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53亿元人民币[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亿元人民币[8] - 营业收入为752,901,265.10元,同比增长35.51%[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423,976.28元,同比增长31.37%[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1,159,163.77元,同比增长35.52%[14] - 公司总营业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36%[48] - 公司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31%[48] - 公司总营业收入7.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9] - 营业收入7.53亿元 同比增长35.51%[78] - 营业收入为5.8亿元,同比增长26.0%[188] - 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增长18.5%[18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5.5%至7.529亿元,较去年同期5.556亿元增长显著[184] - 净利润同比增长31.4%至1.948亿元,去年同期为1.482亿元[18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885044亿元,较上年同期1.41056亿元增长33.64%[1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研发投入金额为0.48亿元人民币[8] - 研发投入5705万元 同比增长59.97%[7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4%达5078万元,体现技术投入持续加大[185] - 销售费用增长119.3%至2379万元,市场拓展力度加强[185] - 研发费用为3461万元,同比增长88.3%[188] - 信用减值损失为-1315万元,同比扩大2297.4%[188] - 财务费用为-2390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491万元超过利息费用255万元[1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吸附材料业务收入6.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占总收入80%[49] - 金属资源业务收入10,193.3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18%[51] - 生命科学业务收入15,284.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29%[51] - 水处理与超纯化业务收入17,789.6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4%[51] - 节能环保业务收入6,671.2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1%[51] - 化工与催化业务收入6,558.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73%[51] - 基础业务收入(扣除盐湖提锂大型项目)7.12亿元,同比增长53%[48] - 基础业务(扣除盐湖提锂项目)收入7.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9] - 吸附分离产品收入6.01亿元 同比增长49.27%[80] - 技术服务收入2222万元 同比增长84%[80] - 公司系统集成装置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36] - 公司湿法冶金专用吸附剂可应用于镓锂铀钴钪铼镍铜金铟等多种金属提取[30] - 公司层析介质用于疫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质抗体等生物蛋白核酸病毒分离纯化[31] - 公司头孢系列树脂打破国外垄断提供稳定性能优良医药级专用吸附材料[31] - 公司电子级核级抛光树脂打破国外垄断解决卡脖子问题[32] - 公司LXQ系列废气VOCs吸附分离材料用于中低浓度VOCs分离回收[35] - 公司离子膜烧碱用螯合树脂在国内三十余家氯碱企业得到良好应用[35] - 公司环保系列吸附分离材料适用于重度污染有机废水和重金属污染废水资源化治理[34] - 公司浓缩果汁质量控制吸附材料推动国内浓缩果汁深加工产业升级[33] - 公司吸附分离技术在建和已建成碳酸锂/氢氧化锂生产线达7.3万吨[126] - 公司VOCs处理专用吸附树脂对含氯有机挥发物吸附去除率达99.9%以上[128] - 公司CO2捕捉材料Seplite™CT已向欧洲市场提供并形成商业化应用[128] - 公司乳酸纯化树脂为多家聚乳酸生产企业提供吸附材料[129] - 乳酸纯化环节形成千万元级销售[56] - 高端饮用水树脂市场加速开拓并突破放量[57] - BDO领域树脂销售出现较大幅增长[57] 各地区表现 - 海外销售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26%[58] - 全球化战略推进中国际业务占比显著提升[10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总产能从不到1万吨上升到5万吨[24] - 公司投产高陵产业园及蒲城新材料基地两个高质量产能基地[24] - 公司是行业内首家创新实施材料加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25] - 公司按板块模式孵育并有序开发六大应用领域[26] - 公司品系涵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均粒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等[24] - 公司应用领域覆盖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水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化工与催化等[24] - 公司是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国内龙头国际知名企业[23][24] -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3] - 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3] - 公司研发技术团队成员200余名涵盖高分子材料有机合成应用化学生物医药冶金等专业[41] - 公司有效专利54项,其中国内专利49项、PCT专利5项,处于申请阶段的专利50项[42] - 公司新建生产线合计产能4万吨/年[44] - 公司承担上百项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客户区域涵盖国内、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等[45] - 盐湖提锂项目新签订单总金额15.78亿元人民币,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5.8万吨[52] - 公司加快新基地产能释放节奏以提质量扩产量控成本增品种为核心工作[132] - 公司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确保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围绕标准执行[132]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增加风险,将加强跟踪机制和信用管理[100] - 国际业务受海运价格上涨、汇率波动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103] - 新建项目导致固定资产规模扩大,资产折旧摊销金额增加[104] - 核心技术涉及多学科交叉,存在人才流失和技术泄露风险[101][102] - 下游应用覆盖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等六大领域[101] - 市场竞争加剧,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产品竞争力[99] - 新兴业务板块处于市场开拓初期,当前收入贡献有限[105]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人民币[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8亿元人民币[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1,073,691.73元,同比增长213.50%[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7%,同比上升0.20个百分点[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股,同比下降13.04%[14]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9元/股,同比下降14.49%[1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6,604,093.92元[18]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1亿元,同比增加214%[48]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2%[48] - 吸附材料产量达2.18万吨,同比增加37%[48] - 吸附材料销量达1.98万吨,同比增加29%[48] - 吸附材料产量2.18万吨,同比增长37%;销量1.98万吨,同比增长29%[49] - 吸附材料产量达2.18万吨,同比增加37%[59] - 吸附材料销量达1.98万吨,同比增加29%[59] - 综合产能约5万吨[6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1亿元 同比增长213.5%[7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1亿元,同比增长213.4%[190][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06亿元,同比增长102.4%[19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36.5%,从2.88亿元增至6.82亿元[1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030.5%,从2794万元增至3.16亿元[1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6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负2328万元扩大投资支出[19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74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正7110万元转为净流出[1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30亿元,较期初5.52亿元增长32.1%[194]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4428万元,同比增长12.9%[19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1.15亿元[19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11亿元,较期初增长18.8%[192] - 公司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87%[8] - 公司报告期资产负债率为47.29%[8] - 公司报告期应收账款为5.72亿元人民币[8] - 总资产为3,848,150,763.6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95%[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31,347,353.10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16%[14]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8.23亿元人民币[8] - 公司202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15亿元人民币[8] - 货币资金为9.3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40%,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8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3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8%,较上年末增加2.09个百分点,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增加[81] - 应收账款为4.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43%,较上年末增加2.35个百分点,主要因营业收入增加[82] - 存货为7.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45%,较上年末增加5.23个百分点,主要因大项目增加存货[82] - 合同负债为7.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41%,较上年末增加7.75个百分点,主要因大项目预收款增加[82] - 投资额13.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07%[86] - 受限货币资金1.28亿元,包括冻结资金3023.71万元及各类保证金[84] - 受限应收款项融资1.08亿元,因应收票据质押[84] - 募集资金总额为124.792百万元[89] - 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1.419百万元[88]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25.026百万元[88]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28.935百万元[91] - 银行结构性存款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85百万元[91] - 信托投资产品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43.935百万元[91] - 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2500万美元[93] - 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2000万美元[93] - 衍生品投资期末投资金额为500万美元[93] - 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26.22万元[93] - 公司流动比率从上年末2.34下降至本报告期末1.88,同比下降19.66%[175] - 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末32.38%上升至本报告期末41.64%,同比增加9.26个百分点[175] - 速动比率从上年末1.66下降至本报告期末1.18,同比下降28.92%[175] - EBITDA全部债务比为182.83%,较上年同期161.70%上升21.13个百分点[175] - 利息保障倍数为53.89,较上年同期38.71增长39.21%[175] - 货币资金从年初7.64亿元增长至9.39亿元,增幅22.9%[1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0.40亿元增长至1.30亿元,增幅225.1%[178] - 应收账款从年初2.82亿元增长至4.40亿元,增幅56.0%[178] - 存货从年初4.73亿元增长至7.87亿元,增幅66.5%[178] - 合同负债从年初3.93亿元增长至7.85亿元,增幅99.8%[179] - 短期借款从年初300.55万元增长至2793.32万元,增幅829.4%[179] - 资产总额从年初31.05亿元增长至38.48亿元,增幅23.9%[17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20.82亿元增长至22.31亿元,增幅7.2%[18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6.29亿元增长至8.52亿元,增幅35.4%[182] - 母公司存货从年初3.84亿元增长至6.32亿元,增幅64.5%[182] - 合同负债激增107.1%至7.628亿元,反映订单储备大幅增长[183] - 应付票据增长279.0%至2.482亿元,显示采购结算方式变化[183] - 总资产同比增长25.3%达到33.700亿元,资产规模显著扩张[18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较去年同期0.69元有所下降[186]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产生68.6万元其他综合损失,汇率波动影响[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7.2%,从208.22亿元增至223.14亿元[195][196] - 未分配利润增长10.1%,从10.16亿元增至11.25亿元[195][196] - 综合收益总额为1.97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1.97亿元[196] -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9.45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196] - 资本公积减少7445万元,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0.98亿元[195][196]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49,799,422.95元[199] - 所有者投入资本总额为129,134,241.09元,包括普通股投入125,274,701.09元[19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3,318,544.60元[199] -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43,955,837.40元[199]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78,425.84元[199] - 2022年6月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05,654,709.08元[200] - 2021年6月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72,867,367.98元[198]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同期增加232,787,341.10元,增幅13.91%[198][200] - 2022年6月末未分配利润为876,106,329.04元[200] - 2021年6月末未分配利润为769,780,019.39元[19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完成回购注销111,000股限制性股票[112] - 150名激励对象持有的843,000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上市流通[112] - 2名激励对象持有的22,500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上市流通[113]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51%[109]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6.08%[109]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1] - 公司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数量及授予价格[113] - 公司向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13] - 公司完成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预留股票第二个解锁期解锁[113]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并回购注销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113]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133,959,034股,占比40.65%,增加42,537,409股[15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195,572,048股,占比59.35%,增加67,208,232股[153] - 股份总数增加109,745,641股至329,531,082股,增幅达49.9%[153] - 2022年6月实施权益分派:每10股派现4.3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155] - 可转债转股导致股本增加14,211股[155] - 限制性股票解锁共计915,500股(843,000股+调整后22,500股)[153][155]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11,000股[153][156] - 股份变动使每股净资产减少0.03元[158] - 公司限售股份总额从期初91,421,625股增加至期末133,959,034股,净增42,537,409股[159] - 主要股东寇晓康持股比例25.03%,期末持股82,495,657股,其中限售股61,871,743股[162] - 股东田晓军持股比例15.57%,期末持股51,300,000股,限售股占比75%达38,475,000股[162] - 股东高月静持股比例13.24%,期末持股43,645,958股,限售股32,734,469股占75%[16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9%,持股6,222,699股全部为流通股[162]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新进持股4,899,665股,占比1.49%[162] - 2019年股权激励对象限售股从820,000股大幅减少至4,500股
蓝晓科技(30048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