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305亿元,同比增长20.5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9.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5.49%[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45元/股,同比增长165.3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1%,同比提升7.14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3,046,895.66元,同比增长20.59%[38]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03,046,895.66元,同比增长20.6%[137] - 净利润由2021年半年度亏损26,716,363.35元转为盈利17,503,210.41元[138]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1年半年度-0.0375元改善至0.0245元[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73,159,656.71元,同比增长4.94%[38]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2.65%至21,307,448.03元,主要因合并范围减少及日常开支缩减[3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7.42%至1,934,111.53元,主要因归还借款及合并范围减少[38]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33%至3,118,854.91元[38]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7.8%至108,173,938.33元,其中管理费用下降32.6%至21,307,448.03元[13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3%至3,118,854.91元[13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90.3万元,同比下降15287.8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8,903,381.66元,同比下降15,287.89%,主要因收回股权投资款5,800万元[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上半年的321,989.37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48,903,381.66元,同比下降152倍[143]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5,530.93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54,835,690.95元大幅下降[146]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8,984,418.52元,同比增长149.07%,主要因收回股权款及处置固定资产[3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2021年上半年的-140,585,648.00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68,984,418.52元[143]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7,890.00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40,202,040.00元有所改善[14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处置子公司形成的投资收益为1896.7万元[22] - 报告期收到政府补助341.1万元[22] - 投资收益为1751.3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0.06%,主要来自处置子公司,不具有可持续性[43] - 合并报表中投资收益大幅增长至17,513,493.17元,2021年同期仅为197,240.20元[137] 业务线表现 - 净燃烧及锅炉业务营业收入为1.03亿元,毛利率30.6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6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76%,毛利率同比下降0.59%[40] - 公司属环保行业,主要业务包括氢能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设备销售、污水处理服务等[161] 研发与技术 - 公司累计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38项,报告期内新增10项专利(含1项发明专利)[29][31] - 加热炉低氮燃烧器研发实现NOx排放30-50mg/Nm³,满足重点地区排放要求[32] - 废气废液焚烧技术可实现盐类回收,已进入工程应用阶段[3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上年末的8986.83万元降至1697.3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50%降至2.02%,减少8.48个百分点,主要因合并范围减少[44] - 长期股权投资从上年末的9759.13万元降至3925.7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41%降至4.66%,减少6.75个百分点,主要因收回股权款[44] - 投资性房地产从上年末的2468.29万元增至3534.0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89%增至4.20%,上升1.31个百分点[44] - 合同资产从上年末的1839.17万元增至2878.2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15%增至3.42%,上升1.27个百分点[44] - 租赁负债新增2064.8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45%[44] - 货币资金从2022年1月1日的89,868,309.73元大幅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16,973,361.33元,降幅达81.1%[130] - 应收账款从163,736,669.10元降至149,651,119.03元,降幅为8.6%[130] - 预付款项从8,737,959.21元增至27,809,474.34元,增幅达218.3%[13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9,800,000.00元大幅增至145,105,000.00元,增幅达1380.7%[131] - 长期股权投资从97,591,311.34元降至39,257,174.80元,降幅为59.8%[131] - 使用权资产从732,244.75元增至27,361,798.87元,增幅达3637.9%[131] - 短期借款从31,973,618.09元降至27,934,193.81元,降幅为12.6%[131] - 合同负债从86,973,974.96元增至97,664,017.65元,增幅为12.3%[131] 子公司表现 - 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02亿元,净资产为4,672万元,营业收入为5,942万元,净利润为475万元[58] - 徐州科融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5,532万元,净资产为923万元,营业利润为-1.02万元,净利润为-1.02万元[59] - 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31亿元,净资产为-1,599万元,营业利润为598万元,净利润为598万元[59] - 科融(南京)生态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187万元,净资产为11.3万元,营业利润为6.22万元,净利润为6.22万元[60] - 雄安科融智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000元,总资产为87,016,615.28元,净资产为11,515,512.99元[61] - 河南科融泉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000元,总资产为251,320.07元,净资产为264,140.05元[61]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风险,环保产业市场竞争格局逐渐激烈[63] - 公司面临专业竞争力风险,环保市场对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64] - 公司面临投资项目风险,可能受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延期或回款拖延[65] - 公司面临生产成本上升风险,包括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等各项费用上升[66] - 公司应收账款增长,已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加大催收力度[68]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徐州丰利持有公司150,514,615股,占总股本的21.12%,全部被司法冻结[91] - 控股股东144,417,400股已质押,占公司总股本的20.26%[91] - 控股股东所有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已触及平仓线且违约[91] - 公司控股股东徐州丰利持有公司150,514,615股,占总股本的21.12%[119] - 徐州丰利所持公司股票全部被司法冻结,其中144,417,400股已质押,占总股本的20.26%[119] - 公司股东吴志华通过融资融券持有3,961,600股,占总股本的0.56%[118] - 公司股东陆云通过融资融券持有3,000,000股,占总股本的0.42%[118]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中,徐州丰利科技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0,514,615股,占比最高[117] - 公司控股股东所有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已触及平仓线且均已违约[119] 担保情况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4,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440.91万元,担保期限为7.5年[104]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2,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2,000万元,担保期限为7.4年[104]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1,000万元,担保期限为7.4年[105] - 报告期内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0,实际发生额合计为0[106]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9,000.00,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为5,440.91[106] - 公司对子公司的担保情况中,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992.00,实际担保金额为992.00[106]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992.00,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992.00[106]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担保额度合计为9,992.00,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6,432.91[106]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2.80%[106] 会计政策与合并范围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10家子公司,如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雄安科融智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62][163]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16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78]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子公司会计政策与公司不一致需按公司政策调整[179]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需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账面余额[18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账面余额[181]
新动力(300152)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