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状况 - 2022年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 - 8359.91万元[11] - 2022年营业收入1.42亿元,较2021年减少5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亿元,较2021年增长7.27%[2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2.22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1.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60万元,较2021年末减少165.10%[21] - 2022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6亿元、0.13亿元、0.27亿元和-0.39亿元[2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09.72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78.11万元[3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29.69万元,同比下降53.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04.52万元,同比下降7.27%;期末净资产为-8991.42万元[72]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7352.29万元,占比51.67%,同比下降65.69%;通信行业收入6877.40万元,占比48.33%,同比下降25.60%[74] - 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收入5188.97万元,占比36.47%,同比下降51.83%;控制类相关产品收入1203.00万元,占比8.45%,同比下降86.43%[74] - 纯电动动力总成系统销售量1743套,同比下降55.75%;生产量833套,同比下降90.44%;库存量17834套,同比下降4.85%[78] - 新能源汽车行业营业成本9009.79万元,毛利率-24.74%,同比下降35.74%;通信行业营业成本5988.20万元,毛利率11.40%,同比增加6.91%[76] - 2022年销售费用1106.51万元,同比减少3.75%;管理费用4818.07万元,同比减少30.36%[96] - 2022年财务费用5762.30万元,同比增加3.44%;研发费用2584.89万元,同比减少47.92%[97][98]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86人,较2021年减少8.51%;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8.14%,较2021年减少11.99%[99]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2584.8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8.17%[10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97亿元,同比减少9.26%;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99亿元,同比减少24.29%[103]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20.70万元,同比减少90.97%;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840.11万元,同比减少65.75%[103]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2亿元,同比减少40.50%;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97亿元,同比减少39.00%[103] - 投资收益为 -131,837.64 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06%;资产减值为 -21,180,064.47 元,占比 8.85%;营业外收入 49,067.50 元,占比 -0.02%;营业外支出 8,809,260.53 元,占比 -3.68%;信用减值损失 -59,092,226.55 元,占比 24.70%;其他收益 3,776,580.11 元,占比 -1.58%;资产处置收益 -950,238.37 元,占比 0.40%[107] - 2022 年末货币资金 5,859,096.45 元,占总资产 0.48%,较年初比重降 0.99%;应收账款 226,110,072.23 元,占比 18.50%,比重增 1.21%;存货 292,554,297.11 元,占比 23.93%,比重增 0.89%;固定资产 133,214,176.73 元,占比 10.90%,比重降 0.37%;在建工程 220,630,674.25 元,占比 18.05%,比重增 2.98%;使用权资产 22,399,807.80 元,占比 1.83%,比重降 0.34%;短期借款 649,453,512.27 元,占比 53.13%,比重增 10.98%;合同负债 5,980,176.01 元,占比 0.49%,比重增 0.40%;租赁负债 22,422,213.00 元,占比 1.83%,比重降 0.04%[10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 720,000.00 元,本期购买 2,239,812.00 元,出售 670,000.00 元,期末数 2,289,812.00 元;金融负债期初、期末数均为 0[112]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 3,614,481.14 元、应收账款 139,898,671.44 元、固定资产 85,559,993.99 元、无形资产 19,932,096.86 元权利受限,合计 249,005,243.43 元[115] - 报告期投资额 5,914,000.00 元,上年同期 28,068,968.63 元,变动幅度 -78.93%[116] - 报告期对南京汇博吉通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设投资 100,000,000.00 元,持股 100.00%,截至报告期末实缴出资 0 万[118] 股票与退市警示 - 2023年4月28日公司股票停牌一天,5月4日开市起复牌,自该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越博动力”变更为“*ST越博”,证券代码不变[11][12]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 审计报告 - 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7] - 监事贾红刚对审计报告保留意见所涉事项无法取得足够证据判断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在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对《关于公司2022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投弃权票,不影响年度报告及摘要[3][5] 行业数据 - 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35] -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8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35] - 202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1.2%[36] - 2022年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77.8万辆和28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3.4%和32.6%[37]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属于“汽车制造业”[35] - 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整车厂商提供整体动力系统解决方案[40][41] - 产品适用于纯电动、插电混合、燃料电池汽车,主要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应用[43] - 产品适用于新能源客车、专用车、乘用车,在商用车领域已批量化应用,正布局乘用车领域[44] - 盈利模式为根据整车厂商诉求研发动力总成系统并销售获取利润[45] - 采购模式包括按销售合同确定需求、严格选择供应商、综合核价控制成本[45][46][47] - 生产模式以“订单驱动”,部分自主生产,部分定制化采购后统一装配调试[48] - 公司设置专门营销中心负责市场运作及销售管理工作[49] - 公司采用生产成本加成一定利润率的方式进行产品定价[49] 技术研发 -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及技术优势,成功研发多项核心技术[5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216项、外观设计20项、软件著作权15项,合计295项[51]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等[51]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涉及多种专利技术[51] - 公司拥有众多与产品相关的专利,涵盖测试台、工装等方面[52][53] - 公司在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能量回收控制技术方面有自主研发成果[53] - 公司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基于汽车开放系统软件架构开发,集成多项先进控制算法和故障诊断、安全保护算法[55] - 动力系统集成一体化技术研究动力总成一体化正向开发,实现高压电路、弱电控制、空间结构集成[56] - 自动变速器系统根据多因素自动换挡,采用多项优化设计技术,实现智能化自动变速操作[57] - 驱动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多种手段确保高可靠性和高效率,降低成本[58] - 公司定制化开发多项检测程序及设备,保障产品下线品质[58] -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能量回收技术基于等效能耗最小化控制策略算法,提升续航里程[58] - 自主研发覆盖60 - 110kW功率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各项性能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59] - 公司建立科学严谨、开放高效的科技平台,与高校产学研合作[6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13个科技平台[6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合作研发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61] - 公司开展全系列动力系统产品高转速电机预研,实现平台统一和规模效益[68] - 公司在研下一代纯电动重卡动力总成系统,将电机转速提升1倍、扭矩降为1/2以降低成本[69] - 公司在研下一代工程机械矿卡动力系统,通过高转速多电机集成等实现动力系统无挡化和可靠性提升[69] - 公司在研下一代纯电动整车控制器,基于多核32位CPU处理器,具备多种功能[69] - 公司在研65kw/85kw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着重于平台集成与控制研究及核心技术掌握[70] - 公司进行电驱桥总成规划研发,采用高度集成一体化降低成本并优化性能[70] - 公司开发适用于纯电动全系列商用车的高转速驱动永磁同步电机,降低体积、重量和成本[71] - 公司有多个研发项目在进行,如纯电动乘用车动力总成系统、下一代纯电动重型卡车动力总成系统等[99] 控制权变更 - 公司2022年发布多次控制权变更提示性公告,11月30日控制权变更为湖北润钿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生产经营逐渐恢复正常[65] 业务成果与规划 - 公司推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解决方案,开发出重卡动力总成方案,满足整车厂轻量化和降本需求[66][67] - 公司针对工程机械矿卡、装载机推出电机直驱和高速电机减速箱方案,降低动力系统故障率[67] - 未来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份额[40] - 公司将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主业,开拓优质市场客户,跟进原材料市场,优化内部管理,加强风险管理[72] - 2022年对接合作车型项目百余项,开拓广西玉柴、南京金龙等新客户,形成样机、小批量、大批量供货[72] - 子公司河南越博获评新型研发机构称号,公司上榜驱动系统类商用车动力系统,越博动力氢燃料电池项目列入重点项目清单[72] - 2023年公司将坚持以主业为核心发展,巩固和提高现有主营产品市场份额,推行精细化管理[136] - 公司确立“立足商用车、布局乘用车”思路,已研发出多种新能源动力总成乘用车方案[137] - 公司将开拓电子通讯领域业务,推动产品落地,拓展产能,吸引优质客户[138] - 公司成立氢动力系统研究所,动力总成系统已批量应用于部分新能源氢燃料汽车[138] 产销量影响因素 - 产销量大幅下滑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下滑主要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公司内部控制权变更、诉讼及银行贷款逾期等因素影响[80][85]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1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81.96%[9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142.4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5.54%[93] 募集资金 - 2018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42113.35万元[124][125] - 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9758.7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1610.14万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124][125] - 报告期内以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金额为0元,支出银行手续费44.42元,收到存款利息收入39710.60元,诉讼纠纷被申请强制执行12841250.07元,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16101444.00元[126]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生产基地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3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095.86万元,投资进度53.65%[128]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12113.3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662.92万元,投资进度30.24%[128]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42113.3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9758.78万元[128] - 原计划2021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项目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12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34,126,667.11元已完成置换[129] - 2018 - 2022年期间,公司多次审议通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不超过2.16亿元,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129] - 2022年12月28日,公司拟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剩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及利息总额为0元,存放专项账户101,444元,报告期利息收入27,498
*ST越博(300742)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