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源技术(300105) - 2023 Q2 - 季度财报
龙源技术龙源技术(SZ:300105)2023-08-18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41亿元,同比增长49.28%[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3.22万元,同比下降92.48%[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4.82万元,同比增长272.03%[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2.09万元,同比下降562.23%[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81元/股,同比下降94.13%[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9%,同比下降3.54个百分点[15] - 公司总资产为27.13亿元,同比增长5.33%[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04亿元,同比下降5.16%[1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293.93万元[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102.76万元,同比增长49.28%[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3.41亿元,同比增长49.3%[1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3.42亿元,同比增长44.3%[1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332,178.81元,同比下降92.5%[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081元,同比下降94.1%[1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5,279,564.65元,同比下降92.5%[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009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0009元[1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20,935.97元,同比下降562.3%[1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145,578.61元,同比下降115.7%[1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449,879.33元,同比下降870.2%[1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4,116,393.91元,同比下降169.0%[1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1,524,006.34元,同比下降57.2%[1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94,938,388.82元,同比增长3.8%[1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0,885,708.93元,同比增长430.3%[1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1,181,707.35元,同比下降1.7%[1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9,728,034.87元,同比增长135.6%[143] - 公司本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884,704,700元,较上年末增长3.53%[14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13,583.47元[149] - 公司本期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231,389.42元[149] - 公司本期期末余额为1,902,913,946.90元,较上年末增长0.00%[149] - 公司本期提取盈余公积为0.00元[147] - 公司本期提取一般风险准备为0.00元[147] - 公司本期对所有者的分配为103,731,033.49元[146] - 公司本期期末余额为1,884,704,700元,较上年末增长3.53%[14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13,583.47元[149] - 公司本期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231,389.42元[14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总额为103.7亿元,其中提取盈余公积31.03亿元,对所有者的分配为3.49亿元[15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中,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为103.7亿元,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为31.03亿元,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为3.49亿元[15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00亿元,较上期增加70.88亿元,增幅为3.49%[15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0.88亿元,较上期增加2,902.96亿元[15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3,274,360.0万元,其中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8,421,653.9万元[15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专项储备余额为22,009.266亿元,较上期增加11,696.013亿元[1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80,636.56亿元,较上期增加70,882.902亿元[1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为113,562.64亿元,较上期增加13,864.44亿元[154]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风电、光伏及调峰项目投资,丰富业务类型[3] - 公司成功实现全国产化图像火检技术的进口替代[3] - 公司签约内蒙古包钢、山东鲁丽钢铁等多个钢铁、煤化行业项目,拓展非电领域节能环保改造需求[3] - 公司获批清洁低碳燃煤发电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4] - 公司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及电企等的合作共建与协同创新,持续加大关键领域攻关力度[4] - 公司持续推进工程博士培养项目,探索共建校企人才培养平台[4]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节能业务、环保业务及新能源业务[20] - 节能板块实现收入15,979.99万元,同比增长4.02%,其中等离子点火业务收入10,801.36万元,同比增长40.38%[24] - 环保板块实现收入6,913.55万元,同比增长63.48%,其中低氮燃烧业务收入6,442.11万元,同比增长174.76%[24] - 新能源板块实现收入11,209.22万元,同比增长244.49%,其中生物质业务收入11,133.78万元,同比增长419.85%[24] - 公司累计节约成本近300余万元,通过新增合格供方、加大谈判力度、优化设备材质等措施[24]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54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94项,国外发明专利20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239项,外观设计1项[25] - 公司硕士学历以上人才占比18.96%,并持续推进工程博士培养项目,目前在读博士共6人[26] - 公司在全国主要区域设立十个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26] - 公司投资的望奎妙香山1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78] - 公司投资建设的盛瑞传动、栖霞兴邦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目前在运屋顶光伏项目4个、合计10.15MW[78] 关联交易与股东信息 - 公司向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内部所属单位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为38.74%[5] - 公司2023年度向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销售节能、环保产品及提供服务合同总额不超过114,050万元[95] - 公司2023年度向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进行日常性采购产品及接受提供服务合同总额不超过8,400万元[95] - 公司与国家能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存款业务期末余额为18,299.89万元,本期发生额合计存入99,824.85万元,取出120,023.54万元[98] - 公司股东国电科持股比例为23.12%,持股数量为119,322,000股[122] - 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119,322,720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18.65%[123] - 雄亚(维尔京)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6,228,000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18.65%[123] - 烟台开发区龙源电力燃烧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030,400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1.17%[123]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时代先锋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4,385,600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0.85%[123]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新鑫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3,964,400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0.77%[123]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新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3,320,109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0.64%[123] - 曹波持有公司3,066,697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0.59%[123] - 程永红持有公司2,491,308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0.48%[123] - 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成中国灵活配置基金持有公司2,483,300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0.48%[123] -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新趋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持有公司2,343,500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0.45%[124] - 科环集团持有公司23.12%的股份[155] 资金与投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为15.34%,较上年末下降2.68个百分点[5] - 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为15.34%,比上年末下降2.68个百分点[6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7.92亿元,较年初减少27.8%[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4.16亿元,较年初减少10.3%[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存货为3.86亿元,较年初增加50.1%[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为19.83亿元,较年初减少7.7%[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7.30亿元,较年初增加70.5%[13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为4.49亿元,较年初增加53.3%[13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04亿元,较年初减少5.2%[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建工程为1.37亿元,较年初大幅增加8600.5%[13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42,796,516.15元,同比增长48.9%[14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9,621,000.70元,同比下降0.6%[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8,999,472.15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9,125,194.81元,同比增长5347.6%[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6,220,361.02元,同比下降172.2%[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1,524,006.34元,同比下降57.2%[1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00亿元,较上期增加70.88亿元,增幅为3.49%[15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0.88亿元,较上期增加2,902.96亿元[15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3,274,360.0万元,其中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8,421,653.9万元[15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专项储备余额为22,009.266亿元,较上期增加11,696.013亿元[1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80,636.56亿元,较上期增加70,882.902亿元[1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为113,562.64亿元,较上期增加13,864.44亿元[154] - 公司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共计3,274,360股,回购价格为人民币3.572元/股,实际支付人民币11,696,013.92元,变更后股本为519,125,640股[155] - 公司再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45,200股,回购价格为人民币3.572元/股,实际支付人民币518,654.40元,变更后股本为518,980,440股[155] - 公司回购注销第二个解除限售期的限制性股票2,882,220股,回购价格为人民币3.572元/股,实际支付人民币9,718,845.84元,变更后股本为516,098,220股[1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16,098,220元,股本总数为516,098,22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2,884,695股[155] - 公司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编制[156] - 公司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2023年6月30日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157]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59]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60]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62] - 公司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6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7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7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7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7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7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76] - 公司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金融资产已转移且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等[177]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8] - 公司对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和重新确认有明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与债权人签订新协议或修改现有条款时,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确认新金融负债[180] - 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无法取得或不切实可行时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180] - 公司对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若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则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80] - 公司对逾期超过30日的金融工具通常认为其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未显著增加[180] - 公司对单项金额为500万元以上的应收账款视为重大应收账款,并单独进行减值测试[185] - 公司对账龄组合的应收账款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坏账准备,6个月以内账龄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185] - 公司对银行承兑汇票和特定商业承兑汇票不计提坏账准备,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182] - 公司对租赁应收款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81] - 公司对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不再合理预期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的,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181] - 公司对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185] -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比例:1至2年10.00%,2至3年20.00%,3至4年50.00%,4至5年80.00%,5年以上100.00%[186] - 应收款项融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汇兑差额[187] - 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已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88]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9] - 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190] - 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与金融工具相同[190]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时,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91]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方法: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合并成本确定[193] - 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194]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4]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后续支出在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成本可靠计量时计入成本[195] - 公司对现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出租用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分别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政策执行[196] - 固定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后续支出在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成本可靠计量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197][198] - 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