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17.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9.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362.9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0%[19]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下降26.92%[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56%,较上年同期4.97%上升0.59个百分点[1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8%至17.38亿元[4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5%至17.38亿元[162] - 净利润同比增长23.6%至7049.85万元[163] - 公司净利润为8823.69万元,同比增长52.1%[167] - 营业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52.0%[167]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48%至12.92亿元[44]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3.40%至9714.16万元[44] - 人工成本同比增长26.94%至12.54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7.11%[47] - 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8%至12.92亿元[4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5%至12.92亿元[16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4%至9714.16万元[163] - 财务费用激增1109.2%至434.27万元[163] - 支付给职工现金16.29亿元,同比增长32.5%[16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48亿元改善11.00%[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1.00%至-2.20亿元[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20亿元,同比改善11.0%[16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5.63亿元,同比增长37.0%[1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80亿元,同比改善42.8%[17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81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3060.08万元[17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4亿元,较期初下降24.2%[17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8587亿元,同比改善41.2%(从负3.1605亿元)[17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634亿元,同比减少32.8%(从2.736亿元)[17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21.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7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0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39%[19]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9.61%至3.8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17.97%[52]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7.6%至11.7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55.39%[5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13%至3.41亿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增加[52][56] - 短期借款同比激增497%至3.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18.61%[52]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20.5%至2.61亿元,因发放上年年终奖[53] - 使用权资产减少23.1%至4464万元,因计提折旧及场地转让[52]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180.91亿元增长至211.18亿元,增幅16.7%[156] - 货币资金减少11.93亿元至3.80亿元,降幅23.9%[15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113.0%至3.41亿元[154] - 应收账款增长27.6%至11.70亿元[154] - 短期借款大幅增长497.1%至3.93亿元[155] - 流动资产合计增长18.9%至19.87亿元[1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4.4%至13.06亿元[156]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20.5%至2.61亿元[155] - 合同负债增长75.9%至1445万元[155] - 存货增长52.6%至1510万元[154]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69.7%至1337.17万元[160]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49.4%至7.65亿元[160] - 总负债同比增长46.4%至7.89亿元[16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42,976.69元,主要系处置办公场地所致[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090,096.06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贴所致[23]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4,844,240.78元,主要系报告期内购买理财产品收益所致[23]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13,090.51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38,121.16元,主要系支付原办公场地违约金所致[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2,983,701.70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6,868,581.18元[23] - 投资收益为484万元,主要来自闲置资金理财[50] - 信用减值损失达189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3.39%[50] -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1898.08万元[163] - 信用减值损失为1804.17万元,同比增长16.0%[167] - 投资收益为484.42万元,同比增长46.0%[167]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484.28万元,同比增长45.4%(从333.04万元)[174] 业务线表现 - 金融行业客户收入同比增长59.61%至6.09亿元[46] - 互联网行业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3.33%至6.73亿元[46] - 开发与编程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0.83%至8.76亿元[46] - 测试与集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89%至3.86亿元[46] - 实施与运维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97%至3.36亿元[46] 地区及客户表现 - 公司客户集中在金融、互联网、软件、通信等大型集团[82] - 下游市场覆盖金融、互联网、软件、通信、智能制造和公共服务等行业[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持续投入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流程自动化和信息安全等数字化技术研发[82] - 公司布局信创、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汽车等前沿科技领域[82] - 公司存在关键人才流失风险,行业具有人员流动性强特征[82] - 公司面临人力成本上升和技术创新的风险[81]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为11.6965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5.39%[8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3.82亿元,其中3.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63][64] - 软件开发交付中心扩建项目累计投入20,150.89万元,投资进度65.71%[67] - 软件研发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项目累计投入2,974.03万元,投资进度95.49%[67] - 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5,542.68万元,投资进度88.24%[67] - 补充营运资金累计投入5,696.79万元,投资进度99.94%[67]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3,8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2,834.84万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70] - 委托理财总额49,500万元,其中募集资金委托理财24,000万元[7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法本通信净利润为209.53万元[79] - 子公司上海法本信息净亏损1,890.90万元[79] 公司治理和股权变动 - 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3.75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于2022年6月6日完成限制性股票归属63.3865万股,占总股本的0.29%[90]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6.31元,参与归属人数为76人[90][91]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20%[86]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83%[86] - 海通旭初承诺股份限售期于2022年06月26日履行完毕[10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01]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2]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3] - 深交所于2022年7月22日恢复公司可转债发行审核[122]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深交所审核通过[123]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114,808,805股(52.16%)变动至175,848,316股(46.93%)[126]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105,290,361股(47.84%)变动至198,888,271股(53.07%)[126] - 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16.31元/股价格向76位激励对象发行633,865股[128] - 2021年度权益分派以220,005,081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0.7元合计15,400,355.67元[128] - 2021年度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7股合计转增股本154,003,556股[128] - 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解除限售17,538,706股占总股本4.68%[128]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由5,158,443股(2.34%)减少至0股(0.00%)[126]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由86,131,919股(39.13%)增加至144,636,316股(38.60%)[126] - 股份总数由220,099,166股增加至374,736,587股[127]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股份已于2022年6月6日上市流通[131] - 2021年度权益分派转增股本154,069,416股于2022年6月17日上市流通[131] - 首次公开发行前限售股17,538,706股于2022年6月27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1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732,250股占总股本0.1954%[131] - 股份回购最高成交价24.37元/股最低成交价11.70元/股总金额14,133,219.75元[131] - 公司最新总股本374,736,587股[133]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由0.61元调整为0.36元稀释每股收益由0.61元调整为0.36元[133] - 2021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由5.68元调整为3.34元[133] - 严华期末限售股130,811,037股拟于2023年12月30日解除限售[134] - 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8,769,353股限售股于2022年6月27日解除限售[134]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5折限制性股票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数量为633,865股,发行价格为16.31元/股[137] - 公司股东严华持股比例为34.91%,持股数量为130,811,037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42,500,000股[139] - 公司股东夏海燕持股比例为4.02%,持股数量为15,054,098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39] - 深圳市投控东海一期基金(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3.07%,持股数量为11,487,471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39] - 深圳市耕读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2.78%,持股数量为10,404,000股,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39] - 深圳市木加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2.78%,持股数量为10,404,000股,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39] - 深圳市嘉嘉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2.78%,持股数量为10,404,000股,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3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875户[139] - 公司高管黄照程持股总数为3,901,5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3,060,000股[135] - 公司高管宋燕持股总数为2,601,0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1,530,000股[135] - 董事长兼总经理严华持股数量为130,811,037股,较期初增加53,863,368股[142] - 董事李冬祥持股数量为3,468,000股,较期初增加1,428,000股[142] - 副总经理宋燕持股数量为2,601,000股,较期初增加1,071,000股[143] - 副总经理郑呈持股数量为867,000股,较期初增加357,000股[143] - 监事会主席徐纯印持股数量为1,156,000股,较期初增加476,000股[143] - 监事王奉君持股数量为2,225,300股,较期初增加916,300股[143]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吴超获授限制性股票24,405股,期末持有24,405股[142] - 深圳市汇博红瑞三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2.45%,持有9,194,057股[140] - 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27%,持有8,488,053股[140] - 自然人股东余华均持股比例为2.25%,持有8,428,310股[140] - 公司注册资本为374,736,587.00元,股份总数374,736,587股[194] - 有限售条件流通A股175,848,316股[194] - 无限售条件流通A股198,888,271股[194] - 公司于2020年12月30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194]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12.51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3.9707亿元[17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7084.05万元,主要来自未分配利润增长7049.85万元[177] - 资本公积减少1410.35万元,库存股增加1413.55万元[177]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人民币10,338,338.15元[17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人民币3,263,800.23元[179] - 其他权益变动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人民币14,135,466.94元[179]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人民币15,400,355.67元[179]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金额为人民币154,003,556.00元[179] - 2022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人民币1,305,887,300.38元[180] - 2021年半年度年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人民币1,118,969,209.67元[181] - 2021年半年度年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289,486,072.28元[181] - 2021年半年度年末资本公积为人民币667,190,474.53元[181] - 2021年半年度年末其他综合收益为负人民币133,342.77元[181]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余额为11.63亿元人民币[184] - 综合收益总额为5700.91万元人民币[183]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294.70万元人民币[183]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金额为9062.91万元人民币[183] - 未分配利润本期变动金额为负1294.70万元人民币[183] - 母公司上年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65亿元人民币[186] - 母公司上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4.11亿元人民币[186] - 母公司上年年末资本公积为5.86亿元人民币[186] - 母公司上年年末盈余公积为4767.97万元人民币[186] - 母公司股本总额为2.20亿元人民币[186]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2.65亿元人民币[18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8823.69万元人民币[187] - 本期所有者投入普通股633.87万元人民币[187]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326.38万元人民币[187] - 对股东的利润分配为1540.04万元人民币[187]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4亿元人民币[187]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增至13.37亿元人民币[188] - 上期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801.57万元人民币[191] - 上期对股东利润分配为1294.70万元人民币[191] - 上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9062.91万元人民币[191] - 期末余额总额1,166,040,892.53元[192] - 资本公积余额576,561,406.53元[192] - 未分配利润余额336,424,412.37元[192] - 专项储备余额0元[192] -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余额32,955,907.63元[19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主营业务为信息技术外包(ITO)服务,覆盖金融、互联网、软件等多个行业[26] - 公司采用"铁三角"服务架构(AR/SR/FR)进行客户服务与管理[35] - 公司软件技术外包服务主要采用现场交付模式,员工在客户办公场地工作[37] - 公司支付办公场地租赁金额2601.52万元
法本信息(300925)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