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236.17万元,同比下降13.06%[6]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50.39万元,同比下降64.33%[6] - 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20.57万元,同比下降22.86%[6] - 2020年底对中正智能、公信诚丰合并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约10,694.14万元,若不考虑该影响,公司实现净利润约19,344.53万元[6]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34,502.57万元,较2019年的21,386.66万元增长61.33%[6] - 2020年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合计减少约2,956.97万元,同比下降约8.22%[9] - 2020年营业收入26.32亿元,较2019年减少13.06%[26]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50.39万元,较2019年减少64.33%[26]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5亿元,较2019年增长61.33%[26] - 2020年末资产总额33.76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0.10%[26]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27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1.03%[26] - 2020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68.01万元,2019年为1.34亿元[32] - 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701.41万元,2019年为5878.99万元[32]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236.17万元,同比下降13.06%;净利润8,650.39万元,同比下降64.33%;扣非净利润3,920.57万元,同比下降22.86%[55] - 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34,502.57万元,较2019年增长61.33%;销售与管理费用合计减少约2,956.97万元,同比下降约8.22%[55] - 2020年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1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后终止该事项[64] - 2020年公司向106位激励对象授予4900万份股票期权,授予价格为25元/份[64] - 2020年公司使用2000万元增资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后持有2.90%股权[64]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26.32亿元,较2019年的30.28亿元下降13.06%[68] - 电子支付、收单业务、征信审核业务、服务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34.77%、59.28%、2.27%、3.67%,较2019年分别下降21.21%、3.06%、39.24%、38.76%[68] - 国内、国外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89.11%、10.89%,国内较2019年下降16.71%,国外增长35.49%[68] - 电子支付、收单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00%、19.63%,较2019年分别下降2.85%、增长1.80%[69] - 电子支付产品销售量、生产量分别为555.92万套、611.59万套,较2019年分别下降28.90%、23.11%[72] - 生物识别产品销售量、生产量分别为45.51万套、46.26万套,较2019年分别下降52.86%、53.19%,主要因疫情影响指纹仪系列产品销售下滑[72] - 收单业务营业成本中专业化服务占比64.69%,较2019年增长4.33%[76] - 2020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减少6.15%、9.99%、111.27%、3.06%[81] - 2020年研发投入2.17亿元,占营业收入8.24%,研发人员507人,占比20.88%[84][85]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1.33%,投资活动净额同比减少58.21%,筹资活动净额同比增加81.62%,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243.08%[86] - 非主营业务中,其他收益8764.62万元,占利润总额91.77%,资产减值-1.26亿元,占比-132.21%[89] - 2020年末货币资金15.96亿元,占总资产47.29%,较年初比重增加12.26%[90] - 2020年末应收账款4.03亿元,占总资产11.94%,较年初比重减少2.04%[90] - 2020年末固定资产7857.24万元,占总资产2.33%,较年初比重增加0.79%,因增加POS机具租赁[93] - 2020年末其他应收款1844.21万元,占总资产0.55%,较年初比重减少7.30%,因收到股权转让款[9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5000万元,本期购买金额2000万元,期末数为7000万元,其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5000万元,本期购买2000万元,期末7000万元[94][97] - 报告期投资额为20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变动幅度100%[99] - 2019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募集资金总额29640万元,本期已使用9640万元,累计使用29640万元,累计变更用途比例为0%,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102] - 承诺投资项目中偿还金融机构借款承诺投资20000万元,累计投入20000万元,投资进度100%;补充营运资金承诺投资9640万元,本期投入9640万元,累计投入9640万元,投资进度100%[103] - 嘉联支付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7.0408996351亿美元,净利润为1.6605213283亿美元[115] - 2020年现金分红金额122,299,319.50元,占净利润比率141.38%[154] - 2019年现金分红金额121,408,416.50元,占净利润比率50.07%,其他方式分红45,788,045.32元,占比18.88%,分红总额占比68.95%[154] - 2018年现金分红金额95,579,551.00元,占净利润比率38.56%,其他方式分红8,110,359.28元,占比3.27%,分红总额占比41.83%[154] 利润分配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3,526,268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10] - 2020年4月13日,公司审议通过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扣除3,526,26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47] - 2019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22,299,319.50元,可分配利润为364,148,229.8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49][152] - 2018年半年度以总股本477,897,75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52] - 2018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53] - 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扣除3,526,26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2.5元,于2020年5月29日实施完毕[154] - 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扣除3,526,26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2.5元,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54] 风险提示 - 公司需提醒投资者关注政策法规及行业风险、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等多种风险[10] - 电子支付业务受严监管,公司将积极学习政策,加强业务流程控制和合规管理[135][138] - 兼并收购带来财务、商誉减值等风险,公司将增强财务管理,审慎选择标的,降低各类风险[138] - 公司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速度可能跟不上市场变化,将引进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寻找可并购标的[138] - 公司战略转型可能低于预期甚至失败,管理层将调整管理架构,储备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139] - 公司现有团队海外业务经验不足,将收购吸收人才,优化人才结构[139] - 2015年公司出借5000万元参与发起设立相互人寿保险公司,占初始运营资金5%,该公司2017年注册登记,存在运营和投资收益不达预期风险[139] - 收购公信诚丰100%股权存在行业政策变化、新客户拓展、客户集中度高、核心技术人员依赖性高、交易标的增值率较高等风险,公司采取派驻人员、签订协议、重新设计激励方案等方式降低风险[142] - 收购嘉联支付100%股权存在市场竞争、业务、商誉减值、后期整合、人才流失、政策监管等风险,公司将加强投后整合管理、完善内控制度、落实监管政策、提供激励方案、加强产业链协同[142] 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公司将通过创新服务和产品探索新商业模式,发挥科技赋能作用,把握市场新机会[9] - 未来公司将利用行业经验等巩固和提升在电子支付行业的领先地位[55] - 2021年公司将以支付科技为基础,以大数据为驱动,打造“支付即服务”的智能化新生态[134] - 公司将围绕支付服务运营业务探寻技术、资源及商业模式变革新机会,研发创新产品及服务[134] - 公司以电子支付服务为基础,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付产品及商户服务体系,助力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134] - 2021年公司将聚焦拓展海外支付受理终端业务市场,布局海外销售渠道,输出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和服务,挖掘国内细分市场需求[135] - 公司将持续推进数字货币支付软硬件技术研发与合作,优化相关应用技术和服务场景,探索创新商业模式[135] - 公司将加强国际品牌建设,实现从产品驱动到品牌驱动的转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135] 子公司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嘉联支付提供支付结算及增值服务[39] - 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国都支付从事电子支付受理终端设备业务[39] - 电子支付设备产品涵盖刷脸支付终端、扫码POS终端等[39] - 截至2020年底嘉联支付全国分公司员工总人数增至499人[56] - 2020年嘉联支付全年累计处理交易流水约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78%;实现营业收入约17.04亿元,同比下降约1.79%[56] - 嘉联支付推出聚合权益平台,包括商户、消费者营销平台等,实现四方共赢[56] - 嘉联支付为多行业及场景合作伙伴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场景数字化服务收入及利润占比保持增长[59] - 子公司新国都支付围绕新技术研发投入6,877.53万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8.33%[59] - 公司数字货币研究院研发的POS终端设备N86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子公司新国都支付中标多家银行招标项目,“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III类)MR980”通过医保终端过检认证[60] - 中正智能研发的身份认证应用系统已在多行业应用,计划推广至政府行业,成立身份证网证项目组,开发银行网点智能留滞库系统,海外销售取得新突破[61] - 公信诚丰升级管理、技术和服务,完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拓展客户,丰富业务种类,注重技术研发投入[62] 市场与行业情况 - 2019年亚太地区POS终端出货量同比增长24.5%,总量达8620万台,占全球出货量市场份额的67.25%[44] - 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1.02%、上升0.59%、上升3.55%[40] - 2020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489.54亿张,同比增长6.36%,人均持有银行卡6.40张,同比增长6.01%[120] - 2020年末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81.77亿张,同比增长6.57%,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78亿张,同比增长4.26%[120] - 2020年末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6张,同比增长3.91%[120] - 2020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特约商户2894.75万户,联网机具3833.03万台,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57.15万户、331.34万台[121] - 2020年末ATM机具101.39万台,较上年末减少8.39万台[121] - 2020年末全国每万人对应的联网机具数量273.78台,同比增长9.10%,每万人对应的ATM数量7.24台,同比下降7.95%[121] - 基于银行卡的电子支付业务及增值服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好发展趋势,支付终端行业将向为小微商户提供轻质化产品等方向增长[121] - 2020年银行卡交易3454.26亿笔,金额888.0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8%和0.18%[124] - 2020年电子支付业务2352.25亿笔,金额2711.81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1232.20亿笔,金额432.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8%和24.50%[124] - 2020年银行卡渗透率为49.18%,较上年上升0.15个百分点,卡均消费金额1.30万元,同比下降6.38%,笔均消费金额为656.85元,同比下降10.97%[124] -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已在深圳、苏州及北京落地千万量级的场景支付测试[124] - 支付行业收入总规模将从2019年的1.5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8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1
新国都(300130)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