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信服(30045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深信服深信服(SZ:300454)2022-08-27 00:00

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9]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454,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0] - 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2]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承担法律责任[2] - 半年度报告不存在非标准审计意见[2] - 对半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有风险提示[2] - 本报告中有关未来计划、业绩预测等不构成实质承诺,投资者应注意风险[2]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28.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6%[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8.65%[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7.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3.13%[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5.36%[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 -1.67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406.06%[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9.90%,较上年同期下降7.87%[15] - 总资产为103.9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03%[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5.7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9.93%[15]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 -1.6593 元/股[16]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323,938.93 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 36,393,703.97 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收益为 24,408,186.07 元,其他营业外收支为 7,450.26 元和 5,757,161.63 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 6,462,530.39 元,联营公司相关影响为 9,437,075.74 元,所得税影响额为 2,064,307.21 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80,725,739.78 元[19] - 软件产品销售增值税退税 134,290,183.14 元被定义为经常性损益[18][20]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约28.15亿元,同比增长8.86%[74][76]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6.90亿元,同比下降5.57亿元,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72亿元,环比减亏明显[7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75%,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升至43.29%,较去年同期提升近5个百分点[74]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分别为16.59%、17.65%[74][76] - 营业成本10.89亿元,同比增长27.10%[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5.37亿元,同比下降535.36%[7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5.59亿元,同比增长314.55%[7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65亿元,同比增长139.08%[77] - 企业营业收入为11.6988762684亿元,同比增长14.31%,营业成本为4.6010983557亿元,同比增长36.94%,毛利率为60.67%,同比减少6.50%[79]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5.8642840106亿元,同比增长16.84%,营业成本为2.5326399182亿元,同比增长39.70%,毛利率为56.81%,同比减少7.07%[80] - 直接材料成本为8.33743093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为76.57%,同比增长25.47%[81] - 服务成本为2.057325310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为18.89%,同比增长35.57%,主要系服务类人员增加以及调薪带来薪酬福利增加[81] - 投资收益42386996.8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34%[91]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974805.2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49%[91] - 资产减值-2561848.6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38%[91] - 营业外收入9258751.6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38%[91] - 营业外支出3265864.3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49%[91] - 其他收益177146417.5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6.49%[91] - 信用减值损失-11054481.4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65%[91] - 资产处置收益88213.3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1%[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5.1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97.48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31.34亿元,本期出售金额为37.36亿元,期末数为9.23亿元[9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4.78亿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6622.5万元,期末数为4.12亿元[9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使用受限的货币资金为930.99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736.92万元[96] - 上年同期投资额为35.05亿元,变动幅度为10.04%[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网络安全业务收入约15.19亿元,同比增长5.24%,占比由55.80%降至53.95%[74] - 云计算及I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约10.58亿元,同比增长20.27%,占比由34.03%升至37.60%[74] - 网络安全业务营业收入为15.1856601425亿元,同比增长5.24%,营业成本为3.2257291091亿元,同比增长14.89%,毛利率为78.76%,同比减少1.78%[79] 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2021 年全球网络安全 IT 总投资规模为 1687.7 亿美元,2026 年有望增至 2875.7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11.3%[23] - 中国网络安全 IT 支出预计 2026 年达到 318.6 亿美元,约占全球网安 IT 支出的 11.1%,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21.2%[23] - 2022 - 2026 年网络安全软件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25%[23] - 网络安全硬件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17%,2026 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美元[23] - 中国安全服务市场 2026 年服务支出规模预计达 86.1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1.6%[23] - 2021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7.18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81.7%[26] - 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3307亿美元,同比增速32.5%;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3229亿元,增速54.4%,私有云市场规模1048亿元,同比增长28.7%[29] 公司业务优势及荣誉 - 公司是国内网络安全领域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企业,云计算及IT基础设施业务也有市场优势[34]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等多项荣誉[35] - 2022年3月公司技术中心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35] - 2021年12月公司凭借“人机共智”的托管式安全运营服务成为首批获国家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安全运营类一级的网络安全企业[35] - 2020年公司是中国信通院发布安全运营中心解决方案能力评估认证首批通过的四家网络安全公司之一[35] - 公司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障责任,圆满完成重保任务[35] - VPN产品自2008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连续14年稳居国内虚拟专用网市场占有率第一[51] - 全网行为管理产品自2009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连续13年在安全内容管理类别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51] - 下一代防火墙自2016年至2021年连续6年在统一威胁管理类别中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二,2022年第一季度升至第一[51] - 应用交付产品自2014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在前两名[51] - 桌面云终端(原VDI)产品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保持中国云终端市场占有率第二,2021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升至第一[53] - 云桌面软件VCC类(桌面虚拟化、应用虚拟化)产品2017年至2021年中国市场占有率保持前三[53] - 超融合HCI软件产品2017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连续五年中国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53] - 公司超融合HCI产品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入选Gartner超融合基础软件“客户之声”报告[53] - 连续6年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比率超20%[68] - 研发人员比例近40%,其中26%拥有硕博学历[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申请专利总数超2550件[68]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15件、新增获准登记软件著作权13件[68] - 在深圳、长沙、吉隆坡设置超500坐席的CTI呼叫中心,在全国60余个主要城市建立本地化交付团队[71] - 连续8届入围“亚太地区德勤高科技高成长500强”[72] - 连续两届获得《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卓越雇主奖”并入围“福布斯2022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参与编制的各类标准已发布45项[72]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与综合竞争力,提升主要产品市场竞争力[37][38] - 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业务云化、在线化和服务化,孵化和推进新业务[38] - 公司改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关键岗位人才结构,提升人均效率[38] - 公司利用多产品优势,发挥业务板块协同效应,打造综合型解决方案[38] - 网络安全产业政策推动需求增长,但面临挑战,新场景安全需求涌现,公司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并打造综合解决方案[64] - 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重视云计算产业,公司私有云等业务成熟,将探索新应用并加快业务协同[65] - 国家规划推动网络进入新阶段,公司以无线为核心的网络业务成熟,将加大投入探索物联网业务[66] - 公司预计未来3 - 5年持续加大对云化、服务化等创新业务投入,目前该部分新业务收入占整体收入比重较小[131] 行业政策法规 -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第九章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第四节网络安全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3] - 公司需关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相关行业信息披露要求[3] - 《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保障行业规范运行[39]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家重点保护原则,运营者会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对厂商产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39] - 2021年7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在多方面提出合规要求[40] - 2021年11月网信办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40] - 2022年2月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监管体系[40] - 2022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信办发布《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实施规则》,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工作[40] - 2021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出个人信息保护基本要求[40] - 2019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境内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活动[41] - 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加强信息管理[41] - 200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强调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41] - 2011年1月国务院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41] - 2021年7月工信部、网信办、公安部发布《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规范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相关行为[41] -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45] - 到2023年底,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协同推进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运行一批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47] - 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年营收超过20亿的网络安全企业,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48] 公司产品研发与创新 - 2022年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在网络安全业务安全产品方面发布下一代防火墙Sangfor OS安全操作系统等新产品/服务或迭代新技术[85] - 公司推出全新产品深信服可扩展安全检测响应平台XDR,采用智能遥测数据采集技术和网端关联聚合分析技术,改变传统安全设备协作困难等窘境[85][86] - 公司推出创新的“托管检测与响应服务”,采用“人机共智”理念对安全日志和告警进行处理[87] - 公司推出“政务网络安全托管服务MSS”,为数字政府提供SaaS化安全运营服务[87] - 桌面云aDesk产品3D双屏性能优化方案帧率提升50%,鼠标跟随度下降60%;3D高清高帧率优化方案无损场景可达120帧率[88] - 存储EDS产品自研凤凰分布式文件系统元数据性能较以前版本提升超10倍[88] 公司销售模式 - 公司销售以渠道代理销售为主、直销为辅,借助渠道伙伴营销网络提升市场占有率并满足重点行业客户需求[61] - 公司根据多方面情况选择渠道经销商,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项内容,交易时明确付款和结算方式,部分扣除预付款,对部分经销商给予信用账期[62] - 本报告期不存在单一销售占比30%以上的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