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可瑞(30071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英可瑞英可瑞(SZ:300713)2023-04-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713,中文简称为英可瑞[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尹伟[7] - 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曙光社区中山园路1001号TCL科学园区E1栋1101,邮政编码为518055[8] - 2020年5月7日,公司注册地址由深圳市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区77栋二、三层变更为现注册地址[8] - 公司办公地址为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社区宝龙二路60号英可瑞工业园英可瑞科技楼11层,邮政编码为518116[8]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https://www.szincrease.com/,电子信箱为zjb@szincrease.com[8]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媒体名称及网址为《证券时报》、巨潮资讯网[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068.5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79.21%[2] - 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34252.6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4.18%[2] - 2022年营业收入342,526,260.65元,较2021年增长34.18%[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0,685,877.13元,较2021年下降779.21%[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5,420,916.04元,较2021年下降3,720.18%[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7,662,321.03元,较2021年下降174.77%[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034,759,422.92元,较2021年末增长4.70%[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71,917,722.84元,较2021年末下降7.86%[9]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1,233,106.84元,2021年为301,473.41元[10]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0,767,906.98元,为四个季度中最高[1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735,038.91元,2021年为10,647,344.24元[13]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412,265.86元,2021年为3,370,351.37元[1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526,260.65元,同比上升34.18%[3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60,685,877.13元,同比下降779.21%[3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为 - 65,420,916.04元,同比下降3,720.18%[39] - 基本每股收益 - 0.3846元,同比下降779.51%[3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342,526,260.65元,同比增长34.18%[43] - 2022年销售费用2423.70万元,同比增长26.61%,主要系增加销售力度所致[49] - 2022年管理费用2746.74万元,同比增长61.09%,主要系本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及固定资产折旧增加[49] - 2022年财务费用 -73.78万元,同比增长 -79.11%,主要系本期利息费用增加所致[49] - 2022年研发费用5334.63万元,同比增长19.62%,主要系本期加大研发投入所致[49][50]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7874993.72元,同比减少1.09%,流出小计305537314.75元,同比增加25.25%,现金流量净额-27662321.03元,同比减少174.77%[55]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68609116.09元,同比减少41.03%,流出小计477362757.80元,同比减少42.23%,现金流量净额-8753641.71元,同比减少72.33%[55]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716079.00元,同比减少68.85%,流出小计3884864.43元,同比增加87.95%,现金流量净额1831214.57元,同比减少88.76%[55]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4580599.94元,同比减少259.74%[55] - 投资收益为-3238709.6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2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58001.84元,占比-2.15%;资产减值-10606074.08元,占比23.84%;营业外支出154062.89元,占比-0.35%;信用减值损失-6872006.44元,占比15.44%;其他收益6561328.76元,占比-14.75%[59] - 2022年末货币资金86734655.34元,占总资产比例8.38%,较年初的143507254.64元、14.52%下降6.14%[59] - 应收账款为220,835,985.46元,占比21.34%,较上期增加4.39%,主要因营收规模加大[60] - 长期股权投资为16,336,574.93元,占比1.58%,较上期增加1.11%,主要因增加对外投资[63] - 在建工程为155,729,830.49元,占比15.05%,较上期增加11.25%,主要因产业园项目及建设款增加[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4,265,581.52元,占比3.31%,较上期减少7.62%,主要因购买银行理财减少[66] - 应收款项融资为19,558,160.68元,占比1.89%,较上期增加1.12%,主要因应收票据重分类[67] - 应付账款为107,536,048.14元,占比10.39%,较上期增加3.32%,主要因营收规模加大[69] - 其他应付款为84,809,753.83元,占比8.20%,较上期增加5.30%,主要因产业园项目建设款增加[70] - 报告期投资额为477,362,757.80元,上年同期为826,282,678.61元,变动幅度为 -42.23%[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源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41%[39] - 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产品保持稳定增长[39] -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营业收入231,181,001.68元,占比67.49%,同比增长37.41%[44] - 2022年华南片区营业收入163,680,274.67元,占比47.79%,同比增长36.73%[44] - 2022年公司电力行业销售量55,860台/套,同比增长19.39%[45] - 2022年新能源行业生产量109,710台/套,同比增长49.69%[45] - 2022年其他电源行业库存量6,512台/套,同比增长21.36%[45] - 2022年公司合计库存量41,388台/套,同比增长22.99%[45] - 2022年电力行业原材料成本31,675,752.8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3.26%,同比增长0.52%[46] - 新能源汽车行业原材料成本1.73亿元,占比91.89%,同比增长0.57%;其他电源行业原材料成本3517.53万元,占比84.86%,同比增长0.53%[47] 行业发展情况 - 2021年电源行业增长率为18.92%,总产值达3910亿元[15] - 2015 - 2021年中国电源产业产值规模从1924亿元上升到39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0.6%[15] - 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源产业直接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15] - 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要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17][19] - 2023年2月政策提出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17] - 2023年2月政策提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17] - 国家提出到“十四五”末,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满足超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32] - 2023年2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试点工作要求新增公共充电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达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34] 公司业务与产品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及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电力操作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电源及其他电源产品[25] - 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电源产品含模块和系统,主要提供直流充电核心部件及成套系统[26][27] - 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产品含充电模块、监控模块等核心部件及系统,应用于多行业[28] - 公司其他电源产品包括通信电源、电动汽车车载电源模块、逆变器电源等,应用于多行业[28] - 公司直流快充充电产品中欧标桩产品完成研发,处于客户小批量测试、认证阶段[39] - 公司HVDC电源模块30KW产品完成研发并获第三方认证,取得市场订单[39] - 公司开展细分领域电池PACK业务,组建外销团队拓展海外市场,达预期目标[40] - 新一代20kw汽车充电模块处于试生产阶段,目标是实现关键器件国产化替代,提高市场占有率[50] - 20kw DC/DC储能充电模块转量产,满足光储充充电站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50] - 1000V 30kw液冷充电模块转量产,满足国内800V充电平台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50] - 锂电池化成分容模块DC - DC电压精度控制在万分之二,电流精度控制在万分之三,双向切换时间≤3ms,支持RS485和CAN通讯[52] - AC/DC双向逆变式1000W户外储能电源总功率达1008Wh,支持多设备充放电以及自适应功率过载[52] 公司研发情况 - 2022年研发投入53,346,349.41元,占营业收入15.57%,较2021年的44,598,126.89元增加19.62%,2021年占比为17.47%[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共127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23.13%[37]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53,346,349.41元,占营业收入15.57%[41]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27人,较2021年的115人增长10.43%,占比23.13%,较2021年的25.50%下降2.37%[54]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3346349.41元,占营业收入比15.57%,2021年分别为44598126.89元、17.47%,2020年分别为52545895.57元、19.78%[54] 公司募投项目情况 - 公司于2022年7月22日新增“英可瑞智能高频开关电源产业园上海基地项目”,拟使用IPO募投资金13,000万元[42] - 2022年11月18日公司IPO募投项目中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完成[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结余15,233.26万元,扣除闲置资金后账户存储余额为6,233.26万元[7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062.5万股,发行价每股40.29元,募集资金总额42808.125万元,净额38500万元[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结余15233.26万元,扣除补充流动资金9000万元后,账户存储余额6233.26万元,其中购买结构性存款及保本理财产品余额5000万元[78] - 智能高频开关电源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235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3540.41万元,投资进度100.30%[78] - 英可瑞智能高频开关电源产业园上海基地项目承诺投资13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666.44万元,投资进度28.20%[78] - 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75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870.43万元,投资进度41.57%[78] - 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承诺投资75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547.77万元[78] - 2018年公司变更“智能高频开关电源产业化项目”实施地点,建设期由1.5年变更为2.5年,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变更为2020年4月25日[79] - 2022年公司新增“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研发中心项目”两处实施地点[79] - 2018 - 2021年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9000万元,并均提前归还[80][81] - 截至2022年4月22日,公司归还2021年补充流动资金的7100万元[81] - 2022年4月22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