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华绿生物,代码300970[9]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余养朝,注册及办公地址为泗阳县绿都大道88号[10] - 公司董事会秘书是钱韬,证券事务代表是陈煜珂[1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等及巨潮资讯网[10]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0] - 签字会计师为赵艳美、秦少游[10] - 公司属于“0142食用菌种植”行业,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17] - 公司专业从事食用菌的研发、工厂化种植及销售业务,主要产品有金针菇、真姬菇、舞茸等[18] - 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17]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11,67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3]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167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拟派发现金红利2334万元,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33.24%[119][121]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751,593,906.93元,较2021年增长30.01%[1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252,313.54元,较2021年增长404.70%[1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889,146.99元,较2021年增长1,531.44%[1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9,842,048.50元,较2021年增长116.46%[1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980,363,134.91元,较2021年末增长5.53%[1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10,371,273.80元,较2021年末增长5.70%[1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70,717,067.49元、123,932,242.35元、233,070,519.45元、223,874,077.64元[11][1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6,734,954.17元、 - 26,411,377.03元、66,601,174.03元、11,327,562.37元[11][12]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363,166.55元,2021年为11,588,441.02元,2020年为10,346,741.58元[14][15]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14,135,743.96元[1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593,906.93元,同比增长30.01%,净利润为78,231,114.98元,同比增长404.70%[22] - 2022年营业收入7.52亿元,同比增长30.01%,食用菌业务占比100%[29] - 金针菇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24.50%;真姬菇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74.47%[29] - 食用菌销售量13.37万吨,同比增长4.58%;生产量13.35万吨,同比增长3.59%;库存量1174.88吨,同比下降17.08%[30] - 营业成本中直接原材料占比44.16%,同比增长25.02%[3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6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1.74%[3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4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2.72%[31] - 销售费用551.40万元,同比下降15.54%;管理费用4399.39万元,同比增长42.55%;研发费用1404.10万元,同比增长62.80%[32]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投入1400余万元,新增专利21项[28]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03亿元,同比增长33.96%;现金流出小计6.24亿元,同比增长20.69%;现金流量净额1.80亿元,同比增长116.46%[39]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67亿元,同比增长154.11%;现金流出小计5.72亿元,同比下降34.01%;现金流量净额-529.02万元,同比下降99.18%[39]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6亿元,同比下降81.34%;现金流出小计1.60亿元,同比增长57.02%;现金流量净额-1396.57万元,同比下降102.05%[39] - 2022年投资收益426.0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3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78万元,占比-0.07%;资产减值-358.02万元,占比-4.48%[41][42][43] - 2022年末货币资金4.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80%;应收账款1246.20万元,占比0.63%;存货1.57亿元,占比7.93%[47] - 2022年末固定资产8.8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4.50%;在建工程2.92亿元,占比14.73%;使用权资产695.17万元,占比0.35%[47] - 2022年末短期借款1401.2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71%;合同负债839.56万元,占比0.42%;长期借款2.27亿元,占比11.46%[47]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5.67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23亿元,变动幅度154.11%[48] 业务模式 - 公司采购物品包括生产物料、机械设备、五金劳保三大类,建立了供应商管理制度[19] - 公司采用工厂化模式生产食用菌,可全年均衡生产和供应,产品品质高、产量稳定[19]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商模式销售产品,少量产品以直销方式销售[19] - 公司通过经销商评分表对经销商进行评级,选择资质优良的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19] 行业情况 - 我国食用菌行业市场需求良好,但工厂化食用菌总供给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趋于激烈[17] - 传统农户种植食用菌市场份额逐步被工厂化种植模式替代,行业将经历规范和洗牌[17]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壮大食用菌,食用菌产业前景向好[17] 公司发展 - 公司近年拓展新客户,降低销售集中度,减少与实力较差经销商的合作[21] - 公司生产基地位于江苏、重庆、河北等地,部分在建,布局辐射国内外市场,区位优势明显[23][24] - 公司采用液体菌种技术,杂菌污染率、生物转化率等育菇技术参数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5] - 公司通过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获消费者认可,具备品牌优势[25] - 2022年下半年食用菌行业触底反弹,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净利润大幅上涨[22][26] - 公司推进新基地建设,南川华绿等子公司项目2022年底投产,广西华绿项目一期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产[26][27] - 河南确山、浙江海宁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场地平整阶段[27] - 公司新增虫草花、鹿茸菇等新品种,形成多品种协同发展格局[27] - 公司设有技术管理部,以项目小组模式研发,建立相关制度和激励政策[21] 研发情况 - 虫草花工厂化栽培研究结题,完成多项工艺标准制定并预计产生1 - 2项专利[32] - 食用菌新品种工厂化栽培研究项目将产生1 - 2项专利、1 - 2篇研究论文[33] - 金针菇和真姬菇工厂化专用品种选育项目将选育出1 - 2个适合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菌株、1 - 2个适合工厂化生产的真姬菇菌株,产生2项专利、2篇研究论文[34] - 杂交育种选育食用菌新菌株项目将选育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2 - 3株,产生2项专利、2篇研究论文[34][35] - 设备自动化在真姬菇工厂使用研究项目可提升真姬菇产量和品质,提高公司效益及市场竞争力[35] - 金针菇栽培空气系统稳定性研究项目可稳定新风指标,提升菇体单产和品质,提升公司效益[3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87人,较2021年的47人增长85.11%[37]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3.96%,较2021年的2.57%增长1.39%[3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4,041,002.2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87%[37][38] - 2022年本科研发人员23人,较2021年的12人增长91.67%;本科以下研发人员62人,较2021年的32人增长93.75%[37] - 2022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37人,较2021年的14人增长164.29%;30 - 40岁研发人员43人,较2021年的18人增长138.89%;40岁以上研发人员7人,较2021年的15人减少53.55%[37] 募集资金管理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96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5.96亿元,占比100.00%[51] - 2021年公司终止“年产3万吨真姬菇项目”,将30960.31万元募集资金用于建设河北华绿年产5.4万吨鲜品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项目[52] - 2022年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4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资金可滚动使用[53] - 2022年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54] - 2022年公司终止“江苏华绿一厂技术改造项目”和“泗阳华茂技术改造项目”,将286506760.30元剩余募集资金及利息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5] - 截至2022年末,河北华绿年产5.4万吨鲜品金针菇项目投资进度81.41%[56][57] - 截至2022年末,“终止并将剩余资金永久补流”的两个项目投资进度均达100%[58] - 受经济形势影响,建设成本上升,公司终止部分募投项目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61] - 截至2022年末,公司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3550万元[64] - 截至2022年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3379.27万元在专户作为存款[65] - 终止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厂和泗阳华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剩余募集资金28650.68万元永久补流[67] 子公司情况 - 华茂农业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总资产383880532.22元,净资产364816189.29元,营业收入123994494.50元,营业利润33006967.50元,净利润32412338.05元[71] - 重庆华绿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总资产498688473.74元,净资产204290514.15元,营业收入245247445.60元,营业利润39098956.04元,净利润39007782.31元[72] - 2022年公司通过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新增河南华绿、河南华茂、上海铭博、广西华绿等子公司[185] - 公司收购上海铭博自然人独资的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价格18万元,账面价值0万元,交易损益 -18万元[191] 未来战略 - 公司未来战略是立足华东与西南,布局全国,推进食用菌生产基地扩张,加大全国销售渠道[73] - 2023年计划深耕食用菌种植领域,落实全国布局战略,加快广西华绿、河南华绿、浙江华绿工厂化食用菌基地建设[73] - 2022年开发虫草花、鹿茸菇新品种并投入市场,未来计划持续开发食用菌新品种[73] - 2023年将多途径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73] - 公司将以原有客户资源为基础拓展潜在优质客户,加强华绿、华佗品牌产品在消费终端覆盖能力[73] - 公司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制度建设,实施管理提升工程[73] 风险与应对 - 食用菌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供应量增多,价格下滑影响公司产品售价[74] - 公司金针菇销售额近几年占总销售额比例超80%[75] - 公司面临产品价格下滑、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单一、市场季节性波动、食品质量安全、杂菌及病虫害污染、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等风险[75][76][77] - 应对产品价格下滑,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品牌建设[75] -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将监测行情、调整采购策略、建立供应商网络、优化库存管理[75] - 应对产品单一,公司将跟踪市场、研发产品、扩展产品边界[75] - 应对市场季节性波动,公司将贯彻全国布局等战略,扩大规模、开发新品等[75] - 应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公司建立内控体系,加强风险意识[76] - 应对杂菌及病虫害污染,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工艺[76] - 应对税收优惠政策变化,公司将关注学习最新政策[77] 公司治理 - 2022年4月22日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接待调研,谈论公司经营情况及投资者关注问题[78]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包括3次临时股东大会和1次年度股东大会[79]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余养朝先生,其无干预公司决策等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行为[79] - 公司董事会成员8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报告期内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79][80] - 董事会下设审计、战略、提名、薪酬与考核4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委员均符合要求并履职[79][80]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报告期内召开8次监事会会议[80][81] - 公司
华绿生物(300970)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