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联航空(300900)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广联航空广联航空(SZ:300900)2023-04-25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63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2.374亿元增长179.5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3837万元大幅增长290.55%[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0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1657万元增长745.63%[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3642万元改善401.81%[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1元/股,较2021年0.18元增长300.0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5%,较2021年2.50%提升6.45个百分点[21] - 资产总额达31.18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23.294亿元增长33.89%[21]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6,364.02万元,同比增长179.55%[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87.30万元,同比增长290.55%[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92.16万元,同比增长401.81%[3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663,640,176.69元,同比增长179.55%[7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873,000元,同比增长290.55%[7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921,600元,同比增长401.81%[73] - 研发投入45,689,600元,同比增长76.10%[73] - 研发投入金额达4568.96万元,同比增长76.10%[97] - 研发费用4569万元同比增长76.10%[9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92万元同比增长401.81%[10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600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表现[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19万元人民币,占全年净利润的49.5%[2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31,040.93万元,同比增长132.02%[32] - 期间费用11,883.99万元,同比增长139.85%[3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9.89%,从163.5万元人民币增至294.2万元人民币[9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0.39%,从4666.4万元人民币增至8884.3万元人民币[9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066.22%,从124.9万元人民币增至2705.6万元人民币[9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10%,从2594.5万元人民币增至4569.0万元人民币[92] - 原材料成本74.15百万元,占营业成本23.89%,同比下降16.17个百分点[82] - 制造费用成本136.58百万元,占营业成本44%,同比上升9.78个百分点[82] 各业务线表现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收入517,836,078.51元,同比增长332.28%[74][75] - 航空工装业务收入135,798,841.13元,同比增长20.24%[74][75]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务毛利率52.67%,同比增长9.29个百分点[77]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毛利率55.80%,同比增长8.97个百分点[74] - 航空工装产品营业收入135.8百万元,毛利率40.76%,同比增长20.24%[78]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营业收入517.84百万元,毛利率55.8%,同比增长332.28%[78]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销售量707,706套,同比增长1,380.74%[79]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产量659,001套,同比增长391.16%[79]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库存量40,259套,同比下降54.75%[79] 地区表现 - 境内地区营业收入663.64百万元,毛利率53.23%,同比增长184.04%[78] 研发与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4,568.96万元,同比增长76.10%[32][35]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71项(含19项发明专利、150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外观设计专利)[35] - 公司完成14项科研课题并实现大型复合材料整体共固化工艺突破[35][36] - 公司完成无人机轻量化机体研制项目,采用热压罐一体化固化成型技术[93] - 公司完成盒段结构机翼成型方法研发,优化复合材料制造工艺[93] - 公司完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显控台研制,实现产品轻量化[93] - 某型号航弹复合材料弹体研制项目已完成,通过总体力学试验验收,下一步将转入批产阶段[94] - 一种可重复快速高精度定位夹紧的导弹某舱段铣切定位工装研制完成,显著缩短制造周期并大幅降低成本[94] - 宽体客机货舱门壁板新型检验工装研究完成,提高检测准确性并改善加工费时费力问题[95] - 一种宽体客机工型长桁快速便捷的切割夹具研制完成,实现快速高精度加工并克服切割变形[95] - 一种窄腔锥体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研制完成,实现无障碍式组合拆卸并保证零件表面质量[95] - 新型长桁快捷转移定位及拆卸机构研制完成,优化航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并解决装配过程繁琐问题[95] - 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增加至301人,同比增长68.16%[97]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激增至112人,同比增长187.18%[97]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达66.45%[97] - CR929项目工装原材料节省约35%[97] - 热固性预浸料新产品研发完成,突破技术瓶颈[97] - 某型固定翼无人机试验机结构研制完成,提升挂载能力[96] - 某型机前机身机头罩铸造结构过渡模研究完成,缩短加工时间[96] - 升降舵结构整体加筋壁板6M级工艺试验完成,优化制造工艺[9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88%,同比下降4.05个百分点[97] 客户与市场 - 公司是C919大型客机的零部件和成型工装供应商,也是CR929货仓门等零部件的预选供应商[40] - 公司设计制造了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装配生产线[40] - 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客户包括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央企主机厂和军队研究所[46] - 公司已成为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航天科工等国内航空工业核心制造商的供应商[54] - 公司是多家主机制造厂商的战略供应商以及金牌供应商[63] - 公司是国内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积累丰富、广受认可的民营航空、航天配套产品供应商[63]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5.1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7.93%[90] - 前五名客户中最大客户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额3.43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2.39%[9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7371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8.26%[90]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在全国设立14家子公司,员工总数1700余人[34] - 公司在哈尔滨、西安、成都形成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覆盖航空航天全产业链[34][38] - 公司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63] - 公司具备航空航天制造所需全部工装(机加夹具、成型工装、装配夹具、装配工装、总装配线)的设计及制造能力[64] - 公司航空工装设计实现了数字化、参数化和自动化,形成了独有的设计规范[64] - 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够提供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的整体解决方案[64] - 公司拥有无人机全部成型工装、装配工装设计与制造能力,掌握了无人机总体、结构、旋翼、传动、试飞及燃滑油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65] - 公司能够为全行业提供无人机系统研制的全方位解决方案[65] - 公司具备最大起飞重量60至3,500公斤的多种无人机机体结构平台研制能力[49] - 公司无人机业务涵盖整机结构设计与制造能力,包括产品结构设计、工装设计制造、部段装配和总装装配[49] - 公司航空工装产品分为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两大类[41] - 成型工装包括金属材料成型工装和复合材料成型工装[42] - 复合材料成型工装采用热膨胀系数匹配技术,提高成型精度[44] - 装配工装采用先进的柔性支撑定位系统,用于飞机各大部段的精准对接[45] - 公司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造复合材料零部件,产品具备高刚度强度和高稳定性[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发展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配套能力[133] - 公司将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研发平台[134] - 公司参与国家新型飞机研发制造项目提升行业技术领先地位[134] - 公司将持续监控应收账款客户财务状况计提坏账准备降低回款风险[138] - 公司投资集中于主营业务相关领域通过投资融资并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13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211,47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5]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5] - 公司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4] - 公司2022年共召开6次股东大会确保股东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147] - 公司董事会2022年共召开12次会议董事人数9名含3名独立董事[149] - 公司监事会2022年共召开10次会议监事人数3名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150] - 公司资产与股东资产严格分开且完全独立运营[153] - 公司财务独立设立银行账户且无共用账户情况[157] - 公司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和办公场所[156]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领薪[155]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47%[158]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3.60%[158]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29%[158]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46%[158]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3.78%[158] - 2022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42%[158] 投资与融资活动 - 公司收购广联航宇51%股权,收购成本1.825百万元[84] - 广联航宇购买日至期末收入1.53百万元,净亏损0.76百万元[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7万元同比减少99.73%[1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8213万元同比增长425.66%[100]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2.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5.4亿元人民币下降81.21%[111] - 收购成都航新股权金额1.2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112] - 收购广联航宇股权金额182.5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51%[112] - 新设自贡广联投资金额1917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85%[113] - 2022年重大股权投资总额1.41亿元人民币[113] - 募集资金总额9.39亿元人民币,净额8.56亿元人民币[116]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43亿元人民币,其中2022年使用1.48亿元人民币[116]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285.98万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净额2.67%[116] - 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扩展及技改项目承诺投资28,000万元,累计投入26,880.09万元,投资进度96.00%[118] - 航空金属零部件数控加工中心扩能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0,000万元,累计投入9,931.17万元,投资进度99.31%[119] - 航空工装生产线技改升级项目承诺投资3,500万元,累计投入3,434.48万元,投资进度98.13%[119] -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6,600万元,累计投入6,508.98万元,投资进度98.62%[119] - 补充资金项目承诺投资24,000万元,累计投入24,0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119] - 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使用超募资金9,500万元,累计投入9,510.37万元,投资进度100.11%[119] - 超募资金总额13,547.54万元,其中4,06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9.97%[119] - 超募资金余额9,487.54万元及利息12.46万元共计9,500万元投入西安航空制造基地项目[119] - 募集资金总额85,647.5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84,325.09万元[119]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使用金额14,828.76万元,闲置两年以上募集资金2,285.98万元[118]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3,924.72万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877.18万元后净额为85,647.54万元[120] - 截至2022年底累计实际使用募集资金84,325.08万元,尚未使用资金2,285.98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2.67%[120]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5,916.77万元,其中西安广联投入1,553.37万元[120] - 累计取得募集资金利息收入964.41万元,支付手续费0.89万元[120]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增加西安阎良和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新实施地点[120] - 通过自贡无人机项目拓展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领域[124][125] - 公司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募集资金[194][195] - 公司拟投资建设成都航新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193] - 公司拟收购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30%股权[193] - 公司与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政府签订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项目建设协议书[193] - 公司拟投资建设广联航空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二期[193] - 公司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并相应调整发行方案[193]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景德镇航胜净利润4,244.70万元,成都航新净利润8,280.08万元[124] - 景德镇航胜营业收入8,494.92万元,营业利润4,978.05万元[124] - 成都航新营业收入20,834.77万元,营业利润8,268.57万元[124] - 公司拥有14家子公司,业务覆盖航空器零部件制造、复合材料研发等领域[124] - 子公司景德镇航胜售后回租借款金额80万元人民币,抵押设备净值73.31万元人民币[109] - 子公司西安广联抵押资产总额1.68亿元人民币,获取最高额借款2.5亿元人民币[110]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0.55个百分点至5.05%[104]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59个百分点至35.05%[104]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59个百分点至20.41%[104]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88个百分点至10.13%[104] - 长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14个百分点至19.17%[104] - 资产受限总额336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7342万元[106] 风险因素 - 公司应收账款客户集中主要为军工央企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138] - 公司前几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存在客户集中风险[140] - 公司净资产大幅度增加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带来管理风险[137] - 公司军品订单受军方审批程序及国际形势影响存在波动风险[136]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因航空制造领域政策开放社会资本进入[139]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2022年获得政府补助775.7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6] 投资者关系 - 2022年4月28日接待25家投资机构讨论业务情况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142] - 2022年5月12日参与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讨论经营情况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142] - 2022年7月21日接待13家投资机构讨论业务情况及产业布局情况[142] - 2022年8月25日接待12家投资机构讨论半年度报告及业务情况[142] - 2022年8月26日接待13家投资机构讨论半年度报告及业务情况[142] - 2022年9月29日接待4家投资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竞争格局产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规划[142] 董事会与委员会运作 - 所有董事本报告期均亲自出席董事会,无缺席或连续两次未出席情况[189]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90] - 董事提出的公司治理和经营建议均被采纳[191] - 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积极研究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事项[193] -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2022年召开会议7次,审议了包括成都航新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收购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30%股权、自贡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项目、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二期等重大投资议案[193] - 审计委员会2022年召开6次会议审议财务及内控事项[19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于4月26日通过审议[194] - 薪酬委员会制定董事、监事及高管薪酬方案并完成考评[195] - 公司于12月15日决议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194] -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在8月及10月经审议通过[195] - 公司继续聘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2022年度审计机构[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