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瑞凌股份,代码300154,法定代表人邱光[7] - 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67区隆昌路8号飞扬科技创新园B栋501(4 - 5楼),邮编518133[7]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51,949,201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 - 2021年度以451,402,001股为基数,每10股派2元现金,合计派发现金红利90,280,400.20元[163]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451,949,201股为基数,每10股派1.5元现金,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7,792,380.15元[165] 公司风险 - 公司存在宏观环境和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和利率波动、子公司管理等风险[2] - 公司面临宏观环境和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和利率波动、子公司管理等风险[103][104] - 公司将针对各类风险制定应对预案,降低风险影响[103][104]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10.73亿元,较上年减少0.92%[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55.63万元,较上年减少28.51%[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较上年增加110.44%[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1.0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70%[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1%[9] - 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为2.94亿元,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为3197.52万元[1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38.15万元,较2021年的2783.32万元下降[12][13]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99.78万元,较2021年的528.72万元增加[12] - 2022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 - 20.17万元,较2021年的2819.22万元下降[12]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67.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92%,利润总额9,947.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55.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51%[19] - 2022年营业收入10.73亿元,同比降0.92%,工业收入占比98.75%,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25%[24] - 逆变焊割设备系列产品收入4.96亿元,同比降21.90%;焊接配件类产品收入1.43亿元,同比增103.55%[24] - 国内销售8.95亿元,同比增2.03%;国外销售1.64亿元,同比降14.14%[24] - 直销收入3.51亿元,同比增27.34%;经销收入7.08亿元,同比降10.67%[24] - 工业销售量43.53万台,同比降17.17%;生产量45.71万台,同比降15.28%;库存量7.80万台,同比增38.73%[24][25] - 工业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82.02%,同比增2.53%;直接人工占比6.50%,同比增3.53%;制造费用占比11.48%,同比降1.63%[26] - 2022年销售费用4723.72万元,同比增加14.60%;管理费用6302.95万元,同比增加18.21%;财务费用-2738.12万元,同比增加481.19%;研发费用3609.17万元,同比增加1.25%[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87亿元,同比增加8.13%;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86亿元,同比增加3.0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同比增加110.44%[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85亿元,同比增加22.48%;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4.98亿元,同比增加94.0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3亿元,同比下降162.89%[3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0.14亿元,同比下降46.41%;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1亿元,同比增加18.5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7亿元,同比下降35.34%[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06亿元,同比下降170.81%[38]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净利润0.86亿元,差异主要因固定资产折旧等因素[39] - 投资收益1422.0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4.3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41.6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4.49%[4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9.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2.97%,较年初下降12.47%;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23%,较年初下降0.78%[41] - 存货期末余额2.0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54%,较年初下降1.46%;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29%,较年初上升4.81%[41][42]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9.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37%,较年初上升2.78%,主要系新增购入佛山顺德土地使用权[42]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2.82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固定资产等[43] - 报告期投资额为3.221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8395万元,变动幅度为283.68%[44]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逆变焊割设备、焊接自动化系列产品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18][19] - 公司在国内焊接设备行业处于优势地位,未来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6] - 公司依托优势具备设计、建造大型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的能力[19] 公司发展与战略 - 公司进行业务和渠道整合重构,从“焊机大全”向“焊接大全”转变,加强直销业务等[19] - 公司推进数字化营销和连锁运营,建设SCRM平台、优化公众号等[19] - 公司围绕集团战略目标整合资源,进行管理创新,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体系[20] - 公司竞得佛山地块建设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购买深圳房产作为研发及总部办公用房[20] - 公司长期战略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焊接企业集团[98] - 2023年公司将加快专用控制芯片“瑞凌天工”迭代,升级现有产品[99] - 2023年公司将加强碳化硅器件的应用开发和双丝高效焊技术的研究[99] - 2023年公司将加强新开市场和渠道优化,完善总体市场覆盖[100] - 2023年公司将打造瑞凌焊接全品类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客户信赖度[100] - 2023年公司将提升内部各业务中心间联动协同能力,打造高效协同的内部运行机制[102] - 2023年公司将加强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完善人员组织架构[103] - 2023年公司将继续寻求与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投资、并购及产业合作机会[103] 研发情况 - 2022年公司研发获得多项荣誉,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1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104项,外观设计专利2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4项,另有25项专利正在申请中[21] - 公司正在研发数字碳化硅气保焊机、全数字化轻工业级气保焊、数字化单板氩弧焊机等多款新产品[31][32][33][34][35][3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97人,较2021年减少10.45%;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5.14%,较2021年降低1.17%[37] - 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020年2383.35万元、2021年3564.44万元、2022年3609.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29%、3.29%、3.36%[37]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三年均为0[37] 重大合同 - 已签订重大销售合同中,榫头式标准节主弦杆自动化生产线合同总金额3550万元,已履行3550万元;三一重装货箱焊接合同总金额2520万元,已履行2268万元[26] 子公司情况 - 2022年8月,子公司上海俪迈将苏州俪迈51%股权以0元转让,报告期新设立7家纳入合并范围主体[27] - 主要子公司中,瑞凌(香港)有限公司净利润1191.10万元,深圳市海立五金电器有限公司净利润777.86万元,上海俪迈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 - 304.57万元[97] - 报告期内通过股权转让取得苏州俪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对本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无重大影响[97]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3.2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1.00%,与公司无关联关系[2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1.2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8.90%[29] - 公司前5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2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18.90%[30] 募集资金使用 - 2010年公开募集资金总额10.78亿元,扣除承销费、保荐费及其他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1011035615亿元[56] - 2010年公开募集资金本期已使用1.896065亿元,累计已使用1.896065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7.995361亿元,变更比例0.00%,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105743亿元[55]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将继续存放于公司的募集资金专户,待董事会拟定详细使用计划并履行相关程序后使用[5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79,953.61万元,剩余募集资金总额21,057.43万元[58] - 承诺投资项目累计投入19,171.82万元,其中逆变焊割设备扩产及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15,124.12万元,投资进度59.82%[59]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60,781.79万元,对珠海固得增资扩股累计投入2,522.86万元,投资进度100.91%[59] - 逆变焊割设备扩产及技术改造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因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已形成产能解决了产能不足问题[60] - 对珠海固得增资扩股未实现预期效益,原因是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原管理层应变能力不足及整合效果未达预期[61] - 2011年3月27日,公司以超募资金2,500万元对珠海固得增资,增资后持股51.46%[62] - 2011年8月15日,公司使用超募资金4,8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3] - 2012年3月24日,公司使用超募资金4,900万元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65] - 2014年12月5日,公司使用超募资金7,930万元对香港瑞凌增资[66] - 2015年8月24日,公司使用超募资金20,000万元在美国投资设立子公司[68] - 2016年公司同意使用2.3亿元超募资金在德国投资设立子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已出资1.3437402595亿元[70] - 2016 - 2022年期间,公司多次审议通过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最高额度从3亿元到6.39亿元不等[71,72,73,76,77,78,79] - 2018年公司同意使用2亿元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64%[75] - 2022年公司同意使用3000万元超募资金在顺德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瑞凌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80] - 2022年公司同意使用9600万元超募资金对广东瑞凌增资,5600万元新设全资子公司瑞凌焊接,并投资建设预计总额不超4.3亿元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81] - 2022年公司将在德国投资设立子公司项目的总金额由2.3亿元调整为已出资的1.3437402595亿元,剩余9562.597405万元留存在超募账户[81] - 2022年公司同意使用超募资金和自筹资金购置预计面积不超1.7万平方米、交易总额不超4.65亿元的研发及总部办公用房,其中超募资金不超1.3亿元[82] - 2022年公司同意以超募资金分别不超3800万元、4000万元、5200万元投资设立深圳市德昀创新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德昀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德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82] - 2011年公司两次变更“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实施地点[83] - 2011年公司变更“营销服务中心及品牌建设项目”实施方式并两次变更实施地点[83] - 2011年7月5日,“营销服务中心及品牌建设项目”中深圳营销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式由购置房产变更为租赁房产[84] - 2011年10月24日,“营销服务中心及品牌建设项目”中成都、天津营销中心建设完成日期延期至2012年6月30日[85] - 公司(含子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自筹资金实际投资额2704.20万元,2011年3月27日通过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86] - 2016年2月18日,对“研发中心扩建项目”等两个募投项目完工结项,终止逆变焊割设备扩产及技术改造项目,将节余和剩余募集资金转为超募资金管理[87][88] - 逆变焊割设备扩产及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25284万元,截止2016年2月18日累计投入15124.12万元,剩余未使用资金12829.94万元[89] - 研发中心扩建项目计划投资4184万元,截止201
瑞凌股份(300154)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