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德新材(30099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奇德新材奇德新材(SZ:300995)2022-04-16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2亿元,同比下降11.3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3万元,同比下降61.5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98万元,同比下降61.99%[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3元/股,同比下降67.67%[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9%,同比下降20.15个百分点[2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429万元,环比增长[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万元,环比下降[2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19,887,134.09元,同比下降11.32%[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30,500元,同比下降61.53%[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主要产品改性复合材料平均单位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6] - PA、PP价格大幅上涨对改性塑料企业业绩造成明显拖累[6] - 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加56.02%至1.11亿元[83] - 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减少59.75%至2726.85万元[83] - 其他改性复合材料及制品制造费用同比增加79.75%至523.92万元[83]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4.14%至1500.28万元[88]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3947.46%至-329.23万元[88]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9.97%至1544.19万元[88]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9.28%至2020.03万元[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1年剔除防护用品领域的营业收入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29.24%[6] - 办公家具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33.50%[6] - 电子及机电产品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31.53%[6] - 汽车配件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8.26%[6] - 家用电器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7.97%[6] - 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熔喷料等防护用品价格下降且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6] - 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品收入同比下降71.72%,毛利率下降25.60%[76][79] - 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收入同比增长27.99%,但毛利率下降9.58%[76][79] - 其他改性复合材料及制品收入同比增长81.37%,毛利率上升7.34%[76][79] - 塑料行业收入同比下降13.27%,毛利率下降13.15%[76][79] - 剔除防护用品领域外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24%,其中汽车配件、电子及机电产品、办公家具领域分别同比增长18.26%、131.53%、133.50%[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继续壮大技术服务团队并加大研发投入以夯实塑胶成型一体化优势[121] - 公司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并制定应对方案以降低对销售生产和采购的不利影响[123] - 公司建立逐级汇报机制并成立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应对疫情风险[123]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7万元,同比下降55.55%[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69,000元,同比下降55.55%[7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2,049,300元,同比下降34.87%[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5.55%至3126.90万元[9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91.45%至-33016.69万元[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88.71%至25502.87万元[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302.76%至-4392.81万元[92] - 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现金储备较为充裕[6] 生产和销售数据 - 销售量同比下降16.02%至15,013.31吨,生产量同比下降19.94%至14,564.93吨[80] - 库存量同比减少31.84%[8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49][52] - 高性能改性复合材料设计产能22,425吨,产能利用率65.05%[63] - 精密模具产能利用率达92.15%[63] - 在建高性能改性新材料产能25,000吨,预计2022年9月投产[63] 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金额为1544.1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3%[91]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3.45%至60人,其中硕士学历人员增长66.67%[90] - 公司参与制定4项行业标准[65] - 16项产品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64] 资产和投资活动 - 资产总额为8.08亿元,同比增长62.5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2亿元,同比增长77.34%[2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5.69个百分点至12.81%[9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6.22%至9369.42万元[9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45.41%至13974.35万元[95] - 其他非流动资产大幅增长至15917.32万元[96] - 报告期投资额为44,929,462.59元,较上年同期114,846,054.26元下降60.88%[101] - 奇德科技园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139,122,382.76元,项目进度53.93%[103] - 信托产品投资期末金额28,000,00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37,238.36元,累计投资收益681,863.01元[106] - 期货投资期末金额1,498,302.00元,累计投资收益307,677.00元[106] - 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期末金额70,283,551.2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83,650.26元,累计投资收益1,681,163.65元[10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0,019,091.62元,本期购买金额为347,031,000.00元,出售金额为267,531,000.00元[97]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6,543,512.24元,本期购买金额为60,749,795.58元,出售金额为60,345,190.15元[97] 原材料采购和成本 - 主要原材料PA6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28.54%[60] - 主要原材料PA66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11.28%[60] - 主要原材料PP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9.56%[60] - 主要原材料玻纤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10.10%[60] - PA6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10.49元/公斤,下半年上涨至12.02元/公斤[60] - PA66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25.02元/公斤,下半年上涨至27.70元/公斤[60] - PP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8.08元/公斤,下半年下降至7.70元/公斤[60] - 玻纤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5.96元/公斤,下半年微涨至6.08元/公斤[60] - 主要原材料助剂采购成本占比7.29%,单价18.54元[62] - PPS原材料采购成本占比6.52%,单价23.53元[62] - ABS原材料采购成本占比2.52%,单价15.08元[62] - 模胚采购单价27,356.26元/套[62]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62]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尼龙PA聚丙烯PP玻纤和助剂等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126] - 公司原材料中尼龙PA聚丙烯PP等属于石油衍生品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12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6.17%达8368.82万元[8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8.93%达5897.12万元[8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1年为5,346,415.85元,2020年为13,056,529.31元,2019年为2,830,806.06元[28]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1年金额为258,519.32元,2020年为56,129.84元[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1年金额为4,494,852.03元,2020年为5,584,236.31元,2019年为2,875,210.42元[2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2021年金额为3,678,031.71元,2020年为1,547,345.32元,2019年为920,015.80元[27]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2021年金额为-2,866,059.82元[27]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021年金额为224,715.41元,2020年为8,294,430.33元,2019年为-415,552.56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2021年为929,398.07元,2020年为2,270,782.94元,2019年为487,739.57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2021年为35,133.35元,2020年为154,829.55元,2019年为61,128.03元[2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形[29]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36] - 2021年全国家电行业全品类累计销售额7603亿元,同比增长3.48%[36] - 2021年家电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17351亿元,同比增长15.54%[36] - 2021年家电产品出口额6382亿元,同比增长14.1%[36] - 2021年塑胶与塑料制品业营收28996.4亿元,累计增长12.9%[38] - 2020年国内改性塑料产量2250万吨,改性化率约20.7%[38] - 全球塑料行业改性化率超过40%[39] - 2021年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利润总额1702.5亿元,同比下降2.9%[40] - 国内改性塑料企业超3000家,产能超3000吨企业仅70余家[38] 产品和技术特性 - 公司主营改性尼龙及聚丙烯复合材料,应用于婴童用品、运动器材及汽车配件等领域[42] - 公司产品包括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品、其他改性复合材料及制品三大系列[43] - 精密注塑模具分为汽车塑料零部件模具、婴童出行用品零部件模具和其他模具[43] - 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具有高刚性、高抗冲、高弯曲模量、低吸湿、尺寸稳定、表面性优、抗浮纤、耐高温等特点[43] - 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低收缩、高刚性、耐温优、流动性好等特点[44] - 高性能玻纤增强聚丙烯应用于家用电器功能件、泳池设备功能件、运动器材功能件和户外产品功能件[44] - 高性能矿纤增强聚丙烯具有表面性优、尺寸稳定、抗变形、高光泽、低VOC特性[44] - 低温耐寒复合聚丙烯具有低温耐寒、超高抗冲、耐疲劳、低反白等特性[44] - 婴童产品配件具有食品级、无卤无毒、低反白、高抗冲、高光泽度、低温耐寒特性[45] - PBT合金系列具有耐热、高刚、耐候、尺寸稳定特性[45] - PC/ABS合金系列具有尺寸稳定、高光泽、表面性优、阻燃性优特性[45]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24][25]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共召开7次董事会审议通过49项议案[131]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集4次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25项议案[13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7次,审议通过议案26项[132] - 公司审计部配备2名审计人员[136]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外无对外担保和对外投资[133] - 公司严格按照规定对独立董事实行津贴制度[132] - 公司关联交易事项均按监管规则履行决策程序[133] - 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档案报送深交所并完整保存[135] - 公司资产与控股股东权属清晰无违规占用情况[137] - 公司人员独立于控股股东,高管未在关联方领薪[137] - 公司财务独立,设立独立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无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情况[138] - 公司业务独立,主要从事改性尼龙(PA)和改性聚丙烯(PP)高分子复合材料业务[138] - 公司机构独立,与控股股东无上下级关系,无混合经营或合署办公情况[138] - 公司无同业竞争情况[139] - 公司设立内审部直接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财务情况进行审计监督[179] - 公司建立系统风险评估体系,全面收集信息识别内外部风险并及时评估[180] - 公司通过《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使用ERP系统进行财务管理[181] - 公司对货币、存货、固定资产实施账实核对、定期清查及财产保险等保护控制措施[182] - 公司采购部根据销售及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ERP系统订单需经审批、仓储确认及财务复核后付款[182] - 公司通过《仓储管理制度》《存货盘点管理制度》对库存商品实施全面管理,定期盘点并购买保险[183]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开设专项账户并严格履行使用审批手续[183] - 公司完善销售业务管理制度,定期检查销售环节并采取控制措施,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及预收账款[184] - 公司制定《对外担保管理制度》规范对外担保行为以控制资产运营风险[184]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00%[189]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00.00%[189]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0]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0]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0]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0] -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以营业利润作为衡量指标[190] - 财务报告错报金额超过营业利润10%则认定为重大缺陷[190] - 财务报告错报金额超过营业利润5%但不超过10%则认定为重要缺陷[190] - 财务报告错报金额不超过营业利润5%则认定为一般缺陷[19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3.09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701亿元[113]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48亿元[11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653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61.20%[11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理财1.36亿元,获得理财收益40.53万元[113] - 募集资金利息收入180.28万元[113]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投资进度55.57%,累计投入9,527.34万元[110] - 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投资进度0.00%,尚未投入资金[11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22.16%,累计投入953.06万元[11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中山邦塑净利润375.30万元[118] - 子公司广东邦塑汽车精密模具净亏损334.80万元[118]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山邦塑精密塑胶有限公司试行绩效合伙人机制后生产效率提升且产品不良率降低[121] 股东回报和分红 - 公司以总股本84,16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6元(含税)[7] - 2021年现金分红总额19,861,760.00元,占可分配利润136,002,750.33元的14.6%[174]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6元,以股本基数84,160,000股计算[174] - 2021年9月通过每10股派发2.6元现金红利议案,合计派发21,881,600元[173]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合计32,200,000股[143] - 报告期内公司无董事、监事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43] - 董事长兼总经理饶德生持有28,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42]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陈云峰持有4,20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42] - 董事长兼总经理饶德生持有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144]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陈云峰毕业于暨南大学市场营销专业[145] - 董事尧贵生现任公司行政总监并兼任韶关邦塑监事[146] - 董事黎冰妹现任公司供应链总监[147] - 独立董事赵建青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并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48] - 独立董事刘玉招现任广东森德律师事务所主任[149] - 独立董事饶莉具备注册会计师及税务师资格[150] - 监事会主席李剑英现任公司技术服务部总监[15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00.08万元[159] - 董事长兼总经理饶德生税前报酬为58.69万元[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