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天科技(300259) - 2021 Q2 - 季度财报
新天科技新天科技(SZ:300259)2021-08-20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专注于水、电、气、热等智慧公用事业领域物联网解决方案[38] - 公司产品包括物联网民用智能水表等多种系统及云平台服务,应用于多个行业,客户主要是水务等公司及大型工矿企业[39][40] - 公司产品销往国内 600 多个地区,远销香港、台湾并出口多个国家[40] - 公司股票简称新天科技,代码 300259,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6] - 公司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公用事业领域智慧化、信息化管理的高科技企业之一,深耕智慧能源管理二十余年[116] - 公司营销队伍有 40 人[117] -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 30 多个省市并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118] 公司业务线介绍 - 物联网民用智能表计量监测系统涵盖智能水表等,应用于居民用户水、气、暖智慧化管理,有多种支付方式[42] - 工商业用水智能计量监测系统应用于大用户用水贸易结算等,可降低水资源流失和产销差[45] - 工商业用水智能计量监测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应用于多个行业[46] - 智慧水务采用“互联网 + 水务”模式,可帮助水务公司管理和运维,打通信息孤岛[47] - 智慧水务业务应用体系包括智慧管网及调度、智慧生产运维等多个方面[49] - 公司智慧农业节水系统可实现远程、定量、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灌溉利用率[50] - 公司智慧供热系统可实现分户计量监控、控制室温,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用户舒适度[52] - 公司软件研发能力达国际领先水平,获 CMMI5 级评估认证[54] - 公司开发 SAAS 云平台,帮助水务公司降本增效,实现业务数字化升级[55] - 公司采取“研发 + 采购 + 生产 + 销售 + 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以销定产[57] 行业市场数据 - 2025 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达到 88%[62] - 要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 21.9 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63] - 全球智能水表年需求量从 2010 年的 2267 万台增长至 2018 年的 5189 万台,中国从 2010 年的 625 万台增长至 2018 年的 2660 万台,市场规模从 2010 年的 16.5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57.1 亿元[66] - 2012 年中国水表产量为 6431 万只,智能水表产量 870 万只,渗透率 13.53%;2018 年水表产量 9477 万只,智能水表产量 2660 万只,渗透率 28.07%[68] - 中国城镇家庭约 2.9 亿户,农村家庭约 1.7 亿户,共需 4.3 亿台水表,每年需更新约 7100 万台,2020 年增量需求约 1000 万台,年总计约 8100 万台[71] - 中国智能水表渗透率约 30%,智能电表 80%,智能燃气表 50%,若水表渗透率达 50%,年需求量超 4000 万台;达 80%,年需求量超 6400 万台[72] - 2014 年国内家庭机械水表保有量约 3.16 亿只,全部替换成智能水表,替换空间近 800 亿元[72] - 2015 年中国煤炭消费占比 64%,石油消费占比 18.1%,天然气消费占比 5.9%[73] - 到 2020 年,中国天然气主干管道里程达 12 万公里以上,年产常规天然气达 1850 亿立方米,天然气比重达 10%以上[73] - 到 2030 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到 15%[74] - 2019 年 10 月底前,“2 + 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 524 万户,其中天津 36.3 万户、河北 203.2 万户、山西 39.7 万户、山东 114.3 万户、河南 130.7 万户[75] - 到 2023 年,大型工业企业的 5G 应用渗透率超过 35%[65] - 2010 - 2019 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从 49.95%提高到 60.6%,为城市燃气行业提供潜在市场发展空间[76] - 截至 2019 年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 8.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3%,预计 2020、2030、2050 年将分别提升到 10%、14%、15%左右[78] - 到 2020 年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达 10.4 万公里,2016 - 2020 年均增速为 10.20%,城镇天然气用气人口从 2015 年 2.9 亿人提高至 2025 年的 5.5 亿人[79] - 燃气表强制替换周期为 10 年,每年约 10%保有量有更新需求[79] - 智能燃气表从 2012 年的 933 万台增长到 2018 年的 3302 万台,2018 年市场占比达 71.57%,较 2017 年提升 9.6 个百分点[80] - 2019 年我国已安装热量表总数量为 3410 万台,预计 2023 年为 4980 万台[83] - 我国水表智能化率约 30%,城市管网平均漏损率达 15%以上,部分城市超过 25%,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要控制在 10%以内[84] - 到 2020 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88] - 2016 年我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为 58.62 亿元,同比增长 16.47%;2017 年约为 68.59 亿元,同比增长 17%[90] - “十二五”期间水务行业投资力度年均增速 24%,2016 年中国水务行业年度投资额 4963.52 亿元,2017 年为 5276.78 亿元,预计 2023 年将突破 8600 亿元[91] - 预计到 2023 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规模将达 251 亿元左右[91] -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 2200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1/4,世界排名 120 多位[94] - 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 70%,农业用水的 90%是灌溉用水,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 43%,单方水粮食生产率 1.0 公斤左右[94] - 到 2020 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 6700 亿立方米以内[97] - 到 2020 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10 亿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3 亿亩[96] - 到 2020 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 8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 以上,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 70%以上[98] - “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1 亿亩,到 2020 年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3.6 亿亩左右,占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 32%以上[99] - 至 2022 年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6.5 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4 亿亩[99] - 2021 年全国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 1 亿亩,较往年增加 25%,还将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1500 万亩[104] -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2000 万亩以上,若按亩均财政资金投入不少于 1500 元测算,可拉动投资不少于 300 亿元[101] - “十三五”期间,国家计划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农田 1 亿亩,较“十二五”翻一倍[101] - 2020 年前,每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2000 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 2000 万亩[101] - 到 2022 年,要创建 150 个节水型灌区和 100 个节水农业示范区[101] - 全球智慧农业的市场规模将从 2016 年的 90.2 亿美元增长到 2025 年近 700 亿美元的规模[1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 479,068,987.95 元,上年同期 414,681,391.40 元,同比增长 15.53%[3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7,246,311.91 元,上年同期 103,746,294.28 元,同比增长 61.21%[3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04,734,390.19 元,上年同期 81,374,728.41 元,同比增长 28.71%[3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372,976.88 元,上年同期 -2,478,095.53 元,同比减少 601.06%[3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0.14 元/股,上年同期 0.09 元/股,同比增长 55.56%[31]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 0.14 元/股,上年同期 0.09 元/股,同比增长 55.56%[3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46%,上年同期 4.64%,同比增加 1.82%[3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 3,026,511,494.20 元,上年度末 3,165,275,101.51 元,同比减少 4.38%[3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585,176,502.88 元,上年度末 2,523,457,157.89 元,同比增长 2.45%[31]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22,226.58 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 11,941,785.70 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 8,040,774.50 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 53,256,045.01 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291,122.28 元,所得税影响额为 10,995,443.29 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 135.90 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62,511,921.72 元[35] -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906.90 万元,同比增长 15.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724.63 万元,同比增长 6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0,473.44 万元,同比增长 28.71%[107]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 479,068,987.95 元,较上年同期 414,681,391.40 元增长 15.53%[127]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 265,449,790.38 元,较上年同期 218,282,419.83 元增长 21.61%[127]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 54,245,627.70 元,较上年同期 61,286,947.99 元下降 11.49%[127] - 本报告期管理费用 22,984,269.69 元,较上年同期 27,495,804.86 元下降 16.41%[127]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 41,361,805.06 元,较上年同期 32,443,855.20 元增长 27.49%[127] - 投资收益 50,877,436.09 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27.00%[131]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 472,432,330.52 元,占总资产比例 15.61%,较上年末比重下降 1.38%[132] - 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 424,104,117.39 元,占总资产比例 14.01%,较上年末比重增加 2.07%[132] - 本报告期末存货 311,176,249.34 元,占总资产比例 10.28%,较上年末比重增加 3.43%[132] - 股票初始投资成本为 126,056,443.97 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9,643,544.82 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 145,106,701.28 元,报告期内出售金额为 82,665,212.45 元,累计投资收益为 40,406,700.67 元,期末金额为 198,141,477.62 元[137] - 募集资金总额为 75,998.71 万元,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 1,084.12 万元,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 28,693.4 万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 0.00% [139] -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募集资金尚未使用的余额为 55,359.48 万元,其中购买理财产品及定期存单的余额为 53,000 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为 2,359.48 万元[1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水表及系统实现营业收入 22,211.54 万元,同比增长 25.77%;工商业智能流量计实现营业收入 11,622.95 万元,同比增长 42.09%;智能燃气表及系统实现营业收入 8,184.99 万元,同比增长 18.16%[107] - 智能水表及系统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