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海磁材(30022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正海磁材正海磁材(SZ:300224)2022-03-29 00:00

财务表现 - 2021年营业收入为33.7亿元,同比增长72.46%[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5亿元,同比增长99.22%[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6亿元,同比增长24.46%[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同比增长88.24%[3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94%,同比增长4.78%[33] - 资产总额为51.05亿元,同比增长28.33%[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9亿元,同比增长6.82%[3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47.86万元[34] - 公司2021年未进行现金分红,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0元[6]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893,106.03元,同比增长167,674,175.10元[36]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336,971.74万元,同比增长72.46%[58] - 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04.13万元,同比增长99.22%[5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3.7亿元,同比增长72.46%[82] - 公司钕铁硼永磁材料及组件营业收入为33.0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8.03%,同比增长70.83%[82]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营业收入为6,629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97%,同比增长227.51%[82] - 公司国内营业收入为21.3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3.41%,同比增长74.03%[82] - 公司国外营业收入为12.3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6.59%,同比增长69.80%[82]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6.2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8.10%[87]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3.5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8.32%[88] - 2021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46%,达到4157.08万元[92] - 2021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520.36%,达到1767.01万元,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92] - 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18%,达到1.79亿元,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9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4.46%,达到3.56亿元[96]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5.90%,达到5364.00万元[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7004.72万元,上升24.46%,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9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9098.11万元,上升115.90%,主要因银行理财产品净赎回[9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7585.21万元,下降63.29%,主要因上年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减少[98] - 投资收益为1322.96万元,占利润总额的4.72%,主要来自委托银行理财收益[100] - 存货增加至12.04亿元,占总资产的23.59%,主要因稀土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备货价值增加[104] - 固定资产增加至8.69亿元,占总资产的17.02%,主要因在建项目陆续转资[104] -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期末金额为2.31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58.16万元[105] - 公司对南通正海磁材有限公司增资1亿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亏损200.98万元[10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17亿元,占总资产的12.09%,同比下降0.85%[104] - 应收账款增加至7.08亿元,占总资产的13.86%,同比上升1.10%[104] - 公司出售专利权给正海集团有限公司,交易价格为1190万元,贡献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3.58%[113] - 公司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65,041,297.54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05,376,457.04元[196] - 公司2021年度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868,919,750.12元,资本公积余额为1,254,783,878.91元[196]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164,043,311.20元[191] - 公司2021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原因是未来12个月内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包括南通基地建设及原材料采购和日常运营资金需求[197] 业务发展 - 公司计划到2022年底具备年产24,000吨的生产能力,并计划在2026年前达到36,000吨的生产能力[50] -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搭载189万台套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机,同比增长97%[53] -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搭载2,400万台套EPS等汽车电气化电机,同比增长23%[53] - 公司已具备年产16,000吨的生产能力,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实现全工序产能提升[61]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领域,子公司上海大郡承担了多个新品开发项目,业务收入明显增加[58] -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收入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8] - 公司在全球销量前十大汽车制造商中已有九家实现量产或定点[52] - 公司2021年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亏损额大幅减少[58] - 公司南通基地已完成多栋主体建筑的封顶工作,支持公司成为世界永磁材料行业领跑者的愿景[61] -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在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68.55%,达到6,602吨[66]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产量同比下降38.80%,销量同比下降16.18%[66] - 公司现有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能为16,000吨,报告期内实际产能为12,000吨[65] - 公司TOPS(晶粒优化技术)相关产品覆盖率超过80%,THRED(重稀土扩散技术)相关产品覆盖率超过60%[73] - 公司THRED(重稀土扩散技术)产能已超过10,000吨[73]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3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其中2项海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5项[62] - 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能约为800万台套,2021年销售收入为110,326万元[69] - 公司东西厂区和福海厂区的产能利用率均达到105%,在建产能分别为1,000吨[65] - 公司南通基地在建产能为18,000吨,计划2022年、2023年、2026年各投产6,000吨[65] - 公司上海临港工厂现有产能为160,000台,产能利用率为1%[66] -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及组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净利润同比增长34%[78] - 公司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域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0%,完成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磁体交货量189万台套,同比增长97%[78] - 公司在EPS等汽车电气化领域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完成EPS等汽车电气化电机磁体交货量2,400万台套,同比增长23%[78] - 公司在重点布局的汽车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超过50%,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收入占比逐年提高[79]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8%,净利润同比减亏60%[81] - 公司未来展望中,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将持续高成长,主要应用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117][118] - 公司计划2022年继续推进烟台、南通、江华三个基地的扩产计划,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工厂[124] - 2022年公司将深化与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确保原材料供应安全[125] -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年产能18,000吨的生产基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129] - 公司将继续推动"三大核心材料技术"迭代升级,巩固性能领先优势[128] - 稀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经营成本压力[129]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131] - 子公司上海大郡因量产订单不足,产能利用率较低,持续亏损[132] - 公司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和发展动态,加大客户开发力度,努力开拓增量市场[130] - 公司将继续从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上海大郡有力支持,降低其持续亏损风险[132] - 公司优化信用政策,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133] - 公司密切跟踪和评估疫情,提前做好应对预案,积极处理疫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134] 研发与创新 - 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18%,达到1.79亿元,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9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加4.17%,达到275人,其中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增加30.30%[93][95]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8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7%[95]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3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其中2项海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5项[62] - 公司TOPS(晶粒优化技术)相关产品覆盖率超过80%,THRED(重稀土扩散技术)相关产品覆盖率超过60%[73] - 公司THRED(重稀土扩散技术)产能已超过10,000吨[73] - 公司将继续推动"三大核心材料技术"迭代升级,巩固性能领先优势[12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占比超过1/2[141]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人,监事会会议召集、召开程序符合《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要求[142] - 公司已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公开、透明[142]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确保所有投资者公平享有知情权[142]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财务、机构方面严格做到“五独立”[14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94%[145]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84%[145] - 董事长王庆凯期末持股数为1,928,419股,减持642,806股[147] - 董事、总经理李志强期末持股数为1,169,056股,减持200,000股[147] - 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赵军涛期末持股数为1,050,050股,减持350,000股[147] - 公司副总经理王玉林因工作变动于2021年12月31日辞职[153] - 公司于2022年3月17日进行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选举,新任副董事长全杰、董事倪霆、独立董事程永峰和李伟金、监事孙洁等[154] - 公司现任董事长王庆凯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现任正海集团董事、总经理,并担任多家子公司董事长[156] - 公司现任总经理李志强负责公司整体运营,并担任多家海外子公司的执行董事[157]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副总经理宋侃、史丙强和财务总监高波因个人资金需求持有公司股份[149]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0,949,893股,其中2,442,220股为限售股[153] - 公司独立董事王吉法和程永峰的任期分别至2025年3月16日[149] - 公司监事许月莉和宋广平的任期分别至2025年3月16日[149] - 公司副总经理徐兆浦和李伟于2022年3月17日被聘任[15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情况已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154] - 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赵军涛先生现任上海大郡董事、总裁,上海郡正董事、总经理[158]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彭步庄先生现任南通正海磁材副总经理、正海精密董事、正海五矿董事、上海大郡董事[158] - 公司董事倪霆先生现任正海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工会副主席[158] - 公司独立董事王吉法先生现任泰和新材独立董事,兼任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职务[159] - 公司独立董事程永峰先生现任山东永大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泰和新材独立董事、民和股份独立董事、仙坛股份独立董事[159] - 公司独立董事李伟金先生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紫金青年教授,从事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及电磁调控理论方向研究[160] - 公司监事会主席许月莉女士现任正海集团审计总监兼审计部部长,兼任正海电子网板、正海科技等公司监事[161] -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高波女士现任上海大郡财务总监、正海五矿监事会主席、南通正海磁材监事、上海郡正监事、正海精密监事[162] - 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宋侃先生现任上海大郡董事、江华正海五矿董事、南通正海磁材副总经理[162] - 公司副总经理史丙强先生现任正海精密董事[162] - 王庆凯在正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姆希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正海世鲲半导体有限公司担任职务,任期分别为2022年2月22日至2025年2月21日、2021年7月14日至2024年6月20日、2021年12月7日至2024年12月6日[164] - 迟志强在正海集团有限公司、烟台正海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烟台正海典当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担任职务,部分职务领取报酬津贴[164] - 王涛在正海集团有限公司、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正海电子网板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担任职务,部分职务领取报酬津贴[164] - 许月莉在正海集团有限公司、烟台正海电子网板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正海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担任职务,部分职务领取报酬津贴[164] - 公司董事、监事报酬由股东大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决定,独立董事津贴标准由股东大会决定[171]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公司<董事长薪酬与考核方案>的议案》[171] - 公司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订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考核方案> 的议案》[171] - 公司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审议独立董事津贴标准>的议案》[171] - 公司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未受到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70] - 公司监事许月莉在烟台正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担任监事职务[166] - 公司监事会主席全杰在正海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担任职务[166] - 公司财务部部长任润萍在正海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担任监事职务[166] - 公司董事长王庆凯在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担任董事长职务[166] - 公司执行董事李志强在正海磁材欧洲有限公司等多家海外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职务[166] - 公司2021年董事会成员报酬总额为1,130.18万元[175]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会议[178]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7次会议,审议了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和内部审计工作报告在内的多项议案[183] - 公司2021年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了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长的薪酬与考核方案[183] - 公司2021年监事会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84]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2021年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为2,148人[185] - 公司2021年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744人[185] - 公司2021年报告期末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404人[185] - 公司2021年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2,148人[185] - 公司2021年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无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185] - 公司2021年度组织培训42项,旨在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189] - 公司2021年度生产人员为1,668人,技术人员为275人,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员工为112人[187] - 公司2021年度员工薪酬分为基本薪酬和绩效资金两部分,绩效资金以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为导向,以个人业绩为依据[188] - 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解锁股份数量为4,000,01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9%[200] - 公司2021年度员工持股计划中,董事长王庆凯持股1,088,00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0.13%[198]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持有股票总额为16,000,079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1.95%[198] - 公司将继续践行以员工满意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战略,加大招聘力度,推动岗位任职资格和培训管理升级[126] 市场与行业动态 - 2021年镨钕氧化物均价达到59.58万元/吨,同比增长92%,四季度均价达到77.37万元/吨,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31%[44] - 2021年全球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23万辆,同比增长118%,市场渗透率达7%,中国和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13%[48] - 2021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规模47.57GW,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16.90GW,同比增长452%[49] 子公司与投资 -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为子公司,主要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研发、销售与服务,报告期内净利润为-36,651,506.19元[114] - 公司对南通正海磁材有限公司增资1亿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亏损200.98万元[109] - 公司出售专利权给正海集团有限公司,交易价格为1190万元,贡献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3.5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