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伍股份(30009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华伍股份华伍股份(SZ:300095)2023-04-24 00:00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总股本为420,090,164股,剔除回购专户股份3,548,600股后,以416,541,56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8]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46亿元,同比增长0.75%[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0.06万元,同比下降38.90%[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511.54万元,同比下降51.72%[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78.12万元,同比增长277.26%[15]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76.26万元[15]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80.33万元[15] - 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亿元[15]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38.48亿元,同比增长1.27%[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39亿元,同比增长0.98%[15]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52,291,023.84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39] - 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000,609.17元[139] - 公司2022年度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444,069,272.01元[139] - 公司2022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人民币(含税)[139] - 公司2022年度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所支付的现金金额为27,298,530元,视同现金分红金额[139] - 公司2022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108,087,181.75元[139] - 公司2022年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808,718.18元[139] - 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54,395,485.57元[139]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24,992,493.84元[139] 市场竞争与风险应对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计划通过加强精益生产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来应对[4] - 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主要客户为大型客户,应收账款周期较长,存在坏账风险[5] - 公司原材料成本中钢材、铸铁、外协件占比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5] -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市场调研、引进高端人才和采取有效营销手段来降低新产品开发不顺利的风险[7] - 公司2021年12月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建成投产需一定时间,存在产能闲置和实施效果不达预期的风险[7] - 公司计划通过严格管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调配内外部资源来确保募投项目达到预定目标[8] -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和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指标来减少坏账损失[5] - 公司计划通过增强内控能力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来降低运营成本[6] 市场拓展与产品开发 - 公司将继续开拓国内外市场,丰富产品种类,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3] - 公司风电设备制动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成为行业龙头[22] - 公司风电产品已具备大功率风机制动器的批量供货能力,适应陆上和海上机型主机要求[22] - 公司风电设备制动系统销售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开始进入收获期[22] - 公司港口用电动夹轮器在港机市场持续取得较快增长[22] - 公司轨道交通制动系统产品在长春、沈阳、成都等多座城市有成功案例和运用业绩[23]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德科技在航空发动机机匣及反推装置市场需求有望放量增长[23] - 公司已成为西门子歌美飒、Nordex、GE等海外风机制动系统客户的合格供应商[23] - 公司计划通过控股子公司瑞士福尔卡摩擦片有限公司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推动海外战略落地[23] - 公司风电设备制动系统领域竞争优势地位确立,国内外主要风力发电机整机厂商均为战略合作伙伴[22] - 公司是国内港机龙头企业振华重工制动系统的重要供应商,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4] - 公司风电制动器产品在风电制动器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风电偏航制动在全国范围内保持市场领先地位[24] - 公司风电产品客户基本涵盖了国内主要风电设备主机厂商,包括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新能源等[2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伍轨交上海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已拥有多条有轨电车制动线路交付业绩[25]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自主研发摩擦材料配方及生产的工业制动器生产企业[2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德科技在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有着良好的口碑和扎实的研发实力,是某中航主机厂的战略合作供应商[27] - 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沙天映专业从事中小型无人机系统、教练机的战损维修、任务改装、到期大修等业务[27] - 公司控股子公司金贸流体主要从事球墨铸铁、特种材质金属管件、快速连接器、阀门等各类流体工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9] - 公司参股子公司华伍行力主要从事过程控制设备和阀门驱动装置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石油、化工等领域[29] -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计划生产的“以销定产”模式,主要部件及核心环节采用全自主生产[30] - 公司完成了20多个系列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并承担江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38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江西省优秀产品6项[31] - 公司科研团队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定型产品逐步完成两化融合升级,智能型产品系列逐年增加,多个产品获国家级或省级新产品称号[31] - 公司产品通过配套振华重工等主机厂商,出口到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港机制动产品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技术和质量标杆[31] - 公司在港口装卸、冶金矿山和水力工程等设备上,产品成功替代德、法等国家的知名品牌产品,取得国产化替代的良好业绩[31] - 公司在风力发电领域,产品成功替代国外知名品牌,完美实现募投资金项目的预期目标[31] - 公司坚持中高端的产品定位及进口替代的市场策略,逐渐将市场领域延伸至冶金、矿山、海工、风电、轨道交通领域[31] - 公司起草并正在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包括JB/T7020-2006《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GB/T30221-2013《工业制动器能效测试方法》、JB/T7019-2013《工业制动器制动轮和制动盘》等[31] - 公司与中科院温诗铸院士为首的清华大学国家摩擦学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合作成立的省级院士工作站,标志着公司的摩擦材料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31] - 公司技术中心2016年获批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发队伍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等众多行业专家[31] - 公司2005年组建了“江西省工业制动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体系有效运行,掌握了领先行业水平的核心技术[31] - 公司在国内重型装备制造业领域工业制动器的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5%以上,稳居行业之首[32] - 公司风电产品客户涵盖国内主要风电设备主机厂商,包括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新能源等,并已通过GE的客户资格审查,开始批量供货[32] - 公司拥有15大类产品,共计78个型号系列,753个规格品种,年产量多年已超10万台套,规模在工业制动器行业全球范围内领先[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和磁悬浮制动系统,成为全球首家覆盖三大类车辆制动系统的民营公司[33] - 公司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方面持续发力,新建车间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显著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订单响应能力[33] - 公司具备研发和生产各代各型摩擦材料的能力,包括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橡胶基复合摩擦材料、粉末冶金烧结摩擦材料等,覆盖所有制动产品对摩擦制动衬垫的配套需求[34] - 公司以港口起重机市场为基础,逐渐将市场领域延伸至冶金、矿山、海工、风电、轨道交通领域,成为国内外制动产品覆盖领域最多的企业[34] - 公司围绕制动器向相关联产品和周边产品拓展,为客户提供制动技术和传动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和成套组件,包括电液推杆、电动推杆、液压缸等[34] - 公司建立起稳定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和技术支持网点,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具备完备的售后服务能力,坚持“不分渠道出现场、不分责任排故障、不分年限供备件”的服务理念[34]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46亿元,同比增长0.7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90亿元,同比下降38.90%[36] - 风电板块受市场招标价格下降和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较高的液压类产品占比降低,毛利率较低的被动式产品占比上升,导致风电产品毛利率下降[36] - 2022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49.83GW,同比下降10.89%,公司风电板块市场地位稳定,国内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36] - 公司风电产品海外客户销售取得快速发展,GE、西门子歌美飒、Nordex等客户销售工作稳步推进[36] - 航空零部件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19.75%,受益于航空主机厂需求增加和子公司安德科技产能扩充[36] - 公司总资产为38.48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39亿元,同比增长0.98%[36] - 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1,413,133,410.22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7.71%,同比增长2.69%[37] - 航空零部件营业收入215,573,095.49元,同比增长19.75%,毛利率31.71%[38]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317,156,555.76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1.93%[40] - 公司工业制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及摩擦材料销售量175,733台/套,同比增长6.30%[39]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0,966,847.8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2%,较2021年下降0.08%[4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781,185.57元,同比增长277.26%[47]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493,079.47元,同比减少1.67%[47]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034,158.94元,同比减少144.09%[47] - 公司2022年货币资金为668,709,896.45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7.38%,较2021年下降5.09%[48] - 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为913,273,146.07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3.73%,较2021年增加3.30%[48] - 公司2022年固定资产为511,615,803.3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3.29%,较2021年增加3.68%[48] - 公司2022年短期借款为561,701,497.68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4.60%,较2021年减少4.62%[48] - 公司2022年长期借款为222,5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5.78%,较2021年增加5.78%[48] - 公司金融资产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36,897,296.4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20,301.89元,期末数为35,576,994.52元[49] - 公司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60,322,941.53元,主要用于信用证、承兑汇票、保函保证金[49] - 公司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受限金额为80,911,423.17元,主要用于银行借款抵押[49] - 公司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受限金额为36,594,621.58元,主要用于银行借款抵押[49] - 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8,976.97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及利息36,866.76万元[52]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7,951.89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7,876.21万元[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及利息收入合计2,875.96万元[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及利息收入合计40,584.53万元[58] -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25,563.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907.73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0%[59] -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小批量生产项目投资总额为5,436.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579.65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0%[59] - 航空飞机零部件批量生产项目投资总额为5,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611.65万元,投资进度为72.23%[59] - 航空装备和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投资总额为32,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323.97万元,投资进度为4.14%[60] - 年产3000台起重机新型智能起重小车新建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600.35万元,投资进度为6.00%[60]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总额为18,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5,951.89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0%[60] - 金驹实业自建房屋项目投资总额为2,6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120.18万元,投资进度为43.08%[59] -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因准入认证时间较长,订单增长未达预期,未实现预期效益[60] -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小批量生产项目因新厂区尚在建设中,未能如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1] - 金驹实业自建房屋项目因不可抗力政策影响,施工进度延缓,未能如期达到计划进度[62] - 公司决定将“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的建设期延期,并将部分募集资金2,600万元变更用于全资子公司金驹实业自建房屋项目[76] - 公司决定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小批量生产项目”和“航空飞机零部件批量生产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75] - 公司决定将“金驹实业自建房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77] - 公司决定将“航空飞机零部件批量生产项目”结题,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及利息收入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8] - 公司决定将“航空装备和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和“年产3000台起重机新型智能起重小车新建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79]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820.72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其中“航空装备和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置换金额为220.37万元,“年产3000台起重机新型智能起重小车新建项目”项目置换金额为600.35万元[86] - 公司使用不超过15,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航空装备和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专户使用10,000万元,“年产3000台起重机新型智能起重小车新建项目”专户使用5,000万元[87] - 公司变更“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部分募集资金2,600万元用于全资子公司金驹实业自建房屋项目[88][91] -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结余资金326.07万元及利息614.53万元合计940.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8] - 金驹实业自建房屋项目因不可抗力政策管理需要,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未能如期达到计划进度[93] - 公司拟将金驹实业自建房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94] - 公司始终坚持专注于工业制动系统为核心的高端制造行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战略[97] - 公司在工业制动系统领域实现业绩显著增长,抓住海外市场机遇,拓展海外业务[98] - 公司在风电行业抓住国内风电市场跨越式发展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开拓风机维修维护市场[98] - 公司在工程机械领域抓住装配式建筑对塔机需求提升的机遇,深耕大客户,提升市场份额[98] -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实现地铁制动系统“0到1”的突破,拓展地铁新建和维修市场[98] - 公司在航空领域积极参与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扩大有效产能,切入新机型及其发动机相关工艺装备、部件和零件配套业务[98] - 公司2023年计划巩固起重机械板块龙头地位,拓展港机、起重机产品线,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98] - 公司2023年计划提升研发能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设立专项研发资金,加快风电配套材料研发[98] - 公司2023年计划提升航空零部件产业比重,加快产能建设,扩大业务空间[99] - 公司2023年计划做好降本增效,成立降本工作组,加强成本管理,增强盈利能力[99] - 公司2023年计划规范运作,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重点做好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募集资金使用等内部控制[9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10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102] - 公司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已出售完毕,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了非交易性过户[102] - 公司建立了《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所有股东能够公平地获取公司信息[103]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