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表现 - 公司2021年度净亏损2,893.59万元,主要受收入下降、毛利率下降、信用减值损失增加等因素影响[3] - 公司存在有息负债规模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况,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3.42亿元,同比下降4.51%[1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3.39万元,同比下降93.19%[13]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436.26万元,同比下降314.47%[13] -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17.44亿元,同比增长4.83%[13] - 公司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66亿元,同比下降3.84%[14] 业务发展 - 公司将采取跨越式发展,通过双碳创新类业务推进业务创新转型[4] - 公司将进一步降低农业农村生态业务中的基建施工业务比重,提升农牧装备制造和安装营业额[4] - 公司将以浙江疏浚为重点,优化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提升装备和资质水平,抢抓基建投资"稳增长"政策[4] 环保业务 - 公司环境治理布局扎实,先后获得设计咨询、河湖疏浚、医疗废水、农村污水、工业污水、生态水环境等的工程建设与运营能力[21]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确立了"智慧城乡+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城乡美丽环境作出贡献[21] - 公司以提供养殖设备、畜禽粪污环保治理为核心,承接新希望集团及其他农牧养殖客户的相关业务[21] - 公司子公司兴源环保主要生产和销售压滤机及配件等相关环保设备[24] - 公司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个方向推进公司数字化管理,依托"工程+数字"模式,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24] - 公司设计的农牧自动化设备,将生产环节置于可控状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25] - 公司首创提出家庭、社区、工厂、城市、乡村全覆盖差异化绿色解决方案[25] - 公司生产生物转化自动养殖有机垃圾处理站及其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5] - 公司旗下浙江疏浚主要从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淤泥后处置、河湖综合整治及防洪设施建设等业务[26] - 公司旗下水美环保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治理方面技术积累扎实,项目建设及运营经验丰富,综合竞争力较强[30]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新至碳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新希望集团数字科技战略规划,实施环保工程全景管控、生态养殖智能设备制造、污水处理智慧运营等数字化环保业务[30] - 公司子公司中艺生态在园林景观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凭借生态环境建设领域丰富的项目经验、良好的业界口碑,多次获得荣誉奖项[31] - 公司积极参与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包括迎亚运道路整治和大运河文旅融合提升项目[31] 双碳业务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新至双碳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双碳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32] - 公司参与编写了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双碳工作的政策建议[32] - 公司打造了污水处理厂储能节能系统示范样板[32] - 公司新设双碳创新板块,以新至双碳和新至碳和两家公司为支点,构筑双碳产业矩阵[36] - 新至双碳主要从事双碳领域的碳资产管理、新基建建设和双碳数字化业务发展[36] - 新至碳和以双碳创新领域为核心发展方向,打造软硬件兼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37] 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1233战略",聚焦农业农村生态、环保装备及智慧环保、环境综合治理三大赛道[38] - 公司将继续推进"1233"战略,聚焦"农牧和环保装备、环境综合治理、双碳创新"三大业务领域,提升产品、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2,3] - 公司计划2022年实现新增森林碳汇开发服务400万亩、农牧光伏开发60兆瓦、储能新增签约400兆瓦并交付50兆瓦以上、交付节能产品100套以上[3] 研发创新 - 公司拥有530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0项,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项目[39] - 兴源环保在压滤机产品升级和自动化技术方面持续创新[40] - 公司积极研发新技术,推进养殖智慧化发展和精益化管理[40] - 浙江疏浚、水美环保和中艺生态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40] - 公司业绩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形成多个示范工程[39,40]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9,473.1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05%[56] - 公司开发了单室进料空气穿流压滤机、立式紧凑型压滤机、三次拉开压滤机、高压隔膜压滤机、多板洗涤压滤机、撬装压滤机等新产品[53,54] - 公司开发了智能养殖黑水虻设备,完成了黑水虻养殖盘物料投放系统和成虫筛分的自动化设备研发和试运行[55] 财务状况 - 公司2021年非
兴源环境(300266)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