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河磁体(30012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银河磁体银河磁体(SZ:300127)2022-08-25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4.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5.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8%[19]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同比下降6.67%[19] - 营业收入为4.89亿元,同比增长24.76%[32][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25.79万元,同比下降7.98%[3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4.89亿元,同比增长24.8%[12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925.79万元,同比下降8.0%[1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0%至4.728亿元[130] - 净利润同比增长14.9%至1.054亿元[130]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去年同期0.28元)[130]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为3.50亿元,同比增长42.61%[37] - 毛利率为28.49%,同比下降8.95个百分点[40] - 研发投入为2216.10万元,同比增长45.76%[37] - 研发费用达2216.10万元,同比增长45.8%[128] - 财务费用为-1345.84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798.02万元[128]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39.2%至3.596亿元[13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4%至1831万元[13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61.79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238.56%[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1.79万元,同比增长238.56%[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1662万元(去年同期为-1199万元)[132][133]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3.777亿元(去年同期3.160亿元)[13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18.5%,从3.356亿元增至3.979亿元[1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4112.5万元净流入变为-6011.3万元净流出[1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677.8万元变为5719.5万元净流入[13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增加28.6%,从1.131亿元增至1.454亿元[1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068万元(去年同期流入6022万元)[13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1.537亿元(去年同期流出1.192亿元)[13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4.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78个百分点至32.24%[42] - 应收账款增加至2.6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15个百分点至19.02%[42] - 存货减少至1.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微降0.22个百分点至13.84%[42] - 固定资产稳定在3.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微增0.87个百分点至21.81%[42] - 短期借款清零,较上年末减少0.16个百分点[42] - 合同负债增至746.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33个百分点至0.53%[42] - 货币资金从608,733,308.12元减少至456,018,761.57元,下降25.1%[121] - 应收账款从235,413,436.02元增加至269,121,961.16元,增长14.3%[121] - 存货从208,644,585.65元减少至195,841,213.32元,下降6.1%[121] - 应收票据从51,565,548.84元增加至135,106,902.00元,增长162.0%[121] - 预付款项从19,677,033.75元减少至5,748,803.90元,下降70.8%[121] - 应付职工薪酬从15,757,528.92元减少至606,218.88元,下降96.2%[121] - 应交税费从7,910,026.26元增加至16,381,225.46元,增长107.1%[121] - 合同负债从2,959,020.83元增加至7,466,987.65元,增长152.3%[121] - 资产总计从1,483,816,944.40元减少至1,414,668,765.43元,下降4.7%[121] - 货币资金从期初5.87亿元减少至4.44亿元,下降24.4%[124] - 应收账款从期初2.33亿元增至2.67亿元,增长14.9%[124] - 存货从期初1.39亿元增至1.52亿元,增长10.0%[124] - 递延收益从207.67万元增至607.70万元,增长192.7%[123] - 长期股权投资从3.00亿元减少至2.65亿元,下降11.8%[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455亿元(去年同期5.204亿元)[1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10.4%,从4.837亿元降至4.332亿元[137] 业务线表现 - 粘结钕铁硼磁体营业收入为4.32亿元,同比增长19.13%[40] - 前期未完成订单在本期完成金额为4780.23万元,完成比例100%[39] - 本期新增订单金额为3.09亿元,完成比例76.12%[39] - 汽车用粘结钕铁硼磁体项目累计实现效益4.01亿元,超预期目标[47] - 钐钴磁体项目投资进度88.71%,累计实现效益1,491.20万元[47] - 热压磁体项目投资进度96.94%,累计实现效益1,571.53万元[47] - 钐钴磁体项目实现效益86.57万元,热压磁体项目实现效益517.41万元[49] - 钕铁硼微晶磁粉生产项目累计实现效益8,173.88万元[49] 地区市场表现 - 内销营业收入为3.31亿元,同比增长28.40%[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报告期指2022年1-6月[11]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1] - 稀土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子公司生产成本过高失去竞争力[99] - 子公司已于2022年4月初停止生产经营[99] - 公司于2022年4月14日审议通过对控股子公司减资议案[99] - 减资事宜于2022年6月10日完成[99] - 各股东按持股比例减资,减资后按持股比例退还股东出资[99] - 公司转让控股子公司乐山银河园通磁粉有限公司88.5%股权,交易金额为人民币707.97万元[100] - 镨钕金属价格从每吨37万元上涨至138万元后回落至110万元以上[60] - 公司产品大量出口,主要以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6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750,000股,占比从29.55%降至29.32%[10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750,000股,占比从70.45%升至70.68%[103]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323,146,360股[103] - 股东戴炎持股数量为98,615,862股,占比30.52%,报告期内减持3,200,000股[107] - 股东成都市银河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9,504,445股,占比30.79%[107] - 股东张燕持股12,057,318股,占比3.73%,其中有限售条件股9,042,988股[107] - 股东吴志坚持股10,522,318股,占比3.26%,其中有限售条件股7,891,738股[107] - 股东何金洲持股1,911,464股,占比0.59%,其中有限售条件股1,433,598股[107] - 中国建设银行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持股687,000股,占比0.21%,报告期内增持265,000股[107] - 董事长戴炎减持3,200,000股,持股从101,815,862股减少至98,615,862股[110] - 公司第一大股东银河集团持股比例为30.79%,无实际控制人[155]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控股子公司乐山银河园通磁粉净利润132.54万元[57] - 全资子公司成都银磁材料净利润566.28万元[57] - 公司控股子公司乐山银河园通磁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4520万元减少至520万元[99] - 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2家:持股88.5%的园通磁粉公司和全资子公司银磁材料公司[157]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63.09亿元,余额为16.33亿元(含利息)[46] - 公司超募资金总额5.1亿元,累计使用4.35亿元[49] - 钐钴磁体项目实际投资进度达99.9%,投入超募资金1,586.72万元[49] - 热压磁体项目实际投资进度达99.06%,投入超募资金2,707.45万元[49] - 两募投项目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723.39万元[50] - 公司使用1.6亿元超募资金进行定期存款管理[50] 其他财务数据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9%,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21] - 总资产14.1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4.6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1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4.09%[2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43.16万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未直接披露,但货币资金减少1.43亿元[1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减少4.1%,从13.74亿元降至13.18亿元[140] - 综合收益总额89.257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89.258亿元[140]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14.9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6%[140] - 少数股东权益从849.3万元减少至71.7万元,下降91.6%[140]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余额为4.962亿元[140]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299,362,098.78元[146]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18,439,804.94元[146] - 综合收益总额为105,364,825.47元[145]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45,415,862.00元[145][146]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40,051,036.53元[145] - 2021年同期未分配利润减少21,366,765.36元[147] - 2021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1,734,460.64元[147] - 2021年同期对所有者分配113,101,226.00元[147][148] - 股本保持稳定为323,146,360.00元[145][146][147][148]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496,202,753.84元[145][146][147][148] 公司治理和会议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6.67%[69]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8.95%[6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22年8月23日[156] 公司历史和结构 - 公司前身成都银河新型复合材料厂于1993年7月由银河集团出资200万元设立,1994年9月增资至1000万元[149] - 1998年11月股权转让后银河集团持股44%,戴炎持股45%,张燕持股5%,吴志坚持股5%,何金洲持股1%[149] - 2001年1月公司改制时以净资产3031.23万元按1:1比例折股为3031万股[150] - 经过2001-2004年四次送股(10送3/3.6/5/5),总股本增至12057.318万股[150] - 2010年9月公开发行4100万股A股,总股本增至16157.318万股[152] - 2014年3月实施10转增10分配方案,总股本增至32314.636万股[15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主要制造销售永磁合金元件[154]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17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7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77] - 受限银行存款不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77]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时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178]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17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180]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同时满足收取现金流和出售双重目标[182]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8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8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84]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除股利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不得转入损益[185] - 金融资产减值处理覆盖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计入综合收益等类别[187] - 预期信用损失定义为全部现金短缺现值,按违约风险加权平均计算[187] - 信用损失分三阶段计量:未来12个月/整个存续期/已发生信用减值[188] - 逾期超过30日通常视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89][190]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需评估多项可观察信息(如重大财务困难/违约等)[190] - 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变动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191]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合同权利终止 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 或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193]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终止确认时 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部分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3]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终止确认时 按转移日相对公允价值分摊整体账面价值 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部分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4] - 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终止确认时 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195] - 金融负债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形成的金融负债 财务担保合同和低于市场利率贷款承诺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9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中 因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7] - 财务担保合同和低于市场利率贷款承诺后续计量按减值损失准备金额或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余额的较高者[19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产生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和摊销时计入当期损益[198]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 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8]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确定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 第二层次为可观察输入值 第三层次为不可观察输入值[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