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澜股份(30049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高澜股份高澜股份(SZ:300499)2022-04-21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16.79亿元,较2020年增长36.72%[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54.81万元,较2020年下降20.29%[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64.05万元,较2020年下降28.29%[2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6.02万元,较2020年增长116.86%[22] - 2021年末资产总额24.15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9.65%[2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9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7.10%[22]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87亿元、3.52亿元、4.24亿元、6.17亿元[25]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59.84万元、1221.95万元、1894.20万元、2878.81万元[2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13.16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94.46万元[28]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90.76万元[29] - 202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38] - 2021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9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11.25%,增长151.61%;2022年一季度111万辆,占16.91%,增长138.20%[41] - 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219.7GWh,同比增长163.4%;销量达186.0GWh,同比增长182.3%;装车量达154.5GWh,同比增长142.8%[42] - 2022年1 - 3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100.6GWh,同比增长206.9%;销量达65.0GWh,同比增长172.6%;装车量达51.3GWh,同比上升120.7%[42]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925.76万元,同比增长36.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454.81万元,同比下降20.29%[58] - 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7,915.15万元,较上年增长39.29%,占营业收入比例4.71%[81] - 2021年水冷行业收入845,322,716.67元,占比50.34%,较上年下降5.18%;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833,934,880.64元,占比49.66%,较上年增长147.66%[87] - 2021年境内收入1,657,757,735.87元,占比98.72%,较上年增长35.63%;境外收入21,499,861.44元,占比1.28%,较上年增长257.62%[87] - 2021年公司直销收入1,679,257,597.31元,占比100.00%,较上年增长36.72%[87] - 2021年直流水冷营收4.14亿元,新能源发电水冷营收1.97亿元,柔性交流水冷营收4120万元,电气传动水冷营收5399万元,工程运维服务营收1.05亿元,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营收4.67亿元,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产品营收3.53亿元,其他业务营收4893万元[90] - 2021年境内营收16.58亿元,同比增长26.30%;境外营收2150万元,同比增长33.51%[90] - 2021年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产量7500万PCS,销量6000万PCS,产销率94.11%;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产品产量650万PCS,销量500万PCS,产销率96.02%[91] - 2021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销售量4505套,同比下降44.41%;生产量4109套,同比下降48.34%;库存量1175套,同比下降25.20%[92] -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量7260.54万PCS,同比增长128.08%;生产量7682.56万PCS,同比增长140.02%;库存量541.51万PCS,同比增长353.18%[92] - 2021年直流水冷产品营业成本2.73亿元,占比22.11%;新能源发电水冷产品营业成本1.74亿元,占比14.11%;柔性交流水冷产品营业成本3399万元,占比2.75%;电气传动水冷产品营业成本4172万元,占比3.38%;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营业成本3.69亿元,占比29.87%;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产品营业成本2.55亿元,占比20.64%[94][95] - 2021年销售费用5611.77万元,同比减少7.51%[101] - 2021年管理费用1.37亿元,同比增加26.42%[101] - 2021年财务费用3421.56万元,同比增加150.51%[101] - 2021年研发费用7915.15万元,同比增加39.29%[101]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21,816,687.85元,同比增加43.20%;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09,756,512.12元,同比增加29.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60,175.73元,同比增加116.86%[111]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68,733.60元,同比增加166.18%;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3,116,990.92元,同比增加31.7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1,548,257.32元,同比减少30.26%[111]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9,325,775.68元,同比减少68.33%;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01,723,672.80元,同比减少17.0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397,897.12元,同比减少138.51%[111]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62,898,024.05元,同比减少216.88%[111] - 2021年投资收益154,425.1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14%;资产减值12,143,484.3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13%;营业外收入136,583.5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13%;营业外支出2,878,101.0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64%[113][114] - 2021年末货币资金265,457,814.04元,占总资产比例10.99%,较年初减少7.72%;应收账款912,826,107.48元,占总资产比例37.79%,较年初增加4.02%[115] - 2021年末存货258,542,235.44元,占总资产比例10.70%,较年初增加1.50%;长期股权投资7,970,755.76元,占总资产比例0.33%,较年初增加0.28%[115] - 2021年末短期借款140,593,815.12元,占总资产比例5.82%,较年初减少4.97%;合同负债41,531,255.39元,占总资产比例1.72%,较年初增加0.43%[11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水冷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直流输电换流阀纯水冷却设备等多种设备及控制系统[49] - 东莞硅翔主要产品有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和汽车电子产品,可保护电池和监测电池状态[50] -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从传统电力电子向石油石化、数据中心等多领域扩充[49] - 公司于2019年收购东莞硅翔51%的股权,增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及汽车电子制造业务[74] - 2021年东莞硅翔实现营业收入83,393.49万元,净利润7,423.00万元(已计提超额业绩奖励944.03万元)[80] - SVG专用水冷系统迭代研究处于应用与推广阶段[102] - 风电专用水冷系统迭代研究处于样机阶段[102] -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换流站冷却系统研发处于试运行阶段[102] - 储能领域专用水冷系统研发处于工程应用阶段[102] - 完成储能高低温实验室建设并投入使用[104] - 开发出适合换流阀外冷却排污高浓废水零排放的MVR系统高效换热设备并推广[104] - 完成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及推广应用[106] - 完成标识平台样机研制与工程样机优化[106] - 异形发泡胶与锥形热转印杯垫集成方案应用[106] - 对背胶工艺改良以实现批量生产降低成本[106] - 增加玻纤气凝胶垫丰富产品线且成本降低[106] - 硅胶框用MPP材料代替提高隔热能力并降低成本[106] - 加热片能加热到高温满足耐温需求并推广[106] - 计划在大尺寸电池模组采集线路应用FFC在CCS采集线束板方案[106] - 一体化FPC采集线束进入小批量市场阶段,用铜箔/铝箔线路替代采集镍片,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107] - FPC减少P1、P2膜处于DV验证阶段,在满足技术要求前提下,简化材料应用,减少设计参数过度[107] - 软包电芯连接和信号采集新方法处于研究阶段,实现集成化,提高生产效率[107] - 可自动焊接的软包模组及其自动焊接组装方法处于研究阶段,提高焊接效率,提升品质,降低成本[107] - PET热压膜工艺方案处于DV验证阶段,较传统线束方案CCS轻便,减少重量和高度[107] - 吸塑盒方案总成处于研发阶段,较传统线束方案CCS轻便,减少模具费用[107] - NTC带载测试仪处于试用阶段,可模拟NTC长时间使用可靠性测试,增加可测试项目[107] - 加热膜功率测试(大电流)项目处于试用阶段,增加功率测试项目,确保产品功能合格[107] - 测试数据记录系统处于试用阶段,保存FPC产品测试数据到数据库,提供查询接口[107] - FPC与集成母排综合测试系统处于应用与推广阶段,提高FPC产品测试可靠性[107] 各地区表现 - 2021年境内收入1,657,757,735.87元,占比98.72%,较上年增长35.63%;境外收入21,499,861.44元,占比1.28%,较上年增长257.62%[87] - 2021年境内营收16.58亿元,同比增长26.30%;境外营收2150万元,同比增长33.51%[9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38条特高压工程,总投资3,800亿元,2022年计划开工13条[34] - 2021年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4,951亿元,同比增长1.1%;2022年1 - 2月完成投资313亿元,同比增长37.6%[35] - 预测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9.5万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约为38%,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52%[37] - 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39] - 2022年公司战略是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全场景热管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成全球领先热管理方案提供商[146] - 2022年公司计划深化事业部机制,成立储能、风电事业部拓展业务[148] - 2022年公司计划打造集团财务体系,加强财务管理团队建设[148] - 2022年公司计划强化研发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与多方研发合作[148] - 2022年公司计划优化供应链和生产管理,匹配物料供应和生产计划[149] - 2022年公司计划以客户为中心,投入资源开拓新兴战略业务领域[14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277,442,83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6] - 2021年1月21日汇添富基金对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实地调研,了解公司发展等情况[159] - 2021年1月29日中信兴业投资对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实地调研,了解公司发展等情况[159] - 2021年4月13日投资者通过“约调研”网络平台参与公司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了解业绩等情况[159] - 2021年5月8日德邦证券、海富通基金到公司会议室实地调研,了解公司发展等情况[159] - 2021年5月19日公司通过“全景o路演天下”网络平台参与投资者网上接待日活动[161] - 2021年8月有多批次机构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和会议交流,如8月11日有天风证券、广发证券等[161] - 2021年9月有多批次机构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和会议交流,如9月27日有博时基金、富国基金等[161] - 2021年11月有多批次机构通过多种方式与公司交流,如11月1日有华西证券、景顺长城等[161][162] - 2021年12月有多批次机构与公司进行交流,如12月24日东吴基金实地调研公司[162][163]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设董事5名,其中独立董事2名,职工代表董事1名[169]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