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中数控(30016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华中数控华中数控(SZ:300161)2022-04-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华中数控,股票代码300161[28]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陈吉红[28] - 公司注册地址为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华工科技园,邮政编码430223,2004年7月8日公司注册地址由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变更为现注册地[28] - 公司董事会秘书是陈程,证券事务代表是王琼,联系电话和传真均为027 - 87180605,电子信箱为hcnc@hzncc.com[29] 公司股权与重大事项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指华中数控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江苏锦明100%股权[21] - 募集配套资金指华中数控以询价方式向不超过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金额的100%[21] - 卓尔智能、卓尔智造原名卓尔智能制造(武汉)有限公司,2021年2月更名为卓尔智造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1] - 产业集团为公司原第二大股东,华科资产现为公司第二大股东[21] - 公司2020年度有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21] 公司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98,696,90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6.34亿元,较2020年增长23.55%[3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2.89万元,较2020年增长12.44%[3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6434.74万元,较2020年增长19.62%[3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5亿元,较2020年增长221.69%[34]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33.99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9.10%[34]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3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38.34%[34] - 2021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395.26万元,2020年为143.70万元[37]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01.82万元,2019年为5.46万元[41]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8亿元,2019年为2.18亿元[41]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382.75万元,较2020年增长23.55%[13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2.89万元,较2020年增加12.44%[135] - 截止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3,334.17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38.34%[135] - 2021年公司募集资金4.28亿元[135]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6.34亿元,同比增长23.55%[154] - 2021年销售费用154,536,673.27元,同比增27.70%;管理费用131,619,285.86元,同比增16.28%;财务费用26,283,707.61元,同比降12.12%;研发费用206,865,579.73元,同比降6.23%[173]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258,449,843.5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5.82%,2020年投入251,347,003.17元,占比19.01%,2019年投入294,981,087.31元,占比32.56%[182] - 2021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51,584,263.86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9.96%,占当期净利润比重165.18%[182]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26,729,400.00元,较2020年的1,419,529,480.41元增长21.64%[183]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11,361,966.14元,较2020年的1,352,580,137.77元增长11.74%[18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5,367,433.86元,较2020年的66,949,342.64元增长221.69%[183]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83,509.78元,较2020年的7,528,419.84元减少64.35%[183]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1,103,022.51元,较2020年的57,160,136.50元增长129.36%[1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较上年同期增加221.69%[1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为 -128,419,512.7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8.74%[186][18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1年为921,346,945.60元,较上年增加3.79%;现金流出小计为801,324,809.80元,较上年增加25.4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022,135.80元,较上年减少51.79%[186][18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1年为206,970,056.9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27%[186][187] - 2021年末货币资金854,697,883.43元,占总资产比例25.15%,较年初比重增加4.25%[188] - 2021年末存货883,020,344.99元,占总资产比例25.98%,较年初比重减少1.65%[192] - 2021年末短期借款425,785,898.50元,占总资产比例12.53%,较年初比重减少10.80%[1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合计62,419,244.50元,期末合计53,409,308.45元[193] - 截至2021年末,货币资金受限63,252,943.13元,主要为银承保证金[194] - 截至2021年末,受限资产合计110,956,550.86元,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收票据等[19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2021年实现收入83,905.0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32%[135] - 机器人与智能产线领域2021年实现收入64,841.2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3.26%[135] - 新能源汽车配套2021年实现收入2,014.4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30%[135] - 特种装备2021年实现收入9,739.1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72%[135] - 2021年数控系统与机床收入8.39亿元,占比51.35%,同比增长35.32%[154] - 2021年机器人与智能产线收入6.48亿元,占比39.69%,同比增长53.26%[154] - 2021年新能源汽车配套收入2014.46万元,占比1.23%,同比下降46.30%[154] - 2021年特种装备收入9739.13万元,占比5.96%,同比下降56.72%[154] - 2021年GF装备配套销售合同额首次突破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3%[151] - 机器人本体名义产能6000台,实际产能5000台,产量32.17亿元,销量26.81亿元[154] - 智能产线名义产能450单元(套),实际产能350单元(套),产量45.64亿元,销量38.03亿元[154] - 机器人本体新增订单金额2.99亿元,确认收入订单金额2.68亿元,期末在手订单金额9058.97万元[159] - 自制产品销售收入268,074,240.96元,毛利率29.02%,销售收入同比增28.03%,毛利率同比降7.86%[160] - 智能产线2021年销售收入380,338,029.64元,毛利率29.13%,销售收入同比增77.99%,毛利率同比降2.74%[160] - 制造业营业收入1,633,827,491.32元,营业成本1,119,614,256.48元,毛利率31.47%,营业收入同比增23.55%,营业成本同比增39.50%,毛利率同比降6.99%[160] - 制造业销售量392,383台、套,同比增9.24%;生产量391,478台、套,同比增5.41%;库存量67,193台、套,同比降1.33%[163]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1 - 12月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增幅比上年扩大10% [50] - 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60.2万台,同比增长29.2%,预计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将达到5728亿元[53] -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占产品成本70%以上,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不足30%,公司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比例超80% [54] - 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24.8万台,同比增速超46%,全球销量占比超50% [55] - 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20%,建成3 - 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56] - 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2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63%,预计2022年将达2360亿元[56] - 我国包装机械领域自动化技术应用比例达50%以上[59] - 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 [61] -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 [61] - 我国是3C制造大国,占据全球70%的产能[50] 公司业务与技术成果 - 公司跻身2020中国智能制造30强[66] - 公司自主研发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于2021年4月发布,已在国内多家机床企业批量配套应用[66] - 2021年已量产的工业机器人中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比例超过80%[67] - 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线锂电池企业和车企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动力电池模组&PACK设备进入龙头电池企业[70] - 从2018年开始,公司向美国、德国和罗马尼亚的新能源企业出口锂电池模组产线和PACK设备[70] - 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智能制造工程实训中心获教育部领导高度认可[71] - 新能源纯电动轨道牵引机车于2021年10月29日举行新品发布会[72] - GF装备要求100%国产化,公司特种装备领域配套销售额连年增长[65][75] - 公司特种装备业务由原来的三、四级配套进入系统级配套和集成[75] - 公司完成多个不同装备型号的配套驱动系统的研制、批产、定型试验,配套多个型号装备开始列装,填补多个领域空白[75] - 公司坚持“一核三军”发展战略,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配套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76] - 数控系统配套业务为各类数控机床企业和重点行业用户提供配套和服务,包括为多种机型提供高性能数控系统等[76]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业务坚持“PCLC”战略,为制造企业提供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整机等产品及解决方案[77][79] - 教育教学方案服务业务为院校相关专业提供专业升级方案等,设备包括数控机床等[80] - 新能源汽车配套业务围绕汽车电动化等开展,包括新能源汽车伺服电机等产品[81] - 特种装备业务包括红外产品及GF装备配套产品[82] - 数控系统及配件业务主要客户为机床制造商,以直销为主,还销售给高校用于教学[91] - 工业机器人主要直销给系统集成商等,智能产线产品主要直销给终端用户,按进度回款[94] - 公司引进和实施IPD开发模式,以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96] - 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及二等奖6项[99] - 公司先后攻克机器人核心技术400余项,核心自主创新占比超80%[100] - 2019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为20.84%[101] - 公司自主研发六大系列四十余款机器人整机产品,重复定位精度范围在±0.02mm至±0.05mm[100]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授权专利共计145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96项,外观专利15项[107]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1项[107] - 公司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覆盖数控技术全部核心领域,保障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有效性和高效性[101] - 公司建立跨单位、跨部门协同开发团队,实施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模式[102] - 公司与国内主要机床厂批量配套,数控系统在多种机床及重大领域获批量应用[106] - 公司建立覆盖全国的技术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完善、及时的技术服务[106] - 公司推出“iNC - Cloud”云平台,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网络化数字服务[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