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蒙草生态(30035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蒙草生态蒙草生态(SZ:300355)2022-04-23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9.11亿元,较2020年增长14.54%[1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9亿元,较2020年增长33.22%[1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4亿元,较2020年增长71.89%[1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亿元,较2020年增长232.72%[19]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较2020年增长45.45%[19] - 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16元/股,较2020年增长45.45%[19]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3%,较2020年增加1.67%[19]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60.1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5.22%[1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0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3.91%[19] - 2021 - 2019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分别为1782.6万、608.7万、 - 298.7万美元[24] - 2021 - 2019年计入当期损益政府补助分别为4786.1万、4140.8万、6150.4万美元[24] - 2021年营业收入29.11亿元,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3.22%,现金回款24.09亿元,占营业收入82.76%[34] - 2021年销售费用4473.74万元,较2020年减少28.67%,主要因合并范围减少[76] - 2021年管理费用1.43亿元,较2020年减少7.43%,主要因合并范围减少[76] - 2021年财务费用2612.49万元,较2020年减少84.92%,因进入运营期的PPP项目增多,利息收入增加[76] - 2021年研发费用1.19亿元,较2020年减少3.16%[76] - 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86人,较2020年的140人增长32.86%,占比为18.38%,较2020年的14.96%增长3.42%[80]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181,234,636.1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2%,2020年分别为141,546,323.25元、5.57%,2019年分别为69,941,182.78元、2.45%[80]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574,241,867.48元,同比增长25.88%,现金流出小计为1,994,579,326.45元,同比减少19.63%,现金流量净额为579,662,541.03元,同比增长232.72%[82] - 2021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4,017,716.10元,同比增长53.92%,现金流出小计为223,952,405.41元,同比增长14.73%,现金流量净额为 -39,934,689.31元,同比增长47.21%[82] - 2021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67,092,674.08元,同比减少11.17%,现金流出小计为3,359,366,414.50元,同比减少14.30%,现金流量净额为 -192,273,740.42元,同比增长45.82%[82] - 20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871,483,051.56元,占总资产比例为5.44%,较年初的505,751,254.80元、3.30%增长2.14%[84] - 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为3,235,247,300.15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0.21%,较年初的2,308,657,385.74元、15.05%增长5.16%[84] - 合同资产期末金额为1,201,675,626.48元,占比7.51%,较期初减少0.58%[85] - 长期应收款期末金额为4,806,671,562.26元,占比30.02%,较期初增加2.48%[85] - 长期借款期末金额为3,854,267,400.00元,占比24.07%,较期初增加2.87%[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合计384,115,731.1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29,653,045.67元[8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初始投资成本372,038,158.85元,期末金额350,665,731.1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29,653,045.67元[91] - 2019年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总额78,885万元,本期已使用15,030万元,累计使用79,048.68万元[94] -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有息负债、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79,048.68万元,投资进度100.21%[95] - 存货期末金额为154,794,538.77元,占比0.97%,较期初增加0.03%[85]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为329,242,851.07元,占比2.06%,较期初减少0.89%[85] - 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9,192,312.11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68,627,729.41元[150] - 2021年度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26,862,772.94元,10%任意盈余公积金26,862,772.94元[150]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1,858,869,996.31元[15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营业收入28.39亿元,同比增长14.02%,毛利率39.18%,同比增长4.41%[60][62] - 内蒙古自治区区内营业收入19.11亿元,同比下降7.16%,毛利率46.09%,同比增长6.44%[60][62] - 内蒙古自治区区外营业收入10.01亿元,同比增长106.85%,毛利率26.39%,同比增长10.39%[60][62] - 公司2021年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成本为172.6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7.73%,同比增长6.32%[70] - 公司2021年农业种植与销售成本为848.96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0.48%,同比增长198.08%[70] - 公司2021年生态环境建设与运营成本为171.10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6.85%,同比增长9.60%[71] - 公司2021年草种及乡土植物销售成本为848.96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0.48%,同比增长198.08%[71] - 公司2021年设计成本为1063.16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0.60%,同比下降82.97%[71] - 公司2021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2.5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3.12%[73] - 公司2021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0.00%[73] - 公司前5大客户销售额合计12.5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3.12%,其中第一名客户销售额6.69亿元,占比22.98%[74]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9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0.65%,其中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1.01亿元,占比6.99%[74]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604242081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7元(含税)[6] - 2020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1,604,242,081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0.22元,共分配35,293,325.78元,于2021年7月实施完毕[147]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604,242,081股为基数,每10股派息0.27元,现金分红43,314,536.19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2.30%[148][149] 业务资源与成果 - 公司收集有地理标记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1694种,4.8万份[31][32] - 公司收集标本4000种,近12万份,土壤140万份[31][32] - 公司审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25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项[31][32] - 公司全国布局采种田25万亩,引种驯化乡土植物200余种[31] - 公司在全国10多个省份开展生态修复业务[29] - 公司核心业务为生态修复和种业科技[31] - 公司在陕西引种700多种野生乡土植物,应用于多个重点生态修复项目[35] - 公司在西藏对近30种乡土植物开展引种驯化工作[38] - 公司有近200种乡土植物应用在各类型的生态修复中,凭借142项草种业相关专利数量位居全球草种业主要创新主体排行榜第六名[41] - 2021年采集野生植物种质资源3500余份,采集作物种质资源4000余份,植物标本采集29000份,完成21000份标本的鉴定,完成新品种登记3个[43] - 修复后的敕勒川草原每年每公顷固碳1.5吨左右,释氧量2.8吨左右[47] - 扎赉诺尔矿山修复后植物种类由最初的10多种增加到70多种[47] - 公司与霖和气候共建300平米碳捕捉实验室,采集碳汇植物根系20种,培训碳资产管理40人[48] - 公司累计承担科研274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84项[49] - 草原退化植被恢复技术项目治理退化草地8000亩,沙化草地5000亩,盐渍化草地2000亩[53] - 2021年围绕草种生产等组织申报标准28项,获批立项17项;组织评审发布1项行业标准,38项地方标准[56] - 2021年公司完成28项地方标准评审,发布实施21项,待发布7项;申请专利81项,其中发明19项[56] - 公司已发布标准29项,累计申请专利417项,其中发明187项;已授权专利159项,其中发明38项[56] - 公司建立资源圃500亩、牧草繁育田2500亩,筛选优质种质材料9份,搭建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1个,完成2000亩高产人工草地示范并推广应用5000亩[79] - 公司登记10项软件著作权,授权外观专利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21篇,完成10项技术规范[79] - 公司建立荒漠草原植被修复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000亩,推广相关技术2.4万亩,修复区植被盖度提高10%-20%,产草量提高15%左右[79] 项目相关情况 - 2021年新签订工程建设合同143份,合同金额457,974.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48%;签订设计销售合同9份,合同金额544.66万元;签订苗木销售合同51份,合同金额1,006.56万元;签订技术服务合同10份,合同金额863.94万元;签订肥料及苜蓿销售合同9份,合同金额28.32万元[39] - 公司现存执行的PPP项目31个,其中25个已进入运营期,2021年获得投资收益3.68亿元[39] - 兴安盟阿尔山市生态县域经济PPP项目合同总金额为19746.481万元,合计已履行19746.48万元[65] -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绿化景观升级改造PPP项目合同总金额为41530.46万元,合计已履行41530.46万元[65] - 锡林浩特市锡林湖、湿地生态水系治理工程PPP项目合同总金额为44361.47万元,合计已履行38914.7万元[6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在特色种业领域发力,完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健全特色种业发展体系[101] - 公司将继续实施草种业“百万采样计划”,开发数字种业“保育繁推”管理系统[102] - 公司将制定2022年种业中心资源圃、鉴定圃、评价圃的建植与管理计划,建设监测相关田间鉴定和评价圃[102] - 2022年公司开展体系建设,完成更名,向更广阔市场发力[106] - 公司成立多个产品小组开发升级产品线,加大种业科研投入[104] - 公司联合科研机构共建草原碳汇示范区,开展标准制定等工作[105] - 公司全员实行绩效、事薪制,提升员工综合实力[107] - 公司将回款能力作为新项目投标首要评价指标[10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王召明先生,未干预公司决策经营,无占用资金和担保情形[115]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15]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除战略发展委员会外,其他专门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担任召集人,且独立董事人数占比达三分之二[115]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16]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网站,《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为定期报告披露指定报刊[116] - 公司对内部控制进行独立评价,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或事项众多[118]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