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川股份(300198) - 2023 Q2 - 季度财报
纳川股份纳川股份(SZ:300198)2023-08-30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为2023年上半年[8] - 公司股票简称纳川股份,代码300198,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6] - 公司2003年6月11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陈志江、谢美婷、李碧莲、泉州市泉港海燕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20%、30%、30%、20%[162]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76] 公司股权结构及股东信息 - 公司有纳川管业、福建万润等众多全资子公司,上海耀华、上海纳川等控股公司,川安管业、嗒嗒科技等参股公司[8] - 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23,378,063股,占比11.96%;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908,170,477股,占比88.04%;股份总数为1,031,548,540股,占比100.00%[129][130] - 陈志江期初限售股数为123,296,332股,期末为123,296,332股;肖仁建期初限售股数为81,731股,期末为81,731股;合计期初和期末限售股数均为123,378,063股[13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573人,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人,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为0人[130] - 陈志江持股比例为15.94%,持股数量为164,395,110股,其中质押144,351,474股,冻结164,395,110股[131]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28%,持股数量为157,662,247股[131]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5.01%,持股数量为51,680,582股[131] - 林绿茵持股比例为3.34%,持股数量为34,503,664股,累计减持500,000股[131] - 谢台虎持股比例为1.18%,持股数量为12,180,300股,累计增持1,751,800股[131] - 马楚珍持股比例为0.68%,持股数量为7,003,793股,累计增持7,003,793股[131] - 马清雄持股比例为0.56%,持股数量为5,736,000股,累计增持5,736,000股[131]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报告期末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57,662,247股[133]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末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51,680,582股[133]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由给排水管材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两部分构成[35] - 公司主营业务由给排水管材研发制造销售等管道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构成[44] 公司产品信息 - HDPE材料化学稳定性好、耐老化,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是塑料回收市场增长最快的一部分[12] - HDPE缠绕结构壁B型管又称克拉管,符合国家标准《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要求[18][19] - 钢骨架聚乙烯(PE)塑料复合管适用于长距离埋地供水、供气管道系统产品[19] - 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管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多种管道领域[21] - 聚酯增强复合顶管以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材料,采用立式震动浇注工艺制成[20] - 公司克拉管一般长度为6米,内径从200mm - 4000mm不等,所售产品内径多在1000mm以下,最大内径为3300mm[45] - 公司钢骨架管一般长度为12米,内径小于600mm,主要用于给水领域[47] - 公司PE实壁管已取得ASME核级产品授权证书,填补国内核级HDPE管道市场空白[48] - 纳川水务是国内掌握600mm以下管材顶进工艺和实施地下顶进作业的企业[51] -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涵盖带DAT变速器等多种电驱动系统总成的研发、生产等[52] - 公司管材业务采购量最大的原材料为生产克拉管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54]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管材生产以订单式为主,上半年为淡季,下半年为旺季[55] - 自2020年下半年起,公司开拓经销模式和战略客户集采模式[56] -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采购以销售订单为驱动[57] -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依订单式生产,新产品先定制化设计[58] 公司业务优势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结构壁管(克拉管)供应商[60]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政策利好,环卫、中重卡、工程机械发展空间大,子公司福建万润有技术与平台优势[63] - 子公司上海纳川核电用HDPE管道及管件技术获3项专利授权,1项新申请专利获受理[64] - 子公司上海纳川研发投入集中于太平岭项目新增27个规格HDPE管件开发[64] - 子公司上海纳川完成HDPE管道系统泄漏在线监测技术原理试验并提交报告[64] - 子公司上海纳川与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启动国产化核级聚乙烯原材料联合研发[64] - 子公司上海纳川完成核电厂SEC系统HDPE埋地管道泄漏在线监测试验并提交4份成果报告[65] - 子公司上海纳川为配合太平岭项目开发27个规格HDPE注塑管件[65] - 截止2023年6月,公司累计授权知识产权4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66] - 子公司上海纳川已完成高耐压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材快速成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65] - 管道板块累计授权知识产权4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68] - 新能源汽车板块累计已受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57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1件[68] - 新能源汽车技术核心团队有10年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开发经验,3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以上10人[70] - 新能源汽车服务团队覆盖22省、3个直辖市,分布于全国103城市,80%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0] - 公司在2011年成功登录创业板,是国内首家以克拉管为主营业务并成功上市的公司[67] - 2012年公司成立企业技术中心,2014年被认定为泉州市级企业中心,2016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 - 2017年12月公司成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7][71]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集中于太平岭项目新增27个规格HDPE管件开发[67]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获得ASME核3级HDPE管道制造许可NPT证书的HDPE管道生产企业[69] - 公司通过美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制造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PI认证),其HDPE缠绕结构壁管和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产品获欧美市场准入认可[7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521,438.93元,上年同期217,508,956.62元,同比减少17.46%[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3,591,660.04元,上年同期 -37,274,792.48元,同比减少16.95%[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452,867.04元,上年同期 -2,144,018.31元,同比增长494.25%[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 -0.0423元/股,上年同期 -0.0361元/股,同比减少17.17%[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20%,上年同期 -2.75%,同比减少1.45%[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末总资产3,181,375,761.65元,上年度末3,281,406,389.03元,同比减少3.05%[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17,043,663.92元,上年度末1,060,396,698.40元,同比减少4.09%[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254,014.16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017,606.69元[32][33]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79,521,438.93元,上年同期217,508,956.62元,同比减少17.46%[73]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14,953,797.33元,上年同期26,250,570.28元,同比减少43.03%,因业务减少致营销费下降[73][7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452,867.04元,上年同期 -2,144,018.31元,同比增加494.25%[74] - 管材销售营业收入56,667,589.76元,营业成本56,034,799.08元,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14.69%[76] - 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或服务营业收入13,693,082.67元,营业成本10,320,048.39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4.63%[76] - 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392,977,379.90元,占总资产比例12.35%,上年末330,211,459.43元,占比10.06%,比重增加2.29%[77][78] - 本报告期末长期借款670,904,079.87元,占总资产比例21.09%,上年末580,584,079.87元,占比17.69%,比重增加3.40%[82][83]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账面价值1,840,121,837.90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多项资产[84] - 报告期投资额21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506万元,变动幅度39.44%[8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52,128,992.43元,较1月1日的92,896,126.74元减少[14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392,977,379.90元,较1月1日的330,211,459.43元增加[14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904,190,090.81元,较1月1日的850,802,873.42元增加[14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2,277,185,670.84元,较1月1日的2,430,603,515.61元减少[14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3,181,375,761.65元,较1月1日的3,281,406,389.03元减少[14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428,498,406.47元,较1月1日的601,523,026.55元减少[14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为351,657,142.20元,较1月1日的374,112,337.05元减少[14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应付款为295,197,016.04元,较1月1日的198,865,980.98元增加[143]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952143893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1750895662亿元下降17.46%[14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221735102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6624860317亿元下降16.55%[14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 - 5931.38828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 - 5276.776489万元亏损扩大12.41%[147]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 - 4876.4374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 - 4106.461872万元亏损扩大18.75%[147]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21.5563423277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2.0713911171亿元下降2.33%[144]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0.2574152888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0.7426727732亿元下降4.52%[144]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31.6469148857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2.8055070538亿元下降3.53%[145]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19.8011500315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0.8375180239亿元下降5.07%[146]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1.8457648542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1.9679890299亿元下降1.02%[146] - 2023年上半年利息费用3529.206425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899.444775万元下降9.50%[14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年上半年为-43,591,660.04元,2022年上半年为-37,274,792.48元[148] - 母公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