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德新材(30099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奇德新材奇德新材(SZ:300995)2024-01-18 00:0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2年公司整体营业额下降19.86%,出口销售额下降64.60%[4] - 2022年营业收入2.56亿元,较2021年减少19.86%[2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3.46万元,较2021年减少54.43%[2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4.64万元,较2021年减少65.36%[2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40.94万元,较2021年增加3.65%[22] - 2022年末资产总额7.61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4.87%[2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36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05%[2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029.31万元、6975.59万元、5549.54万元、6080.01万元[24]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24.78万元、615.45万元、324.34万元、 - 191.12万元[24]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18.87万元、368.52万元、243.34万元、 - 96.08万元[24]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76.77万元、2993.10万元、 - 714.01万元、 - 175.83万元[25]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2.56亿元,较上年度下降6354.26万元,降幅19.86%,净利润为1580.53万元,较上年度下降1473.55万元,降幅54.43%[60] - 2022年国内销售业务收入2.41亿元,变动金额-3502.36万元,变动幅度-12.70%;出口业务收入1562.82万元,变动金额-2851.90万元,变动幅度-64.60%[61] - 2022年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3.37%,较上年度下降2.15个百分点[62] - 塑料行业营业收入2.24亿元,占比87.26%,同比-22.27%;模具行业营业收入3028.58万元,占比11.81%,同比-5.76%;化纤行业营业收入238.29万元,占比0.93%[64] - 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营业收入1.50亿元,占比58.49%,同比-15.98%;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品营业收入2197.50万元,占比8.57%,同比-49.64%[64]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2.05亿元,占比80.16%,同比-8.97%;海外地区营业收入1562.82万元,占比6.10%,同比-64.60%;华东地区营业收入2974.13万元,占比11.60%,同比-31.18%[64] - 国内直接销售营业收入2.41亿元,占比93.90%,同比-12.70%;直接出口营业收入1514.71万元,占比5.91%,同比-62.45%;进料深加工国内转厂营业收入48.11万元,占比0.19%,同比-87.37%[64] - 塑料行业毛利率25.39%,同比-1.39%;模具行业毛利率8.12%,同比-6.02%[66] - 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毛利率24.63%,同比-3.89%;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品毛利率28.45%,同比7.03%[66] - 华南地区毛利率24.23%,同比-2.29%;海外地区毛利率31.65%,同比1.86%;华东地区毛利率17.92%,同比-0.75%[67] - 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产量7,506.58吨、销量8,086.03吨、收入149,935,507.37元,售价呈下降趋势[68]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生产量11,134.51吨,同比降23.55%;销售量11,376.16吨,同比降25.55%;库存量727.13吨,同比降25.55%[69] - 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直接材料成本96,539,025.63元,占比85.43%,同比降13.27%[7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76,255,642.3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9.75%[7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42,723,801.5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8.23%[73] - 销售费用16,596,987.23元,同比增10.63%,因拓展销售市场增加人力成本[75] - 管理费用23,553,707.24元,同比增16.60%,因人才团队升级和公司总人数增加[75] - 财务费用 -481,237.06元,同比降85.38%,因短期借款及票据贴现利息支出增加等[76] - 研发费用16,018,008.22元,同比增3.7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76]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7,634,132.98元,同比增1.39%;现金流出小计275,224,776.38元,同比增1.13%;现金流量净额32,409,356.60元,同比增3.65%[80]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6,526,552.62元,同比增32.64%;现金流出小计289,438,450.40元,同比降45.50%;现金流量净额-22,911,897.78元,同比增93.06%[8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9,207,110.44元,同比降83.48%;现金流出小计92,566,754.25元,同比增116.46%;现金流量净额-43,359,643.81元,同比降117.00%[80] - 2022年末货币资金55,130,471.97元,占总资产7.25%,较年初降5.70%;应收账款75,722,322.93元,占9.96%,较年初降1.76%[82] - 2022年末固定资产168,409,123.73元,占总资产22.14%,较年初升12.97%;在建工程82,066,327.14元,占10.79%,较年初降6.69%[82][83] - 2022年末短期借款16,443,709.17元,占2.16%,较年初升2.16%;长期借款归零,较年初降8.34%[83] - 2022年投资收益7,898,556.57元,占利润总额59.9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485,277.19元,占18.86%[82] - 2022年资产减值-1,733,762.20元,占利润总额-13.16%;营业外收入112,686.82元,占0.86%;营业外支出892,237.37元,占6.77%[82] - 2022年其他收益3,039,161.25元,占利润总额23.06%[82]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55,123,207.24元,较上年同期增18.72%[88] 公司人员与成本 - 公司总人数增加9.57%,人力成本增加[4]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68人,较2021年的60人增长13.33%[78]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6.19%,较2021年的15.96%增长0.23%[78] - 2022年本科研发人员16人,较2021年的10人增长60.00%[79] - 2022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14人,较2021年的6人增长116.67%[79]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412人,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420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8人[160]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236人、销售人员47人、技术人员70人、财务人员16人、行政人员43人[160] - 员工教育程度方面博士2人、本科57人、大专78人、高中74人、中专29人、初中及以下166人[160]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23,067小时,支付报酬总额666,423.25元[163] 公司研发情况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6.25%,较去年同期4.83%增长29.44%[4] - 公司每年保持约5%的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总额较上年增长3.73%[48][49] - 公司董事长直接领导产品研发创新,通过吸引研发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等优化产品性能、开拓新应用场景[48] - 公司正在进行多项新产品研发,如高流动低析出抗静电聚丙烯复合材料等,部分已批量供货、客户试样或小批出货[52] - 公司开展多个研发项目,如耐候PC/ASA材料开发目标为1100h老化实验后色差变化△E〈0.5[77] - 长效抗静电PC材料开发目标为电阻率低于10的7次方[77] - 近三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均为0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均为0.00%[79]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6,018,008.2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5%[79] 公司资质与认证 - 公司获得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认定,通过AEO海关高级认证[5] - 2022年公司取得AEO高级认证资质、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认定[37] - 公司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16项产品获广东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参与制定4项行业标准[53] - 公司产品通过FDA、CHCC、RoHS、REACH、EN71等认证标准,符合欧美等国家法规限令[54] 公司业务与市场 - 汽车领域客户开发及销售良好,与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主机厂达成合作[5] - 公司是国内改性塑料行业领先企业,拥有超60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20项[37] - 公司是从事高分子改性塑料等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内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39][40]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等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服务[41] - 产品应用于高端婴童出行用品、运动器材、汽车、高端电器及办公家具等领域[41] - 与延锋、乐美达集团、万和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42] - 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销售模式为直接面向客户的直销方式[45] - 盈利模式是通过提供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产品获取利润[45] - 采购模式是以销定购,同时会储备合理库存[45] - 对供应商执行严格审核标准,并制定相关制度确保采购部门高效运行[46]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以改性尼龙复合材料为主的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精密注塑模具和碳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47] - 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汽车产品、婴童出行用品等领域,与客户通常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47] - 公司于2018年增加精密注塑模具业务以开拓市场、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缩短客户新品开发周期[47] - 公司采购原材料时对合格供应商询价、比价、检验样品,综合考量后安排订单采购,价格和数量随市场和订单而定[47] - 高性能改性复合材料设计产能24,300吨,产能利用率43.96%,在建产能16,000吨,募投项目预计2023年9月完工投产;高性能改性复合材料机器工时设计产能370,800,产能利用率56.13%;精密模具机器工时设计产能28,080,产能利用率77.61%[52] - 公司在汽车用改性材料领域与延锋、安道拓等合作,产品应用于小鹏、特斯拉等企业部分车型[56] - 公司在中高端婴童车领域与乐美达集团、妈咪宝等合作,产品应用于DOREL、Maxicosi等世界著名童车品牌[56] - 公司与家电行业的格兰仕、万和电器,办公家具行业的9TO5 SEATING,泳池设备行业的Emaux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56] - 公司经营模式为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纵向一体化,业务覆盖完整产业链,可缩短客户新产品开发周期[57] 公司募集资金与项目 - 项目投入金额为4558.17万元,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96940.93万元,项目进度为57.93%[90] - 2021年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7011.07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3179.36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3659.76万元[97]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300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11.11%[97]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3351.3万元,其中12611.71万元用于现金管理,1301.72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97] - 公司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097088亿元,净额2.7011065208亿元[98] - 2022年度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使用3179.360623万元,累计已使用1.3659765571亿元[98] - 2022年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1.2611711111亿元,累计理财收益316.739592万元、利息收入245.66289万元[98] - 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301.724428万元[98]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投资进度77.45%,预计2023年9月30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99] - 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投资进度18.11%,预计2024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