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整体情况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765,714,852.95元,较2021年增长33.28%[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231,858.99元,同比增长28.44%[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601,662.34元,较2021年增长453.91%[8] - 2022年末资产总额979,572,803.56元,较2021年末增长18.65%[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35,010,232.64元,较2021年末增长7.63%[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59元/股,较2021年下降14.49%;稀释每股收益0.58元/股,较2021年下降15.94%[8]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571.49万元,同比增长33.28%;净利润9,723.19万元,同比增长28.44%[27]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97,957.28万元,较年初增加18.65%;净资产83,501.02万元,较年初增加7.63%[27]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571.49万元,同比增长33.28%;净利润9,723.19万元,同比增长28.44%[33]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97,957.28万元,较年初增加18.65%;净资产83,501.02万元,较年初增加7.63%[3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85934821.83元,同比增加33.15%,现金流出小计747333159.49元,同比增加28.12%,现金流量净额38601662.34元,同比增加453.91%[54]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03328510.27元,同比减少42.23%,现金流出小计687966453.16元,同比减少32.66%,现金流量净额 -84637942.89元,同比减少474.07%[54]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1918212.51元,现金流出小计45557019.18元,同比增加44.03%,现金流量净额46361193.33元,同比增加246.57%[54] - 2022年末应收账款148434949.73元,占总资产比例15.15%,较年初增加0.71%,主要因销售收入增加致账期内应收账款增加[57] - 2022年末存货214721018.85元,占总资产比例21.92%,较年初增加0.61%,主要因订单增加备货致存货增长[58] - 2022年末固定资产274817405.46元,占总资产比例28.05%,较年初降低5.35%[59] - 2022年末短期借款88607545.84元,占总资产比例9.05%,因公司取得银行贷款所致[6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65,900,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3] - 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以2021年12月31日总股本110,28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4元,共派44,112,000元,每10股转增5股,共转增55,140,000股[109] - 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以2022年12月31日总股本165,9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4元,共派66,360,000元,不送红股,不转增股本[111] 分季度财务数据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63,546,575.95元、189,062,564.85元、223,197,582.23元、189,908,129.92元[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848,098.92元、29,042,646.34元、27,428,094.14元、18,913,019.59元[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815,940.65元、 - 22,477,327.55元、16,858,382.21元、36,404,667.03元[8] 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2 - 2028年全球工业自动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4%,预计2028年达到2077.9亿美元,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15亿元[14] - 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11.2%和9.5%,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 [14][15] - 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个、换电站1973座,2022年新增充电桩259.3万个、换电站675座[15] - 2025、2030、2035年燃油乘用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10%、18%、25%,纯电动乘用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5%、25%、35% [15] - 至2025年全球逆变器总需求将达743GW,对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17亿元,2022 - 2025年CAGR将达23.8% [15] -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3763万千瓦,同比减少21% [15] - 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4.3亿千瓦左右,预计2023年全行业风机交货量可达到80GW以上[15][16] - 预计2023年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15亿元[70] - 2025、2030、2035年燃油乘用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10%、18%、25%,纯电动乘用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5%、25%、35%[70] - 至2025年,全球逆变器总需求将达743GW,对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17亿元,2022 - 2025年CAGR将达23.8%[71] - 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4.3亿千瓦左右,预计全行业风机交货量可达到80GW以上[7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所在行业为金属制品业,行业分类代码为C33,主营业务产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领域[13]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精密铝合金部品及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提供热交换和新材料新能源铝合金结构件解决方案[17] - 公司主要产品有电力电子散热器、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部品及部件、自动化设备及医疗设备精密部品及部件[17][18][19][20] - 公司产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领域[17] - 公司产品为定制化,采用“订单式生产”配套经营模式,研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22][23]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分国内和国外销售,采取“基准铝价+加工费”定价模式[23][24] - 公司采购铝合金铸棒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4] - 公司生产采取“以销定产”模式,针对不同产品采用多品种小批量或单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24] - 公司专注服务全球领先高端工业客户,有丰富模具设计制造经验和全流程生产管理体系[25] - 公司掌握多种高倍齿散热器制造工艺,能扩大电力电子散热器下游市场占有率[18] - 公司产品涉及的“碳中和”相关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17] 公司各业务板块收入与产量 - 汽车轻量化精密部品及部件收入28,133.63万元,同比增长114.44%;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24,220.74万元,同比增长175.41%[27] - 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量8,231.24吨,同比增长96.82%;销售量7,857.06吨,同比增长98.25%[29]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能可满足订单需求,产量6,804.17吨,销量6,555.27吨,销售收入242,207,358.57元[31] - 2022年公司电力电子散热器销售收入29,609.90万元,同比增长7.11%[33] - 2022年公司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收入28,133.63万元,同比增长114.44%[35] - 2022年公司金属制品销售量18,466.90吨,同比增长19.88%;生产量19,358.93吨,同比增长24.04%;库存量4,376.54吨,同比增长26.34%[3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保持工业变频节能领域电力电子散热器领先地位,深耕风电、光伏、储能及新能源车应用领域[26] - 公司凭借铝合金精密部品和部件经验进入高端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汽车轻量化领域将快速发展[26] - 公司为全球高端客户提供热交换系统和铝合金结构件解决方案,具备一站式服务优势[31] - 2023年公司将夯实全流程生产能力,优化现有业务技术工艺、质量管控及生产效率[72] - 公司将坚持质量至上,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以质量零缺陷为目标[72] - 公司将加强和巩固现有客户合作,拓展国内外客户,深化新能源铝合金部品及部件各板块业务[72] - 公司将围绕长三角地区客户打造工业精密铝合金常熟生产基地,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72] - 公司将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培训体系[73][74] - 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多方面增加研究投入[75] 公司研发情况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2,948.29万元,同比增长7.29%[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6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36] - 公司开展轻型高效节能散热器结构设计研发,目标是实现更多系列化散热器产品类型并形成产业化制造模式[42] - 进行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配套产品加工工艺研究,目标是提升产品加工效率和尺寸精度,进入高端零部件制造行业[43] - 开展新能源汽车用7系铝合金材料研究,部件强度指标达500MPa,超出普通汽车用铝标准60%以上[44] - 进行新能源汽车用6082铝合金防撞系统热处理工艺研究,已为多家企业提供样品验证和批量供货[47] - 开展汽车安全性部件保险杠拉弯工艺研究开发,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48] - 开展轨道交通和激光行业高效散热器成形工艺研发,具备批量生产能力[50]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87人,较2021年的98人减少11.22%,占比13.72%,较2021年的17.69%降低3.97%[53]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29482856.8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85%,2021年分别为27479687.40元、4.78%,2020年分别为18283677.18元、4.96%[53] 公司成本与费用 - 2022年金属制品直接材料成本459,325,628.55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6.65%,同比增3.42%[39] - 2022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301,078,824.1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9.32%[40] - 2022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439,540,205.8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79.10%[40][41] - 2022年销售费用5,284,618.54元,同比增27.25%;管理费用24,005,635.99元,同比增7.22%;财务费用 -2,299,622.83元,同比降244.18%;研发费用29,482,856.83元,同比增7.29%[41][42] 公司治理结构 - 报告期内公司按相关法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治理实际状况符合规定[79] - 公司董事会现有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79]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履职情况监督[80] - 公司建立和完善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80] - 公司尊重和维护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平衡多方利益推动发展[80]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81]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和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完全独立,具备自主经营能力[82] 股东大会与业绩说明会 - 2022年4月18日举办全景网 - 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了解2021年度经营情况及2022年发展展望[77] - 2022年9月06日举办2022年度天津辖区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投资者了解2022年半年度经营情况[78]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80%,于2022年04月29日召开[85]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41%,于2022年07月01日召开[85] 董监高持股与报酬 - 董事长、总经理国占昌期初持股36,626,000股,期末持股54,939,000股[86] - 董事王静期初持股1,080,000股,期末持股1,620,000股[86] - 董事、副总经理班立新期初持股64
锐新科技(30082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