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PPP项目情况 - 2016 - 2017年公司承接较多PPP项目,该类项目前期投入大、资金占款多、回款周期长[5] - 公司2018年对已入库PPP项目进行大范围清理整顿[5] - 生态环保产业受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支持,目前多以PPP模式为主[4][5] - PPP项目开展需大量资金,经济、金融政策变动会影响项目推进[5] - 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秀洲片)PPP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为11.2736亿元[53] - 贵州省黔西县水务一体化PPP项目总投资为7.5028亿元[55] - 九江市柘林湖等3个PPP项目拟搁置,处于协商处理阶段[70] - 公司2018年对多个PPP业务公司进行增资或新设,合计金额达72.0905亿[95][96] -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增资8.58亿,自有资金占比95%[95] - 长兴县蓝阳城镇建设有限公司增资8.3685亿,自有资金占比75%[95] 公司资金与经营困境 - 2018年宏观经济下行,金融监管趋严,公司出现资金紧张,部分项目进展缓慢[7]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已加大催收力度并取得一定效果[8]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新设公司增多,内部管控压力升高,部分管理人员流失[9] 公司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2018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 - 2018年度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41] - 2018年度每10股送红股数为0,每10股派息数(含税)为0.00元,每10股转增数为0,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0.00%[1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营业收入23.16亿元,较2017年的30.32亿元减少23.60%[22]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68亿元,较2017年的3.62亿元减少450.76%[22]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2.96亿元,较2017年的2.71亿元减少578.04%[22]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8亿元,较2017年的 -9.05亿元增长79.20%[22] - 2018年末资产总额93.50亿元,较2017年末的94.78亿元减少1.35%[22] - 2018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71亿元,较2017年末的37.71亿元减少34.49%[22] - 2018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3.32万元[24] - 2018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9.8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83.01万元[24] - 2018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75万元[24] - 2018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98亿元[24] - 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117,017.71元,2017年为90,607,651.39元,2016年为6,175,338.78元[28] - 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7,419,714.62元,2017年为14,006,015.01元,2016年为11,858,863.76元[28] - 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12,720,597.51元,2017年为424,982.55元[28] -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6,193,015.10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23.60%[50] -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 - 1,258,352,348.35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417.88%[50] - 201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 - 1,271,619,543.35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452.37%[50] -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23.16亿元,较2017年的30.32亿元同比减少23.60%[66] - 2018年销售费用6242.77万元,同比增加40.75%;管理费用1.32亿元,同比增加19.07%;财务费用1.05亿元,同比增加80.91%;研发费用1.12亿元,同比减少18.09%[78] - 2018年研发人员326人,占比22.99%,研发投入金额1.1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84%,资本化研发支出占比0%[80] -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7.62亿元,同比减少3.93%;现金流出19.51亿元,同比减少28.79%;现金流量净额 -1.88亿元,同比增加79.20%[82] - 2018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6.98亿元,同比增加11.05%;现金流出14.71亿元,同比增加16.00%;现金流量净额 -7.74亿元,同比减少20.86%[82] - 2018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97亿元,较2017年25.19亿元增长22.98%[83] - 2018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1.54亿元,较2017年12.39亿元增长73.87%[83] - 2018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4亿元,较2017年12.80亿元减少26.27%[83] - 2018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800.11万元,较2017年 -2.65亿元增长93.21%[83]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17年度增加79.20%[83] - 2018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17年度减少20.86%[83] - 2018年资产减值12.46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98.93%[86] - 2018年末存货43.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6.12%,较2017年末比重增加4.07%[89] - 2018年末短期借款13.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91%,较2017年末比重增加3.91%[89] - 2018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 -81,877,861.6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68,399,416.73元,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 -520,116,752.20元[139] - 2018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8187.79万元[141] -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5.20亿元[141] - 2018年末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13.80亿元[141] - 2018年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0.00%[143] - 2017年现金分红金额为3128.86万元,占比8.65%[143] - 2016年现金分红金额为2542.80万元,占比13.69%[143]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环保装备制造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杭州兴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负责,压滤机规模位居浙江省首位、全国第二位[32] - 江河湖库的疏浚及治理业务由持股96.13%的控股子公司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负责[33] - 市政污水及工业废水治理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近几年承接了PPP模式相关项目[35] - 生态环境建设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业务模式包括EPC、PPP等[36] - 水质监测物联网管控平台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浙江源态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37] - 2018年兴源环保压滤机模块订单金额近4亿元,其中76.9%的订单为环境治理行业[51] - 报告期内浙江疏浚回收项目款4亿多元[53] - 2018年中艺生态中标景观绿化项目20余个[55] - 设备销售2018年营收3.89亿元,占比16.78%,较2017年同比减少18.46%[66] -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业2018年营收4.41亿元,占比19.02%,较2017年同比增长25.44%[66] - 环保工程及其他2018年营收9.23亿元,占比39.84%,较2017年同比增长76.03%[66] - 园林工程2018年营收5.64亿元,占比24.36%,较2017年同比减少66.41%[66] - 内销2018年营收22.98亿元,占比99.21%,较2017年同比减少23.77%[67] - 外销2018年营收0.18亿元,占比0.79%,较2017年同比增长4.90%[67] - 2018年设备销售金额2.7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4.38%,同比减少23.28%;水利和港口工程金额4.04亿元,占比20.86%,同比增加48.41%[73] - 2018年环保工程及其他金额7.6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39.56%,同比增加99.48%;园林工程金额4.87亿元,占比25.20%,同比减少63.36%[74] 公司研发成果 - 压滤机产品研发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报专利14项[57] - 水利疏浚获得1项部级工法、2项QC部级I类成果[57] - 污水处理、污水净化方面取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57] -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4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57] - 智慧环保软件平台建设取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受理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57] 公司资质情况 - 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0余项,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项目,旗下主要子公司多为高新技术企业(除“浙江疏浚”)[43] - 公司拥有涵盖工程设计、设施运营、工程承包等三十余项环保资质[44] - 源态环保申请到包括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在内的7项相关资质证书[56] 公司业绩与市场情况 - 公司业绩遍布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地区,累计业绩总数超过500项[45][46] - 2018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6.4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7.85%,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75] - 2018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7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6.20%,关联方采购额占比0%[7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借助政策支持,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并加快资金回收[8] - 公司将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扩大管理人员队伍,提升管理层业务和管理水平[9] - 公司将健全集团集中管控组织体系,形成层级管理模式,对分(子)公司实行“集分结合、弹性授权”的层级管理[127][128] - 公司将做好资金规划与管控,包括制定预算方案、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经营效率、加强项目投资管理、重视应收账款催收等[129] - 公司将拓展市场份额,优化项目结构,增加EPC等业务收入占比,筛选优质PPP项目,寻求与央企/国企合作[129] - 公司将加大科技投入,发挥子公司技术优势,引进专项技术领军团队或人才[130] - 公司将强化内部控制,依据发展规划健全制度体系,加强风险点管理[131] - 公司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员工创新意识,推行员工培训制度[133]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0年我国市政污泥将达6000 - 9000万吨,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前景广阔 [115] - 2019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600亿元,其中大气污染防治250亿元,水和土壤污染防治350亿元 [112] - 2020年,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70%左右[117] - 2020年底前,沿江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相关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有条件地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120] -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122] - 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124] - 2018 - 2020年环境监测年均市场空间415亿元,其中大气74亿/年,VOCs监测79亿/年,水质监测103亿/年,污染源监测145亿/年,土壤检测14亿/年[124] 公司子公司相关情况 - 浙江疏浚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总资产8.9966274344亿,净利润1526.381381万[101] - 水美环保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总资产7.6484547036亿,净利润58.016946万[101] - 兴源设备子公司注册资本1.5亿,总资产9.3626432778亿,净利润2279.423341万[101] - 中艺生态子公司注册资本7.51亿,总资产36.3839212458亿,净利润 - 4530.615181万[101] - 源态环保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总资产3.2379047711亿,净利润4641.278209万[101] - 截止2018年12月31日,漳州兴源水务有限公司净资产为946
兴源环境(300266) - 2018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