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160,216,23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12] 公司风险 - 2016年9月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存在不能实现预计收益的风险[4] - 公司产业整合中收购标的若不达预期,会产生商誉减值风险[6] - 智能表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产品毛利率有下降风险[8] - 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会使毛利率下降[9] - 智慧能源信息化领域对公司技术开发要求高,技术开发及产品研发存在风险[10] - 公司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扩大,存在管理风险[12] - 公司2016年9月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可能因多种因素出现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的风险 [163] - 公司产业整合中收购标的若不达预期,会产生商誉减值风险 [164] - 智能表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产品毛利率可能下降 [164] - 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 [165] - 公司技术开发及产品研发若出现问题,可能影响盈利能力 [165] - 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可能产生管理风险 [166] 风险应对措施 - 应对募投项目风险,公司将掌握政策、创新技术、整合资源[5] - 应对商誉减值风险,公司将关注标的企业、加强协同管控[6] - 应对毛利率下降风险,公司将提升研发、加强品牌建设和成本控制[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1.22亿元,较2021年减少5.99%[2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亿元,较2021年减少40.54%[2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6亿元,较2021年增加29.64%[2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34.3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12%[2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71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1.46%[29]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84亿、2.75亿、3.17亿、3.45亿元[31]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44万元,2021年为3487.86元,2020年为7116.48万元[35]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970.46万元,2021年为2884.30万元,2020年为3557.83万元[35] - 2022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496.55万元,2021年为1854.56万元,2020年为3346.21万元[35]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457.99万元,2021年为1487.44万元,2020年为1478.41万元[36]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67.3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99%[108]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040.0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9%[108] - 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11.22亿元,同比减少5.99%[114] - 2022年销售费用1.14亿元,同比减少25.50%[121] - 管理费用为50,169,779.57元,较上年减少4.10%[122] - 财务费用为 - 20,560,807.96元,较上年减少90.27%,因外币汇兑收益增加[122] - 研发费用为86,134,864.62元,较上年减少4.86%[122] - 投资收益为49,642,580.74元,较上年减少48.68%,因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减少[12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 67,294,153.02元,较上年减少209.52%,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少[122] - 资产减值损失为 - 880,422.56元,较上年增加524.69%,因计提减值准备增加[122] - 营业外支出为439,775.20元,较上年减少48.37%,因捐赠支出减少[122] - 所得税费用为27,418,009.80元,较上年减少41.16%,因应纳税所得额减少[122]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549人,较2021年的577人减少4.85%,占比42.13%,较2021年的42.68%降低0.55%[12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86134864.6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68%,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127]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23885227.37元,同比减少7.59%,现金流出小计938360701.97元,同比减少15.02%,现金流量净额285524525.40元,同比增加29.64%[129]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12175847.14元,同比减少13.25%,现金流出小计1797760478.93元,同比增加18.85%,现金流量净额 -385584631.79元,同比下降434.40%[129]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0,较2021年的185109.19元减少100.00%,现金流出小计205154418.29元,同比增加94.27%,现金流量净额 -205154418.29元,同比下降94.61%[130]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99523097.19元,较2021年的228996637.60元下降230.80%[130] - 2022年投资收益49642580.7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8.1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7294153.02元,占比 -24.65%[132] - 2022年资产减值 -880422.5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32%,营业外收入3254333.63元,占比1.19%,营业外支出439775.20元,占比0.16%[132] - 2022年末货币资金524,039,655.54元,占总资产15.25%,较年初减少9.06%[134] - 2022年末应收账款476,592,225.71元,占总资产13.87%,较年初增加0.57%[134] - 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1,121,310,270.60元,占总资产32.64%,较年初增加6.17%[135] 各业务线市场数据 - 我国智能水表年消费量从2017年的1500多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4200多万台,2021年较2020年同比增长超30%,2008 - 2021年市场渗透率从8.1%升至40%以上[40] - 预计2022年我国智能水表市场销售量为5000万台,2026年约7000万台[42] - 2012 - 2021年我国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从4.8%上升到8.9%,2021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7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7%,2017 - 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1.93%[43] - 我国约有1.8亿台在线运行居民燃气表,其中智能燃气表6000 - 8000万台,2012 - 2021年智能燃气表渗透率从44.99%增长到84.5%,2015 - 2021年市场规模由40亿提升至87.61亿元,2021年较2020年增速达13.73%[46] - 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达100亿元,2028年增长至119.23亿元[48] - 2010 - 2021年我国供水管道长度及供水普及率稳步上升,2021年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05.99万公里,较2020年增长5.26%,用水普及率升至99.38%[49] - 2020年中国600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为78.5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3.39%,部分城市高达23%以上[49] - 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50个试点城市中,2020年漏损率高于12%的,2025年不高于8%,其他不高于7%[51] - 2020年我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为104.4亿元,预计2025年为209.4亿元[51] - 2016 - 2021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从73.87亿平方米上升至106.03亿平方米,2021年增速为7.3%,2021年全国集中供热管道长度达46.15万公里,比上年增长3.55万公里,增速为8.34%[53] - 2021年我国商品房竣工面积为7.3亿平方米,房地产竣工面积约为10.14亿平方米,北方需集中供热地区占比约40%,对应每年新增供热面积约2.9 - 4亿平方米,新增建筑供热面积对应的智慧供热市场空间为150 - 400亿元[56] - 2015 - 2020年我国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比例为61.16% - 63.10%,平均为61.88%,2019、202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59、0.565 [57] - “十四五”规划提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亿亩,创建200个节水型灌区,到2025年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10.7亿亩[57] - 2021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约为685亿元,以复合年均增长率10%测算,2022年为754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214亿元[58] - 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87.4GW,同比增加60.3%,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392.04GW [159] - 截至2021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超940GW,年新增装机量由2000年的0.3GW增至2021年的167.8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16% [159]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1721GW,到2050年将增至4670GW [159] - 2016 - 2021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从81.3GW上升到225.4GW,复合增长率达22.62% [160][161] 公司业务线介绍 - 公司是专注于水、电、气、暖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64] - 公司主要产品集成云计算、大数据等物联网技术,为公用事业单位提供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64] - 公司物联网民用智能表系统含智能水、气、热、电表及软件系统,可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等功能[66] - 公司物联网工商业智能表系统含智能电磁水表等,可降低水资源流失和产销差[68] - 新天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包括“两大中心、六大板块以及38个子系统”[73] - 公司智慧水务业务应用体系涵盖智慧管网及调度等多个方面[74] - 新天智慧燃气包含智慧场站等六大模块,可保障燃气设施安全运行[76] - 公司智慧热力系统包括热网管控等六大模块,可保证可靠供热、降低能耗[77] - 公司智慧农业节水系统可实现远程、定量、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78] - 公司定制开发管理软件系统,打造基于SAAS云平台体系的智慧水务轻量级统一业务支撑平台[80]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取“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81] 公司优势 -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物联网智慧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拥有数百项专利技术[82]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6项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14项行业标准、13项团体标准[92]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39项专利技术(1项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93]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4项[93]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39项,其中新天科技29项,上海肯特10项[94][95]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31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发明专利1项[94][95]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24项,其中新天科技16项,上海肯特8项[96][97] - 新天科技第三方支付系统著作权保护期限为2021.09.08 - 2071.12.31[96] - 新天科技管网渗漏预警系统著作权保护期限为2021.10.20 - 2071.12.31[96] - 新天科技管网在线监测系统著作权保护期限为2021.11.10 - 2071.12.31[96] - 上海肯特肯特老化工装上位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为2021.11.18 - 2071.12.31[97] - 上海肯特带GNSS功能的4G远传模块嵌入式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为2021.10.09 - 2071.12.31[97] - 新天科技数据中台系统著作权保护期限为2022.01.12 - 2072.12.31[96] - 新天科技应急指挥系统著作权保护期限为2022.02.28 - 2072.12.31[96] -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99] - 公司于2001年研制出非接触
新天科技(30025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