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国都(300130) - 2023 Q2 - 季度财报
新国都新国都(SZ:300130)2023-08-15 00:00

公司投资与设立 - 公司出借5000万元参与发起设立相互人寿保险公司,拟占初始运营资金的5%[10] - 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新国都国际有限公司出资港币100万元设立新国都科技有限公司[45] - 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嘉联支付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深圳市新国都云创科技有限公司[45] 公司人事变动 - 2023年5月24日汪洋、许映鹏任期满离任,孙彤被选举为董事、副总经理,宋菁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4] 公司分红情况 - 2022年每10股派2.3元,派现金额11904.51万元,派现率265.84%;2020年每10股派2.5元,派现金额12141.78万元,派现率140.36%;2019年每10股派2.5元,派现金额12140.84万元,派现率68.95%;2018年每10股派2.0元,派现金额9557.96万元,派现率41.83%;2017年每10股派1.5元,派现金额3982.30万元,派现率55.36%[20]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6] 公司售后渠道 - 公司建立7*24小时电话客服热线为主、线上客服为辅的售后渠道,嘉联支付2021年10月建立企业微信绿色受理专项通道[21] 公司报告期情况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2]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上市公司发生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5]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3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11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143][144] 公司担保情况 - 公司为深圳市新国都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022年11月17日实际担保金额1735.35万元,担保期至2023年2月17日;2022年12月19日实际担保金额2279.21万元[40]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450,000元,实际发生额合计17,012.99元[68]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450,000元,实际担保余额合计7,927.28元[68]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2.50%[68] 公司股权与激励 - 2023年4月26日公司审议通过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议案,74名激励对象可自主行权125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15元/份[4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8138户,刘祥持股比例25.53%,江汉持股比例6.75%,刘亚持股比例3.08%等[50] - 刘亚为刘祥之兄弟,江汉为刘祥妹妹之配偶,存在关联关系,未发现其他股东关联及一致行动人关系[5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数量为133,907,429,占比26.52%,变动后数量为134,372,790,占比24.87%[71]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数量对应比例为73.48%,变动后数量对应比例为75.13%[71] - 2022年10月25日公司同意94名激励对象在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自主行权21,715,000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24.75元/份[72] - 股东刘祥期初限售股数为103,460,240,因高管锁定,任职期间所持公司股票按75%锁定[74] - 股东汪洋期初限售股数1,116,241,本期增加372,080,期末为1,488,321,离任6个月内股份全部锁定[74] - 股东李健期初限售股数91,873,本期解除22,969,期末为68,904,离任6个月后股份按75%锁定[74] - 海富通改革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0.85%,持股数4,615,100.00[77] - 袁木兰持股比例0.73%,持股数3,937,329.00[77] - 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0.59%,持股数3,186,300.00[77] - 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石晓冬期初持股数486,952,本期增持100,000,期末持股数586,952[80] 公司财务数据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21.55亿元,较年初18.41亿元有所增加[5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4.78亿元,较年初4.13亿元有所增加[57]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1.65亿元,较年初9966.77万元有所增加[5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32.60亿元,较年初28.44亿元有所增加[5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805,297.97元,上年同期为194,573,361.02元[63] - 少数股东损益为 - 642,680.77元,上年同期为51,939.77元[63] - 综合收益总额为332,947,049.54元,上年同期为195,591,022.18元[63]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65元,上年同期均为0.40元[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3,472,390.61元,上年同期为 - 7,738,180.85元[6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4,399,558.93元,上年同期为57,600,929.46元[6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17,391,281.79元,上年同期为132,658,237.65元[66]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10.78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0.29亿元增长4.82%[87]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1.94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8.18亿元增长13.33%[8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28.82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7.37亿元增长5.28%[88]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9.60亿元,较2022年半年度的21.23亿元下降7.69%[89]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16.56亿元,较2022年半年度的19.54亿元下降15.21%[89]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4.21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79亿元增长50.63%[8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2810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693万元下降23.80%[87]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67.65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1.54万元增长114.49%[88]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3.68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62亿元增长1.55%[88]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1691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757万元下降3.75%[88] - 公司营业利润为338,627,514.68元,利润总额为338,434,565.28元,净利润为332,162,617.20元[90] - 税金及附加为7,587,391.52元,较之前的4,469,489.41元有所增加[90] - 销售费用为136,414,523.13元,管理费用为128,975,011.29元,研发费用为150,565,202.02元[90] - 财务费用为 - 35,494,009.62元,其中利息费用为673,068.43元,利息收入为12,076,116.68元[90] - 投资收益为4,338,705.79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3,995,262.85元[90] - 信用减值损失为 - 6,154,405.31元,资产减值损失为 - 192,712.18元,资产处置收益为67,131.86元[90] - 母公司净利润为 - 36,901,481.10元[10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94.654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000.477万美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94.654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2000.073231万美元[10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01474009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561.663825万美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80.657356万美元,上年同期为9323.515312万美元[10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15006624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214.62528万美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04608671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1822865571亿美元[109]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9.5979976949亿元,同比减少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80529797亿元,同比增长71.04%[1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635812416亿元,同比增长106.7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464243620亿元,同比增长310.23%[167] - 基本每股收益0.65元/股,同比增长62.50%;稀释每股收益0.65元/股,同比增长62.50%[16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12%,较上年同期增加3.86%;总资产42.727379372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09%[1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760131648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49%[16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0522.79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8330712.83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176340.33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334142.37元[145] - 所得税影响额4088680.89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182.96元,合计26447173.81元[14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0亿元,毛利润6.91亿元,同比增长2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71.04%,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一季度提升50.84%[196] 子公司业务情况 - 全资子公司公信诚丰围绕客户展开多方位综合审核服务,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及信息系统和技术增值服务[96] - 嘉联支付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40亿元,净利润2.01亿元,累计处理交易流水约1.08万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7.31%[174] - 新国都支付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41.81%,电子支付设备海外市场销售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77.39%,海外市场出货量达342.81万台,同比增长422.51%[179] - 嘉联支付围绕商户门店场景推出嘉联云店等多个行业SaaS解决方案,覆盖十几个行业,还可为各地政府提供消费券项目技术和运营服务[176] - 嘉联支付已成立35家分公司,直营渠道基本覆盖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启动“百城市级分公司”孵化建设,目标到2024年建成100家直营分公司服务网络[200]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借助经验整合子公司软硬件实力,加大业务板块协同合作,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97] - 公司近年来自海外的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占总营收比重不断提升,但未来国外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或影响产品价格[115] - 电子支付设备业务海外营收4.66亿元,同比增长77.39%,海外市场出货量达342.81万台,同比增长422.51%[171] - 欧盟收单业务运营团队已初步组建,相关产品服务体系正逐步推进落地,预计年内可在欧盟市场落地收单业务[171] - 公司围绕跨境电商场景积极布局跨境支付等新业务,目前与相关银行已达成战略合作[171] - 公司成立跨境事业群推动支付服务出海战略,预计年内可在欧盟市场落地收单业务,且围绕跨境电商场景布局跨境支付新业务并与银行达成战略合作[175] - 公司积极推进与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和技术服务合作,完成部分机构技术联调和系统测试,支付硬件支持数字人民币受理功能,完成“硬钱包”产品设计和开发[184] - 公司子公司新国都支付自主研发的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III类)MR980和MF80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认证[184] 公司资质与管理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获得专利21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87项,国际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证书525项,商标536项[187] - 公司建立系列质量管理体系程序要求并严格执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采取制度和物理保障措施确保信息安全[125] - 公司实施基于事业群的组织变革,整合业务线及组织模块,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内部核心管理流程[19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新国都,代码300130,上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