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441,183,652.75元,较2021年减少2.60%[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10,729.67元,较2021年减少24.06%[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230,719.76元,较2021年减少18.18%[1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104,896.38元,较2021年减少3.12%[13]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较2021年减少23.08%[13]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694,605,119.37元,较2021年末减少0.27%[1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04,250,618.35元,较2021年末增加0.48%[13]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1,080,673.46元[13] - 2022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27,129.80元[13]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653,169.68元[13]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780,009.91元,2021年为32,970,542.74元,2020年为22,102,729.57元[16][17]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9,613,293.25元,2021年为10,569,592.19元,2020年为10,846,182.92元[16]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相关损益为12,697,350.20元,2021年为24,818,251.27元,2020年为13,472,319.27元[1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69,460.51万元,较期初减少0.2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50,425.06万元,较期初增加0.48%,资产负债率仅10.68%[28]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118.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0%;利润总额8,973.9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1.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23.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18%[2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下降2.60%,其中工业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8.23%,计算机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15.88%[37] - 国内收入4.18亿元,占比94.72%,同比下降1.97%,国外收入0.23亿元,占比5.28%,同比下降12.66%[38] - 直销收入4.26亿元,占比96.66%,同比下降0.84%,经销收入0.15亿元,占比3.34%,同比下降35.57%[38] - 2022年销售费用为57,143,347.40元,同比增长3.02%[43] - 2022年管理费用为50,988,673.67元,同比减少0.55%,主要系汇兑收益影响[43] - 2022年财务费用为 - 5,523,237.73元,同比减少72.23%[43] - 2022年研发费用为97,967,301.16元,同比增长8.49%,主要系职工薪酬、材料增加所致[43]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319人,较2021年的339人减少5.90%,占比34.01%,较2021年的35.20%减少1.19%[59] - 2022年研发人员中本科224人,较2021年的251人减少10.76%;硕士45人,较2021年的36人增加25.00%;博士4人,较2021年的3人增加33.33%;本科以下46人,较2021年的49人减少6.12%[59] - 2022年研发人员年龄构成中30岁以下183人,较2021年的212人减少13.68%;30 - 40岁113人,较2021年的108人增加4.63%;40岁以上23人,较2021年的19人增加21.05%[59]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97,967,301.16元,较2021年的90,299,908.83元增加,占营业收入比例22.21%,较2021年的19.94%增加[59]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24,215,336.91元,较2021年的599,389,485.75元减少12.54%;现金流出小计437,110,440.53元,较2021年的509,483,049.59元减少14.21%;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104,896.38元,较2021年的89,906,436.16元减少3.12%[60]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57,935,283.31元,较2021年的622,802,339.67元增加21.70%;现金流出小计773,789,502.78元,较2021年的628,079,321.79元增加23.20%;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5,854,219.47元,较2021年的 - 5,276,982.12元减少200.44%,主要因资金的理财结构调整影响[6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67,277.16元,较2021年的1,038,028.12元增加22.09%;现金流出小计81,752,354.13元,较2021年的45,863,119.79元增加78.25%;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0,485,076.97元,较2021年的 - 44,825,091.67元减少79.55%,主要因本期分配股利[60]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7,124,603.75元,较2021年的39,267,569.80元减少118.14%[60]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连续三年为0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及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均为0%[59] - 2022年末货币资金343,019,905.31元,占总资产20.24%,较年初比重降0.38%[62][63] - 2022年末应收账款25,811,897.66元,占总资产1.52%,较年初比重降0.19%[63] - 2022年末存货215,031,177.17元,占总资产12.69%,较年初比重升1.55%[63][64] - 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503,147,827.35元,占总资产29.69%,较年初比重升0.72%[66] - 2022年末股本268,958,778.00元,占总资产15.87%,较年初比重升0.04%[67][68] - 2022年末资本公积969,210,315.00元,占总资产57.19%,较年初比重升0.50%[68][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492,214,451.4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9,778,035.34元,期末503,147,827.35元[7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52,862,697.10元,本期变动3,320,268.00元,期末50,151,546.51元[70] - 境内外股票(金盾股份)最初投资成本38,391,281.13元,期末账面价值3,195,701.00元[71]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受限账面价值592,291.00元,原因是保函等保证金[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检测信息系统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7.91%,驾服信息系统及服务收入0.57亿元,同比下降15.59%[37] - 智能检测生物识别信息系统销售量31.59万套,同比下降14.68%,生产量35.30万套,同比下降11.55%,库存量22.61万套,同比增长19.58%[40] - 智能检测生物识别信息系统原材料成本1.48亿元,占比86.16%,同比下降8.87%[41]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268,958,778.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4][6] - 每10股派息数2.6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268,958,778股,现金分红金额69,929,282.28元[114] - 可分配利润85,620,450.78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81.67%[114]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及业绩下降风险,将利用现有优势稳固提升竞争力并拓展细分市场[3] - 公司生物识别业务受行业政策影响大,驾培和公共安全领域政策变化或影响业绩[3][4][5] - 公司内部创新业务发展使资产、人员和业务规模增长,需提升综合管理水平防范风险[5] - 公司业务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上升,存在人才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风险[5] - 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若市场开发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整体盈利水平,将加大开拓力度并审慎评估投资[5]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及业绩下降、行业政策变化、内部管理、核心人才培育、新业务拓展等风险[78][80] 公司业务领域及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智能光电检测(C40仪器仪表制造业)和智能生物识别(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领域[19] - 公司在照明检测领域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60%及以上[20] - 智能生物识别领域,维尔科技业务占比最大的为交通驾服业务,其指纹识别产品和方案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银行[21] - 2023年初七部门印发计划,指出智能检测装备对制造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公司光电检测产品服务将获更广泛发展空间[19] - 公司提前布局显示测量领域,新型显示检测销售额逐年大幅增长[20][21] - 公司围绕汽车检测加大科研投入,相关产品类型和市场份额逐年增加[21] - 公司驾培管理系统产品和系统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州)的100多个城市[22][26] - 公司照明检测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60%及以上[26] - 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智能光电检测信息系统及服务和智能生物识别信息系统及服务[23]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模式[24] - 公司研发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分阶段规划布局研发路线[24] - 公司采取“以产定采”和“合理库存”相结合的采购模式[25]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管理模式[25] - 公司建立了以客户需求导向的销售服务体系,主要通过直销模式销售产品[25] 公司发展驱动因素 - 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提升是公司成长的外部驱动因素[25] - 领先技术、工艺及研发实力是公司保持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25] 公司知识产权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权209项(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外观设计专利44项),软件著作权179项[27][30] - 截止目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完成主导或参与近100项(已发布实施79项)国际、国内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制修订[27][30] 公司荣誉 - 2022年度公司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31] - DMS系列产品荣获“DICAward2022国际显示技术创新大奖金奖”[31] - CXC - 3成像彩色亮度计荣获“阿拉丁最佳技术奖”[32] - HFM3000系列谐波闪烁测试系统荣获“2022电源行业配套品牌国产测试测量行业卓越奖”[32] 公司资质 - 报告期远方检测校准公司新增医疗器械 - 光学检测、汽车电子零部件EMC检测两项CNAS实验室资质认可及BSI英国实验室认可[33] 公司子公司情况 - 2022年公司合并范围增加2家,分别是杭州互益显科技发展合伙企业和杭州远方显示测量技术有限公司[42] - 杭州互益显科技发展合伙企业注册资本400万元,公司间接持股51.70%[42] - 杭州远方显示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直接持股60.00%[42] - 报告期末公司在香港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天米科技有限公司[36] - 公司有6家全资子公司,包括杭州米米电子(注册资本1000万元)、杭州远方仪器(注册资本1000万元)、远方谱色科技(注册资本6000万元)、美国美确、浙江维尔科技(注册资本5000万元)、杭州远方互益投资管理(注册资本1000万元)[75][76] - 公司有4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为杭州远方检测校准技术(注册资本500万元,直接持股60%,合计控制80%股权)、杭州远方电磁兼容技术(注册资本1000万元,直接持股60
远方信息(300306)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