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兰卫医学(301060)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兰卫医学兰卫医学(SZ:301060)2023-04-27 00:00

财务数据与业绩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00,517,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1.99亿元,同比增长136.1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7亿元,同比增长202.85%[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16.7万元,同比下降62.34%[20] - 2022年资产总额为37.47亿元,同比增长77.96%[20]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0.4万元[22]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9,930.51万元,同比增长136.14%,其中医学诊断服务收入325,889.25万元,同比增长244.05%,体外诊断产品销售收入92,290.84万元,同比增长12.66%[48]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732.28万元,同比增长202.85%[48]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199,305,065.95元,同比增长136.14%[77] - 服务业收入为3,276,396,668.78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8.02%,同比增长241.60%[77] - 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为3,258,892,487.56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7.61%,同比增长244.05%[78] - 华东地区收入为2,184,449,408.54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2.02%,同比增长226.16%[78] - 直销模式收入为3,784,875,711.03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0.13%,同比增长154.42%[78] - 体外诊断产品销售营业成本为736,405,011.96元,同比增长20.93%[82] - 医学诊断服务营业成本为1,662,244,618.40元,同比增长245.38%[82]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6.73%,达到184,120,632.96元,主要由于业务增长导致人力成本和业务招待费增加[87] - 公司2022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83.62%,达到355,540,614.87元,主要由于业务增长导致人力成本和差旅费增加[87]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25.94%,达到7,639,495.90元,主要由于借款利息支出增加[87]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7.38%,达到109,401,528.57元,主要由于对研发项目的大力投入[87]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09,401,528.57元,占营业收入的2.61%,较2021年增长177.38%[90]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90人,较2021年增长43.94%,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0.12%[90]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53,450,399.40元,同比增长107.51%[9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167,038.10元,同比减少62.34%,主要因经营规模扩大导致成本支出增加[92][93]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053,319.81元,同比增长144.63%,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93]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14,148,647.71元,同比增长622.50%,主要因赎回全部理财产品[93] - 公司2022年投资收益为748,083.52元,占利润总额的0.08%,主要来自到期理财产品收益[96] - 公司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36,371,974.39元,占利润总额的-15.08%,主要因固定资产减值[96] - 公司2022年信用减值损失为-54,588,069.05元,占利润总额的-6.04%,主要因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97] - 货币资金从2022年初的351,962,422.05元增长至2022年末的665,812,821.35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72%上升至17.77%[99] - 应收账款从2022年初的794,330,939.61元增长至2022年末的2,223,442,635.66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7.73%上升至59.34%[99] - 存货从2022年初的139,443,571.13元增长至2022年末的401,517,704.65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62%上升至10.72%[99] - 应付账款从2022年初的253,030,352.86元增长至2022年末的753,179,534.08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02%上升至20.10%[100] - 应付职工薪酬从2022年初的72,788,874.73元增长至2022年末的219,916,704.45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46%上升至5.87%[100] - 未分配利润从2022年初的573,795,137.42元增长至2022年末的1,022,262,046.40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7.25%上升至27.28%[100] - 报告期投资额为535,290,607.17元,较上年同期的1,059,881,579.00元下降49.50%[10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2年初的420,930,382.77元减少至2022年末的0.00元,主要系公司理财产品全部到期赎回[99] - 应收账款质押借款受限金额为6,628,475.79元[103]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153,850.00元,主要系保函保证金[103] - 公司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为120,155,100元,占可分配利润的100%[192] - 公司2022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共计派发120,155,100元[190] 公司运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新增3家实验室,目前拥有14家第三方独立检验实验室,并在湖南常德、湖南郴州等地筹备新实验室[50] - 公司医学诊断服务收入325,889.25万元,同比增长244.05%,主要得益于全国实验室布局的持续扩展[50] - 公司参与的《基于病理数字切片标注的单病种智能初筛机器人诊断标准数据集》项目正式落地实施,构建病理AI诊断标准基础数据平台[53] - 公司病理数字切片标准集项目涉及六大病种(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合计27,000例含标注信息组织病理数字切片[53] - 公司病理数字切片标准集项目将与"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合作,制定地方标准并推动形成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53] - 公司病理数字切片标准集项目将构建包含明确病理诊断信息的新型病理数字切片标准化数据服务平台,提升病理AI公司的训练数据获取质量并降低获取成本[53] - 公司体外诊断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为92,290.84万元,同比增长12.66%,其中产品代理收入76,572.77万元,平台业务收入15,718.07万元[56] - 公司与希森美康签署平台业务合同,成为其平台商,代理其多个省份的平台业务,业务稳步推进[56] - 中国ICL市场自2017年的147亿元增至2021年的22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8.9%,并预期于2026年增至51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8.2%[59] - 公司通过"产品代理+第三方服务"的灵活商业模式提供整合式医学诊断解决方案,适应各级医疗机构差异化需求[60] - 公司已在全国多个省份建设独立医学实验室,提供第三方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服务,并成为代理销售服务的区域研发中心和技术支持中心[58] - 公司通过精准创新实验室建设、供应链系统、质量保证与控制、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实现数据和标本的整合,赋能基层建设"检验+病理+公共卫生+精准+培训"五合一区域平台[62] - 公司组建了包括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检验技术、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等专业型人员的团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为区域内各合作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医疗服务[63] - 公司拥有12位三级甲等医院病理科主任在内的病理诊断专家团队,并与区域内多位病理医生和技师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67] - 公司病理数字切片标准集项目将建成中国首个病理组织学领域拥有高技术壁垒的大型标准数据库,包含6大癌种共27000例标注图像数据库[68] - 公司5家实验室(兰卫医学、武汉兰卫、长沙兰卫、南京兰卫、东莞兰卫)均已获取ISO15189认可资质[70] - 公司拥有血液体液、生化发光、免疫检测、微生物检测、病理检测、分子检测等普检平台,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测序、FISH、流式、生物芯片、质谱等特检平台[71] - 公司采用适用于区域化集约化模式下的检验诊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与病理诊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IS)[72] - 公司通过与各省市三级甲等医院、医学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资源,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业知识讲授[64] - 公司早期从检验服务集约化创新出“区域检验中心”模式,后升级为“区域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并进一步迭代为涵盖检验、病理、公共卫生、交流培训、精准医疗的整合式区域中心服务体系[65] - 公司通过与国际品牌病理产品生产厂家战略合作,对病理检测技术平台进行统一化专业化建设,并引入国际质控体系(如Nordic QC)[66] - 公司子公司武汉珈源研制了系列病理诊断用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包括一抗试剂、辅助试剂、分子病理荧光原位杂交探针试剂等[68] - 公司通过市场化机制整合实体、渠道、合作医疗机构等各方病理医生资源,设立了共享型病理医生资源库[67] - 公司通过新设江苏希康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平台业务,进行体外诊断产品销售业务的模式升级[83] - 公司采用战略合作、重新议价、渠道并购整合等手段提升上游议价能力,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74] - 公司通过“云”技术实现检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共享,提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效率[73]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86,088,964.7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5.87%[85]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141,499,761.5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5.25%[85] - 公司正在研发基于NGS技术的体液中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预计将有助于精准医学检测业务的发展[88] - 公司已建立CAR-T治疗伴随诊断方法的全流程服务平台,预计将推动CAR-T治疗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88] - 公司正在研究P53和Ki-67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有助于更精准的病理学评估[88] - 公司已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项目,预计将形成一项实用新型专利[88] - 公司计划依托省级实验室升级建设,配置国际前沿科研设备和经验丰富的科研服务团队,支持所在区域的检验科、病理科和临床专家开展前沿科研项目[124] - 公司将在病理AI方面深化布局,丰富病理AI商业化路径,保持公司在病理诊断领域的先发优势,探索检验诊断行业在AI赋能下的革命性突破[126] - 公司2022年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6,890,928小时,支付报酬总额为217,028,244.46元[189] - 公司培训计划包括年度培训体系、领导力和文化培训、核心员工个人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专项培训等[188]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1,878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到1,004人[185]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上海市长宁区临新路268弄1号楼6、7、8、9层,邮政编码为200335[16]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高文俊,证券事务代表为杨晶晶,联系电话为021-31778162,传真为021-31827446[17]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上海市长宁区临新路268弄1号楼兰卫医学董事会秘书办公室[18]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18]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2715.68万元,主要由于应收账款终止确认收益-71.4万元[27] - 公司2021年IPO募集资金总额为1.39亿元,2022年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11亿元[112] - 2022年公司募集资金余额为2867.42万元,其中信息化平台建设尚未使用[112] - 实验室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7886.7万元,投资进度为100.66%[114] - 实验室升级建设项目实现效益3016.67万元,达到预计效益[114] - 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30.07%,累计投入金额为1,214.7万元[116] - 医学检验研发中心项目投资进度为99.56%,累计投入金额为2,017.9万元[116]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累计投入金额为11,119.3万元,实现效益30,166.65万元[11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合计2,996.94万元[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28,933,183.89元[117] - 东莞兰卫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19,163.69万元[122] - 江苏希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营体外诊断产品平台业务[12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出售重大资产和重大股权[120][121] - 公司对志诺维思(北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800万元,持股比例为20%[105] - 本期投资志诺维思(北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亏损160.78万元[105]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召开了3次股东大会,确保所有股东充分行使权利[141]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14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43] - 公司设立了内审部,并配备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及子公司财务信息进行检查监督[144] -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进行沟通[146]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相互独立[149] - 公司具备与经营有关的业务体系及主要相关资产,主要资产权属清晰[150] - 公司已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独立作出财务决策[152]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3.32%,审议通过了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等议案[156]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2.20%,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议案[156]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0.75%,审议通过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其相关议案[156] - 公司董事、内审部总监在报告期内减持了1,100,000股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股份,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158]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持有53,769,291股,报告期内未增持或减持[158]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持有0股,报告期内未增持或减持[158] - 公司监事会主席持有0股,报告期内未增持或减持[158] - 公司监事持有0股,报告期内未增持或减持[158] - 公司独立董事持有0股,报告期内未增持或减持[158] - 公司董事持有0股,报告期内未增持或减持[158]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王玉林因个人工作安排原因辞去职务[159] - 公司财务总监高文俊因工作安排调整辞去职务[160] - 公司董事汤勇因个人工作安排调整原因辞去职务[160] - 公司董事张戈被选举为新任董事[161]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朱剑被选举为新任监事[161] - 公司财务总监王锡谷被聘任为新任财务总监[16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伟雄自2009年1月至今任职[162] - 公司董事靖慧娟自2009年12月至今兼任[162] - 公司董事贺智华自2015年9月至今兼任[163] - 公司董事张戈自2022年9月至今兼任[164] - 公司独立董事王蕾女士自2017年11月起兼任公司独立董事,现任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主任[167] - 公司监事会主席刘国权先生自2017年4月起兼任公司监事会主席,现任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部投资经理[168] - 公司财务总监王锡谷先生自2019年5月起任职于公司,现任公司财务总监[169] - 公司董事会秘书高文俊先生自2016年11月起任职于公司,现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69]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朱剑先生自2022年7月起兼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现任公司病理科主任[168] - 公司监事郭晶女士自2017年4月起兼任公司监事,现任上海兰卫投资有限公司财务经理[168] - 公司独立董事王蕾女士兼任上海浦东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任期至2024年12月29日[171] - 公司监事会主席刘国权先生兼任上海海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自2020年12月18日起任职[171] - 公司独立董事孙红梅女士兼任上海沥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2021年1月21日起任职[171] - 公司独立董事孙红梅女士兼任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自2021年12月30