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津荣天宇(30098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津荣天宇津荣天宇(SZ:300988)2023-04-26 00:00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初为2022年1月1日,期末为2022年12月31日[6]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2022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0][131][132] - 2022年度未分配利润将用于2023年度研发投入及生产经营等方面,并滚存至以后年度分配[131] - 分配预案股本基数132984000股,现金分红金额0元,可分配利润193521150.56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0.00%[13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4.29亿元,较2021年增长6.51%[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34.02万元,较2021年增长13.83%[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65.35万元,较2021年增长7.36%[1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亿元,较2021年增长682.90%[10]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4.1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7.91%[1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38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7.43%[10]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63元/股,较2021年增长3.28%[10]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2%,较2021年下降1.22%[1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686,730.22元,2021年为8,335,622.74元,2020年为8,814,699.42元[13][14]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1%[25]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34.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83%[25] - 2022年营业收入14.29亿元,2021年13.41亿元,同比增长6.51%[34] - 2022年销售费用743.38万元,同比增长30.07%;管理费用8360.66万元,同比增长13.60%;财务费用92.51万元,同比减少83.03%;研发费用6126.84万元,同比增长0.53%[45]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18人,较2021年的117人增长0.85%,占比11.27%,较2021年的11.43%下降0.16%[52]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61,268,370.3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29%,2021年分别为60,945,513.71元、4.54%,2020年分别为35,004,262.67元、3.54%[52]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65,999,219.54元,同比增长13.27%,现金流出小计1,438,584,743.86元,同比增长5.30%,现金流量净额127,414,475.68元,同比增长682.90%[52]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4,030,674.72元,同比增长15.46%,现金流出小计268,994,686.92元,同比增长18.46%,现金流量净额 -154,964,012.20元,同比增长20.77%[52]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5,163,728.84元,同比下降70.43%,现金流出小计180,543,691.46元,同比下降16.80%,现金流量净额 -15,379,962.62元,同比下降104.50%[52][53]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9,237,672.41元,同比下降117.36%[53] - 2022年投资收益2,056,091.2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3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301.53元,占比 -0.01%;资产减值 -14,597,496.92元,占比 -16.48%;营业外收入5,334,000.81元,占比6.02%;营业外支出315,833.49元,占比0.36%[55] - 2022年末货币资金239,907,621.81元,占总资产比例16.98%,较年初的279,145,294.22元、21.32%下降4.34%[55][56] - 2022年末应收账款250,477,110.87元,占总资产比例17.73%,较年初的247,019,493.52元、18.87%下降1.14%[56][57] - 2022年末存货328,869,408.37元,占总资产比例23.28%,较年初的330,173,279.19元、25.22%下降1.94%[57][58] - 使用权资产本期为24,173,203.0元,占比1.71%,上期为27,660,849.0元,占比2.11%,变动-0.40%[60] - 短期借款本期占比9.38%,上期占比7.73%,变动1.65%[61] - 合同负债本期为7,763,808.76元,占比0.55%,上期为3,180,126.63元,占比0.24%,变动0.31%[61] - 应付账款本期占比14.58%,上期占比20.87%,变动-6.29%[62] - 报告期投资额为268,994,686.92元,上年同期为227,072,315.08元,变动幅度18.46%[63]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37,733.4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4,037.74万元,累计投入29,679.33万元,尚未使用8,861.81万元[67][68] - 承诺投资项目研发中心调整后投资总额5,232.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001.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72.00万元[70] - 公司超募资金总额8451.9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使用5070.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支付土地使用权项目1278.40万元[72] - 2021年度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545.63万元,2022年度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以自有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印花税)9.44万元[7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8861.81万元,包括累计收到银行存款利息及理财产品收益扣除手续费的金额807.74万元[76] 分季度财务数据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69亿元、3.17亿元、4.02亿元、3.41亿元[1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53.96万元、2072.56万元、2574.04万元、1833.47万元[11] 行业投资与市场规模预测 - 2020 - 2050年间能源领域需新增127万亿投资,能源部门占比78%[16] - 为实现双碳目标,2030年和2060年中国能源投资强度需分别达到4万亿/年和6万亿/年[16] - 假设未来风光年均装机量100GW,发电侧储能约年均10GWh[16] - 我国电力最高负荷约12亿千瓦,用户侧储能估算年均装机量约14.4GWh[16] - 抽水蓄能当前投产量3149万千瓦,2025年达到6200万千瓦、2030年达到1.2亿千瓦,年均约9GW[16] - 到2050年中国能源清洁化率和电气化率均超过50%,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51.7%[16] - 2025年将建成500万座5G基站,增量用电需求接近1400亿KWh[16] - 2025年数据中心用电量接近4000亿KWh[16]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累计保有量可达2232万辆,用电需求493亿KWh[16] - 国内新能源汽车2025年新车渗透率目标超20%,2030年达40%,2035年占总销量50%以上[17] - 节能汽车202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5.6L/100km,混动新车占比50%以上;2030年平均油耗4.8L/100km,混动新车占比75%以上;2035年平均油耗4L/100km,混动新车占比100%[17] - 智能网联汽车2025年PA/CA级占汽车年销量50%以上,HA级开始进入市场,C - V2X终端新车装备率达50%;2030年PA/CA级占70%,HA级超20%,C - V2X终端新车装配基本普及[17] - 氢燃料电池汽车2025年保有量达10万辆,2030年达100万辆左右[17] 汽车减重效益 - 整车减重100kg在NEDC工况下节油0.39L,减少CO₂排放8 - 11g/(100km);汽车每减重10%,燃油经济性提高2% - 4%,CO₂排放量减少0.09g/km[17] - 车重每减轻25%,汽车加速到96.56km·h⁻¹的时间从10s减到6s[18] - 纯电动车整备重量比内燃机车重100 - 250kg,汽车整备质量每减重10kg,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在无制动能量回收时提升2.5km[19] 公司业务定位与经营模式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六大核心技术在电气和汽车领域提供精密金属部品解决方案[20] - 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配套经营模式,采购采取“订单式生产”“以产订购”模式[21][22] - 公司生产物料采购流程包括询价签订合同、生成申请单、下达订单发货、检验入库[22] - 公司拥有完整生产制造体系,形成“订单式生产”配套经营模式[23] - 公司业务拓展包括现有客户集团内部业务拓展和全新客户拓展[24]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分为境内销售和境外销售[24] - 公司销售定价根据“材料价格+加工费”的成本加成原则确定[25] - 公司业务定位于电气和汽车精密部品“一体”体系,拓展“两翼”新赛道[2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电气精密部品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17%[25] - 2022年汽车精密部品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6.48%[25] - 电气精密部品2022年收入6.66亿元,占比46.62%,同比增长4.17%;汽车精密部品2022年收入5.42亿元,占比37.95%,同比增长16.48%[34][35] - 国内销售2022年12.24亿元,占比85.67%,同比增长4.90%;国外销售2022年2.05亿元,占比14.33%,同比增长17.29%[35] - 2022年电气产品销售量13.03亿件,同比减少5.55%;生产量13.16亿件,同比减少5.19%;库存量7032.57万件,同比增长22.70%[39] - 2022年汽车产品销售量1.90亿件,同比增长14.42%;生产量1.94亿件,同比增长16.56%;库存量922.51万件,同比增长82.22%[39] - 2022年金属制品业材料费9.23亿元,占营业成本69.13%,同比增长24.48%[40][41] 业务发展成果 - 2022年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新项目量产、加强客户协同、高效生产管理[26] - 2022年电气精密部品获88个新品种类和105套新品模具,预计量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超1.32亿元[27] - 2022年汽车精密部品获171个新品种类和51个增产产品种类,预计量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超2.15亿元[28] - 公司已在昆山建成200MWH储能产品制造车间并投产,浙江津荣2GWH储能系统产品制造基地在建[28] - 公司取得北美施耐德电气基建住宅断路器NewCafi项目业务,覆盖15安培 - 200安培全部市场[27] - 公司获得墨西哥丰田920B、波兰丰田平台项目等诸多汽车海外新业务车型[28] - 公司与施耐德合作产品可使风力涡轮机在海拔高达4000米区域安装,工作温度范围 - 40到 + 50℃[27] - 公司在泰国取得电气相关客户东南亚配电箱业务,全面量产后泰国销售额将成倍增长[27] - 公司在汽车安全带引爆弯管成型技术和冷锻类产品业务取得进展,扩大汽车安全部品高端零部件市场份额[28] 研发情况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61,268,370.30元,较上年有所增长[29] -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并有多项申请中专利[29] - 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并有多项申请中专利[30] - 公司建立多层次模具及产品研发体系,在电气和汽车领域有众多创新突破[30][31]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