]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公司主持及参编50余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累计通过14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准安全认证认可[56] - 公司市场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各大洲完成市场和营销网络布局[60] - 公司完成民用铅酸电池业务剥离,聚焦储能主业发展[62] - 公司首期年处理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达产,完成储能产业一体化布局[62] - 公司现有锂电产能5GWh,预计“年产6GWh新能源锂电池建设项目”首期3GWh、“2000MWh 5G通信及储能锂电池建设项目”年底前完成建设[69] - 第二代液冷储能系统实现动态降耗15%,LCOS综合降低超20%[69] - 公司铁锂电池“高比能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能量密度达330Wh/kg[69]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转让股权产生投资收益约4.22亿元[55] - 投资收益金额418,287,633.6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1.85%,因处置子公司股权等产生[84]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562,598.53元,占比 -0.11%,源于期货持仓收益变动[84] 资产结构与变动 - 货币资金本期末761,850,729.36元,占总资产5.47%,较上年末比重降1.11%,因支付固定资产采购款[85] - 应收账款本期末2,110,913,479.50元,占总资产15.15%,较上年末比重升4.42%,因市场开拓和产品收入增加[85][88] - 存货本期末3,540,854,592.76元,占总资产25.42%,较上年末比重升2.43%,因锂电回收和储能业务影响[88] - 在建工程本期末1,115,246,113.43元,占总资产8.01%,较上年末比重升0.75%,因新能源锂电池建设项目投资增加[88] - 衍生金融资产期初914,326.83元,期末187,875.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7,875.00元[91] - 受限资产合计1,743,447,864.63元,包括货币资金、存货等,受限原因有供应链融资、抵押借款等[92] 项目投资与进度 - 报告期投资额450,789,987.42元,上年同期361,749,703.89元,变动幅度24.61%[93] - 公司多个项目处于实施中,如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报告期投入2178.94万元,累计投入64604.97万元,进度65%;鸿芯动力年产2000MWh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项目报告期投入380.92万元,累计投入26930.84万元,进度65%等[9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91.43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79万元,期末金额18.79万元[102] - 募集资金总额242726.90万元,报告期投入-5.08万元,已累计投入243386.86万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0.00%[103] -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116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2112.3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8795.57万元,投资进度76.55%[107] - 基于云数据管理平台的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一期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5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0128.49万元,投资进度100.26%,本报告期实现效益791.3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6127.65万元[107] - 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75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50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107] - 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报告期投入-2112.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7791.45万元[107] - 超募资金投向其他项目报告期投入-4.5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71.35万元[107]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报告期投入-0.5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41715.51万元,本报告期实现效益791.3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6127.65万元[107]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报告期投入-4.5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71.35万元[107] - 合计金额为242,726.9,较241,000下降5.08%[110] - 2021年公司将杭州生产基地铅电产线搬迁至武汉生产基地,涉及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建设进度受影响,相关项目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3年4月30日[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超募资金1,726.90万元,剩余55.55万元暂存于募集资金账户,未明确用途,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671.35万元[110] - 2016年6月30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2个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项目54,265.90万元,7月7日以募集资金置换该自筹资金[110] - 2022年4月13日公司审议通过继续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6月30日,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9,462.80万元,其中闲置募集资金27,791.45万元,超募资金1,671.35万元[110]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55.55万元,另有641.31万元[110] 股权交易相关 - 2022年1月4日,公司向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售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现更名)21%股权,交易价格9,345万元,该股权贡献净利润占比3.29%[122] - 2022年1月4日,公司向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售长兴南都电源有限公司(现更名)21%股权,交易价格0万元,该股权贡献净利润占比76.40%[122] - 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股权处置影响为1742.05万元,浙江长兴南都电源有限公司股权处置影响为4.04亿元[129] - 公司转让南都华宇和长兴南都各21%股权给雅迪集团,后续将转让华宇剩余30%股权[69] 子公司财务数据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总资产324.69万元,净资产6.21亿元,营业收入9.92亿元,营业利润8005.91万元,净利润7281.15万元[126] - 浙江南都鸿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4.60亿元,净资产9297.62万元,营业收入5158.30万元,营业利润 - 3266.05万元,净利润 - 3266.78万元[126] - 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8.37亿元,净资产2.70亿元,营业收入3.22亿元,营业利润1.46亿元,净利润1.46亿元[126] - 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总资产40.47亿元,净资产9.31亿元,营业收入32.15亿元,营业利润 - 5230.67万元,净利润 - 5423.07万元[126] - 四川南都国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3亿元,总资产3573.82万元,净资产 - 2688.57万元,营业收入2361.00万元,营业利润 - 1944.83万元,净利润 - 1944.04万元[126] - 武汉南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总资产17.98亿元,净资产7.49亿元,营业收入4709.85万元,营业利润 - 806.97万元,净利润 - 804.52万元[126] 股东大会情况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11%,于1月4日召开并披露决议[140]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56%,于2月11日召开并披露决议[140]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72%,于5月19日召开,5月20日披露决议[140]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7.74%,于5月30日召开,5月31日披露决议[140]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88%,于6月15日召开并披露决议[140]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报告期内向骨干员工授予5000万份股票期权[148] - 2022年5月12日,公司相关会议审议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48] - 2022年5月13日,公司披露激励对象名单并公示,公示期至5月2
南都电源(30006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