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碧水源,代码300070,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江龙[16] - 董事会秘书为张兴,证券事务代表为姜为[17] - 联系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生命科学园路23 - 2号碧水源大厦,电话010 - 88465890,传真010 - 88434847,电子信箱IR@originwater.com[17]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18] -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报告期无变化[19] - 公司注册情况报告期无变化[20]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8] 公司膜产品技术指标 - 振动膜生物反应器组器(V - MBRU)与曝气MBR组器相比,膜设备运行能耗降低70%,工艺出水总氮降低3 - 5mg/L[11] - 公司研制的反渗透膜脱盐率大于98%[11] - 微滤膜(MF)孔径为0.1 - 0.4微米,超滤膜(UF)孔径为0.001 - 0.1微米[11] - 公司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节省土地约50%,V - MBR技术全流程运行能耗降低20%以上,出水总氮降低3 - 5mg/L[31] - 公司自主研发的超滤膜处理的高品质饮用水符合国家106项饮用水标准[31] - 公司自主创新的MBR - DF双膜新水源工艺技术可将市政污水转化为地表水II/III类标准的高品质新水资源[31] - 公司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V - MBR)能耗较传统MBR降低20%以上[49] - “MBR - DF”技术系统运行压力可降低60% - 70%,能耗下降60% - 65%[49] - 公司以聚乙烯多孔材料开发的高效选择性纳滤膜可节约原材料成本50%以上,年产能达500万平方米[57] - 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 - MBR技术出水水质达到湖库Ⅳ类标准,达国际领先水平[57] - 公司通过“MBR - DF”技术可将污水直接处理为地表水II类或III类的高品质再生水,是国内唯一拥有该技术并完成大规模工程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57] - 公司自主开发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以“UF - RO”为核心的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节能降耗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58] 公司业务产能 - 公司具备年生产微滤膜和超滤膜1800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1200万㎡的膜设备生产制造产能[32] 公司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市政与给排水工程以及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33]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工程项目推动业务发展,收入包括膜及设备销售、相关EPC收入等[33] - 运营服务在PPP/BOT项目运营期收取运营水费,承接委托运营项目收取管理费用,运营收入随处理水量增加而增加[33] - 市政与给排水工程板块项目来自EPC项目工程土建部分,由子公司久安建设负责实施[34] -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由子公司良业科技提供,业务涵盖多种夜游及照明项目,收入为良业科技收入等[34][35] 行业政策与发展目标 - “十四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41] - 到2025年农村污水处理率要达到40%[42] - 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要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42] - 2023年6部门在78个城市联合开展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42] - 2025年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43] - 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44] - 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44] 公司项目与业绩 - 公司膜技术涉及水处理总规模超2000万吨/天,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51] - 公司承担建设国内第一个大规模MBR工程“北京密云再生水工程”规模为4.5万吨/日[51] - 公司承担建设国内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MBR工程“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规模为80万吨/日[51] - 公司承担建设国内最大的再生水厂“北京高碑店再生水厂”规模为100万吨/日[51] - 公司在山东建有两个十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分别为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10万吨/日和山东鲁北海水淡化工程15万吨/日[51] - 2022年公司中标五矿盐湖有限公司碳酸锂纳滤膜采购项目等,报告期内新中标紫金矿业集团西藏阿里拉果资源有限责任公司“钛吸附剂”采购项目[51][52] - 公司是世界上承建大规模(10万吨/日以上)MBR工程最多的企业[57] 公司成本与效益 - 公司膜生产过程每年节省原材料成本近千万元,膜应用实现废旧膜产品再生回用[53] 公司排名情况 - 公司在“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中位列第12位,在“2022北京高精尖、制造业和企业100强榜单”中分列第11、22、72位[5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32.99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26.24亿元,同比增长25.70%[2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9.31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2.88亿元,同比增长107.14%[2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80.63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3.19亿元,同比增长101.50%[2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24亿元,上年同期为3534.61万元,同比下降1583.72%[2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057元/股,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0.0796元/股,同比增长107.16%[21]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0057元/股,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0.0796元/股,同比增长107.16%[2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08%,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1.15%,同比增长1.23%[2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742.81亿元,上年度末调整后为726.50亿元,同比增长2.24%[2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8.99亿元,上年度末调整后为267.78亿元,同比增长0.45%[2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78.67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229.3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165.93万元[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9亿元,同比增加25.70%[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493.70万元,同比增加127.02%[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9.31万元,同比增加107.14%[55]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2.99亿元,上年同期26.24亿元,同比增加25.70%,因工程项目进度确认收入增加[67]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24.27亿元,上年同期19.11亿元,同比增加26.97%,因收入增加相应增加成本[67]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6449.94万元,上年同期5923.77万元,同比增加8.88%[67] - 本报告期管理费用2.55亿元,上年同期2.83亿元,同比减少9.75%[67] - 本报告期财务费用1.35亿元,上年同期3.47亿元,同比减少61.10%,因合并范围变动、资金成本下降及PPP项目可用性服务费增加[67] - 本报告期所得税费用3999.30万元,上年同期 - 385.19万元,同比增加1138.28%,因利润总额增加[67]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1.21亿元,上年同期1.33亿元,同比减少8.99%[67]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5.24亿元,上年同期3534.61万元,同比减少1583.72%,因部分收款滞后和税收返还大幅减少[67] - 本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8.23亿元,上年同期3.44亿元,同比减少339.36%,因PPP项目建设投资及对外股权投资支出增加[67][68] - 本报告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37.51万元,上年同期10.89亿元,同比减少91.70%,因防控风险控制带息负债增长规模[68] - 投资收益-919.5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83%;资产减值-1529.43万元,占比-18.01%;营业外收入349.27万元,占比4.11%;营业外支出176.88万元,占比2.08%;信用减值损失-1.98亿元,占比-233.69% [72]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42.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69%,较上年末减少2.04% [74]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96.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03%,较上年末减少0.11% [74] - 合同资产期末金额41.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59%,较上年末增加0.81% [74] - 存货期末金额3456.7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47%,较上年末增加0.22% [74]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57.6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75%,较上年末增加0.25% [7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618,276,925.12元、应收账款994,933,656.85元、无形资产4,206,349,419.17元、其他非流动资产2,324,790,246.68元,合计8,144,350,247.82元[79]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987,674,619.3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315,734,552.37元,变动幅度为-24.93%[80] 子公司财务数据 - 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443,600.00元,总资产5,516,574,343.64元,净资产1,353,991,675.77元,营业收入82,665,694.12元,营业利润-163,603,113.19元,净利润-165,148,532.52元[87] - 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80,000,000.00元,总资产17,730,109,745.88元,净资产4,767,980,256.46元,营业收入1,153,115,411.32元,营业利润107,957,544.45元,净利润74,515,421.33元[87]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9,670,629.18元,总资产2,452,428,362.09元,净资产1,839,760,011.05元,营业收入288,166,746.22元,营业利润24,293,877.09元,净利润26,483,268.61元[87] -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3,060,000.00元,总资产1,775,163,043.21元,净资产56,539,289.87元,营业收入1,132,930,044.15元,营业利润-20,396,089.12元,净利润-24,127,743.53元[87] - 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000,000.00元,总资产76,692,179,562.06元,净资产5,203,618,480.68元,营业收入776,305,893.63元,营业利润71,219,393.37元,净利润53,425,280.08元[87] - 北京碧水源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652,000.00元,总资产383,047,913.61元,净资产281,431,858.26元,营业收入57,690,819.39元,营业利润-40,356,547.44元,净利润-47,251,335.07元[88] - 广东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00,000.00元,总资产516,145,954.54元,净资产351,029,702.36元,营业收入65,898,405.02元,营业利润32,118,529.81元,净利润24,051,265.29元[88] 公司组织架构变动 - 公司新设北京碧峰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京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注销吉林市碧水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对安徽环境安久水务有限公司进行股权转让,对整体生产和业绩均无明显影响[89][90]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膜技术在出水水质要求低的项目应用有局限性,市场份额仍偏小,面临传统技术和国内外竞争对手挑战[91] - 国内外膜技术类公司竞争激烈,公司面临技术创新保持领先的风险[92][93] - 国内污水处理行业优质项目资源减少,项目趋于中小型化,公司业务拓展面临挑战[93] - 国内外同行业人才竞争策略可能导致公司技术人才流失[94] - 公司经营规模扩大,下属数百家参控股公司,存在管理不到位导致控制不足的风险[95] - 公司业务受政府预算和支出影响,现金流有季节性特征,不过风险呈减弱态势[95]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增长,若管控不力将带来经营性风险[96] - 我国PPP业务政策不断规范调整,其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96]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主动调整PPP类项目投资标准,纯水厂类PPP项目及EPC项目将成未来业务
碧水源(300070)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