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靠智电(30061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安靠智电安靠智电(SZ:300617)2023-04-24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安靠智电,代码300617[19]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陈晓晖[19] - 公司注册地址在溧阳市经济开发区天目湖工业园,邮编213300[19] - 公司办公地址在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大道100号,邮编213300[19] - 董事会秘书是陈晓晖,证券事务代表是李莉[2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是深圳证券交易所[21]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2] - 签字会计师姓名为常桂华、丁玲玲[22]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772,966,378.28元,较2021年减少4.05%[2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409,847.81元,较2021年减少24.21%[2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456,669.84元,较2021年增加32.72%[23] - 2022年末资产总额3,433,087,262.58元,较2021年末增加10.06%[2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20,476,243.58元,较2021年末减少2.15%[23]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9,276,152.84元[29]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2,966,378.28元,同比下降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409,847.81元,相比去年下降24.21%[73] - 2022年营业收入77296.64万元,较2021年的80558.52万元同比减少4.05%[81] - 2022年销售费用为57,439,700.15元,同比减少4.01%[95] - 2022年管理费用为47,212,783.68元,同比下降26.76%,主要因管理人员薪酬和股权激励费用减少[95] - 2022年财务费用为11,522,823.50元,同比增加623.57%,原因是利息支出增加和利息收入减少[95] - 2022年研发费用为30,833,418.16元,同比下降45.98%,主要因研发人员工资和研发材料投入降低[95] - 研发人员工资2022年为1469.06万元,2021年为1934.15万元,降低24.05%,受股权激励费用影响[95] - 研发材料2022年为1109.47万元,2021年为3377.14万元,降低67.15%,受部分研发项目进程影响[95]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3083.34万元,占营业收入3.99%,2021年为5707.37万元,占比7.08%,下降3.09%[98][99] - 2022年研发人员工资1469.06万元,较2021年的1934.15万元降低24.05%;研发材料1109.47万元,较2021年的3377.14万元降低67.15%[99]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5326.73万元,同比增长21.73%;现金流出小计64981.06万元,同比增长20.15%;现金流量净额10345.67万元,同比增长32.72%[99]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7728.06万元,同比增长150.10%;现金流出小计272916.59万元,同比增长1.86%;现金流量净额 - 5188.52万元,同比增长 - 96.72%[99]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9530万元,同比增长 - 60.14%;现金流出小计65302.44万元,同比增长261.93%;现金流量净额4227.56万元,同比增长 - 97.30%[99]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9386.71万元,同比增长186.50%[99] - 2022年投资收益4580.8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4.8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2188.34万元,占比 - 11.85%;资产减值 - 2719.70万元,占比 - 14.72%[102] - 2022年末货币资金277,687,710.71元,占总资产比例8.09%,较年初比重增加2.16%[103] - 2022年末应收账款603,390,484.28元,占总资产比例17.58%,较年初比重增加2.19%[103] - 2022年末在建工程141,432,022.28元,占总资产比例4.12%,较年初比重增加2.27%[103] - 2022年末短期借款267,265,138.89元,占总资产比例7.78%,较年初比重增加2.97%[10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444,597,336.84元,本期购买金额1,394,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899,602,800.00元,期末数921,504,774.60元[105] - 其他金融资产期初数1,286,136,643.84元,本期购买金额1,210,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1,727,000,000.00元,期末数764,743,013.70元[107] - 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中有12,830,208.15元受限制,原因是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保函保证金[108] - 2022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409,847.81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27,665,782.05元[18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合并口径)575,634,014.47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493,511,770.66元[186] - 2022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股份回购支付现金对价119,998,038.65元,视同现金分红[18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力行业收入76319.98万元,占比98.74%,较2021年同比减少4.38%;其他行业收入976.66万元,占比1.26%,较2021年同比增长31.40%[81] - 中低压电缆连接件产品收入860.17万元,占比1.11%,较2021年同比增长45.93%[81] - 110(66)kV电缆连接件产品收入9903.58万元,占比12.81%,较2021年同比减少27.21%[81] - GIL产品及系统服务收入24917.10万元,占比32.24%,较2021年同比减少14.34%[82] - 智能电力系统服务收入17548.50万元,占比22.70%,较2021年同比增长54.84%[82]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收入5482.96万元,占比7.09%,较2021年同比增长23.22%[82] - 电力行业营业收入763,199,807.49元,毛利率43.21%,同比降7.32%[83] - 110(66)kV电缆连接件产品营业收入99,035,762.49元,毛利率36.81%,同比降7.67%[83] - 电缆连接件产品销售量6,715套,同比降30.88%;生产量6,369套,同比降30.85%[85] - GIL产品销售量4,285米,同比降49.11%;生产量6,635米,同比增4.32%[85]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销售量11座,同比增37.50%;生产量10座,同比增11.11%[85]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57,451,965.49元,毛利率50.88%,同比增5.09%[84]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533,233,565.00元,毛利率46.41%,同比降6.17%[84] - 自销模式营业收入772,966,378.28元,毛利率43.52%,同比降6.85%[84] - 电缆连接件及配套产品直接材料成本68,254,837.40元,占比15.63%,同比降36.17%[89] - 智能电力系统服务直接人工成本46,353,625.52元,占比10.62%,同比增109.73%[89] 行业发展趋势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年均投资规模不低于5000亿元,2022年投资总额为5094亿元,2023年将超5200亿元[35] - “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规划投资总额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33%[35]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总投资3800亿元[35] - 2022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36] - 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3.3万亿千瓦时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翻倍[37] - 截至2021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为843,390千米,同比增长3.8%[39] - GIL市场招投标规模自2017年受新基建、新能源投资影响呈稳步上升趋势[38] - 国家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45] -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GW以上,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49] - 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49] - “十四五”末,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要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49] - 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较2021年底增长67.13%,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比79.78%,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总量可达1327亿度[65] -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基建投资将达10.6万亿,占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10%左右 [63] 公司产品优势 - 220kV三相共箱GIL设备成本约是电缆的1.3倍,生命周期约是电缆的1.6倍,输电容量是电缆的3 - 4倍[40] - 每公里220kV三相共箱GIL建设成本约1亿元(含隧道建设),可盘活上百亩土地[40] - 每公里220kV地下三相共箱GIL建造成本2000万左右(含简单二次监控设备),地下高压电缆1283万左右 + 二次监控设备300 - 500万,架空线800万左右[41] - 220kV地下三相共箱GIL使用寿命50年,地下高压电缆和架空线均为30年[41] - 安靠智电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相比传统变电站节约50% - 70%空间[46] - 安靠智电率先研发“开变一体机”,以其为核心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省设计、省施工、省运维[42] - 公司研发的500kV电缆连接件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将国外同类产品市场价格拉低65%[51] - “开变一体机”相比传统方案占地减少70%,建设周期缩短50%[48] - 三相共箱GIL综合成本比传统单相GIL低30%左右,占用隧道空间减少1/3 [52]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造价降低30%,节省70%占地面积,建设周期缩短80% [54] - 500kV电缆连接件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下降65% [59] - 公司于2015年国际首创220kV三相共箱GIL,具备10kV - 1100kV全系列GIL产品生产能力 [52] - 公司是唯一行业生产型企业参与制定GB/T 22078.3 - 2008和NB/T 10498 - 2021标准 [59] - 公司220 - 1100kV GIL产品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220kV三相共箱GIL为国际首创 [60] - 公司以“开变一体机”为核心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全绝缘、可入地 [60] - 智慧海绵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能独立运行,“自发自用、余电存储” [55] - 公司GIL产品与电力电缆相比线路损耗降低40%[196] - 混合型气体可使GIL和GIS开关内温室气体(SF6)用量减少70%[196] - 使用混合气体替代每公里预计可节约成本5%-10%[196] 公司研发成果 - 公司2007年研发出全球仅4家行业巨头能生产的500kV超高压电缆连接件[51] - 公司于2015年在国内率先研发出220kV - 1100kV金属气体绝缘母线(GIL)[47] - 公司于2017年在国内率先通过1100kV GIL等四个新产品新技术鉴定[47] - 公司于2020年通过了252kV和550kV GIL等三个新产品鉴定[47] - 公司是唯一参与制定GB/T 22078.3 - 2008《额定电压500 kV(Um = 55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行业生产型企业[47] - 公司有干式户外终端、220kV分相式GIL等多个研发项目,处于试制、研究等不同阶段[96] - 公司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工程师云平台开发,处于研究阶段[97] - 公司进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车联网平台开发,处于研究阶段[97] - 公司开展基于源网荷协调的交直流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