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图南股份(30085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图南股份图南股份(SZ:300855)2022-04-19 00:00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2021年营业收入为697,865,455.19元,同比增长27.73%[2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335,002.71元,同比增长66.24%[2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3,772,837.45元,同比增长73.51%[2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840,544.13元,同比增长98.24%[24]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1元/股,同比增长42.19%[24] - 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90元/股,同比增长40.63%[24]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95%,同比增长1.09%[24] - 2021年资产总额为1,367,336,556.62元,同比增长23.36%[2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25,902,839.44元,同比增长15.54%[24]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77,072,555.8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858,588.25元[27]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786.55万元,较2020年度增长27.73%[172] - 2021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33.50万元,较2020年度增长66.24%[17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97,865,455.19元,同比增长27.73%,营业成本为437,519,340.56元,同比增长18.74%,毛利率为37.31%,同比增长4.75%[110] - 境内销售收入为655,114,528.58元,同比增长36.39%,占公司总收入的93.87%[110] - 境外销售收入为42,750,926.61元,同比下降35.23%,占公司总收入的6.13%[110] - 直销模式收入为637,648,911.43元,同比增长25.81%,占公司总收入的91.37%[110]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500,645,726.7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1.74%[115]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40,383,155.4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70.40%[117]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44,763,415.95元,同比增长32.10%,占营业收入的6.41%[118] - 公司2021年管理费用为44,567,534.24元,同比增长86.63%,主要由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118] - 公司2021年财务费用为-842,017.94元,同比下降133.92%,主要由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18] - 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2.10%,主要由于研发项目投入增加及股权激励计划确认的研发人员股份支付费用[125]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8.24%,主要因净利润增加及政府补助收入[126]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02%,主要因固定资产等投资支出减少及收回投资金额增加[126]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05.29%,主要因上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导致本期现金流入减少[126] - 公司存货期末金额比期初增长65.74%,主要因下游需求增长导致生产备货增加[130] - 公司在建工程期末金额比期初增长800.20%,主要因募投项目逐步投入[130] - 公司应收票据期末金额比期初增长61.18%,主要因结算货款时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增加[130]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金额为38,262,934.99元,较期初减少30.33%[132] - 无形资产期末金额为54,218,071.74元,较期初增长30.66%,主要由于新购入土地使用权[132]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金额为92,006,429.19元,较期初增长570.02%,主要由于募投项目投入和子公司预付设备款增加[132] - 应付票据期末金额为19,196,516.00元,较期初增长113.29%,主要由于下游需求增长导致采购备货增加[132] - 应交税费期末金额为19,481,539.73元,较期初增长587.48%,主要由于公司效益增长导致企业所得税增加[132] - 递延收益期末金额为38,898,397.02元,较期初增长841.40%,主要由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增加[132] - 报告期投资额为40,0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6.67%[140] - 丹阳盛宇鸿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投资金额为40,000,000.00元,投资方向为军工新材料和电子信息新材料领域[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359,732,268.33元,其中募集资金闲置部分为281,469,333.34元[146] 利润分配与股东权益 -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5] 公司基本信息与注册变更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0年9月7日由丹阳市吕城镇运河军民西路1号变更为江苏省丹阳市凤林大道9号[18]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媒体包括《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20]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葛伟俊和林伟[23] - 公司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0年7月24日至2023年12月31日[23] 高温合金行业与市场前景 - 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的用量占总重量的40%-60%,主要用于燃烧室、导向器、涡轮叶片和涡轮盘等部件[43] - 2020-2040年,中国预计新增民航大中型飞机超过6300架,军用飞机增量预计为3500架[43] - 燃气轮机领域对高温合金材料保持较高需求,尤其是在舰船燃气轮机和清洁能源发电领域[44] - 截至2020年底,中国运行核电机组48台,总装机容量4988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7台,总装机容量1853万千瓦[45] - 预计到2025年,中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约5000万千瓦[45] - 汽车涡轮增压器装配率在中国为50%,相比英、美、法等国家的80%仍有提升空间[46] - "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将为高温合金行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49] - 国家政策支持先进金属材料行业,未来将继续受到资金和政策支持[80] - 高温合金等先进金属材料应用范围扩展,市场得到扩张[81] - 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高温合金需求增长[84] - 先进金属材料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未来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和进口替代空间较大[17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批量化生产变形高温合金和铸造高温合金产品的企业之一[52] - 公司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超纯净镍基高温合金等重要原材料[52] - 公司为阳江、田湾、福清等核电站的建设提供堆内构件和驱动机构材料[52]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温合金、特种不锈钢等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批量化生产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产品的企业之一[5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铸造高温合金、变形高温合金、特种不锈钢等,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电装备等军用及高端民用领域[58] - 铸造高温合金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包括机匣类大型复杂薄壁结构件、涡轮转动及导向叶片、整体叶盘、导向器、扩压器等[59] - 变形高温合金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核电、燃气轮机、石油化工等领域,可通过冷、热加工工艺形成棒材、丝材、带材、管材等型材[60] - 特种不锈钢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交通运输、船舶及核电等领域,主要以棒材和无缝管材为主[61] - 公司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在国内航空发动机厂商中广泛应用,处于国内行业先进水平[76] - 公司率先实现直径大于1,000mm、壁厚小于2mm的大型高温合金精铸件批量生产[77] - 公司变形高温合金系列产品主要为棒材、丝材、管材,具有较强的交付周期吸引力[78] - 公司特种不锈钢无缝管材在国内航空管材市场上占据突出地位[79] - 公司专注于军工领域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的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189] 采购、生产与销售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合格供应商采购和市场竞价采购两种,针对军品和高端民品订单采用合格供应商采购,针对部分民品订单采用市场竞价采购[63] - 公司生产模式以“按订单生产”为主,辅以“按计划生产”,通过ERP系统计算采购需求,实现快速、低成本、高弹性的供应链交付[64] - 公司销售模式包括直销和经销两种,直销模式主要针对飞机、航空发动机、核电装备及燃气轮机民用产品,经销模式主要针对部分燃气轮机及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和部分小型民用产品终端客户[67][70] - 公司销售定价主要采取产品成本加成方式,以电解镍等金属现货市场价格为基础,上浮一定比例的加工费,并参考市场行情、客户需求量等因素进行调整[7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GB/T19001-2016、AS9100D和IATF 16949:2016认证[75] - 公司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88] - 公司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90人,同比增长7.14%,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7.31%[121]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和净利润的比例均为0%[125] - 公司进口替代航空航天紧固件用高温合金棒丝材研发项目已完成各项任务要求,目标产品逐步实现批量供货[122] - 公司航空用无缝高强度管材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已完成各项任务要求,产品性能达国内领先水平[122] - 公司将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和议价能力[190] 募投项目与投资 - 公司2021年在沈阳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沈阳图南精密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预计达产年可形成年产各类航空用中小零部件50万件(套)的加工生产能力[56]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1,000吨超纯净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39.59%[106]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沈阳图南,开展航空用中小零部件自动化加工产线项目建设,预计达产年可形成年产50万件(套)加工生产能力[107] - 公司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46,805.97万元,已累计使用13,945.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34,226.2万元[147]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46,805.97万元,扣除发行费用5,744.03万元[150] - 公司变更“年产3,300件复杂薄壁高温合金结构件建设项目”实施地点,新增建筑面积16,540平方米,增加建筑工程投资约2,700万元,占项目原投资总额的10.46%[15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740.48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1,304.58万元和支付的发行费用435.90万元[151] - 公司使用不超过32,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1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余额为34,226.20万元,其中6,226.2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28,000.00万元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152]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年产1,000吨超纯净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7,224.2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9.59%[156]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年产3,300件复杂薄壁高温合金结构件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5,441.25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1.07%[156] - 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280.2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6.79%[156]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3,300件复杂薄壁高温合金结构件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及部分建设内容变更,新增建筑面积16,540平方米,增加建筑工程投资约2,700万元,占项目原投资总额的10.46%[159]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740.48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1,304.58万元和支付的发行费用435.90万元[16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34,226.20万元,其中6,226.20万元存放在募集资金专户,28,000.00万元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164] - 募投项目投产后,将为公司新增年产1,000吨超纯净高性能高温合金、年产3,300件复杂薄壁高温合金结构件的生产能力[172]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建募投项目"年产1,000吨超纯净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39.59%[176]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建募投项目"年产3,300件复杂薄壁高温合金结构件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21.07%[176]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建募投项目"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46.79%[176] 人力资源与股权激励 - 公司员工总数520人,2021年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7人,招聘其他生产及管理人员73人[104] - 公司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31名激励对象授予268.0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8.58元/股[105] 原材料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电解镍、金属钴、金属铬等金属材料,近年来电解镍市场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190] - 公司通过批量采购、合理安排采购时点等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但未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可能对毛利率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90] - 公司计划增加供应商数量,分散原材料采购风险,并通过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议价能力[190] - 公司将加强原材料价格市场预测能力,及时调整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以应对原材料价格变化[190] 风险管理与未来展望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综合考虑了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等因素,但行业环境突变可能影响项目预期效益[191] - 公司将加强募投项目的建设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达产[191] - 公司持有保密资格证书,并采取了多项措施保守国家秘密,防止泄露[192] - 公司定期组织人员学习保密管理制度,确保涉密文件、记录、信息在传递、使用过程中的安全[192] - 公司将继续深耕高温合金等先进金属材料行业领域,致力于向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电、能源等军品及高端民用产品制造领域提供高性能合金材料和制品[174] - 2022年公司将围绕"十四五"新材料发展规划,抢抓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继续以创新为核心,紧跟装备发展的需求[175] - 公司将持续通过经营的精打细算、生产的精耕细作、管理的精雕细刻、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来实现降本增效[179] - 公司将持续提升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确保安全、环保建设的持续投入,推进公司清洁生产和绿色工厂创建[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