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雷能(30059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新雷能新雷能(SZ:300593)2023-04-26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13,796,402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2] - 公司拟以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股权登记日总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5元(含税),并每10股转增4股[168] - 每10股派息1.2元(含税),每10股转增3股[169] - 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413,796,402股[169] - 现金分红金额为49,655,568.24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9] - 可分配利润为637,368,393.02元[169] - 合计转增股本124,138,920.6股[170]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170] 公司信息变更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由“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9号B座285室”变更为“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双营中路139号院1号楼一、二、三层”[7] 报告披露信息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媒体名称及网址为巨潮资讯网,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双营中路139号院新雷能大厦证券事务部[7]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财富金融中心19层,签字会计师为潘玉忠、马东宇、陈雪松[7]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17.14亿元,较2021年增长15.96%[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亿元,较2021年增长3.29%[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3亿元,较2021年下降365.93%[8] - 2022年末资产总额44.7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74.10%[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7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64.65%[8]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38.49万元[11]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15.9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3.29%[29] - 2022年特种应用领域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13.51%,通信及网络领域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同比增长19.85%[2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15.96%,其中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9.98亿元,通信及网络领域6.51亿元,国内收入13.03亿元,直销收入17.11亿元[33] - 2022年公司模块电源收入6.99亿元,同比降12.38%;定制电源收入4.52亿元,同比增73.06%;集成电路产品收入0.53亿元,同比增209.72%[33] - 电源材料成本656,381,657.76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3.39%,同比增3.23%[42][43] - 电源人工成本128,078,608.80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4.32%,同比降1.84%[43][44] - 电源制造费用109,966,450.1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2.29%,同比降1.39%[44][4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918,637,965.7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3.61%[4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87,681,802.8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8.85%[45][46] - 销售费用66,217,350.46元,同比增9.57%;管理费用99,365,445.16元,同比增29.01%;财务费用26,239,969.95元,同比增21.51%;研发费用259,682,184.90元,同比增29.47%[4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030人,较2021年的730人增长41.10%,占比从31.85%提升至35.49% [60]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277,845,781.9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21%,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21,319,016.57元,占研发投入比例7.67% [6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09,146,235.98元,同比增长10.32%,现金流出小计1,512,393,871.74元,同比增长30.25%,现金流量净额 -303,247,635.76元,同比减少365.93% [61]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623,852.87元,同比减少1.65%,现金流出小计993,267,976.57元,同比增长746.37%,现金流量净额 -968,644,123.70元,同比减少949.22% [61]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13,220,940.25元,同比增长401.51%,现金流出小计643,046,865.48元,同比增长232.77%,现金流量净额1,670,174,074.77元,同比增长523.16% [61] - 2022年末货币资金633,139,479.18元,较期初增加169.20%,主要系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 [64][65] - 2022年末应收账款675,725,265.15元,较期初增加68.80%,主要系收入增加及回款周期长 [66] - 2022年末存货972,778,996.94元,较期初增加31.61%,主要系订单增加及生产验收周期长 [68][69] - 2022年末固定资产429,826,176.24元,较期初增加40.29%,主要系科技园转入及设备购置增加 [71][72] - 2022年末使用权资产57,123,099.57元,较期初增加43.23%,主要系产能扩充增加厂房租赁 [73] - 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347,435,631.90元,包括货币资金1,121,398.54元、固定资产317,811,968.17元、无形资产28,502,265.19元[75] - 报告期投资额为221,952,963.26元,上年同期为99,266,249.16元,变动幅度为123.59%[75]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净额为675,725,265.15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19.05%[109] - 2022年末商誉账面价值为60,081,944元,占公司资产总额比为1.34%[111] - 2020 - 2022年公司出口业务占比分别为8.25%、25.74%、23.97%[111] -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61%[111] 业务领域 - 公司以航空、航天等特种应用领域以及通信及网络领域为两大核心业务[14] - 公司在航空、航天、船舶等特种领域是重要电源供应商,具备多类型电源研发生产能力[15] - 公司电源产品在通信等领域应用超二十年,近年大功率电源进入通信和数据中心领域[15] - 公司通信行业国内客户有中信科等,国外有三星电子、诺基亚等[15] 行业数据 - 2015 - 2020年我国航天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2.09%[14] - 2020年我国航空装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5%[14] - 2018 - 2020年全球5G基站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7.7%,预计2024年达1094亿美元[14] 公司概况 - 公司自1997年成立,为多领域整机设备企业提供电源产品及服务[16] - 公司电源类产品包括模块电源、定制电源等,还研制出多系列模拟集成电路类产品[16] - 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包括特种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和集成电路微模组[17] - 模块电源功率一般从几瓦到2000瓦以下,应用于多领域[17] - 定制电源功率一般从几十瓦到十千瓦不等,应用于多领域[17] - 大功率电源及供配电电源系统功率大都为千瓦级以上,应用于多领域[17] - 公司可提供直流供电及交流供电解决方案[16] - 公司盈利源于产品销售收入与研发、生产成本的差额,产业链中游负责研发生产电源产品[18] 业务增长因素 - 国家加大航空、航天等行业投资,公司电源产品批量交付品种和数量持续增加[20] - 国内外5G基站等新基建建设带动公司通信业务需求增长[20] 知识产权与技术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知识产权289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3项[21] - 2022年度公司获专利及知识产权3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7项[21] - 公司拥有八项核心技术,为产品性能等提供技术保障[21] - 公司具备多品类电力电子产品解决方案能力,可提供整体最优策略选择[22] - 公司自研电源管理芯片为电源类产品奠定国产化基础,多数产品国产化率满足要求[22] - 公司高可靠集成电路微模组实现100%自主可控设计和制造[23] - 公司在电机驱动领域建立研发队伍,研制高功率密度等电机驱动类产品[23] - 2022年公司研制多个系列电源产品,开展400余项高可靠国产化型号研制工作[30] - 服务器电源重点进行直流输入、大功率产品研发,完成IC封装模块电源等开发[30] - 公司依托SiP微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开展多项SiP工艺技术研发工作[30] - 2022年成立电机驱动产品研发团队,开展部分电机驱动产品推广及型号项目研制[30] - 航空航天模块电源、48V输入四分之一砖系列高密度模块电源等多个研发项目已完成[46] - 全砖高功率密度高效模块电源、1/4砖低压中小功率前端预处理模块等多个研发项目进行中[46] 销售与生产布局 - 公司在北京、深圳、武汉、西安等地有本地化销售团队,在韩国有合作伙伴[24] - 公司在北京、深圳、武汉、西安建立多条特种电源、通信及服务器电源生产线[26] - 北京公司近两年通过新建产线等提高产能和制造水平,深圳雷能完成自动化、智能化产线升级[26][27] 再融资与项目建设 - 2022年1月公司启动再融资工作,10月完成发行,募集资金不超15.8亿元,用于多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31] - 2022年9月底,北京新雷能相关项目基地开工建设;年底深圳雷能通信和服务器电源扩产项目产线投入试产[31] - 2022年底永力科技园基本完成建设,2023年初投入使用,增强了生产和服务能力[31] - 永力科技电源研发与生产园项目累计实际投入14,705,318.70元,进度100.00%[75] - 深圳西格玛电源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累计实际投入20,252,844.56元,进度18.51%[75][76] - 特种电源扩产项目累计实际投入129,195,300.00元,进度16.97%[77] - 高可靠性SiP功率微系统产品产业化项目累计实际投入21,652,500.00元,进度14.92%[78] - 5G通信及服务器电源扩产项目累计实际投入30,708,700.00元,进度32.77%[7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实际投入5,438,300.00元,进度6.24%[78] - 2022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5.81亿元,净额15.47亿元,10月11日到账[88][89] - 2022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6.71亿元,含支付发行费用、置换前期投入等,剩余余额9.12亿元[90] - 特种电源扩产项目承诺投资7.85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61亿元,投资进度16.97%[91] - 高可靠性SiP功率微系统产品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45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165.25万元,投资进度14.92%[91] - 5G通信及服务器电源扩产项目承诺投资9370.0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070.87万元,投资进度32.77%[9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8714.7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43.83万元,投资进度6.24%[93]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4.7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6亿元,投资进度98.33%[93] - 2023年2月公司同意用不超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96] - 截至2022年底,未使用募集资金9.12亿元,其中专户存款2.92亿元,购买理财产品6.20亿元[9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100] 子公司情况 - 深圳市雷能混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674,153,398.81元,净利润94,586,427.30元;武汉永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249,012,674.87元,净利润19,401,777.86元[102] - 2022年5月注销北京永力睿远科技有限公司,对公司生产经营与业绩无重大影响[102] 市场预测 -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电源市场将继续增长[104]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规范董事会履职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105] - 公司将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进行多领域产品及技术预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