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雷能(300593) - 2021 Q2 - 季度财报
新雷能新雷能(SZ:300593)2021-08-10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23亿元,同比增长35.6%[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42.3%[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0.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6%[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78亿元,同比增长28.9%[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5.67亿元,同比增长18.4%[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负债总额为6.34亿元,同比增长12.7%[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股东权益为9.33亿元,同比增长22.8%[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同比增长41.7%[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2%,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8.5%,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22] - 公司营业收入为6.22亿元,同比增长102.52%[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增长320.42%[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363.99%[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99.63万元,同比下降202.58%[30] - 总资产为20.22亿元,同比增长21.17%[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32亿元,同比增长17.46%[30]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52%,达到621,973,401.11元,主要由于订单增加和上年同期疫情影响[5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8.36%,达到307,396,995.36元,主要由于订单增加导致成本上升[5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8.12%,达到26,199,175.97元,主要由于业务增加和股权激励费用增加[6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01%,达到95,094,725.74元,主要由于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股权激励费用增加[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2.58%,达到-70,996,314.35元,主要由于订单增加导致原材料货款支出增加和人员薪酬支出增加[63] - 模块电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30%,达到428,552,663.53元,毛利率为53.26%[63] - 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等特种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28%,达到396,820,081.76元,毛利率为59.89%[66]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5.69%,达到465,425,349.97元,主要由于报告期收入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增加[68] - 存货同比增长30.46%,达到543,305,542.86元,主要由于报告期订单增加以及备料增加[68]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84,122,465.36元,较期初增长14.05%[71]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42,866,943.86元,较期初增加73.79%,主要由于永力科技园建设工程支出增加[71] - 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为28,005,101.88元,较期初增加100.00%,主要由于执行新租赁准则确认使用权资产[7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95,863,677.17元,较期初增加42.44%,主要由于订单增加备料增加导致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增加[71]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94,240,000.00元,较期初减少3.26%[71] - 报告期投资额为30,440,168.9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8.80%[73] - 永力科技园项目累计实际投入42,504,695.30元,项目进度为65.00%[76] - 深圳西格玛电源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累计实际投入19,184,550.24元,项目进度为8.34%[76]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1,437,723.34元,主要由于保证金及保证金利息[72] - 固定资产受限金额为206,490,853.04元,主要由于抵押[72] - 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净额为46,542.53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4.02%[95]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85%[97] - 公司2018年收购永力科技形成的商誉账面价值为9,216.79万元,占公司资产总额比为4.56%[100] - 公司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出口业务占比分别为21.2%、8.25%、18.86%[101]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6]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48] 业务领域与产品 - 航天、航空、船舶等特种应用领域实现营收3.97亿元,同比增长102.28%[46] - 通信及网络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132.28%[46] - 模块电源实现营收4.29亿元,同比增长140.30%[46] - 定制电源实现营收8845.23万元,同比增长48.73%[46] - 公司电源产品在通信、铁路、电力、工控等领域应用超过二十年,近年研发的大功率电源进入通信行业和数据中心领域[52] - 公司具备芯片型电源、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及大功率电源的全品类电源解决方案能力,大多数产品国产化率满足客户要求[56] - 公司电源产品在航空、航天、船舶、激光器等领域得到客户高度认可,是上述领域重要的电源供应商[52] - 公司拥有八项核心技术,包括高效电源变换技术、高效低谐波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等,提升了产品技术性能指标[53] - 公司IC研发中心研制了多系列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为公司电源类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国产化基础[5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为15.29%,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16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53] - 公司通过“双轮牵引”策略提升项目成功率,确保产品国内技术水平领先并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同步[93] 采购与生产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采为主、适量储备为辅"的采购模式,通过ERP系统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并执行采购[48]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为主、安全储备为辅"的生产模式,定期召开产品交付会议以确定1-3个月安全库存水平[48] 销售模式与客户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地设有本地化销售服务团队,并通过专业展会和技术研讨会获取客户需求[48] - 公司客户集中风险较高,通信领域和船舶领域客户相对集中,可能导致公司未来增长受制于重要客户的需求[97] 市场环境与风险 - 中美贸易战促进国产化需求,国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投资加大,通信行业出口订单恢复,推动公司业绩增长[51] - 公司下游行业需求波动风险主要来自通信、航空、航天、船舶、铁路等领域,5G网络建设投资、航空航天投资和高铁投资的持续增长促进了公司电源产品的应用[94] - 公司劳动成本上涨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将通过加强运营管理、优化流程、推动智能制造应用,提高人均生产率[96] - 公司针对汇率波动风险,将密切关注外汇市场与汇率变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业务交流,建立应对外汇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和策略[101] 股权激励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127]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上市日期为2018年12月28日,授予后公司股份总数增加至117,972,000股[7] - 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上市日期为2019年11月1日,授予后公司股份总数增加至165,580,800股[9]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相关事项于2020年12月3日审议通过[133] - 2020年11月3日完成11,400股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公司股本由16,558,800股减少至165,569,400股[14] - 2021年1月5日,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期解锁的限制性股票上市流通,解锁数量1,008,840股[17] - 2021年5月26日完成30,000股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公司股本由16,569,400股减少至165,539,400股[19]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52,938,110股,占总股本的19.99%[182]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211,924,930股,占总股本的80.01%[182] - 公司股份总数由165,569,400股增加至264,863,040股[182] - 公司完成30,000股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股本减少至165,539,400股[185] - 公司完成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股本增加至264,863,040股[185] - 王彬持有的限售股数从27,032,428股增加至43,251,885股,增加了16,219,457股[186] - 郑罡持有的8,044,435股限售股已全部解除限售[186] - 杜永生持有的限售股数从1,699,484股增加至2,719,174股,增加了1,019,690股[186] - 王士民持有的限售股数从1,228,267股增加至1,965,227股,增加了736,960股[189] - 周权持有的限售股数从735,000股增加至1,176,000股,增加了441,000股[189] - 刘志宇持有的限售股数从582,000股增加至931,200股,增加了349,200股[189] - 李强持有的522,000股限售股已全部解除限售[189] - 李洪持有的限售股数从417,000股增加至667,200股,增加了250,200股[189] - 王华燕持有的限售股数从417,000股增加至667,200股,增加了250,200股[189] - 公司股东总数在报告期末为17,635人[193]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华夏军工安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8,780,408股人民币普通股[199] - 白文持有6,070,56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 - 上海联芯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有5,394,358股人民币普通股[199]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4,317,258股人民币普通股[199] - 李建新持有3,774,464股人民币普通股[199] - 水从容持有3,52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 - 刘宝福持有3,424,608股人民币普通股[199] - 王彬董事长、总经理期末持股数为57,669,181股[200] - 杜永生董事、副总经理期末持股数为2,985,566股[200] - 王士民董事、副总经理期末持股数为2,620,304股[200]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91%[124] - 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平台、接听投资者电话和接待来访等方式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13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共召开1次股东大会会议,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137] 员工与培训 - 公司注重职工培训,建立了专门的培训体系,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138] - 公司通过外训和内训相结合的方式,为员工搭建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140] 合同与供应商关系 - 公司与供应商和客户合同履约良好,各方权益得到保护[14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46]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47] 租赁与资产 - 公司承租成都华茂兴蓉置业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508号1栋4单元的万科华茂广场项目办公楼18层10、11、12号房共计360.45平米,租金第一年为每月27,033.75元,第二年为每月28,115.10元,第三年为每月28,836.00元[163] - 公司承租成都华茂兴蓉置业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508号的万科华茂广场项目办公楼18层9号房共计134平米,租金为每月10,720.00元[163] - 公司承租成都华茂兴蓉置业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508号1栋4单元的万科华茂广场项目办公楼18层07、08号房共计312.26平米,租金第一年为每月23,419.50元,第二年为每月24,356.28元,第三年为每月24,980.80元[163] - 公司承租成都中衡网络有限公司成都市高新区(西区)百草路898号成都智能信息产业园804、805、806室共计1038.72平米,第一年租金为每月25,968.00元,第二年、第三年租金为每月30,122.88元[163] - 成都新雷能承租成都中衡网络有限公司804-806室面积约为1,038.72平方米,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租金为30.45元/平方/月,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租金为31.97元/平方/月,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租金为33.57元/平方/月[163] - 公司子公司深圳雷能承租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高新园区拓日新能源工业园A厂房601、701、901和B厂房401共计11,963.96平方米,租金为每月466,713.00元[166] - 公司子公司深圳雷能承租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高新园区拓日新能源工业园宿舍第4层至第7层共计48间配套宿舍,租金为每月57,600.00元[166] - 公司承租上海润安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1599号东方万国企业中心3幢1002室共计749.79平米,租金为每月102,627.51元[166] - 公司子公司成都雷能承租成都中衡网络有限公司成都市高新区(西区)百草路898号成都智能信息产业园808室共计491.75平米,2020年9月5日至2023年8月4日租金为35元/平方米/月,即17,211.25元/月[166] - 公司子公司深圳西格玛承租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高新园区拓日新能源工业园A厂房201共计1,899.24平方米,2020年10月1日至2025年8月16日租金为每月74,100.00元[166] 担保与投资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3,0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1,300万元[170]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5,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为1,300万元[170]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为1.40%[170]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 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37] - 公司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