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国内销售平稳但略有下滑,出口销售额下降64.60%,导致整体营业额下降19.86%[2]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56,344,518.66元,同比下降19.86%[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04,773.12元,同比下降49.26%[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040,851.17元,同比下降62.79%[2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09,356.60元,同比增长3.65%[2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下降55.81%[2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761,132,208.59元,同比下降5.83%[2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37,371,626.79元,同比下降0.79%[21] - 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1,580.53万元,同比下降49.48%[47] - 2022年公司国内销售收入为240,716,276.22元,同比下降12.70%[48] - 2022年公司出口销售收入为15,147,131.21元,同比下降62.45%[48] - 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3.37%,同比下降2.15个百分点[47] - 2022年公司塑料行业收入为223,675,808.93元,同比下降22.27%[48] - 2022年公司模具行业收入为30,285,814.50元,同比下降5.76%[48] - 2022年公司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收入为149,935,507.37元,同比下降15.98%[48] - 2022年公司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品收入为21,974,994.22元,同比下降49.64%[48] - 2022年公司精密注塑模具收入为27,497,975.11元,同比下降11.77%[48] - 2022年总销售金额为76,255,642.3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9.75%[50] - 2022年总采购金额为42,723,801.5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8.23%[5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63%,主要由于拓展销售市场增加人力成本[51]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6.60%,主要由于人才团队升级和公司总人数增加[51]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85.38%,主要由于短期借款及票据贴现利息支出增加,以及闲置资金用于现金管理产生的收益[5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3%,主要由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包括轻量化碳纤制品、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项目[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31,269,026.97元增加到2022年的32,409,356.60元,增长3.65%[6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从2021年的200,945,747.69元增加到2022年的266,526,552.62元,增长32.64%[6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从2021年的531,112,607.03元减少到2022年的289,438,450.40元,减少45.50%[6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从2021年的297,792,789.62元减少到2022年的49,207,110.44元,减少83.48%[6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从2021年的42,764,066.61元增加到2022年的92,566,754.25元,增长116.46%[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2021年的-43,928,138.44元减少到2022年的-33,151,193.79元,减少24.53%[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年末账面价值为80,019,091.62元[71] - 金融资产小计年末账面价值为80,019,091.62元[71] - 应收款项融资年末账面价值为6,543,512.24元[71] - 上述合计年末账面价值为86,562,603.86元[71] - 货币资金受限情况:金融机构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而存入银行的保证金4,632,380.02元,用电保证金1,600,000.00元,金融机构借款及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抵押物3,135,063.60元,金融机构借款质押物600,000.00元[71] - 报告期投资额为55,123,207.24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46,429,462.59元,变动幅度为18.72%[71] - 奇德科技园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21,174,558.17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60,296,940.93元,资金来源为自筹及募集资金[72] -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为500万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350万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500万元,期末投资金额为0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00%[73] - 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报告期取得累计收益989,734.00元[73]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179.36万元,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3,659.76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3,351.3万元[76][77][78]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77.45%,预计2023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9][80][81] - 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18.11%,预计2024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9][80][8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26.80%,预计2023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80][82] - 公司将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从17,146.14万元调整为14,146.14万元,将调减的3000万元增加至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86] - 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由5,563.18万元调整为8,563.18万元,建筑面积由20,542.60平方米调整为35,399.94平方米[8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13,659.76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3,351.30万元[84][85]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人民币98,898,943.39元[83]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因厂房工程建设、安装调试工作进度影响,施工进度有所延缓,项目前期验收进度晚于预期[87] - 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因启动时间晚于其他项目,综合考虑实际建设进度,公司将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6月30日[8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厂房工程建设、安装调试工作进度影响,施工进度有所延缓,项目前期验收进度晚于预期[82] - 公司计划将“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6月30日[89] - 公司未出售重大资产或股权[91][92] - 主要子公司中山邦塑精密塑胶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2,500,000元,总资产为172,103,710.02元,净资产为53,634,615.61元,营业收入为74,461,704.23元,净利润为1,433,974.08元[92] - 公司计划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筑工程施工,并投入使用[94]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改性尼龙复合材料等产品在动态型产品领域的领先优势,扩大产品应用领域[94] - 公司已全面推行绩效合伙人管理机制,试行成效良好,提高了员工收入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不良率[95] - 公司将继续壮大技术服务团队,加大研发投入,夯实塑胶成型一体化的企业优势[95] - 公司面临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对策是持续发挥塑胶成型一体化服务优势,加深与客户合作,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97] - 公司面临研发创新失败的风险,对策是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对行业前沿技术进行预研和储备,与下游客户紧密沟通[97]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对策是通过多年的培养及储备,已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实际开发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研发团队[97]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尼龙(PA)、聚丙烯(PP)、玻纤和助剂,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98] -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产品生产成本有影响,特别是尼龙(PA)和聚丙烯(PP)等石油衍生品[98]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和稳定的采购渠道,采取以销定购的采购模式,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机制[98] - 公司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与投资者进行交流,讨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方面的产品和合作汽车厂商等问题[99] - 公司共召集4次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19项议案[100]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董事会成员无变动[100]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报告期内监事会成员无变动[101] - 公司共召开6次董事会,审议并通过共34项议案[100] - 公司共召开5次监事会,审议并通过共19项议案[101] - 公司制定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明确了绩效与履职评价标准和程序[101] - 公司收到互动易平台有效提问65条,全部及时答复[103] - 公司启动《员工子女大学奖学金计划》的福利机制[102] - 公司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并执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102] - 公司设立内审部,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103]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05]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方面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与风险[106] - 公司主要从事改性尼龙(PA)、改性聚丙烯(PP)为主的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107] - 公司独立签署各项与其生产经营有关的合同,独立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107] - 公司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1.68%[108] - 公司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1.67%[109]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率为61.72%[111]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率为61.67%[111]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率为61.67%[11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饶德生持股28,000,000股[112]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陈云峰持股4,200,000股[112] - 公司董事尧贵生、黎冰妹、赵建青、刘玉招、饶莉、监事会主席李剑英、监事许树东、职工代表监事陈若垠、财务总监邓艳群均未持股[112] - 公司财务总监邓艳群于2022年6月27日被聘任[113] - 公司财务总监魏国光于2022年6月26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13]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14]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115][116][117][118]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的规定[118] - 公司根据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2021年度董、监、高事薪酬的确定以及2022年度董、监、高薪酬方案的议案》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行业水平并结合个人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按照考核评定程序来确定在公司担任行政职务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11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73.76万元[119] - 公司2022年共召开了6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出席了所有会议,无缺席情况[120] - 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委员会在2022年共召开了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多项议案,包括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开展聚丙烯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等[122][123][124][125][126] - 董事会下设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了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1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确定以及2022年度薪酬方案[127][128] - 董事会下设的提名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了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1年度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名财务总监的议案[129][130] - 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了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1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等[131][132][133][134]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412人[137] - 报告期末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为306人[137]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为114人[137]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420人[137] - 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
奇德新材(300995)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